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落后楚王一个身位,应道:“回大王,之前大王在江东遇刺的消息传出后,齐将匡章便亲率七万大军驻守清河城,日夜窥视淮阴。而末将率三万楚军征收淮阴,而后水师将军沈宜甫率两万水师驰援淮阴,再加上大王自有上天庇护,江东并没有动乱。
是以匡章这几个月一直都呆在淮阴,除了在淮北训练军队,并没有任何动作。其后齐王与齐相同日归天,齐军士气大跌,这一个多月来,匡章一直固守清河城,连齐军水师对淮水的巡视也取消了。”
熊槐点了点,齐王齐相同日而死,这对齐国的打击必然极大。
若不是之前齐王一直都在拉拢三晋秦国,并且还将燕国教训了几次,恐怕现在各国会不约而同地打齐国的注意。
想着,熊槐叹了一口气,若是齐王与齐相在楚国灭越之前同日归天,那齐国就算不灭,也要狠狠的脱一层皮。
但现在这情况,不是对齐国动手的时候啊!
想到这,熊槐不无遗憾的摇了摇头。
而后,熊槐停顿了一下,抬头向远方看了看,目光似乎透过淮阴城,穿过了淮水,抵达淮北。接着,熊槐收回目光,对身后不远的昭常道:“左尹,既然寡人已到淮阴,而太子贞就在一水之隔得淮北,那就有劳贤卿走一趟淮北,请太子贞来见寡人。”
“唯。”昭常闻言笑了笑,立即拱手应着。
熊槐点了点头,接着望淮阴城守府而去。
另一边,昭常则是转身回到船上,穿过淮阴城后,逆淮水而上,行船十几里后,过淮水上岸,又坐着马车走了十几里地,这才抵达太子贞新筑的城池:泗西城。
昭常看着前面初步完工,城墙不足两里的泗西城,不禁笑了笑。
之前他就听说宋王让太子贞在淮北泗西筑城,与楚国的淮阴以及齐国的清河城隔河相望,以防备齐楚两国。但是太子贞来到淮北后,却并没有临水筑城,而是在距离淮水泗水十几里外的地方筑城。并没有与齐楚两国对持。
想起宋王父子俩的交锋,昭常不由露出一股笑容。
城中。
昭常与太子贞寒暄一阵后,表明来意道:“太子,在下这次奉寡君之命来此,乃是因为寡君已到淮阴城,宋美人也随驾抵达淮阴,宋美人得知太子就在淮北,生出阵阵思念之情,故而特请寡君请太子到淮阴一见。”
太子贞闻言,一双锐利的眼睛看了昭常,心中十分沉重。
他当然知道,楚王派出重臣来请他去淮阴,自然不是他的女儿宋美人想他了,而是想要与他商议眼下的局势。
只是去还是不去呢?
太子贞看着昭常,并没有立即回复。
之前上官大夫在商丘的所作所为,时刻关注着商丘的太子贞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若是上官大夫不是那么的咄咄逼人,而是见好就收,在他父王松口后,让宋臣出面劝父王,那么他此刻已经回到商丘了。
结果,就因为上官大夫的不依不饶,不仅导致楚宋两国关系迅速恶化,更导致他与父王的父子之情进一步恶化。
虽然他不知道父王之前为何突然间对他的态度发生极大的转变,但是来淮北数月之后,父王并没有进一步针对于他的动作,让他心中生出阵阵希望。
或许,之前父王的态度转变,只是有小人进谗言,让父王暂时受到了蒙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父王肯定会反应过来的,然后就会父子关系恢复如初。
但上官大夫的所作所为,导致宋国朝野震怒,接着父王又将他手中筑城的壮丁调走了一边,却没有任何安抚之词···
这一系列的行为,无一不让他感到绝望,同样也让他深深的恨上了楚国,以为楚国这是以他借口,打算干预宋国。
并让他成为了背父叛国的罪人。
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阴相见()
本来,太子贞以为这次楚国的目标就是削弱宋国,并以武力逼迫宋国倒向楚国。
但是,不久前从会稽那边传来消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上官大夫,在回到会稽后,被楚王罢免了官职,并责令返回封地后。
听到这个消息,太子贞又迟疑起来。
若是楚国真的打算出兵宋国,那么上官大夫在宋国的行为,则完全是有功无过,是以楚王也用不着责罚上官大夫。
而且,太子贞也痛探子哪里了解到,楚王这次来淮阴紧紧只是带了五万楚军,加上淮阴的三万楚军,也不过是八万楚军而已。且,这段时间以来,楚国淮南各地也没有兵力聚集的迹象。
也不知是因为大雪的阻挠,还是楚王本来就没有出兵宋国的意思。
反正,就凭楚国现在在淮水的兵力,是不可能战胜宋国。
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子贞才在泗西城重礼接待了楚国来使昭常。
虽然如此,但是太子贞心中依然还有一股极重的疑惑,那就是,难道上官大夫在宋国的所作所为,真的只是个人行动,而不是刻意为之?
