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初,中平元年皇甫嵩任冀州牧,免赋税一年,让冀州恢复了一些元气,本不应导致黄巾复起。无奈,皇甫嵩得罪了中常侍张让、赵忠二人,汉帝刘宏在此二人的谗言之下罢免皇甫嵩,改派王芬王文祖任冀州刺史,王芬虽号称八厨之一,但却为人粗疏,无甚军事才能。以致黑山军横行冀州。

    士徽见范阳事毕,派人向帝都洛阳上报击退黑山军之功。表太史慈为涿郡都尉,高顺为范阳县尉,刘备为平原国相,公孙瓒为辽东属国国相。

    在士徽的上下打点之下,汉帝刘宏一应准奏。涿郡太守刘基自知无法抗衡士徽,也只能放手,找个由头调离涿郡。

    波才也早被士徽派去张燕处,与张燕交好,互通有无。在波才的提议下,张燕向大汉朝廷请降。大汉朝廷苦于冀州之乱,又无兵力围剿,接受张燕投降,封张燕为平难将军,总督黄河以北山谷事宜,每年可推举孝廉、计吏。

    至此,士徽、张燕方能交通往来。

    是时,北宫伯玉、韩遂、边章等人率领数万大军入寇三辅,皇甫嵩连战不下,汉帝刘宏听信谗言征皇甫嵩回京,以张温为车骑将军,拜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都督诸郡步骑兵十余万,屯军美阳。

    中平二年十一月,董卓与右扶风鲍鸿等合兵进攻边章、韩遂,大破之。边章、韩遂败走榆中。董卓等人见机会难得,和荡寇将军周慎等人率领大军追剿。引军围困渝中城。

    不过,董卓和周慎等人犯了孤军深入,又犯了穷寇勿追的兵家大忌。

    此时参军孙坚孙文台献计于周慎:“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周慎不听其计。

    边章、韩遂分兵葵园峡,截断董卓、周慎大军粮道,数日后,各军粮草殆尽,周慎所率军队亦被韩遂击溃,情势十分危急。

    董卓使军士在河中筑坝,迷惑敌军,自己则悄悄撤退。等韩遂、边章探明情况后派兵追来,此时河水已深,无法渡河追击。

    于是董卓回军驻扎于扶风郡。

    车骑将军张温以朝廷诏书召见董卓,董卓过了许久方才拜见张温。

    张温斥责董卓道:“圣上有诏,将军何故来迟?”

    “哈哈,军中事务繁忙,故此耽搁,还望将军恕罪。”董卓哈哈大笑,毫不在意。

    参军孙坚怒目而视董卓道:“请将军自重!”

    董卓双眼紧密扫了一眼孙坚:“汝是何人?吾与将军说话,岂容汝等插嘴!”

    “吾乃参军孙坚孙文台是也!汝董仲颖,不过一个小小的破虏将军,如此怠慢上官,论刑当斩!”孙坚怒目而视。

    车骑将军张温见此,忙道:“两位将军息怒,如今边章、韩遂等众贼近在咫尺,宜同心协力破之。”

    “韩遂、边章势大,不过粮草不多,不宜速攻,需寻机破之。”董卓不同意此时攻打叛军。

    “然,就依将军所言,暂且罢兵。”张温道。

    及董卓出。

    参军孙坚见此上前说道:“董卓不怕获罪,反而气焰嚣张,傲慢自大,应该按照军法'受召不及时到达'一条,申明法令,予以处斩。”

    “董卓在黄河、陇山之间一向有威望,今天若将他杀死,西征将会无将可用。”车骑将军张温回道。

    孙坚道:“将军亲自统率大汉兵马,威震天下,何必依赖于董卓!吾观董卓的言谈举止,对您不尊重,轻视长官,举止无礼,此罪一也;韩遂、边章叛乱一年多,董卓却不同意征讨,动摇军心,此罪二也;董卓接受委派,无功而回,长官征召时又迟迟不到,而且态度倨傲自大,此罪三也。若将军对董卓不断然处置,而是曲意拉拢,那么将军在军中还有何威严?”

