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诺!”侍卫们转身通知去了。

    赵弘看着龚都、孙仲等各大小首领到齐之后,站了起来来,声音低沉道:“诸位兄弟们,上使张曼成大帅夜袭敌军中计,已经战死沙场,我等欲为其报仇!但俗话说,蛇无头不行,鸟无翅不飞。今我召集大家共同推选一位大帅,带领我们为张上使报仇!”

    “我提议赵弘渠帅为大帅!”满脸横肉的孙仲首先站了起来。

    “我同意!”龚都表态。

    韩忠看了看众人,心道众人中只有我和赵弘为大方渠帅,孙仲、龚都为小方渠帅,其他人都无资格争夺大帅位置,目前孙仲、龚都都支持赵弘,自己恐怕没有机会,更兼自己刚刚吃了败仗,罢了!

    “我也同意赵渠帅担任大帅!”韩忠最后还是站了出来。

    “好!我赵弘愿带大家为张大帅复仇!”赵弘也不推辞。

    “报仇!”

    “报仇!”

    众人情绪激愤不已。

    恰在此时,探马先后来报。

    “报!官军士徽大营拔营往西南而去,沿途行军较为谨慎!”

    “报!官军徐璆大营一彪人马正出营往北而来”

    “安静!大家安静!韩渠帅,你以为官军是何目的?”赵弘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转头向韩忠问道。

    “大帅,韩某以为官军兵少,欲合兵一处!”

    “哦,我想也正是如此,虽说我们吃了一个败仗,损失三万人,不过我军宛城中也还有六七万人马。官军不过两三万人而已。接下来我军当如何?”

    “请大帅给我一支人马”韩忠请命,如此这般如此这般与赵弘低声耳语,赵弘听得也是连连点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六章破宛城初定计() 
话说韩忠和赵弘两人耳语一番,随后众人各去准备。

    徐璆、秦颉大营不过一万余郡兵,按理说秦颉也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怎奈与刺史徐璆合兵一处之后,只得听命徐璆行事。

    徐璆虽政绩不错,但毕竟是文官,用兵自是不如秦颉。

    “咚咚咚”徐璆率军五千余人前来接应援军,刚行不过二十余里,只听得一通鼓响,数支人马冲了出来。

    正前方一员大将满面怒色,双眼通红,怒冲冲的杀了过来。

    口中大呼:“为大帅报仇!为兄弟们报仇!杀啊!”

    视之乃渠帅韩忠是也!

    “准备战斗!准备战斗!”徐璆大惊,万万没想到黄巾贼刚刚吃了败仗,竟敢半路拦截自己。

    毕竟徐璆也不是愚蠢之人,自然晓得此时不能撤退,若直接撤退恐怕将会全军覆没,此刻也只能坚守待援。

    官军与黄巾士卒战作一团,喊杀声不绝于耳。

    “报!刺史徐璆被黄巾贼拦截”秦颉大营中探马来报。

    “唉!果然如此,文人领兵呵呵”秦颉也是苦笑不已,徐璆临走之时秦颉已经提醒过,要小心黄巾贼,无奈徐璆不以为然。

    秦颉有心前去救援徐璆,只是手中兵马不多,又要守卫大营,只得作罢!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士徽大军之中。

    “报!徐璆大军被黄巾军围攻,正在坚守待援!”士徽大军正行进间,探马来报!

    “奉孝,志才你们怎么看?”士徽想起了后世某人的经典台词,元芳你怎么看?心中也是微微一笑,转头看向郭嘉、戏志才。

    “主公,徐璆大营不过万余兵马,如今分作两部,徐璆部被围,只怕大营兵马不能增援,我军应急速增援为好!”戏志才沉思道。

    “嘉也有同感!如此看来,黄巾中也有知兵之人!”郭嘉点了点头。

    “传令赵云部,加速前进,增援荆州刺史徐璆部!其余兵马随后跟进!”士徽当即下令!