虽然心中还有疑问,但是,此刻听到昭常的邀请,太子贞迟疑了一下,想起宋国的种种,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上官大夫的行为,商丘的动作,全都让他不能继续呆在淮北坐以待毙。
次日一大早,宋太子便赶到了淮阴城,并受到了楚国的重礼相待。
寒暄之后。
熊槐看着下手的太子贞,叹气道“太子,宋国之事寡人本不便插手,是以数月前惠子来楚,请寡人助太子一臂之力,希望能改变宋王让太子外出筑城的想法。但是,宋国终究不是楚国,更加不是楚国属国,是以寡人并未派出使者前去宋国。
而是让惠子出任寿县县尹,希望惠子坐镇寿县,与太子隔水相望,守望相助。以对宋王施加压力,免得宋王一错再错。”
太子贞闻言默然。
当时他尚未离开商丘,在朝中依然有许多大臣支持。在那种情况下,只需他国使者说一句话,稍稍给他父王施加一点压力,就可以避免他外出筑城的下场。
但令他失望了,楚国的援助并没有到来。
当时惠子的解释,除了楚国不便插手外,更是因为楚国刚刚才与秦国讲和,急需修整,无力插手外事。
这个解释他也认了,毕竟当时楚国在得到燕国援助的情况下,十分反常的跟秦国讲和了。
而且天下皆知,楚国就在不久前才遭到了各国围攻,实力损耗极大。
而楚王让惠子担任寿县公,以对他给予支持,更让无话可说。
太子贞知道,若不是惠子担任了楚国寿县公,恐怕在他外出筑城的时候,商丘一定群龙起舞了。
想着,太子贞脸色瞬间微微一变,感慨的应道“大王拳拳之义,臣感激于心。”
熊槐点了点,太子贞能承他的情,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接着,熊槐笑了笑,又开口道“之前寡人在江东之时,遭遇刺杀,幸得神灵庇护,加上宋美人两度出手,寡人才幸免于难。”
说着,熊槐右手摸着心口,长吁短叹道“当时的场景,寡人至今想来,依然心有余悸。”
顿了顿,熊槐看着太子贞感叹道“寡人事后时常在想,若非太子将爱女送与寡人,若非寡人宠爱宋美人,巡狩江东时也将她带在身边,恐怕上次寡人遇刺之时,将难以幸免矣!”
太子贞闻言,想起上次楚王遇刺时的消息传来,当他知道是宋美人将楚王救下后,眉角顿时露出一丝喜色。
而后,等楚王话音一落,立即拱手道“大王自有天助,小女万万不敢居功,即便当时小女不在大王身侧,大王也必能吉人天相的。”
“太子此言差矣!”熊槐立即抬手打断太子贞的行礼,然后感动道“即便寡人能得上天庇护,但是上天也无法直接出手相救,当时救下寡人的,终究还是美人啊。”
太子贞默默的在一旁听着,听到楚王深情款款的话,也不禁点了点头。
接着,熊槐继续道“其后,美人与寡人养伤期间,美人多次提起太子,多次提起商丘,虽然美人没直接开口,但是寡人心中知道,美人这是在担忧太子,担忧太子离开商丘数月后,会不会出现意外。”
太子贞闻言,心中生出阵阵感动,这才是自己的亲闺女,不枉自己在她未嫁之前,对她宠爱有加。
“虽然寡人当时碍于江东的动乱,并没有对美人的担忧有所表示,但是,寡人当时已经在心中默默答应美人,一定会让宋王尽快找回太子的。
很快,机会就来了,齐王与齐相同日归天,寡人以为这就是让太子返回商丘的时机,虽然当时江东依旧未稳,但寡人派出了使者,去商丘劝说宋王。”
说着,熊槐脸色突然冒出一股怒火,大怒道“但是,寡人万万没想到,那上官大夫竟然违背寡人的诏令,竟然为了达到自己报复宋王的目的,而蓄意挑起楚宋两国的争端。”
太子贞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上官大夫的出使活动,的确疑点重重。
其中最大的疑点,那就是没有楚军的配合。
若是当时楚军已经大军云集寿县,上官大夫访宋受辱后,楚军立即以此为借口,出兵伐宋,这才合乎情理。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上官大夫离开宋国快十天,楚军才从会稽出发,而且还仅仅只是五万楚军,然后又走了十几天,才来到淮阴。
这么长时间过去,宋国早已做好了准备。
据他所知,现在宋国彭城已经聚集了十万宋军,若不是几天前的大雪,阻隔了道路,恐怕彭城此刻已经聚集十五万大军,等候楚军到来了。
此时,熊槐喘了一口气,脸色依然带着愠色道“虽然上官大夫的阴谋被寡人识破,但是,楚宋两国关系却遭到了极大的破化,更重要的是,寡人让宋王召太子回都的设想也毁于一旦,更是让宋王与太子的关系更加恶化。
一想到这,寡人便耿耿于怀,觉得对不起太子啊!”
说着,熊槐脸色一黯,向太子贞拱手道“太子,寡人识人不明,弄巧成拙,实在是愧对太子,更是愧对了美人。”
太子贞见楚王露出羞愧之色,此时虽依然还不确定,这是否是楚王的故作姿态。
但是,现在楚王亲自道歉,也让他心中安稳了不少。
或许这真是上官大夫个人行动吧!
