《太监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监系统-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想法和公主的命运就是此事了。

    若是自己早知了兴武王的想法,何必如此被动,被他牵着鼻子走。

    杨真心道,情报果然是最重要的,不说当日系统曾说让自己1000买这情报自己没舍得,就是稍有人与自己汇报一番,自己也能大体推断出了。

    织造局的成立,刻不容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八章 喝茶() 
万佛寺,千年古刹,禅宗祖庭,佛教圣地,武林神话,已经有太多的名词去渲染这座延续了很多朝代的寺院,杨真走进这庄严古朴的寺庙,却只是看到了繁华尽去的平凡。

    这座处于曾经处于中原腹地方等山的大寺,因何被迁入皇城外区中太液池的琼华岛上,虽然过去了太久的时间,杨真也略有耳闻。

    据传兴国建国之初,全国追查前朝余孽,有前朝皇室后代逃入方等山的万佛寺中寻求庇护。

    兴太祖得知下令严查,派兵围了万佛寺足足三个月,搜索了万佛寺的每个角落、审问了每个僧人,却没有任何发现。

    若非众多耳目都得了确切的线索和消息,甚至会以为只是误会。

    一段段历史都证明了。前朝皇室后裔,即使不想叛乱,也会被挟裹着叛乱,从来都是不安定的源头。兴太祖不敢放松警惕,再继续搜寻无果的情况下欲下令屠寺烧山。

    佛教在中原兴盛无比,信佛之人数不胜数,就是皇室之中,也有多人供奉佛祖,兴太祖的母亲就是其中之一,她听闻此事极力劝阻,认为杀僧灭佛不详,才让兴太祖稍微改变了主意。

    兴太祖命万佛寺所有僧人迁入琼华岛,之后将空无一人的万佛寺扒地三尺后夷为平地,依然一无所获。

    兴太祖怀疑前朝余孽混入了僧人之中,于是命令日夜监视。并命令所有僧人不得还俗娶妻,任何女人不得接近万佛寺,此命令延续百年。

    即使前朝余孽混在了僧人之中,不能接近女人、又不能还俗娶妻,甚至连出寺都不被允许。那么百年之后,待到这些僧人全部去世,自然也没有他们的后人在这世上了,也算是彻底的绝种灭族了。

    兴太祖早已去世多年,但这个命令也被一直贯彻了下去。虽然有外面的僧人补充进去,也依旧需要遵守此命。直到过了百年,皇位传到兴武王一代时,被杨卫与众大臣劝谏,兴武王确定没有问题后才废除禁令,允许此寺僧人还俗,入寺十年以上的僧人亦可随意出入皇城外城,也允许了皇宫女眷也可以进去烧香拜佛。

    只是时间过了太久,万佛寺也再也回不到方等山。此时的方等山,也早已被新建的道宫净明宫所占据。

    经过方丈慧空大师长久的努力,众人渐渐遗忘了这段历史,万佛寺也终于在这皇城打开了局面,虽然没有平民百姓的进入,但是在这皇宫之中,也有了不少自己的信徒,甚至连皇帝也曾入寺参拜过多次。

    寺里的僧人不少,整个京城若是无力供养的孤儿都可以剃度入寺,还包括各地牺牲的将士遗孤,也由各地上报送入寺中。很多年老的太监,也将入寺为僧当做余生的选择。

    万佛寺是从不关门的,这也是慧空大师定的规矩,他是经历了闭寺时代的老僧,那扇紧闭的大门甚至伴随了他的前半生,这种滋味他不想让新的僧人再去体会。

    杨真入寺不久,就有知客僧将他引入了一间客堂。

    这个客堂并不宽敞,甚至只容得下一张案几,几个蒲团。

    一个瘦小老僧,盘膝坐在一角,见杨真进来了,只是微笑颔首示意入座,就低头烹着茶,不再言语了。

    杨真与他对面坐了,也没有开口的意思,想看这位高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壶里响起了笃笃的水声,那老僧摇着蒲扇,让这个小茶室内弥漫了一股清新的茶烟。

    茶好了。

    老僧将铁制茶壶端起,也不用茶杯,将滚热的茶汤直接倒了嘴里,却丝毫不见他有被烫伤的痕迹。只是刚刚喝了一口,忽的抬头看了眼杨真,拍了下脑袋说道:“老僧记性不好,倒是忘了贵客在此。不如居士也来?”