    车骑将军张温犹豫不决道:“文台且先回去,若时间一长,董卓定会起疑心的。”

    孙坚道:“将军不听吾言,早晚祸之!”乃愤然而出。

    殊不知,真被孙坚一言中的。数年之后,张温被董卓当众斩杀。

六十八章幽州琐事() 
回到蓟县的士徽又做起了甩手掌柜,在家逗弄起自家小儿昱儿、敏儿。

    “来,来吉利,给大爷笑一个,笑一个,你看敏儿多好,笑的好甜”士徽用手指摸了摸小吉利的脸蛋。

    “哇,哇”回应士徽的是小朋友的嚎哭之声。

    “看,你又把儿子逗哭了,哪有你这样当爹的,没点正经”荀晴见儿子哭了,忙从士徽手上抢过儿子,抱到一边哄去了。

    “这不是在家里么,要那么正经干什么?来,让我看看我们家的小敏儿”士徽只得转移目标。

    “夫君,敏儿睡着了”赵颖忙带女儿躲到一边。

    士徽见此,顿时失去了兴致,转身欲走。

    “夫君,有个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荀晴见士徽欲走,忙道。

    “何事?”

    “夫君,你看红昌这丫头也不小了”荀晴偷偷看了士徽的脸色,没有继续说下去,她知道这个世上,以夫君的地位,娶个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夫君对红昌这丫头是什么想法。

    “呃,这个么?”士徽挠了挠头,这么久了还真把任红昌这丫头给忘了,不过想起任红昌看黄叙的眼神,就知道这丫头看上了黄叙,而黄叙却时常躲躲闪闪,每次看见任红昌都会脸红。想当初,黄叙报打不平可就是为了这丫头啊

    “我看黄叙那小子对红昌有些意思,只是红昌的出身”士徽沉思了一阵方才说道,说了一半就停住了。这个时代都是讲究身份的,没有身份的只能作为妾室,这有点委屈了任红昌。

    荀晴、赵颖听士徽如此说话,也是愣了一下,原本她们以为士徽是准备纳任红昌为妾室,没有想到士徽却无意于此。任红昌这丫头面容俊俏,稍作打扮,不差荀晴一分,犹在赵颖之上。

    有诗为证:

    乌云巧挽,峨嵋细长

    一点朱唇,两行碎玉

    面若梨花,芷步轻盈

    柳腰花体,秋波送情

    衣飞彩凤,环佩玲珑。

    端的不失一副美人胚子。

    “哦,是这样啊!”荀晴反应过来。

    “呵呵,你们以为怎样啊?”

    “我以为夫君要纳红昌为妾呢,既然夫君有心把红昌许配给黄叙,又担心红昌身份不配,那妾身认红昌为义妹如何?”荀晴见士徽为难,加上也很喜欢任红昌,本就侠义心肠,此时不出,又待何时。

    “那就多谢夫人了!”士徽也是满心欢喜,当下便商讨此时,约定三日之后认亲。

    广阳蓟县东城,两座庄园拔地而起。依次为医工院、回春堂。

    见到医工院建好,张机张仲景分外高兴,自觉终于有用武之地了。便命人在大门外立一招牌:医工院招收学徒,一年之内无月奉,学成之后月两千钱。条件:识字。又找人在城中张贴告示。

    过了数日,应者寥寥。

    张机找数人问之。众人告之曰:百姓识字者几何?食不果腹,何钱读书也。世家之人识字者无数,奈何士农工商所限,故不为也。

    张机无奈,只得前来州牧府寻找士徽。

    士徽只得好言安慰:“仲景兄,此世道如此,非短时间所能够改变。”

    当下便命人召来荀攸,荀悦,田丰等众人,又命人请来荀爽,商讨此事。

    “诸位也都知道了张祭酒的招收情况,该当如何?”士徽把医工院招收情况与大家说了一遍。

    “士农工商,医工地位太低,世家之人不屑为之,若强令入学,恐怕适得其反。”田丰道。众人点头称是。

    “除了强令之外,还有何办法?”