想着,太子贞立即行礼道“大王不必如此,谁也没想到那上官大夫竟然私心如此之重,竟冒着欺骗大王的罪行,也要挑起楚宋两国的冲突,以报复昔日驱逐之恨。”
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
熊槐见太子贞相信了自己的说辞,心中已经不如初见之时那么抗拒楚国,顿时松了一口气。
楚国对宋国的干预,还得有一个合理的借口,还需得到太子贞的配合。
否则师出无名,计划还没有开始,那就是已经失败了一半。
想着,熊槐微微一笑,看着太子贞继续道:“太子,虽然寡人之前送太子回都的计划失败,但是,为了美人,更为了挽救楚宋两国的友好关系,寡人才亲自来到淮阴,希望能让宋王召太子回都,并让楚宋两国继续交好。”
太子贞闻言一怔,诧异的看着楚王。
此时此刻,在宋国已经对楚国饱含戒心,并直接兵聚彭城以备楚军的情况下,如此才能让他返回商丘,并让楚宋两国继续交好?
想着,太子贞心中一震,顿时涌怀疑的目光看着楚王。
难道楚王打算用武力送他回都,并逼迫宋国屈服。
这···
太子贞心中生出阵阵抗拒,他在宋国经营近三十年,无论是群臣之中,还是百姓之中,亦或者是宋军之中,全都风评俱佳,声望极高。
若是此时楚国以他的名义伐宋,即便成功了,也让他数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而若是失败了,那他在宋国的根基就毁了。
宋国的父老兄弟,肯定不会接受一个背父叛国的人做宋王。
除非楚军能兵围商丘,打退其他国家的干预,并逼的宋国上下没有办法。
可是,以楚国目前的情况,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想着,太子贞一脸震惊,以为楚王要挟持于他,用他的名义伐宋,以做最后一搏。
于是露出警惕之色,语气变得有些疏远的问道:“不知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一见太子贞露出警惕之色,立即解释道:“太子不要误会,楚宋两国一向交好,寡人可没有与宋国兵戎相见的意思。”
太子贞立即迟疑问道:“那大王是说?”
熊槐笑了笑:“寡人的意思是,再派一个使者去劝说宋王。”
“再派一个使者?”太子贞一怔,狐疑的看着楚王。
之前上官大夫已经把事情搞砸了,现在宋国上下全都充斥着对楚国的不信任,此时此刻,宋国还是一个使者能说服的吗?
就算楚国现在向宋国服软,恐怕宋国上下也不会相信吧。
就算楚宋两国能讲和,而他却也难以回到商丘了。
想着,太子贞摇头道:“大王,仅仅再派一个使者,这恐怕难以达到目的吧!”
“当然!”熊槐点了点头,然后笑道:“若是再加上寡人送宋国一份大礼,将上次宋国归还的两百里地也送给宋国呢?”
“两百里地?”太子贞一怔,想了想,摇头道:“恐怕还不行,此时大王送地给我宋国,敝国朝野一定会以为大王别有所图。”
熊槐笑了笑:“寡人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若是寡人跟宋王说,这是寡人回报宋美人的礼物,打算将这两百里土地作为救命之恩,送给在淮北筑城的太子你呢?”
“去跟我父王说,送地给我?”太子贞一愣。
商丘宋宫。
宋王看着殿中的左成,不禁皱起眉头。
本来上次上官大夫离去后,宋王以为楚国的攻击很快就会到来,但是一晃二十天过去了,预想中的攻击却迟迟没有到来。
而且楚王驾临淮阴,仅仅只是带了五万楚军,并且,楚国淮南依旧没有聚集兵力的迹象。
淮水的楚国水师还是防备齐国,淮阴的三万楚军同样也要防备清河的匡章。
如此,就凭楚国的五万大军,如何能攻打宋国?
要知道,现在宋国已经在彭城驻扎了十几万大军,凭借彭城的坚固,足以在数十万大军的围攻下坚守年余,坚持到各国援军的到来。
正是因为楚国的反常,令宋国上下全都猜不透,现在楚王究竟在打什么注意。
心中想着,宋王渐渐收拢思绪,脸上带着淡淡的冷漠问道:“使者,不知楚王此番派使者前来敝国所谓何事,莫非是来宣战的吗?”
左成一听宋王开口,话中便夹枪带棒,而且殿中宋国群臣看他的眼神也极为冷漠与排斥。对此,他脸上没有丝毫异色,依旧笑容满面。
他知道,这是上次上官大夫留下的后遗症,并且,在宋国已经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这是宋国上下在向他表示,宋国有不惜一战的决心。
不过,从宋国接待他的礼仪来看,这更上次上官大夫来宋之时,并没有什么区别。
由此左成便察觉到,虽然宋国已经做好战争的准备,也不怕战争。但是,宋国也未必愿意在此时跟楚国开战。
想着,左成笑容更盛了。
“大王,寡君这次派臣来宋,特为解除不久前的误会而来。因为上官大夫以个人之私,以致大王对寡君有所误会,并且让两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