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缔- 第6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说他现在也顶着一个尚书令的头衔,可谁都知道这头衔在大宋意味着什么。虽然尚书令在名义上为尚书高官官,宰相之职,但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

    到了大宋,尚书令这种大权在握的高价官早已被束之高阁,基本上就没人能担任,当然唯一的例外便是作为虚衔赐给功劳较大的人,以及外戚。

    自从赵祯改革官制之后,这些高官基本上消失在大宋的官员序列之中,唯独在外戚的身上依然使用,为何?还不是变着法的给外戚以俸禄,养着自家的闲人!

    对于皇帝来说,自家的外戚再不是东西,就算被自己打得半死,骂成废物,如同一块臭狗屎一样都行,但却不能让外人瞧不起。

    但朝臣们往往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现在你一个外戚,顶着虚衔就想要获得同样的权利,是不是有些过分了些?

    赵祯回头看了“老泰山”一下,微微点头道:“后殿奏事。”

    他很好奇王蒙正要和自己说什么,消息是肯定放出去,王蒙正应该知道自己的立场,挖了坑都把你埋到脖子了,你这时候还来说项有意义吗?

    王蒙正依旧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跟随着内侍的引导向后殿走去,而朝臣们这边炸开了锅他也当作没发生。

    “国丈这是怎么了?居然要留身奏事,官家还……有失体统!”

    “兴许是为了特殊之事,不过还是该以外戚之身份入宫才是,如此冒冒然在殿中留身,实属不妥。”

    “哼!心虚是想开外戚之先也!诸公当上奏官家,此乃有违祖宗之法!”

    “诸君稍安,还是静观其变,若是非我等之猜测,反倒让官家不喜,岂不本末倒置?”

    “嗯!所言极是,我等静观其变就是…………”

    朝堂的议论都传到了三才那里,作为宫中的内侍头子,什么话能瞒得过他?

    但他心中清楚,王蒙正定然是因为昨晚的变故而来,身为外戚他的消息最为灵通,毕竟是皇后的父亲,若是还没点能耐岂不丢人现眼?

    前殿的状态观察的差不多了,悄悄的进入后殿之中,在皇帝与国丈这对难以描述的关系之中,找了个不远不近的位置站下后,三才立刻进入“木雕”状态。

    这时候最要紧的是让两人都当自己不存在,否则气氛稍显尴尬。

    赵祯很直白,在御座上坐倒之后上来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国丈留身奏事颇为少见,如今只有你和朕,什么话但讲无妨。”

    王蒙正躬身行礼后跪倒拜下:“臣今日前来实属负荆请罪,还请官家责罚!”

    这还真是直接,到这个时候了,也就看开了,知道自己的计策失效,知道惹怒了皇帝,该夹起尾巴做人的时候毫不犹豫。

    厚黑的本事赵祯都想学习一下。

    “哦?国丈的消息还真是灵通,但种下什么样的果子就要自己吃掉,无论是蜜果还是苦果都是一样!”

    赵祯并没有同情,服软就行了?

    “打了”这么多次也不知道疼啊!这次若不是给以颜色,下次只会变本加厉!

    俯身在地的王蒙正开口道:“臣知罪!种下的苦果必定自己吃掉,军械,国之重器也,所有囤积之兵器一律交给兵器司,不敢奢求分毫!”

    咦?这还真是赵祯没想到的情况,王蒙正是彻彻底底来服软的!

    赵祯知道他这么做投资了多少的老本在其中,这一下都舍去,他的舍去就意味着那些巨贾的舍去,多少人因为他的决定要亏的血本无归?

    兵器司是以低价收购,而王蒙正是打算分文不取,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大了,相当于他们出钱出力之后只为了捐献给朝廷。

    这完全不符合商贾的利益和出发点,赵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感觉到了赵祯的沉默,王蒙正稍稍抬头道:“官家,此事就当作是我等商贾为朝廷,为大宋所作的义举可好?当然若是能昭告天下就……”

    我去!这不要钱改要名声了,也好,反正朝廷不花钱的得到那么多兵器,他们要名声给他们便是。

    赵祯点了点头:“如此倒是可以,只不过忠君爱国之名声太重,若是尔等不小心维系,反倒是会砸了自己……”

    “臣等定当竭诚维系,定不会辱官家之厚望!”

    赵祯走下御座,亲自扶起“老泰山”道:“知晓其中利害便可,有些东西不能碰,碰了就房倒屋塌不得善终啊!”

    被赵祯搀扶起来的王蒙正微微一颤小声应道:“官家所言极是!”

    稍稍顿了一下又道:“官家您看我等已经折损如此之多,可否向朝廷讨要一个牌子?”

    终于入正题了,赵祯心中闪过一道光,果然是有后手的,简直如同贼不走空一般。

    露出最为和煦的招牌笑容,赵祯缓缓开口道:“不知想要什么牌子?是酒水,还是铁器?这些东西你们都不缺吧?”

    “咖啡……”

    “嗯?!”

