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脸色蜡黄,看着浑身都是鲜血的赵显,他也已经慌了神。
“少爷,您有什么事只管说,老黄已经不在宗卫做事了,以后就只是肃王府的老黄”
赵显虚弱的点了点头。
昏迷之前,他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莫要让别人看到我左肩切记”
军帐之中,兵戈之声四起。
大将林青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知道赵显受了重伤之后,他当机立断,开始调集众将与莫名其妙出现的齐军交战。
“这些齐人哪里来的!”
林青面色涨红,这帮子齐人突袭全然没有防备的江宁军大营,只第一轮齐射,就让江宁军死伤了千人,后面三千齐军冲营,更是让江宁军死伤惨重。
曹钦抱拳道:“大将军,现在不是想他们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了,而是要想怎么应对!”
“这些齐人有多少人?”
“目前看来,不满四万人,左右骑兵加起来约莫五千人!”
曹钦冷声道:“将军,虽然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悄无声息过江的,但是他们倚江而战,毫无退路,我们调集江宁府的厢军,吃掉他们!”
满身鲜血的先锋秦干戚怒喝道:“曹副将,为何出此狂言,齐人从来都不是蠢人,他们敢这样冲营,绝对不止这四万人!”
曹钦冷笑道:“亏你还是先锋,胆小如鼠!”
秦干戚挥了挥手上的大枪,枪上鲜血淋漓。
“某已经杀敌八人,不知曹副将杀人几何?”
“别吵了!”
林青脸色难看,他站在高处,用手指了指北方。
“你们看。”
只见北边江面上,近四十艘大船排成阵列,大船旁边还有许多小船在侧,都朝着江南冲来。这些船上密密麻麻站着的,全部都是齐军。
是北齐的第四批人到了。
“撤退!”
林青挥手断喝道:“鸣金,鸣金!”
“撤回江宁城去!后军注意断后!”
猛将兄秦干戚征战沙场的时候面无惧色,此时脸色发白浑身颤抖。
“这儿距离江宁城不到二十里,这短短二十里路”
“不知道要死我多少同袍”
第112章 愤怒的赵宗显()
江宁城中,一片愁云惨雾,空中弥漫着惊恐的气息,以及依稀可闻的血腥气。
江宁军大败,被齐军一路追杀进了江宁城,江宁的百姓都目睹了狼狈不堪的江宁军,逃进江宁城的场景。
这场战斗从凌晨开始,一直打到下午,到了日落时分,这才告一段落。
赵显也是在这个时候悠悠醒转,他两只眼睛沉重无比,模模糊糊只看到了熟悉的老黄在自己身边。
老黄见到赵显醒了过来,连忙道:“少爷,您醒啦?”
“废话”
老黄讪讪一笑,手里捧着一晚米粥,递给赵显:“少爷,你昏迷一天了,吃些东西吧。”
赵显目光复杂,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吃不下饭,问道:“江宁情势如何?”
“不大好。”
老黄叹了口气:“谁也没想到在这个当口,居然还能有这么多齐军来打我们大启,好在林将军见机的快,撤的也果断,江宁军的主体还在”
“死了多少人?”赵显心里有些恐慌。
“不知道”
老黄苦笑道:“老奴一直在照顾少爷,还是被宗卫带进了江宁城,具体情况实在是不知道。”
“不过看这个场面,江宁军至少死了一万人”
“一万人”赵显喃喃自语。
赵显进江宁军已经大半个月了,平时也是跟这些将士同吃同住,他原本就是农家孩子,跟这些士兵也能聊的来,所以相处的还算融洽。
就在昨天,他还跟这些士兵们谈笑风生,说什么这一次必然给北齐好看这种空话。
短短一天之后,江宁军就被人打成了这个样子?
“北齐北齐!”
赵显咬牙切齿:“王八蛋!放着凉州不要,居然派主力在江北埋伏我们!”
老黄挠了挠头:“少爷,他们没有在江北埋伏我们,而是直接打过来了”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咬饵!”
赵显气的脸色都有些发红了:“然后这些齐人失去了耐心,扔下鱼钩,直接下水来捉鱼了!”
发泄怒气之后,赵显看了看自己左肩上被包扎的完好的伤口,问道:“有人瞧见我左肩了吗?”
