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拿来我看!”张纯得到心腹的报告,大吃一惊。

    看着布条,张纯久久无语,“杀,私藏布条者杀!”张纯狠下心来。

    “诺!”王政转身离去。

    令支城,公孙家族府中,公孙家族族长公孙瑾,得到消息,忙召集城中数家与公孙家交好的世家族长。

    “诸位家主,族长,我等皆大汉子民,不得已被叛军裹挟,协助叛军守城,如今大汉官军围城,又不追究我等,若我等助官军克复令支城,朝廷必重用我等族人”公孙瑾道。

    “公孙家主所言甚是,你家公孙琙,公孙伯珪,我家韩当皆是汉之忠臣,我等自不能如此贪生怕死”韩家家主韩廷道。

    “愿听从公孙家主!”众人点头道。

    “好!既然如此那我等先遣一送信之人报于官军知晓”公孙瑾道。

    “善!我家犬子韩忠身上不错,正在西门当值,可着他偷偷前往。”

    “如此甚好!”众人商议停当,约定明日三更开城迎接官军入城。

    此时,汉军大营,士徽若有所思。自来到令支城下已经十余日,天气日渐寒冷,说不得哪天就会飘起大雪。到那时说不得真的要退兵了,若让叛军站稳了,恐怕要付出更多的鲜血才行,打仗没有不死人的,看来自己还是太仁慈了,今日用投石车轰击城墙也算是先震慑一下守城叛军,待明日再用投石车攻击一天,后天就直接攻城吧。

    想着自己千辛万苦训练的大军攻城伤亡巨大不可避免,士徽心里十分不爽,对张举张纯这些叛贼更是痛恨。

    “报!”

    “何事?”

    “令支来人韩忠求见!”

    “进来!”士徽闻听令支来人,心中有一丝激动,难道策反有效果了?

    亲卫带着一个精壮汉子,走了进来。当然前提是卸下了所有兵器。

    “汝是何人?见我何事?”士徽问道。

    “将军!草民乃令支韩家之人韩忠韩义城,奉家主之命前来拜见将军!”来人道,左右看了士徽亲卫一眼。

    “哦,令支韩家,嗯,韩当韩义公可是你家之人?”士徽突然想到历史上孙坚的四大得力干将。

    “呃,正是家兄!莫非将军认识家兄?”韩忠道。

    “呵呵,听说过,义城兄何事,但讲无妨。”士徽突然想起正事。

    “将军,请看!”韩忠双手拿起书信,递上。

    “哦,原来如此义城兄还得回城一趟,告知令尊,本将已经知晓,按计划行事。”士徽接过亲兵转递的书信,看了看了然于胸。当下便与韩忠商量好计划。

    “诺!草民这就回去。”韩忠走出大营,消失在夜色中。

    竖日,士徽严阵以待,又令投石车轰击了一天,方才作罢。

    “徽哥,你这是搞什么啊?大军直接攻城不就完了?”黄叙有些不解,凑过来悄声问道。

    “呵呵,为兄这是,先声夺人,夺三军之气也,夺将之心也”士徽臭屁道。

    黄叙瞥了瞥嘴道:“徽哥就欺负我,和军师一样,净用些之乎者也,搞的我头都大了。”

    “呵呵,那你今晚好好休息。”

    “为什么?”

    士徽笑而不语,当然不能当着那么多人说,万一被叛军知晓,那还不是功亏一篑。

    夜色深深,清冷的月光洒落在城上、洒落在山林里、洒落在悄悄埋伏在城池边上的的大军身上。

    城楼上的守军,刚刚巡逻完,躲在城墙边上背风处,拢着衣袖,悄悄私语,有的小声的咒骂这鬼天气,用力的搓着手,裹一裹身上并不厚实的衣甲。

    呼,一阵冷风吹过,偶尔伴随着两声咳嗽,飘过。

    五更的打更声飘过,西门的城楼上,点燃起了三个火把,在寒风中摇曳。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黄叙把手从衣袖中抽出,握紧了身边的大刀。

    连忙命人发出信号回应。

    “娘的,谁定的时间!冻死我了,别让我知道,看我不扒他的皮!”黄叙恨恨道。

    “将军,将军,是主公定的时间!”亲卫小声在黄叙耳边说道。

    “呃,你不说,没人当你是哑巴”黄叙知道定时间的不是士徽就是军师戏志才,哪有扒人皮的份,只有被扒才有可能,这口里也只是随口说说,哪里想到亲卫就这么给戳穿。

    “出发!”