    就在赵祯惊讶的时候,老狐狸再次开口:“琉璃……”

    这下连一旁装木头的三才都有些按耐不住了,咖啡和琉璃这两样东西都是朝廷独家垄断的产业,外人碰都不能碰的东西,每年给官家的内藏库带来多少的收益你知道吗?!

    现在居然说拿走就拿走,岂不是和天家抢生意?这岂能答应!

    赵祯的笑容更加和煦了:“没想到国丈倒是真的敢开口,这两样东西怕是所有商贾都眼馋的紧嘞!”

    王蒙正非但不惊,反而自信的开口道:“官家稍待,请容老臣一一道来!”

    ……………………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走出乾宇后殿的三才觉得,天家这对翁婿之间定然在商量某些不可告人事。

    以自己现在的地位,官家极少有背着自己和朝臣说话,心中颇为不平。

    而事实上却是赵祯被王蒙正的提议给打动了…………

    看着口若悬河并且有条不紊的把利益分配说完的王蒙正,他终于知道自己的这位岳丈为何能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只不过用了短短的半个时辰,人家就把公私合营之事说的清清楚楚,最为关键的还简洁,让人一听就懂。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多少人能想到如此超前的思路便不容易了,可到了王蒙正这里,赵祯发现自己居然连补充的资格都没有。

    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完美到自己无法挑毛病。

    “官家,总而言之朝廷只需出一个贩卖的牌子,剩下的事情都有我等来做便可,从招募工人,农人,到场地果园都是商贾包办,一切开销也由我等承担,必定不会让朝廷多花一分冤枉钱,而且还解决了大量闲置之人,给了他们生计和手艺。”

    说完之后见赵祯还不说话有道:“五五分成,朝廷占五,我等一众商贾占五……”

    见赵祯没有说话,王蒙正尴尬的继续开口道:“四六分?官家不能再少了,再往下我等便真的无利可言啊!”

    可他得到的还是沉默,终于王蒙正顶不住压力,带着哀求的语气道:“三七,若是再低我等实在无法承受!”

    “上善!”

    赵祯冷不丁的开口差点让王蒙正背过气去,显然这是官家故意为之,真是比自己还老奸巨猾!

    即便是心中早已破口大骂,但他的脸上还要露出长舒一口气的模样,恭恭敬敬的开口道:“谢官家隆恩!”

    赵祯微微点头道,但声音却不那么和煦:“你应该清楚,这是尔等将功赎罪的机会,非堂堂正正从朕手中要去的生意,若是你们的产出依旧独占,朕会怎么做你知道的,国丈之体面可比那些人要贵重的多,晚年失节可不好。”

    这话再次让王蒙正放下的心再次悬了起来,这意思就是说即便是垄断了生产也不能垄断销售?

    但价格可是自己说的算,又有什么关系!

    无非是显然自己这群人互相争夺罢了,如此简单的离间之计太过明显拙劣鸟……

    道了一声“臣告退”之后,王蒙正便匆匆离去,结束了他第一次也是难得的一次留身奏事。

    再留下去还了得?

    眼下已经没有太多的利润了,至于其他便也算不得什么,顶多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的事。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是皇权的对手,他也知道根本没有公平可言,所以才痛快的舍弃了兵器丰厚的回报。

    既然是自己得了牌子那就能生产出咖啡和玻璃,这两样东西在任何地方都极为畅销,无论大宋内外皆是如此,害怕没人来拿货?

    倒时价格还不是自己说的算?

    为了得到经营之权,王蒙正可是下了大本钱的,这兵器之事不过是他做的一个局而已,所有人都被他算计了,包括为他不惜冒着得罪赵祯的亲生女儿。

    这是他人生之中下的最大的一盘棋,算计了皇帝,皇后,甚至那些附庸与他的商会,为何?

    还不是为了给王家留下一条万世不易的财路!

    没人比他清楚咖啡和玻璃以后会如何的畅销,没人比他清楚从朝廷拿下经营牌子的重要性。

    事情远比看到的要复杂,王蒙正忽悠了附庸他的商贾,大量囤积兵器,并许诺可以通过皇后的路子说服赵祯让朝廷接受。

    可事实上他早就知道赵祯不会同意,他知道在有些地方赵祯绝不会松口。

    这些兵器是作何用的?当然是为了送礼,这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让官家接受的同时,也要让他答应自己的请求。

    这些兵器完全是花费了高昂的费用实打实锻造出来的,可以说完全不逊于朝廷所造。

    否则兵器司收不收另说,官家那一关就过不去,露出破绽出来,便是抄家灭族之罪。

    若是没有王语嫣说项,仅仅私铸刀兵他早已没命了。

    现在好了,自己最终还是拿到了经营牌子,所有的事情都如他计划的那样,没人看出其中的破绽。

    自己也好向那些同样收到消息的商贾们交代了。

    这段时间他的压力极大,所以才促使他在乾宇殿中做出如此疯狂之事。

    现在想来都后怕不已,官家那一关过了,剩下的就是朝臣!

    那些精明的如同没长毛的猴子似得人,一对招子可亮着呢!