    “怎么我遇到的黄巾中并非全是草包!你妈,以前看到的穿越文,自己都不带损兵折将的,敌人都是鸡蛋硬往石头上碰,数百人打个几万人跟喝水似得还不死一个兵!雄躯一震,不是大将来投,就是敌军不战而降!”士徽想起后世的穿越文,心中愤愤不平。

    也不想想自己,晕,不是也收了几员大将!正为封官发愁呢!

    靠,刘宏你咋还不死呢!你不死,我咋当诸侯给属下封官啊!

    士徽心中犯愁,却也不敢把心声说出来。那可是大逆不道之言!说出来真够士徽吃不了兜着走!

    郭嘉、戏志才等众人看着士徽口中喃喃自语,时而摇头,时而皱眉,知道士徽的老毛病又犯了:这家伙肯定在想什么鬼主意!

    再说徐璆此刻正率军与黄巾贼大战,却不料背后突然冲出一彪人马,高喊“复仇!”。一路杀将过来,为首一员大将,凶悍无比,无人能挡。

    “完了!”徐璆心道,怪只怪自己没有听从秦颉的意见,如今悔之晚矣!双眼一闭,只待等死。不料身边护卫拼死抵挡,口中高呼:“使君快走!”

    “哒哒”正值危急时刻,只听得一阵马蹄声大作!却见黄巾军后方混乱起来,一队骑兵在黄巾军中横冲直撞,所向披靡。众官军望见援军来到,纷纷抖擞精神,越战越勇。

    “撤退!”韩忠望见官军援军已至,心知再战无益,忙收拢军队,回转宛城。从背后袭击的那一队人马,见主力退去也是杀出一条血路,望宛城而去,为首之人正是黄巾大将孙夏。官军见状也不追赶,两军罢战。

    且说那孙夏自夜袭失败之后,率数百人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去。因不知官军虚实,不敢贸然回转宛城。找一隐蔽之地暂且休息,只待天亮,却闻得数里外喊杀不断,探马探悉黄巾军截击官军徐璆部,便从背后袭击。眼看就要得手,只叹天不随人愿!官军援军到达!

    宛城,郡守府中,赵弘、韩忠见孙夏归来,十分高兴,再加上与官军大战一场也算是稍占上风。便摆下酒席为孙夏接风。

    官军收兵回营,徐璆部五千余人,如今只剩的两千余人,若不是官军铠甲精良,兵器锋利,怕不等援军来到,已经全军尽墨。

    “见过徐使君!”赵云率众骑来到徐璆跟前,下马一礼。

    “多谢将军相救!不知将军贵姓大名!官任何职?”徐璆连忙还礼。

    “某乃前将军士徽麾下赵云赵子龙,暂任别部司马。”

    “好,有子龙将军相助,某也不惧黄巾贼。不知将军可愿助我?”徐璆眼见的赵云率骑兵在黄巾贼众中挥斥方遒,大杀四方,黄巾贼中竟无一合之将。心中爱慕,又感叹身边无一员大将,否则也不会有刚才之险。一时升起招揽之心。

    “谢使君厚爱!只是云乃前将军麾下将领,无有他想!”赵云心知徐璆何意,只是和士徽一是结拜兄弟,二是众兄弟志向相同。自然不会应允。

    “呵呵,士效天真是有福气!”徐璆也不强求,心中也是对士徽羡慕不已。

    中午时分,士徽率大军到来。与徐璆相距数里安营扎寨,士徽自是不愿与徐璆合兵一处,到时候谁做主?

    士徽才不相信徐璆的军事能力!也不愿把自己的麾下拱手相让。

    更不愿,把自己的命根子交给别人,没兵没将,那比死都难受!

