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云这个名正言顺的冀州牧,何人还有话说?

    “我知文若意欲要匡扶汉室,救济天下万民,文若可知这天下是谁人之天下?这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如今汉室衰弱,恐怕这天下诸侯各自自立,无人尊奉天子。不说其他,就这辽东公孙升济,想必不久亦要割据自立,号曰永宁乡侯,平州牧。”士徽感叹不已,看似在和荀彧说话,实则是自言自语,说着说着不由陷入沉思之中,无意间透漏出了莫大天机。

    堂下众人,听到士徽说出那辽东公孙度不久就会号称永宁乡侯,平州牧,俱都不知这平洲是何地,亦不知士徽从何得知这消息,登时州牧府中鸦雀无声。

    “平州是何地?”黄叙亦没有听说过,不过对于士徽所说,那是信了十成十的,遂问道。

    众人目光皆望向士徽。

    “呃,刚才说到哪了?刚才走神,胡言乱语,当不得真。呵呵”士徽听的黄叙问话,这才回过神来,他大爷,一不小心就透露了天机,以后真的要小心了。随后尴尬的笑了笑,岔开话题。

    “将军刚才说到辽东公孙度要自立,自称永宁乡侯、平州牧。”荀彧道。

    “哦,你看我这嘴胡说八道,还平州牧,这大汉十三州,还真的没有平洲呢。况且,这公孙度不是还没自立么,暂且不管他。子龙你可是名正言顺的冀州牧,这冀州之事当如何?”士徽嘴抽了抽,矢口否认,这事情哪里说的清楚,难道说自己是从一千八百年后穿越而来?恐怕这个更说不清楚,也更不靠谱,若是传了出去,恐怕人人都说自己是个疯子。

    不过那荀彧却是暗暗记在了心里。

    “主公,云请主公发兵助我一统冀州!”赵云上前施礼道。赵云知道士徽心怀天下,自然不愿意这袁绍夺了冀州与士徽争衡,更何况那袁绍下一步便是把自己挤出冀州,或者灭杀于冀州。

    “将军,如今那袁绍正与公孙瓒相拒于界桥,此时正当其时,可派人联络公孙瓒共同攻打袁绍。”荀攸道。

    “好,既然大家一致觉得应当出兵冀州,那么本将军就出兵冀州扫平奸逆!”士徽也知道这所谓的堂堂正正之言也不过是出兵冀州的借口。世道如此,士徽亦不得不入乡随俗。

    本来以士徽的打算,趁着这袁绍夺取冀州之前数月机会,整编幽并两州军队。如今这幽州、并州成分混杂,有新招募之兵,有白波降兵,也有幽州老兵,整个一个大杂烩,如此以来这幽州兵战力就打了折扣。

    只可惜,这袁绍不给士徽整编军队的时间。士徽更是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自己真的错过了这次机会,让袁绍站稳脚跟,那么自己还不知道该如何再找借口和机会了。或许要数年之后,只是这数年之后,曹操迎献帝入许昌,雄踞中原,那时候恐怕自己也只能呵呵了事。想到此处,士徽遂下定决心,一定要抢在曹操一统中原以前,把曹操给弄死。现如今曹操依附陈留张邈,兵不过数千,地不过陈留己吾一县,东郡太守现如今还是王弘在任。

    “擢赵云为平南将军,冀州军团主将,徐晃为副将,荀攸为军师,统领高奂、刘辟所部共三万兵马东出常山攻占钜廘郡;关羽为平东将军,幽州南部军团主将,高顺为副将,戏志才为军师,统领周仓、廖化所部三万人由河间出兵安平;张郃为平北将军幽州北部军团主将,波才为副将,荀彧为军师,统领裴元绍、韩忠所部镇守上谷代郡;幽州中部军团由本将军统领,张飞为副将,田丰为军师辽东属国国相由李敏代理,统领典韦、黄叙所部,镇守蓟县。黄盖为幽州东部军团主将,田畴为军师右北平太守由田预代理,统帅孙夏、龚都镇守幽州东部。并州军团黄忠为主将,太史慈、张辽为副将,郭嘉为军师,太史慈部统领管亥、李全部镇守并州北部,张辽部统领李乐部镇守并州南部;周泰封横海将军为水军主将,蒋钦封横江校尉为副将。”士徽初步梳理了一下,细想一下感觉手头的谋士和将领还是少了些,就连荀彧也被士徽赶鸭子上架任命为军师,还真是将到用时方恨少。