    一队队黑甲在月色中泛着寒光,向城墙冲去。

    “嘎吱嘎吱”西门打开城门的声音响起。

    “什么人声音?”有人警觉。

    “啊,敌袭!”有人看到了城外黑甲泛着的寒光,嘴巴张成了0型,张了半天才冒出三个字。

    “噹!噹!噹!”锣声刚刚响起来,就见数十个身影冲过来。

    “杀!”

    数道寒光一闪而过,那铜锣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在地上打着璇儿。

    数颗人头飞起,扬起一片血雨。

    哐当,一声巨响,城门吊桥已经放了下来,城门大开。百余精壮已经砍断吊桥绳索,护住城门。更有数百人在城墙上与守城叛军激战。

    黄叙带着人马已经冲到城门边上,城墙上的滚石檑木早已失去了作用。

    “杀!”

    “缴械不杀!”

    “缴械不杀!”

    黄叙带着大军,边杀边喊。一柄大刀,闪着寒光,如同狂风一般卷向叛军。

    那些被裹挟的民众,那些早有心思的壮汉,纷纷扔掉兵器,蹲在街道两旁,高呼“投降!投降!”似乎是理所当然一样,在理所当然之中,又带有几分颤抖!

    “黄将军,随我来!”一彪人马向黄叙奔来,正是头裹红巾的韩忠等人。

    “头前带路!”两股人马合成一股,直奔县府!

    士徽与周仓带领主力大军望城中杀来,叛军大多举手投降,少数负隅顽抗的,瞬间便被弩箭射成了筛子。士徽命周仓带领一支人马收拢叛军,便带军奔县府而来。

    “将军!将军!将军!城破了!城破了!”王政满身是血的直奔县府,闯进屋内。

    “啊!”张纯的小妾见王政满身鲜血,大叫一声昏了过去。

    “你!”张纯一时反应不过来,正要责备王政乱闯自己的卧室。当看到王政身上的鲜血,张纯再也无法责备王政了。

八十五章令支之战4() 
“将军,如今官军已经攻进城内,快撤吧!”王政和张纯带着数十亲卫冲出县府,见到城中四处喊杀,忙道。

    “唉!撤!”张纯知道大势已去,多留无益。

    “撤往东门!”王政仔细听了一阵发觉东门几乎没有什么动静。

    出得东门,便望见一条河流拦住去路,众人方才想起,这令支东门不正是濡河么?怪不得如此安静!

    “难道是天亡我么?”张纯看着令支城北面、南面火把耀天,喊杀不断,大呼道。

    “将军!渡河吧!也幸亏这东门有河,官军才没有伏兵,否则你我性命休矣!”王政忙道。

    “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众亲卫道。

    “杀!不要逃了反贼张纯!”东门内传来喊杀声,火把由远而近。

    “也罢!”张纯无奈,只得与王政一起,扔掉盔甲、兵器,蹈水渡河。

    众亲卫,已经有了必死之心,守在岸边阻截追兵。

    话说韩忠、黄叙二人带兵闯入县府,只见府中张纯小妾,已知张纯已逃。暗想,这抓张纯的功劳莫不是被父亲和张三哥抢了去?

    “将军!东门!”韩忠是令支人,得知士徽在南门和北门已经设下伏兵,那张纯是如何不知?料想这二人肯定去了东门渡河而过。

    “嗯,对呀!快追!”

