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
“传寡人诏令,送惠卿回府!”
说着,宋王一挥手,立即便有两个侍卫进入殿中,而后架着惠盎而去。
宋王看着惠盎的背影,冷哼一声,不屑的笑道:“楚国衰败之势已定,这种情况下,难道寡人只会满足于区区三百里地?
齐魏伐楚,必然两败俱伤,等齐魏两国缓过劲来,寡人已经吞下淮北。那时宋国已是一个跨地淮泗,地千余里,拥兵万乘的大国,岂是齐魏两国可以轻辱的”
各国消息传到郢都。
群臣聚集于宫中,公孙衍脸色沉重,对着楚国的防御地图的道:“大王,探子来报,秦国以樗里疾为将,率兵十五万聚集在函谷关,韩国以公仲侈为将,屯兵十万于宜阳。不久后,这二十五万大军将会南下攻打我丹淅防线。
另,秦相甘茂率军五万在南郑,意图攻击我汉中。秦将司马错,已经聚集巴蜀五万秦军于江州,似有出兵攻打我巫郡的迹象。”
“秦国!”熊槐面无表情的道:“无妨,意料之中的事情。”
公孙衍点了头,接着开口道:“目前,魏国已经聚集了二十五万大军与大梁,不久后,便会顺着鸿沟直扑陈地。而齐赵两国的消息,齐国的十万大军以及赵国的五万大军,都已经进入魏国境内,正在前去汇合魏军,共同攻打陈地。”
熊槐点了点头,开口问道:“那么宋国呢?”
公孙衍应道:“大王,宋国因为内部纷争,故而大军聚集的速度极慢,目前宋国的兵力以及攻击方向都不详。”
“这是一个好消息!”熊槐笑了笑,然后转头向景鲤看去,问道:“令尹,左尹可曾传回宋国的最新消息?”
景鲤摇头道:“回大王,这两日宋国并无最新消息传来。想来,一定是宋王死咬着不松口,一定要我淮北之地五百里,故而左尹在宋国才毫无进展。”
景鲤话音一落,殿中群臣全都露出愤怒的神色。
楚国大,宋国小,楚王愿意割让三百里地,那也是迫于形势,因为宋国弱小,而不是惧怕宋国。
现在,宋王将条件提到五百里,这简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此时,熊槐冷冷的道:“淮北之地五百里,宋王真敢想,就算寡人敢给,难道他就不怕吃不下反而被噎死吗?
若是宋王一定要五百里地,那就让他自己来拿,寡人随时恭候!”
说着,熊槐想了想,对斗由道:“太府尹,从寿县的太府中提取三千金,送给在宋国的左尹,让他继续贿赂宋国群臣,阻碍宋国出兵。”
“唯!”斗由应着。
接着,熊槐再次向景鲤问道:“令尹,燕国那边如何?”
景鲤脸色沉重的道:“大王,鄂君通过在燕国的活动,并已经通过燕国群臣说服燕王按兵不动,以震慑齐赵两国。但是,随着六国之君联合发出的国书教导燕王手中,导致燕王对各国妥协。
据鄂君来报,不久前燕王已经下令从南部调兵北上,以安各国之心。”
“又是一个坏消息!”熊槐喃喃了一句,然后开口道:“令尹,传令给鄂君,让他继续留在燕国,以观望燕国的局势,伺机而动。”
“唯!”
“犀首,请贤卿派出使者前去义渠国,替寡人与义渠王联络感情。”
“唯!”