    当然王蒙正相信官家不会把后殿的谈话说出去,连三才都不知道,外面的朝臣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至于自己,好歹也是大宋的国丈,他们还敢说什么,最多便是参奏自己以外戚身份留身奏事,不合规矩而已。

    王蒙正非常得意,走路也颇为轻快,仿佛风一吹都能飘起来,能把官家都算计了,这天下还有几人!?

    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而另一边,赵祯在宫中同样笑的得意,边上的三才有些莫名其妙。

    但瞧见官家高兴,他也笑眯眯的谄笑道:“官家,您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赵祯瞥了他一眼:“你没听出来?”

    “奴婢没听出来啊!”

    “朕不是让你在门外待着的吗?你这是抗旨啊!又想挨板子?”

    三才大惊,知道自己上了官家的套,苦笑着说道:“奴婢不是在殿外吗?耳朵好使又不是奴婢的错。”

    见赵祯瞪眼,又笑道:“您还没说为何高兴,他王……国丈最终还是得了经营牌子,虽然三成利,但也是亿万之财!”

    赵祯笑了笑:“他有营造权有何用?朕可以让那块牌子不值一文。”

    三才恍然大悟,忍不住伸出大拇指道:“官家高明啊!”

    “别记着拍,朕一般不会这么做,发放的牌子太多,东西就保不住了!你知道城中有多少探子伪装成我大宋商贾?”

    瞧见赵祯冰冷的眼神,三才打了个冷颤道:“奴婢办事不利。”

    赵祯摇了摇头:“最不在你,神都城能如此已经是最好了,不可能完全没有密谍,除非都被朕灭了!”

    稍稍顿了下又道:“你派人看好国丈以及那些依附他的商贾,若是他们还耍小聪明,朕便让他们万劫不复!”

    “奴婢尊旨!”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厂() 
王蒙正的手段已经到达了世俗所能操纵的力量极限作为一个商贾他已经做的很好了,可他依旧忘了,赵祯并非一个泛泛之辈。

    是,通过商贾的力量和计谋,以精心的布局完成圈套,也让赵祯无意识的入了坑,但他忘了自己所挖的坑如同蚂蚁想要把大象埋了一般不现实……

    若是遇到一个稍显平庸的皇帝,一个的朝堂还真的能被他糊弄过去,可惜现在的大宋并非如此。

    赵祯在经济上的脑子并不弱,一个能想到用工厂打破土地兼并的皇帝能有多平庸?

    至于朝臣便更不用说,六部的尚书,三省发相公,哪一个不是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存在?

    你可以蒙蔽大多数人,你也可以一时蒙蔽聪明人,但你却无法蒙蔽所有人。

    赵祯可以随时增加经营牌子,并提供玻璃和咖啡的技术所需,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市场便会自己开始竞争起来。

    这是赵祯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产品的竞争会引发技术竞赛,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子在商场上更为血腥残酷。

    赵祯早就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毫无顾忌的把咖啡和玻璃的经营牌子发给王蒙正,就算他有什么手段,自己也能很快扑灭。

    垄断也许会在后世存在,但在这个君主高度集权的封建时代,又是国家鼎盛之时,几乎毫无可能。

    双方之间现在还保持着平静,毕竟是自己的老丈人,赵祯一般不会下死手,而且还在后殿之中警告过了他,若是他还不“上路”自己终究要杀鸡儆猴!

    一道宫墙隔开了两人,但双方都觉得自己的计划完美无缺,只不过一个是过分自信,一个是胸有成竹。

    时间会给出最后的胜负,赵祯给了王蒙正机会,并且只有一个要求,不得垄断经营,不得垄断的坐地起价,剩下的事情他都可以不去管。

    最好的办法就是王蒙正把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赵祯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华夏百姓心中的那一丝开放和仁慈上,因为只有良心的竞争才会出现更多的财富,别看价格可能下去了,但随着制作工艺的改良,更多的投入,利润早晚也会散去。

    再说对于大宋以及海外的市场上来说,玻璃和咖啡始终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所以这道选择极为简单,没有亏欠的可能,只有赚得多还是赚的少。

    三个月的时间足以显露出人的本性,或是贪婪,或是包容,而经过时间考验的王蒙正做出了不好也不坏的选择。

    赵祯没想到的是,王蒙正死死的抓住了营造牌子不放手,同时也没有刻意的哄抬物价,自从顺利的接手之后,便一直保持着原有的价格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变动。

    这出乎赵祯的意料之外,但对于他来说还算可以接受,只要这个价格永远不变动就好。

    朝廷一下甩掉了一个大包袱,王蒙正和他的商贾们开设的工厂完全接手,甚至能超越朝廷的工厂满足大宋和海外的需要。

    又是三个月后,价格依旧没有上涨,这三个月的时间赵祯已经快要忘记这么一回事了。

    这半年的时间里朝堂之中也是风平浪静,东京道的张舟不断的把训练情况向赵祯做出详细的汇报,一字不落的同时还也描绘出了大规模装备火枪的威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