    二人率兵追到东门,为时已晚,只得望河中乱射一通,回城。

    士徽得报,也只能叹息,或许这张纯此时命不该绝,逃就逃了吧。

    清点战场,斩杀叛军三千余人,收拢俘虏七千余人,士徽大军死伤两百余人,公孙家等家族私兵死伤五百余人。缴获粮草十万石,马匹两千余匹。

    竖日,令支城已经恢复平静,城内开始张贴安民告示,县令一职由公孙纪暂领,县尉一职交予韩忠。

    且说关羽在土垠协助田预处理好土垠之事,已是三日之后,方才引兵五千径往海阳,海阳县令闻听汉军大军前来弃官而逃。县尉刘志见县令逃走,海阳只有五百县兵,暗道,官军势大,以五百县兵对抗官军,犹如螳臂当车,遂率县府官吏众人,出城纳降。

    海阳既降,关羽驻军海阳休整一日,便引军北上孤竹城。孤竹城守将张帆乃张举心腹,被伪天子张举封为车骑将军,早得探马来报,忙召集麾下众将商议。

    中军校尉,张龙、李应愿领兵迎战,此二人皆身高八尺有余,颇有勇力,乃辽东豪侠之士,知幽州牧士徽麾下大将勇猛善战,此次来袭为幽州牧麾下头号战将,心中不服,欲要一战方能显得自身威风。

    “将军,我二人愿为前部,为将军退敌。”张龙、李应起身应道。

    “好,我为二位将军压阵!”张帆大喜。

    张龙、李应二人当下遂引三千兵马出城列阵迎敌。关羽亦率军列阵城下,副将关宁飞马绰刀而出。

    “尔等叛贼,还不速速下马投降!”关宁呼声未落,叛军阵内,冲出一将。

    “如今汉帝刘宏无道,弄的天下民不聊生,渔阳帝张天子乃贤明帝王,诸位何不与我等共谋大业?”视之乃张龙是也!

    “呸,好一个圣明帝王!幽州牧治下安宁、民众富裕,尔等却妄起刀兵,裹胁百姓,与强盗何异?如此大逆不道!吃我一刀!”关宁大怒,催马向前,直取张龙。

    张龙也毫不示弱,举枪来应。

    两马相交,战至四五回合,张龙渐渐不支,拨马欲回。关宁怎能放过,奋起一刀,只见一道光芒闪过,一颗好大的头颅,飞入空中。

    “兀那小贼休得猖狂!”李应早见张龙抵敌不住,如今刚刚冲出,便见张龙身死,大吼一声纵马来战关宁。

    “怕你不成!”关宁舞刀迎上。

    “噹!”

    刀叉相交,李应只觉得虎口发麻,心道,这汉将好生厉害!

    “噹!”

    “噹!”

    “噹!”

    战了数十回合,关宁越战越勇。李应料敌不过,拔马便回,关宁拍马赶来。

    李应见关宁紧追不舍,忙飞叉掷去,关宁躲过,一刀下去,劈作两半。

    “杀!”

    “杀!”

    关羽在阵前看得真切,见叛军二将皆被关宁所斩,举刀高呼!一马当先,率军冲阵!

    “将军死了!将军死了!”叛军一时惊呆,喃喃自语。

    待到汉军官兵冲到阵前,方才醒悟,争先恐后向城内逃去。

    “快关城门!放箭!”张帆在城头望见,也是目惊口呆,见官军杀来,此时才发觉城门未关,忙喊。

    此时城门边早挤满了乱军,想关也关不了。

    “缴械不杀!”田预见叛军乱做一团,阻碍了道路,忙高声大喊。

    “缴械不杀!”

    “缴械不杀!”

    众汉军官兵齐声呐喊,声音震天。

    众叛军见无法入城,后边官军喊杀声渐近,忙扔掉武器,蹲在道旁,高举双手,口中喊道:“我投降,我投降”。

    孤竹城守将张帆也是个贪生怕死的主,眼见得城门无法关闭,而孤竹城一个小小的县城本就守兵不多,不过五千之众,这其中也是自己带来的三千加上临时征召的精壮。如何比得上汉军官军的精锐?暗道,此时不逃,何时逃?

    遂命副将李明坚守城墙,自己下城门堵截官军。及下了城楼,张帆哪还真的去堵城门?那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当下便带着数十亲卫,一溜烟往北门逃去。

    副将李明正在城上指挥士兵放箭,转眼间见张帆逃了,此时哪还不明白:张帆把他留下当炮灰了!