十几天后,二月十五。
除宋国以外的五国大军,在一天,同时出发向楚国扑去。
五日之后,齐魏赵三国大军顺着鸿沟抵达陈城,然后大军围住陈城三面,开始进行攻城准备。
另一边秦国大军在樗里疾的率领,兵出函谷关,汇合十万韩军后,一路南下,十日后抵达丹水之北,楚国要地析邑西部。
析邑。
樗里疾与公仲侈站在淅水西岸,望着东岸的楚军防线,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数排树立河水中以及岸边,远远看不到边际的拒马,拒马之后,则是大量的楚军弓弩手,以及少量长戟兵。
而且岸边每隔数百步,便设立了一个烽火台,台上不仅站满了弓弩手,而且,从台上探出的大型床弩,更是摄人。
观望了一阵,樗里疾一脸凝重的道:“公仲将军,楚人虽然未在淅水东岸修建长城,但是眼前的这些拒马高台,显示楚人对此一战,早有准备。而且并非一年两年,而是已经准备了数年之久。
显然,楚国灭越一事,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精心策划数年的结果!”
公仲侈心有余悸地点了点头,韩国的实力与越国相比,强不到哪去。若是楚国的目标是韩国,在韩国大军在外之时,突袭韩国,恐怕韩国也有很危险。
韩国的唯一优势,那边是位于天下之中,各国的援军很快就会到来。
若非如此,恐怕这次亡国的便是韩国了。
想着,公仲侈叹道:“公子所言甚是,这次越国灭的不冤。”
顿了顿,公仲侈问道:“公子,眼前楚军已经准备就绪,不知公子有何良策。”
樗里疾迟疑许久,开口道:“将军,本将打算一面派人沿河寻找合适渡河地点,一面在打造船只,准备渡河一探楚军虚实。
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公仲侈闻言想了想,并未想出更好的办法,于是点头道:“善!”
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战 上()
半月后。
秦军大营中。
樗里疾脸色颇为沉重的对公仲侈道:“将军,经过半月查探,楚军的情况已经大致探出。”
“公子请讲!”公仲侈应道。
樗里疾点头,随后起身来到帐中的地图前,一面指向析邑,一面开口道:“公仲将军,据探子来报,丹淅防线的楚军总数接近十万人。其中主力一分为三,其一就在我们面前的析邑,其二在丹水淅水的交汇处丹口,其三在这二者之间,随时前往各处增援。
此外,丹水以及淅水一些可以让少数军队渡河的地方,也有一些楚军在东岸驻守。而且丹口处,还有三千楚国水师驻守,可增援各处”
公仲侈顺着樗里疾所指的三地看去,而后陷入沉思中。
这次秦韩联军依旧与上次一样,虽然是主动进攻楚国,但是依然十分被动,能够选择的地方极少。
丹水从秦国流入楚国,但是出入于深山峡谷之间,大军难以顺着丹水南下。商洛通道比之殽涵通道还要难行,只要楚军在於中地区一堵,秦国想要出兵楚国,还得多费一番力气。故而秦国大举出兵伐楚,还是借道韩国南下,绕开商洛通道,直扑楚国腹地丹阳。
至于淅水,能够让十几万大军快速渡河的地点也极少,除了析邑,也只有丹口。
但显然,楚国对丹淅的情况比秦韩两国更清楚。
想着,公仲侈问道:“不知公子可有破敌之策?”
樗里疾面色沉重的摇了摇头:“本将这几日曾沿河察看,楚军戒备森严,难以渡河。”
“这”公仲侈闻言迟疑了一下,不禁有些担心樗里疾会畏缩,不在强攻丹淅,而与楚军对持。
若是秦军不动,以韩军之力,更加不是楚国的对手,如此,秦韩联军就只能与上次一样,隔水相望。
这种情况,绝对是对六国联盟的沉重打击,肯定会影响齐魏赵三国的士气。
若是六国伐楚失败,秦国有秦关之利,自然不惧楚国的报复,但是弱小的韩国呢?
公仲侈想起韩国边上的两周,实在不知道楚国会先报复宋国,还是韩国。
想着,便开口道:“公子,齐魏赵三国比我们早到陈城数日,且有鸿沟运输器械,想来此时他们应该已经开始攻打陈城了。若是你我两国按兵不动,在下担心,三国会以为我等两国会有异心。
一旦三国联军久攻陈城不克,恐怕三国会怨恨我等,并且在下更担心三国会担心楚国的报复,而后争先割地事楚,以联合楚国围攻你我两国!”