    杨真心里冷笑,冷脸没见到,热茶倒是要先喝上了。

    也不犹豫,接过滚烫的铁壶,往嘴里一倒,滚热的茶水就已经入了口中,他大口大口的喝着,一滴也不剩。杨真砸吧着嘴,似乎意犹未尽。童子功让自己由内而外变得隔热止痛,嚼而铁**本来就能生吞金铁,改造五脏六腑。区区热水,不在话下。

    只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轻轻一撕,手里的铸铁大壶已成了两半,他分在两手将这两半都握成了饼,自己将一块塞入嘴中,嘎巴嘎巴嚼着,就像是吃刚炒熟的黄豆。稍嚼了几下,就生生咽了下去。

    杨真将另一半递向老僧,笑道:“多谢大师赐茶,只是在下来的匆忙,未带礼物,也只能就地取材,配些茶点与大师同享了,还望大师勿怪。”

    老僧看着眼前的铁饼,喉头耸动,并没有去接。过了顷刻才对杨真笑道:“阿弥陀佛,老僧知客堂首座慧真,还请杨施主,随老僧面见方丈。”

    说完站起了身往外走。杨真嘿嘿一笑,跟了上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九章 智深() 
普安殿内,炉香沉沉,杨真一入内,便看到一名白头老僧跪于佛前默祷佛典。

    老僧背对着他们,身上穿着灰色的僧袍,虽然陈旧,但却整洁。他听了响声,便不在念下去。转过头对着两人微微颔首,站了起来。

    老僧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苍老,却并不瘦弱。他步履稳健,几步就来了二人眼前。

    慧真这时,告了一声罪:“方丈师兄,师弟动了凡心,忍不住唐突了杨施主,来向师兄领罪。”

    方丈一听,轻叹一口气,摇头说道:“你所做所为,是想要万佛寺重蹈覆辙吗?”

    慧真一愣,虽有心领罪,却并不觉得会如此严重。杨真前来翻阅万佛寺的镇寺秘籍,他知道阻挡不得,也只能稍微刁难一下出口心中恶气罢了。

    虽然没有反驳,但方丈与师弟朝夕相处,岂能不知他的想法。

    “杨公子出身不凡,身怀绝技,又有大智慧,大忍耐。日后的每一步,恐怕都是踏着尸山血海,岂是你一个老僧能戏耍的。万佛寺未来覆灭,定是因你而起。”

    杨真知道方丈看似是在教训慧真,实则是对自己所说。若自己还不表态,那突然跪在地上磕头的慧真,恐怕不会停了。

    “咱家一个阉人,怎能受大师如此大礼?方丈如此说,却是害咱了。”说完伸手一招,慧真却是被他提着胳膊,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老衲几人,是自那闭寺时代过来的,每日面了紧闭的大门,从幼年耗到中年,从中年耗到老年,眼睁睁看着寺内佛法几乎断了香火和传承,再也不想回到那些日子了。若是磕头便能避祸,老衲也自会磕的。”

    “既是借江湖秘籍,自也要按江湖规矩来,大师所为,合情合理,咱岂会在意。”杨真不以为意,自己上门讨书,本就是恶客,主人不喜出手刁难,天经地义。更何况老僧跪地,什么气也都要消了。

    看杨真似并无怒色,方丈让慧真自取戒律院诵经领罚,慧真低着头告退了。

    方丈仔细端详着杨真,说道:“杨将军对我寺有大恩,老衲日日记在心里,却无以为报。听闻噩耗,知了杨公子突逢大难,奔走呼号无能为力。今日见杨公子无恙,老衲也放心了。杨公子有何需要,老衲定会满足。”