    更是因为士徽作为前将军,比徐璆的官位高多了去。

    一连几日,黄巾龟缩于宛城之中,与官军相持。官军对宛城也攻了几次,无奈宛城城墙高厚,损兵折将,毫无进展。官军人少,自是不敢强攻。徐璆也是无可奈何,只得找来秦颉、士徽商议。

    “徐使君,本侯认为宛城黄巾军甚众,我军人少,只宜智取,不宜强攻。”士徽想了想还是说了几句。

    “使君,属下认为效天兄说的不错!只是这如何智取,我们还需要商讨一番。”秦颉点头称赞。

    “以二位之见当如何智取?”徐璆望向两人。

    “宛城城墙坚固,我军围城,黄巾军进退不得,必将死战,不若撤围而去,于西南处筑土山,再行攻击。”士徽直接照搬当年朱儁破宛城的计策。真要是再想一个也不过如此,眼下正是因为官军紧逼,黄巾军才退守宛城城内。

    若官军撤围,黄巾军必然出城,要么进攻官军,要么前往汝南增援邵陵,此刻邵陵正在朱儁大军围攻之中。

    “善,秦颉佩服!”

    “好!效天兄妙计!”徐璆并非愚蠢之人,此刻也想通了关节。

    众人军议完毕,各自回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七章破宛城韩忠请降() 
“报!官军撤围而去,聚兵于西南,正在磊土筑山。”探马来报。赵弘愁眉不展,不知官军又出什么计谋。

    “怎么回事?众位怎么看?”宛城郡守府内,赵弘见官军这两日来,并不攻城,心中诧异,忙招来众将商议。

    “我看官军是怕了!”满脸横肉的孙仲嚷道。

    韩忠沉思了一下说道:“我不认为官军闲的没事去磊土山,难道是靠土山强攻宛城西南?”

    “官军目的难猜,我等应以不变应万变。”孙夏提议。

    赵弘也想不出官军要干什么,便决定按兵不动。

    “攻击!”数日之后土山筑成,徐璆便率大军鸣鼓呐喊,攻击宛城西南城墙。赵弘见状以为官军大举强攻,便命韩忠率大部人马防守宛城西南。

    官军在土山上与宛城黄巾互射,喊声震天。官军盔甲坚韧,伤亡不多,黄巾士卒盔甲不整,伤亡巨大,只得四处躲避,退守内城。官军与黄巾大战约两个时辰,突然宛城东北冲出数千精兵。

    赵弘只得亲自率兵前往城墙防御,正防守间,却见一员大将弯弓搭箭,箭如流星飞来,赵弘应声栽落城下。

    视之此人正是东莱太史慈太史子义。

    “敌将已死!冲啊”随即太史慈高呼!

    接着又连发数箭,黄巾军数人中箭倒地。太史慈更是飞身登城,一把大戟左砍右劈,无人能挡。

    “敌将已死!冲啊”官军也趁势大呼。并奋勇登城。

    黄巾军本来就人少,见大帅阵亡,亦是心惊胆战,转身向西南逃去。

    抢先登城的官兵趁机打开城门,赵云一马当先率骑兵冲入城中,却见一满面横肉的黄巾将领聚众欲要反击。

    “杀!”赵云一声断喝。

    单枪匹马直冲那满面横肉的将军而来。

    “来人通名,某乃孙仲不杀无名”那将军见是一员小将冲来,当即迎上前来。话未说完就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众黄巾士卒见状四散而逃。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赵云高呼!

    “降者不杀!”

    赵云所率骑兵风驰电掣而过。

    黄巾士卒自知两条腿的跑不赢四条腿的,只得放下兵器举手投降。

    “报!”一士兵满身鲜血,冲到韩忠面前,噗通一声跪下。

    “渠帅,大帅阵亡,宛城失守了!”话刚说完仰面倒地,已无气息。

    “怎么回事?”韩忠也是大惊,这才多久啊。官军中必有高人指点,我军不如也。

    黄天,你不庇佑你的子民了吗?韩忠心中失落,仰天长叹!

    韩忠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退守内城!”

    “退守内城!”

    众黄巾不知所以,但见宛城东北喊杀震天,西南又有土山上官军的攻击,已知宛城不保,纷纷退入内城坚守。

    “赵大帅阵亡了!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韩忠召集众渠帅、头领,面容悲痛,声音沙哑。

    “我等愿听韩渠帅将令!请韩渠帅继任大帅之位!”众头领扫视了一圈,发现无人能够担任大帅,军中除了韩忠就是孙夏了。

    “也罢!”韩忠心中苦楚,不知路在何方。内城虽然能够坚守一时,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逃?能逃到哪里?内城粮少,这数万大军如何办?得为兄弟们寻条活路了!