    众人对士徽任命黄盖为东部军团主将有些不解,在他们看来,张飞、黄叙、典韦哪个不是身经百战,论资历甩黄盖不知道几条街。既然士徽已经如此决定,那肯定有其道理,见惯了士徽的识人之能,众人觉得并无不妥。

    计议已定,众将各行其职。赵云回到常山整顿兵马,关羽亦引军抵达河间。

169章冀州风云()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四月,董卓西迁长安,关东诸侯联军粮尽而散,渤海太守袁绍谋夺冀州与公孙瓒分脏不均在磐河界桥一带大战。

    荆州刘表在荆州蒯氏、蔡氏等豪强世家支持之下,掌控荆襄八郡带甲十余万,虽怒后将军袁术占据南阳郡,然亦不敢发兵讨还南阳,只得命麾下大将黄祖率军数万屯于荆州北部邓县、樊城、新野一带,以阻袁术南侵。

    原长沙太守孙坚领豫州刺史,率军击败袁绍所任命豫州刺史周昂,屯兵阳城。周昂为孙坚所败只得逃奔扬州,投靠兄长丹阳太守周昕。

    益州牧刘焉欲图王霸之业,在益州做自己的土皇帝,便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修为别部司马,合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阁,杀害汉使,阻断交通。

    刘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

    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以立威刑。益州士民皆怨恨刘焉。时,董卓遣赵谦说服任岐、贾龙二人。犍为太守任岐及校尉贾龙由此起兵攻打刘焉。

    刘焉遣吴懿、赵韪统领东州兵,各个击破,先斩贾龙,后杀任岐,益州遂平。

    刘焉志得意满,遂作乘舆车具千馀乘,出入皆帝王之姿。

    荆州刘表上书与天子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

    时,刘焉长子刘范为左中郎将,次子刘诞为治书御史,四子刘璋为奉车都尉,皆从帝在长安,惟三子别部车马刘瑁一直跟随在刘焉身旁。

    汉帝刘协遣刘璋前往益州告知刘焉,刘璋遂留刘璋于益州。

    青州黄巾复起,声势浩大,在张角弟子徐和、司马俱二人率领之下所向披靡。青州刺史焦和抵挡不住,败逃,不久亦病死。

    泰山太守应邵,字仲远引兵据守泰山,黄巾军伤亡惨重未能攻下泰山,遂分作两路,一路向北攻略平原郡,一路向西经东平攻向兖州东郡,欲与黑山黄巾于毒、白绕、眭固等会合。南匈奴於扶罗击败度辽将军耿祉,此时正驻军于黎阳,见大汉内乱如此,亦趁火打劫。

    辽东太守公孙度得玄菟公孙琙之助,在辽东一面厉兵秣马,一面遣使纵横捭阖,嫁女尉仇台,就连高句丽王伯固亦畏惧公孙度的威名,甘愿臣服。

    一时间大汉十三州,风起云涌。

    士徽坐镇幽州蓟县,每日收到各地雪片般的消息,亦是眉头紧锁,心中暗叹这天下万民不知道多少将死于这乱世之中,这天下何时才能得以风平浪息回复朗朗乾坤。士徽知道自己的到来,虽然改变了一些这天下的局势,然天下的大势依然滚滚向前,无人可挡。

    士徽不知道这大汉出了自己这个变数,又会引出何种局面,既然来到了这世上,也只能尽自己之力拼搏一番。

    “传荀衍、田丰、典韦、黄叙议事!”士徽紧握拳头重重击在桌上。

    众人来到州牧府,士徽也不多言,令田丰领兵五千驻守蓟县,另传周泰从辽东属国回军泉州驻防幽州南线,典韦、黄叙二人各引兵一万前往河间攻略冀州,蒋钦亦率数千水军一同前往。