    “停止射箭!停止射箭!我等愿降!我等愿降!”李明高呼,心道,你让老子做炮灰,老子偏不,你做得了初一,那就别怨我做十五!当下心一横,率兵投降。

    关羽、关宁、田预等人率军攻入城内,正想着这恐怕又是一场血战,哪曾想到,刚到城门敌军就投降了。若是知道因为守将的不战而逃,说不得暗叫一声侥幸。

    那张帆刚刚逃到北门,听得后方投降声不断。心下大惊,幸亏老子逃了,不然还不被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拿去向官军请功?虽然心痛自己留在孤竹城的家产,还有那美貌的十九小妾,但总比没命强啊。顾不得伤心,打马向肥如奔去。

    关羽入城见到李明,方才知道孤竹城守将张帆已经逃走,此时再追已晚。遂收拢降兵,张榜安民。一面飞报士徽。

八十六章孙坚入荆州() 
正当幽州牧士徽率军与张纯张举等叛军在幽州激战不已。

    是时

    上谷乌桓大人难楼引军三万斩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见上谷、广阳、涿郡等地守卫森严转道代郡、中山、常山一路南下劫掠。

    冀州刺史王芬王文祖采用许攸之策,命各郡坚守城池不战。这下可苦了乡野百姓,被杀者数万,被掳掠者十余万。

    匈奴单于羌渠之子于夫罗本已经率两万余匈奴精骑欲与乌桓接战,无奈得知羌渠被杀,须卜骨都侯任单于,顾不得平叛,便率军南下驻军冀州常山郡求救于汉庭。

    中郎将孟益引军五千北上冀州,刚到巨鹿就闻叛军已过中山,又闻匈奴精骑驻军不前,只得驻军巨鹿,坚守城池。

    甘陵国国相刘虞得知乌桓人南下劫掠,便派出使者前往中山上谷乌桓大人难楼处,望其北返,汉庭不再追究其罪责。

    难楼得知匈奴人于夫罗、汉中郎将孟益皆是平叛而来,若两者合兵,恐怕自己也难以取胜,况且回军路上、涿郡、上谷等地汉军足有一万五千余人,若非幽州牧正与丘力居、张纯、张举等人激战,腾不出手来对付自己。恐怕自己还真讨不了好,当下便以当年刘虞任幽州刺史之恩情为由退兵上谷。

    汉中郎将孟益得知上谷乌桓大人难楼退兵,便引军兵进幽州。

    时至十月,长沙人区星自称将军,与周朝、郭石等人聚众万余,攻打郡县,长沙太守战死。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孙坚率千余本部兵马合郡兵六千余人,又得部下程普、韩当祖茂三员猛将相助,于临湘城下击溃区星,区星乱军之中不知所踪。

    孙坚知武陵、桂阳二郡周朝、郭石叛军围攻郡县甚急,便越境发兵武陵、桂阳。旬月之间,周朝、郭石二人皆被孙坚率军击杀,三郡遂平。

    荆州刺史王睿知孙坚擅自越境讨贼,责之。

    孙坚道:“我没有什么文德,只以征伐为功,今越境征讨,是为保全州郡,即使因此获罪,我也无愧于天下!”由是二人结怨。

    武陵太守曹寅知道后,也暗中记恨王睿。

    汉庭以孙坚讨平区星、周朝、郭石叛乱之功,封其为乌城候。

    幽州辽西肥如城内,早有探马报知伪天子渔阳帝张举,汉军官兵克复令支、孤竹城、卢龙塞。三日前,令支弥天大将军张纯与部将王政,孤竹城车骑将军张帆兵败孤身逃回肥如,卢龙塞校尉田町率千余残兵败将退入肥如。

    “众位卿家,如今汉军数万兵马兵临城下,可有破敌之策?”张举高坐龙椅,强作镇定道。

    “陛下,我军兵败令支、卢龙、孤竹,如今肥如城虽说聚有十万余众,但精锐不过万余,肥如非是久守之地”车骑将军张帆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