    杨真摇摇头说道:“多谢方丈挂心,只是他是他,我是我。他与贵寺的恩情,我虽平日贪心,却是不愿受这一份的。方丈授易筋经的大恩,日后定会回报。”

    听了杨真果断决绝,明方丈明白他于其父嫌隙过深,只能暗叹冤孽常伴,纵使自己钻研佛法一生,却也不知该如何劝导。

    只能换了话题,继续说道:“易筋经自会让杨公子阅读,只是本寺规矩,最低的翻阅权限也需要是本寺的俗家弟子。所以只得委屈杨公子了,虽不需要入寺修行,但也希望杨公子平日行走俗事,也要心存善念行善积德,莫要污了本寺仅剩的一点尊严。”

    “正该如此,定不忘方丈所嘱。”杨真应道,心里却知道自己若真是向了佛,恐怕也只做得杀生为护生的明王,教化难调的众生,而显现忿怒相了,不怨恨咱来这世界受尽折磨苦楚,只恨此地业障深重的的牛鬼蛇神太多杀不尽。

    似乎感觉到了杨真的滔天杀气,方丈暗叹一声罪过,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对是错。

    今日借杨真之手,泄了百年佛的怒火。

    对错与否,且待老衲入了地狱修罗,听地藏菩萨分说。

    “杨公子,易筋经难练,还要务必忘了功名利禄之心。这些日子,可自去藏经阁翻阅,自有老衲小徒智深照看你。若是倦了乏了,还请移步厢房,与智深同吃同住。”

    还未等杨真寻思智深这个在前世耳熟能详的名字,就见方丈从后方唤出了一个小僧。

    说是小僧,却是一点也不见小,他身长九尺,结实的肌肉盘曲交结,整个人就像一个铁塔。杨真初见,也不由自主在心里道一声好汉子。

    只是再看这僧的面貌,头小颈短,眼宽鼻低,面露痴笑,行为举止不似常人。

    智能落后、特殊面容,这岂不是前世的唐氏综合征!没想到在此世界也有这种可怜人。杨真一怔,却有些迷惑,莫非这就是要陪自己练功的智深?

    方丈伸手接了扑入自己怀里的巨汉,慈爱的抚摸着他的光头,看了杨真的疑惑,笑着说道:“智深是我从小收养,虽然不够聪明。做事却是极为认真的。整个寺里的用水,也都由他一人挑了。杨公子你有何事,自可吩咐他。”

    “智深,来见过杨公子。这些日子,你可要照看杨公子,让他学好易筋经,明白没有?”方丈伸手指向杨真,那智深随着看来,他面貌虽丑,眼里却满是清澈。

    “杨施主,好,看他。”智深说话缓慢不清,意思表达的很明白。但最让杨真哭笑不得的是,这巨汉接了方丈的命令后,直打直的的朝这走来,站了杨真旁边,寸步不离,直愣愣的看着他,似乎是打算这些日子都要如此照看了。

    方丈也不为意,反而满意的点点头。

    这老头,定是怕自己偷看了其他秘籍经书,派了个傻子疯狂盯着自己。

    “这智深小师傅如此看咱,咱可如何静下心来去练功?”杨真向后挪了几步,避开近在咫尺的大脸。那脸居然又凑了过来。

    “非是如此,易筋经非是寻常武功秘籍,若是沉浸在里面,反而落了下乘一无所获。又智深在旁,天真无邪,你自可放松心思,与他多多嬉闹。”方丈说道。

    杨真自身有着系统,自是不需要与他人那样又是苦练又是顿悟。只是自身也想抛开系统,看看凭自己是否能成了,岂不是还省了善恶点?内心深处,自己还是有些自负和骄傲的。既然方丈如此认真说了,也定不会是在戏耍自己,且忍耐几日看看再说。

    他想到此处,对着智深说道:“还请智深师傅引路,带咱去读经。”

    还没等智深说话,方丈笑道,此事不急,杨公子既然要做了俗家弟子,还要在佛前受了戒入了门,再去不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章 无间() 
要成为俗家弟子,却不是要经过登记报备甚至宣誓宣誓等形式。而是指皈依了三宝,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了佛教。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佛为觉,觉而不迷。法为正,正而不邪。僧为净,净而不染。