樗里疾一怔。
而后瞥了一眼公仲侈,暗道:恐怕争先割地事楚的国家不是齐魏赵三国,而是你韩国吧!齐魏两国早就与楚国闹翻,而且无惧楚国的攻伐,就你韩国,面对楚国的攻击,只能割地求和。
公仲侈看见樗里疾眼中有异色,知道他已经听出了话中意思,于是,面色不变,闭口不言。
此时,樗里疾正色道:“将军的担忧,也是本将所担心的地方。故,本将打算三日之后,大军渡河,攻击东部楚军。”
公仲侈闻言笑着拱手道:“在下愿率十万韩军听从将军的调遣!”
“好!”
三日后清晨。
析邑。
叶公起床后不久,刚刚洗漱完毕,还未来得及用早膳,就见盛君匆匆来到身侧,禀报道:“叶公,秦韩联军有变,大军齐出向西岸而来,似乎意图渡河。”
“渡河!”叶公一张老脸上露出一抹冷笑,而后问道:“岸边的军队可曾做好准备?”
“叶公放心,秦韩联军一有动静,就被我军探子察知,是故,现在我军已经开始准备,等秦韩联军赶到岸边,肯定已经准备就绪,只等他们渡河一战!”盛君立即应道。
“好!随本将前去观阵。”叶公点了点头,接着,一边走着一边吩咐道:“通知析君,立即组织析邑城中所有十四以上六十以下的男丁,以及所有二十以上四十以下的壮妇,准备为岸边的大军提供后援,搬运箭矢石块。另外,征召城中剩余的十四以上六十以下的妇女,为大军以及百姓准备食物!
传令给金君,让他调一万五万人前来驰援,留下一万人以防不测!
另,传令给阴君,让他调两千丹口的水师来析邑增援。此外,让他小心戒备,以免秦韩联军声东击西”
“诺!”
不多时,叶公带着盛君等人登上一座烽火台,远远的向西岸望去。
此时,秦韩联军的先锋已到西岸,更远处,还有大量的士卒正在向西岸汇聚。
叶公看着联军士卒手中的小船木筏,以及为数众多的木盾,不由露出不屑之色,笑道:“本将还以为这二十日,秦韩联军已经打造出大量的战船,故而才敢攻打我军防线。不想,仅仅只是一些小木筏,外加一些盾牌。”
说着,叶公冷冷的道:“就凭这些,他们这是自寻死路,不过是来为我等增加功勋罢了。”
盛君等人闻言皆是一笑。
大半个时辰后。
随着对岸的战鼓声响起,秦韩联军迅速抬着船筏冲入河水中,然后十几个士卒跳上小船,三人站在前方举着大盾,中间的士卒持小盾拿剑,后侧数人划着船,快速向东岸冲去。
与此同时,在战场所在淅水的上中下三地,出现一批联军士卒,开始在西岸架设浮桥。
西岸。
楚军的长矛手已经在第一排拒马之后准备就绪,而数排拒马之后,则是大量的弓弩手,弓弩手之后,则是十二排投石机,投石机附近,则是大量析君从析邑征召而来的男女百姓,在一两个楚军士卒的指挥下,操纵着投石机。
叶公站在高台上,立即就发现了联军已经对岸架设浮桥。
见此,叶公立即下令道:“盛君,你立即去后阵调集一些投石机,集中在联军浮桥位置的前方,向浮桥投石,阻碍联军架设浮桥。”
“诺!”盛君应了一声,然后快步离去。
而后,叶公一直紧紧的盯着冲过来的联军,待联军即将进入射程后,冷冷的下令道:“传令,擂鼓,让弓弩手射击!”
楚军的战鼓声响起后,楚军阵中立即旗帜摇动,接着响起阵阵大喝声:“射击!”