    “提高医工地位,或许会好一些。”荀悦想了想说道。

    “提高医工地位,恐怕那些世家之人会闹翻了天”荀爽也是皱眉。

    “是啊,这提高地位之说,恐怕不妥,即使提高了地位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对了,荀别架,上谷的那些孤儿怎样了?”士徽其实请这些人来之前心中已有了一些打算,这次召集众人,只是给他们提前打打预防针。不过此时还是大汉天下,凡事也不能操之过急。

    “回府君,上谷共有孤儿四千五百一十八人,经过这一年多的教导,常用字基本学的差不多了。”荀攸答道。

    “好,好,好,那就从中挑选愿意从事医工之人跟随张祭酒学习。”士徽连说三声好,心道上谷的这群孤儿可是现在自己的根基,在教导他们的同时也教导他们士农工商皆是平等的,无贵贱之说,更教导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念,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理念。毕竟这些孩童的观念还未固定下来,虽然大一些的孩子有些自己的想法,不过他们也都知道,若没有士徽,他们说不定早已饿死路边,他们对于恩人的话还是听的,就算是让他们去战场拼命都毫不含糊,更别说只是让他们学习医工救治病人。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四千多孤儿在学习训练之余,在士徽划拨的那块荒地上开荒,喂养牛羊,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不是他们不想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是他们需要考虑自己如何才能生存下来。自小就开始帮助父母做些农活,无他,都是生活所迫。对于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他们更加珍惜,他们有的更希望早日出人头地,找回那些离散的父母兄弟姐妹。在他们心中什么大汉,什么汉帝,什么世家大族,全是屁,他们只知道士徽是他们的天。

    “另外,城西的书院也建好了,我想免费招收学员,不论出身何处皆可入学”士徽又道。

    “什么?免费?不论出身?这,必然会对幽州世家造成冲击,你这不是挖世家的根基么?”荀爽微微皱眉。

    众人皆是一愣,略一思索,瞬间明白过来。这其中自然除了郭嘉、戏志才二人,这二人早在一年前已经知道士徽的想法。至于黄叙,这个憨货对这些东西都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出的,自然没什么印象。

    “还是叔父精明,一点都瞒不过您,之所以如此,正是徽想摆脱对世家的依赖,世家明面上掌控土地,掌控人口,但其核心就是掌握知识,掌控官吏的选拔任用,唯有打破世家垄断,才能,才能”士徽憋了半天也不敢再往下说下去了,再说下去恐怕都是些大逆不道的话了。

    虽然士徽没有说出来,但这一群人都是什么人?还用说出来么?此时早已心有灵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心里明白就好,一旦说了出来,传至朝廷耳中那还了得?

    “但此事不能做的太过,否则不光是幽州世家,连全天下世家都不会容你”荀爽知道此事无可改变,也推脱不了,只能让士徽减少影响。

    最后商议的结果就是对内从孤儿院招收大批学子,一切费用皆由士徽个人承担,对外招收则需要交纳一定费用,学子可半耕半读,也可在郡中谋一些差事支持读书。

    至于军校,士徽可不敢名目张胆的挂出牌来,只是在书院旁边另盖一院,上书:讲武堂。

    这下可苦了那些不识字的将官了,士徽手下的众将官都被轮流赶进学堂,美其名曰:进修。

六十九幽州琐事2() 
话说士徽把医工院,书院等诸事安排停当,转眼已到第三日头上。

    这一日,州牧府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幽州各大世家也都派人前来祝贺。这些世家明为祝贺,实则是想探一探新任州牧底细。

    士徽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的认亲,士徽也是想看一看,这些世家对自己是何态度,按理说女人在此世道之下地位低下,又不是州牧士徽娶亲,而只是州牧夫人认亲。这排场也委实过了些。

    “师傅,您老觉得任红昌如何?”士徽抽空私下找到黄忠说话。

    “哦,不错!知书达理徽儿,怎么了?”黄忠随口答道,一时又觉得哪里不对,于是问道。

    “没什么,师傅,徽儿觉得黄叙和红昌很是般配,您说呢?”