    若身明三宝,即使没了繁琐的形式,甚至不为外人所知。但也是信了佛教,入了佛门了。

    “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听着殿里充斥僧人们着的华严经的颂念声。杨真双手合十,闻着浓郁的佛香,神情有些恍惚。

    今日跪在佛前,心里却全是业障。

    咱家生来,不为逐鹿天下,不为荣华富贵,不为民生社稷,亦不为道德理想。

    咱家只想看王公贵族绝望呻吟,只想看状元百官跪地如狗,只想看平民百姓噤若寒蝉。只有这样,咱家才舒服了,才对得起那一刀。

    至于死后业火焚身,入了那无间地狱,受尽折磨。

    哈哈,若有那无间,不就在此世间吗?都是邪魔外道,都是罗刹恶鬼。

    万般逃不去,业障且随身,索性杀个痛快,也是普度众生了。

    “还不醒来!”方丈似是发现了不对,嘴若雄狮,怒吼而出,佛门神功狮子吼!除了以声破敌,震慑外敌外。还能祛除魔障,断呵清醒的作用。

    一声棒喝,片刻清醒!

    糟了!自己沉醉于扭曲的杀意中,到了走火入魔的边缘,双目赤红挣脱不得,浑身滚热起身不得,再过片刻恐怕就就变成嗜杀的野兽。

    杨真童子功运转不停,只是精神糟了邪魔入侵,这无双硬功却是无能为力。

    正在无处解脱之时,一股清凉落在了杨真的脸上,抬头一看,眼前大佛似是活了过来,佛面露悲痛,眼角有泪滴滑落,正正落在自己的脸上。

    佛哭!是为这恶毒的宏愿为众生而哭?还是为即将痛失护法的明王而哭?

    那眼泪似甘露一般,与皮肤触了,杨真的心境竟有渐渐平息,身上的热力也悄然散去,自己忙闭上眼睛静心平气,做着调整。直到确认无碍,才缓缓睁开眼睛。

    见方丈担忧的望着自己,杨真感激的点了点,若非方丈在旁护法,一声断喝,自己恐怕走火入魔,丧失理智,沦为行尸走肉。

    再抬头看那大佛像,却见他八风不动,端坐金莲,无悲无喜。仿佛刚才所见一切只是自己回光返照的错觉。

    正在想着,忽然又一滴清凉滴了自己脸上,杨真抬头一看。却见智深面露痴呆,魂游天外。那口水竟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杨真苦笑不已,用衣角擦拭了,向旁边挪了个位置。回想着那大佛流泪滴在自己脸上的感觉,更加不敢确定了。

    不过就算是智深的口水,既然恰到好处的救了我,不也是佛意?大佛救我,是真佛佛意;智深救我,也是真佛佛意,并没有区别。

    救命之恩,纵是无心,也要报了!智深虽痴傻,自己也不可蒙骗,此恩来日定要报了。

    方丈看养着思绪结束,插话道:“今日杨公子皈依了三宝,就是我佛门中人了。既然做了世俗弟子,也当有一个法号的。”

    “你既挂了我名下为徒,辈分自是与智深相同,取了智字辈。你智慧丛生天资聪颖,智是足够了,还希望你再动用你非凡的智慧前,做一番忍耐,稍抬了贵手。今日赐“智忍”为名与你。排在智深之后,智深,你也有师弟了。”

    “多谢师傅。”杨真跪下,真心实意的行了大礼。

    忍有八种,谓苦集灭道法智忍及苦集灭道类智忍,望你早日堪破,也能修得菩提正果,方丈心道。

    这时智深回过了神来,听到此话,一把抱起了杨真,喜不自胜:“师弟、师弟、师弟,智深有师弟了,智深不是师弟了,智深是师兄了,师兄要爱护师弟。”

    杨真得他救了性命,被他抱着也不反抗。方丈慈爱的看着,抚须颔首,似只要智深高兴了,他也欢喜异常。

    方丈转过身,点了柱香,献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