    “主公此举不妥,若幽州大军发往冀州,势必幽州空虚,如今将军留张郃一军驻守幽州北部,可挡鲜卑,只怕那黑山张燕被袁绍说动,引军北进。”田丰听士徽尽遣幽州大军兵发冀州,忙道。

    “将军,虽然我幽州数年来与平难将军张燕交好,使得黑山军兵精粮足,黑山军号称百万,虽说有些夸大其词,然其能战之士当有十万,不得不防。”荀衍亦上前说道。

    士徽素知这平难将军张燕虽然志向不大,只不过是想为麾下众人谋的安身之所而已,然在利益面前,说不得真的会出兵北上,袭击幽州。

    “元浩、休若所言不差,这黑山军不得不防,可令汉升将军陈兵太原,若黑山军敢动引大军击黑山军驻地,另遣一军驻守广昌、灵丘一线依长城之险据守待援,吾正愁没有借口出兵黑山呢。广昌、灵丘就拜托休若了。”士徽知荀衍虽是文人,然亦知兵事。又想起那北海刘政颇有勇力,如今正不知如何安排,遂任其为校尉随荀衍前往镇守幽州西南部。

    除此之外,士徽另遣波才为使者前往黑山结好平难将军张燕,以利害说与张燕。以免自己出征之时,那张燕出兵抄略幽州、冀州常山、中山一带。虽然从中平初年到如今数年间与张燕和平相处,然亦不能因此而大意。自己攻略冀州,若真的拿下冀州,那张燕就被幽州军三面围困,首当其冲的必然是拿下张燕。

    自己知晓这个道理,那张燕何尝不知?那袁绍何尝不知?更不用说如今的袁绍大将如云,谋士如雨了。

    正如幽州众人所担忧,那袁绍此时,亦遣使者前往黑山,欲说动张燕出兵袭扰幽州,以及常山、中山一带。

    田丰、荀衍二人见士徽心意已决,也不复再劝。这众人之中,唯独黄叙、典韦兴奋不已,这典韦虽然对士徽言听计从,然自从击败鲜卑、攻略并州以来一直驻守后方,有仗不得打,心中早已急的痒痒的。

    那黄叙何尝不是如此,听闻出兵冀州没有自己的份,为此事在士徽耳边不知道唠叨了多少次。

    数日前,祁乡侯袁绍此刻正与公孙瓒相峙于界桥,听闻幽州集结大军于河间常山一线,慌忙召麾下众人商议对策。

    “幽州大军云集常山、河间,恐那幽州牧士徽图谋我冀州久矣,我等该当如何?”袁绍皱眉,自己得了这冀州不假,可这冀州如今听自己指挥又有几郡?中山、常山、河间归于赵云麾下,安平、钜廘二郡摇摆不定,渤海已经归了公孙瓒,这清河国亦被公孙瓒占去,自己所掌控之地不过是魏郡、钜廘南部、赵国而已。幸好这冀州治所是在魏郡邺城,粮草、军械充足。

    “主公,这幽州来者不善,其必以朝廷诏命赵云为冀州牧为由征讨主公,想这朝廷诏命亦是当时为主公所拒,若其以此为由,主公可污蔑这幽州牧与董贼沆瀣一气,聚拢袁氏门生共抗幽州。”治中审配道。

    “审正南言之有理,不过若幽州以主公与韩馥私下相受冀州牧,不尊王命一事起兵,吾等又当如何?”监军崔琰皱眉道。

    “季珪多虑了,如今朝廷为董卓之傀儡,又有几人听之?况且这天下士人多出自袁氏门下,主公只要登高一呼,必然众望所归。那幽州牧士徽,不过是一个小家族罢了,仗着荀氏撑腰得掌幽州而已。”许攸不以为然。

    荀谌见许攸提及荀氏,不免皱了皱眉:“主公,那幽州牧虽为谌之妹夫,然谌向来不赞同其在冀州之所为,若其引兵来犯,吾定为主公拒之,虽死无憾。”