老黄断然摇头:“少爷放心,您的伤口是老黄一个人处理的,绝没有一个外人瞧见。”
“对了,您的左肩似乎有”
赵显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没人瞧见就好,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你去,把林将军喊来”
老黄点头应了一声,又把米粥放到赵显身边,劝道:“少爷,要不你吃一些?”
“没心情。”
老黄又叹了口气,转身出了门。
老黄走之后,赵显这才有心情抬眼观察附近的情况,只看到亭台馆阁,假山秀石,完完全全的富贵模样。
眼下他们是住在江宁城里一个富贵人家的别院之中,被林青征用了。
其实也不算征用,这些江宁城的富人听闻江宁军新败,很大一部分已经带着家眷南逃避难去了,江宁城里留下了大量的空置房屋,可以随意居住。
过不了多久,林青就走进了这个院子,见到赵显之后,他面无表情的躬身抱拳。
“大将军。”
赵显没有跟他客套,直勾勾的看着他。
“江宁军死了多少人?”
林青面色又白了一分,涩声道:“具体还没有数字,但是断后的后军几乎悉数阵亡,也就是说,起码死了一万人。”
林青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赵显的脸色,继续说道:“伤者也是这个数目左右。”
林青虽然尊敬赵长恭,但是这个时候,义气就没有那么重了,江宁军大败已经是定局,不管这件事赵显在其中有多大责任,但是这个后果必须要让赵显这个大将军担下大半。
“也就是说死伤在两万人左右。”
赵显怒声道:“昨晚值夜的将士,巡夜的斥候,论罪当死!”
江宁军大营之所以被齐军毫无防备的袭营,很大原因是因为在长江边的值夜的将士掉以轻心。
事实上不仅仅是这些值夜的将士掉以轻心,当时整个江宁军包括赵显林青在内,都不会想到北齐军队会越江而来。
林青叹了口气:“大将军,这些人早就死了”
巡夜值夜的人,就在长江边上,他们在碰到北齐军队的第一时间,就死了。
深呼吸了几口气,赵显微微冷静了一些,沉声道:“把这边的情况,火速送出去。”
林青道:“大将军,午间时候末将就已经派人去临安送信了。”
“谁说送信去临安了!”
赵显怒道:“送去凉州,送给项家人!”
“这帮子楚人,北齐主力几乎全在江北,他们打个凉州叫嚷了一个月还不见动静,还有脸说自己是什么天下第一勇武!”
林青点头道:“不错,这次齐人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西楚在犯凉州,他们居然不闻不问,反其道而行之来打我江宁军。”
“即便我江宁军如今被他们打的伤筋动骨,一旦凉州失落,或者凉州骏马被西楚掳走,北齐这场仗也是亏的。”
赵显咬牙道:“他们是看不起我!”
“他们必然收到消息,知道是我赵宗显在带兵,而不是你林大将军在带兵,他们以为我会轻而易举的越过长江到江北去。”
“如果江宁军全军覆没在江北,那他们哪怕失掉一些凉州的大马,这场仗也亏的不多。”
事情已经发生了,即便赵显先前被蒙在鼓里,但是事后把因果串在一起,还是让他轻而易举的猜出了姜无忌的心思。
说白了,北齐之所以行险来打启国,是因为北齐已经厌烦了两线作战,元庆帝也想借这个机会,集中兵力一举打残其中一个。
西楚蛮子彪悍勇武,北齐不好一口吃下,恰好南启这边换了年轻的赵宗显为将,很有机会能借着赵宗显的无知吃下整个江宁军,所以元庆帝才会允许姜无忌这样打。
“现在城外如何?”
林青叹气道:“齐军占了咱们的江宁军大营,并没有退却的意思,似乎是想要找机会打下咱们江宁。”
“不可能。”
赵显激动之下,左肩的伤口发作,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脸色更白了一些。
“眼下这些过江而来的齐人必然急着回去驰援凉州,因为凉州双方此时应该还在对峙,一旦西楚知晓江北战事,必然大举进攻凉州。
“他们占了江宁大营只是做做样子,等到太阳落山,估计他们就会坐船过江了!”
林青若有所思。
“林叔叔,你信不信侄儿?”
林青犹豫了一下,缓声道:“大将军有事尽管吩咐。”
“江宁军中有没有善水者?”