    “这个,这个”黄忠一时犹豫不决。

    “师傅,师傅,您看黄叙也十六岁了,也需要有人管着了”

    “嗯,叙儿是该成家了,也好。”黄忠此时已经明白士徽为何如此大张旗鼓的认亲。对于自己这个爱徒这番用心也算是服了,当下也就不再推脱,忙命人唤来黄叙。

    本来大大咧咧的黄叙,当听说士徽要把任红昌许配给自己,便闹红了脸,低头不语。黄忠见此也明白黄叙也早就对任红昌有心,于是便应了下来。

    那边厢,经过悉心打扮的任红昌早已羞红了脸。

    “嘻嘻,任姐姐也知道羞了”九岁的赵雨拍手笑了起来。

    任红昌伸手作势欲抓赵雨,赵雨早已逃到荀晴身后,冲任红昌直吐舌头

    “呵呵,妹妹不说话,姐姐就当你答应了。刚刚可是有好几家,要为自家公子说媒呢”荀晴笑着看向任红昌,一手拍了拍躲在身后的赵雨。

    “一切都由姐姐做主。”任红昌声音渐渐小了,说完转身跑了出去。

    幽州世家,刘家、侯家、公孙家等数十大大小小的家族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发现新任州牧士徽也不是敌视世家之人,当然前提是不要做的太过分。比如说上谷王家,就因为惹恼了士徽,方才有灭族之难。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谁让王家自己作死呢?毕竟根子上士徽也算是世家之人。

    至于那大大小小的豪强,世家之人虽然鄙视,但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士徽虽然有心想整治一番,但一时也找不到借口,只得任其发展。

    “府君,幽州府库只够数月支出了,你看这如何是好?”荀攸有些着急。

    “嗯,怎么回事?”士徽诧异。

    “府君,你这是不当家,不知道材米贵啊,医工院、书院、工坊等这些地方都需要钱啊,可是我们的收入呢?田亩赋税都被你免了,哪来的收入啊!”

    “这个,这个也是”士徽一时愣住,当然士徽也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来到幽州也算是一年多了,当初靠着抄家维持一个上谷郡也算是马马虎虎,如今各个摊子都要钱啊。若没有个来钱的地方,还真的麻烦。

    士徽不由想起当年刘虞在幽州的所作所为,幽州边境开设互市,用幽州所产粮食布匹、盐铁和胡人换取马匹牛羊等,然后再运往内地换取钱财,让幽州日渐富裕。自己现在不正缺少和胡人互市么?虽然和平难将军张燕互通有无,但是相比和胡人交换,那是小巫见大巫。内地缺马、耕牛,这可是好大一个蛋糕。

    “呃,有了,荀别架稍等。”士徽内心已有了打算,忙命亲卫唤来田丰、戏志才等人。

    “如今幽州府库紧张,我意在边境开通互市,换取所需物资,诸位有何看法?”士徽见众人到齐,便开门见山。

    “府君,开通互市互通有无,却是再好不过,只是府君准备在何处开设?准备以何交换?”田丰问道。

    “居庸关、广平二地开设互市,粮食布匹、盐铁换取胡人马匹牛羊。再把马匹牛羊贩卖到内地。”士徽道。

    “府君,粮食布匹食盐换给胡人,无所谓,只是这铁,万万不可。”戏志才突然说道。

    “呃,也是,这不是资敌么。”

    “还有就是,若我们亲自组织商队,恐怕不太合适,不若把贩卖牛羊马匹之事交给他人来做。”田丰接道。

    “应当如此,那诸位可有适合人选?”士徽问道。

    “公子,冀州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