    “如今我军该何去何从?请大家说说吧。”韩忠感到浑身无力。

    “战,我军兵甲不利;守,现在宛城外城已失,内城粮草不多,四周都是官军,我们无路可走”孙夏也是苦笑不已。

    “那就死战到底!”龚都不愧是一条汉子。

    “可是粮少,我们都会被饿死的。”

    “那就打!”

    “只怕我们还未接近官军都被射死了”

    众头领议论纷纷,有人主战,有人主降。

    最后众人都把目光投向韩忠、孙夏二人。韩忠、孙夏二人商议一阵,方才下了决心。

    “众位兄弟们,我们前无进路,后无退路。唯有投降一条路可选,吾闻士徽士将军向来仁义,想必会给我们一条生路。周仓周渠帅正是士将军麾下之将,大家或许可以投靠。我不勉强各位,以后大家生死由命。”韩忠也只能无奈的叹气。

    室内众人鸦雀无声,无人出声反对。能活着,谁又愿意死呢?

    “孙夏听令:命你前往士徽营中谈判,若愿接受我军投降,条件只有一个:去留全凭自愿,否则我等宁死不降。”韩忠随即传令。

    “诺!”孙夏领命,往士徽军中而来。

    此时,士徽已经进入宛城,正在郡守府前。看着眼前已被烧成一堆废墟的郡守府,还有四周散乱的尸体,士徽心中也是一阵无语。令士徽欣慰的是,黄巾军并未烧毁粮仓,士徽派兵收拢了近十万石粮草。一面让士兵们打扫战场,一面派人前去通知徐璆。

    徐璆到来,便命人四处出榜安民。南阳宛城内,世家大户早已没了影踪,不是逃走了就是被黄巾所杀,剩下的贫民不是加入了黄巾军就是早已逃走。

    宛城已经破败不堪,早已失去了曾经作为郡城的荣光。

    徐璆、士徽、秦颉找了一处世家宅邸作为临时军营。

    “报!外面有一大汉自称黄巾渠帅韩忠使者,要面见前将军,有要事相商。”卫兵来报。

    “嗯,什么人来见我?那就让他进来吧。”士徽也是满头雾水,看着徐璆、秦颉两人疑惑的望着自己,士徽也只得让卫兵请来人进来。

    “见过徐使君、秦府君,在下孙夏,不知哪位是前将军?”孙夏进的府来,忙向徐璆、秦颉行了一礼。

    孙夏自是认得徐璆、秦颉,只是未和打过照面,只晓得士徽年轻。

    “我就是,不知壮士找我何事?”士徽应声问道。不过心中也隐隐约约的猜到了几分,当年韩忠可是派人向右中郎将朱儁请降。只是朱儁不允,秦颉与其不睦斩杀之。

    “参见前将军!”孙夏连忙一拜,说道:“吾乃大帅韩忠使者,吾太平道将士愿降,不知各位是否接纳?吾军只有一个条件:请准许太平道将士去留自便,愿当兵者可加入军队,若愿回家耕地者遣送回家。”孙夏见各位大佬都在也不能单独向士徽请降,若引得徐璆、秦颉生气,这事就难办了。

    “哦,原来是这事!徐使君、秦府君觉得如何?”士徽笑着望向徐璆、秦颉。

    徐璆沉思了一会,还是觉得接受投降比较好,不过自然不能任回乡:“投降可以,不过如今战乱未平,作为反贼只能等待朝廷发落。”

    “万万不能接受叛贼投降,这只能滋长他们造反的念头,若顺利他们就反,若不利就投降。”秦颉连忙摇头。

    “那前将军以为若何?”徐璆望向士徽。

    “太平道将士愿降,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愿从军者可以加入我的麾下,不愿从军的,必须前往幽州上谷郡屯田。”士徽也不啰嗦,直接开出条件。

    “不可,前将军不可如此,如此只会助长黄巾贼气焰”秦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