    袁绍见荀谌如此说,亦不以为意,这世家之所为,袁绍可以说是门清。在世家眼中俱都是先有家后有国,为确保家族利益无不将族中大才分投各路诸侯,以保家族长盛不衰。遂道:“友若,吾亦知你忠心耿耿,得你之助才得以夺得冀州,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幽州大军,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谢主公!谌以为当东和公孙,西结黑山张燕,共拒幽州,如此我等才能腾出手来巩固冀州南部各郡。”荀谌道。

    逢纪挑了挑眉毛道:“友若兄还有两路未提,那就是北联鲜卑,结盟辽东公孙度,若各路俱起,谅那幽州牧士徽如何悍勇,如何兵强马壮,在四周受敌之下也是抵挡不住。”

    “哈哈,友若、元图此计妙矣。”袁绍大喜,遂遣许攸前往公孙瓒处讲和,遣荀谌前往黑山军驻地结盟张燕,遣郭图前往鲜卑王庭,又遣辛评跨海前往辽东。

170章波才效法班定远() 
    话说幽州牧士徽、冀州牧袁绍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面派遣谋士纵横捭阖,一面调兵遣将。

    原冀州兵曹从事赵浮、程涣二人见韩馥让位于袁绍,得知原治中从事李历、别驾闵纯、长史耿武被袁绍斩杀,冀州牧韩馥亦逃奔陈留张邈。二人惧,遂引兵逃奔常山。

    赵云闻赵浮、程涣二人来降,大喜,任命二人为前军校尉,各领本部兵马五千人驻守高邑,一面上报士徽。

    士徽抵达河间发表讨袁檄文: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袁绍四世三公之后,不以己上所荣,却收罗英雄,弃瑕取用;与董仲颖何异也?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先以骠骑将军自任,后私命周昂为豫州刺史。董贼西迁,袁绍作为盟主驻军不前,以致关东义兵功亏一篑。

    现如今袁绍谋夺冀州,名为相让,实则以力强取也。今韩文节不见容于袁绍,恐其迫害,逃奔陈留张邈。袁绍尤不罢手,使人阴谋之,令韩文节死于厕中。

    况天下之土,莫非王土,却为袁绍私下相授,何也?

    实则是袁绍,以为天下为其天下也!

    如此奸逆之人,愿天下人共讨之!

    吾,车骑将军幽州牧士徽,自光和七年讨黄巾,破乌桓,灭张举,平并州,讨伐董贼,数年间镇守大汉北疆,保大汉北疆安稳。

    即日起,吾将尽起幽州将士愿与天下英雄共讨逆贼袁绍。得袁绍首者,封五千户候,赏钱五千万。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如律令!

    士徽命人将檄文传至各州郡,张贴于各处关津隘口。

    檄文一出天下大惊,袁绍见之,毛骨悚然,遂聚众谋士商议对策。

    是时,袁绍与公孙瓒已经议和,袁绍得魏郡、赵国、钜廘三郡国,公孙瓒得渤海、清河、安平三郡国;余者常山、中山、河间,待幽州牧士徽退去再做商议。和议已定,只待兵马前去接收。

    公孙瓒正在清河,闻听幽州牧士徽讨袁,心思顿起,召集麾下众将商议。

    单说那幽州使者波才,得士徽之命,离了代郡赶往黑山,这黑山军大本营就在这常山蒲吾。名义上赵云占据常山,实际上也只是占据常山治所元氏一带,与黑山军犬牙交错。与中山所通者,不过是九门、真定一线的狭长通道。

    张燕见士徽使者到来,不敢怠慢,连忙安置下来。这波才曾经出使过黑山,又曾是张角弟子,与这张燕可谓是同门师兄弟,自然熟识得很,两人相见自是一番叙旧。安排的驿馆住下,说是驿馆,实则是一座大宅院,里面的设施却是不错,不说是琼楼玉宇,但也算得上高门别院,依山势而建,千岩竞秀、美不胜收、错落有致、曲径通幽,院落后面,有池塘,有桃林。

    如今已是初夏,桃花早已开尽,飞上枝头的却是翠绿如玛瑙的桃子。

    两人正在院中说话,还未等波才道出此番来意,张燕就见心腹部将杜长前来低声报说袁绍谋士荀谌来访,张燕一听,顿时脸色一变。

    张燕遂辞别波才,前往大堂接见。

    波才见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