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战 下()
紧接着,一阵由箭矢组成的黑云从楚军中升起,而后向河中的联军激射扑去。
此时,联军前锋的船只,才刚刚掠过河心位置。船上的联军士卒一见一大波射来,立即将小盾举过头顶,与前面的大盾组成一面盾墙。
紧接着,雨点一般的箭矢便落在联军阵中,覆盖了射程中的所有角落。大量箭矢或落在空处掉入河水中,或钉在盾牌上,没有起到作用。但是,依然有不少箭矢透过盾牌的空隙或从盾墙的两侧射中联军士卒。
中箭的士卒,有的强自忍了下来,有的忍不住,不由为之一晃,顿时露出一个更大的空隙。更有甚至,在木筏摇晃摆动前进中,被河水一荡,顿时落入水中。
紧接着,第二波箭雨来袭,这一次造成的伤亡更多了。
此时,在联军后侧观战的樗里疾不由点了点头,早在刚刚抵达析邑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现了对岸的楚军射手众多,故而准备了许多盾牌,以强行渡河。
目前来看,效果明显。
只是,站在高地上的樗里疾,望着楚军之后的投石机,不由暗道:楚军投石机数量远不如弓弩手,且射速也不急弓弩。所以,只要快速突破道东岸,便可楚军的投石机起不到作用。
东岸。
一直密切关注战局的叶公,见箭矢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不在意,而后,等联军前军大部登上木筏,向东岸杀来之后,冷笑着下令道:“传令给詹阳君,让他想河中投石。本将倒要看看,秦韩联军的盾墙,能否与我楚军水师的战船相比,是否挡的住投石。”
接着,不久后,楚军后阵便投射出大量石块。
这些十几二十斤的石块,在投石机的抛射下,带着呼啸的狂风以及啸声,从半空中落在河面的联军中,顿时发出轰鸣大响。
能防住箭矢的盾墙,根本挡不住重若千钧的落石,石块但凡落在联军木筏上,被砸中的士卒,往往只觉一股大力传来,然后还未反应过来,便失去了知觉。接着,士卒搭举得盾墙立时告破。
而后,石块又去势不减的砸在木筏,顿时令木筏剧烈晃动起来,原本就被石块砸中,出现推挤而站立不稳的士卒,不少人便从木筏上落入水中。
紧接着,一大波箭雨袭来,失去盾墙防御的士卒,立即遭到箭雨的毁灭性打击,全都遭受箭矢的射击,少则身中一箭,多者身中三四箭,很快,整个木筏上的士卒,无人能够幸免。
而未被投石砸中的木筏,同样也不能幸免。
石块落在水中,不仅溅起一大片水花,同样也让河水出现晃动。晃动的河水不仅晃动着木筏,同样也晃动着木筏上士卒,以及庇护他们盾墙。
被晃入河中的士卒有之,被箭矢射杀者有之,一时间伤亡大增。
更加不妙的是,联军士卒不习水战,在剧烈欢动的河水中,不少士卒失去了对木筏的控制,接着,木筏到处乱走者有之,原地打转的木筏也有之。
两轮投石之后,河面上的联军顿时大乱,除了冲在最前面的士卒,已经抵达东岸,一面与楚军长矛手大战,一面破坏拒马外。
剩下的士卒全在河面打转,一时间进退两难。
而楚军的箭矢以及投石,还在源源不断的射过来。
五轮投石之后,河面上的联军已经没有完好的盾阵,直接暴露在楚军的箭雨中。
很快,河中联军士卒的惨叫声悲嚎声,便突破鼓声的压制,传到淅水两岸。
叶公站在高台上,听到联军士卒的悲嚎声,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激动的红晕,大声吩咐道:“传令,射击,继续射击”
此时,联军之后,樗里疾听着前面的惨叫声,顿时全身阵阵发凉,接着又见河面上这一幕惨剧,樗里疾似乎感觉到这是士卒用生命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