林青道:“江宁军中都是江南长大的,许多更是在水里从小游到大的人,自然不缺会水的。”
“好。”
“劳烦林叔叔您从江宁军中选出一千个善水的将士。”
林青皱眉道:“大将军意欲何为?”
赵显咬牙道:“孤要凿穿长江上的所有船只,这些齐人咬了咱们一口就想跑”
“哪有这么容易!”
第113章 大启成康皇帝()
林青大惑不解。
“大将军,就算凿沉了这些船,把这些齐军留在江南又能怎么样,末将看了,这些齐军至少十万众,如果想要把他们吃下”
“恐怕要咱们倾国之力。”
“等把他们留在江南,侄儿自然有办法收拾他们!”
“林叔叔你尽管去做,江宁军的责任赵宗显一己承担。”
林青点了点头,随即叹气道。
“找出一千个会水的不难,趁着夜色凿沉那些船也不太难,但是他们很难活着回来”
“让他们先选大船下手,凿沉之后抽手便走,至于小船能沉则沉,不行就放弃,事成之后活着回来的升一级。”
“战死者抚恤五十两!”
林青微微一愣:“朝廷抚恤的定额是二十两”
“我会跟户部谈,他们如果不愿意出,那我来出!”
林青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会照办。
“劳烦林叔叔了。”
林青摇头道:“在大将军麾下做事,都是份内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
“大将军请说。”
赵显脸色严肃:“林叔叔你以江宁军的名义,把江宁城里所有的烈酒统统收拢到我这里来,我有用处。”
“烈酒?”
林青愣了一下,苦笑道:“大将军你伤了身子,饮酒不好吧?”
“再说了,就算要喝酒,也不至于收拢全城的烈酒”
“快去,这些酒可以救命!”
林青应了一声,抱拳退下了。
林青走出赵显的院子之后,赵显高声叫道。
“赵苍,赵苍!”
他叫了好几声,始终不见有人答应,过了一会,一个青衣卫跑了进来,跪伏在赵显身前,双眼含泪。
“殿下,赵苍统领战死了”
青衣卫里等级分明,领头的是天子禁卫的大统领赵炳,然后就是他麾下的天干十卫,每一卫有三百多人,各有一个统领。
赵苍是其中乙卫的副统领之一,奉命带人保护赵宗显来江宁,白日里他拔刀杀敌,被齐军乱箭射死。
赵苍之死全靠意气,因为青衣卫是没有杀敌的义务的,他们只要保护赵显就已经完成任务了,而赵苍却毫不犹豫的拔刀赴死。
赵显身子一颤,赵苍跟他朝夕相处了一个月,说没便没了。
“宗卫还剩下多少?”
那人说道:“还剩七人”
来的时候,赵显身边足足三十多个青衣卫,现在居然仅剩了七人。
“好很好北齐”
赵显此时愤怒无比,他喊来老黄磨墨,用完好的用手在桌子上写了一封信,然后递给了这名宗卫。
“你带三匹快马换乘,连夜送到临安去,亲手交给家主。”
“遵命。”
临安城,崇政殿。
一封从江宁来的军报刚刚送到崇政殿,赵睿打开一看,越看脸色越难看,看完之后,他一把把军报甩在地上,对江宁军的信使大发雷霆。
“混账东西!”
“这封军报你送来朕这里做什么?给朕分两份,一份送去郢都,一份送去凉州!”
几个宰辅对视了一眼,陈静之出列把军报捡了起来,躬身道:“陛下,容老臣一观。”
“你看吧,你们这些老货,看完就该笑话朕了!”
陈静之脸色凝重,与其他四位宰相聚在一起,把军报传阅了一遍。
陈静之看完之后,长出了一口气,出班奏道:“陛下,此次北齐用重兵出奇招,只伤到了江宁军筋骨却没伤到我大启的筋骨,臣以为尚可以接受。”
赵睿冷笑道:“朕还以为陈相会要朕下旨降罪赵宗显呢!”
陈静之摇头道:“陛下把老臣看小了,老臣虽然反对藩王掌兵,但是宗显世子此次已经足够谨慎,齐人此战自损一千伤我八百,宗显世子能保存大半江宁军,已经是有功无过了。”
赵睿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军报上说他左肩中箭,只差毫厘之间就会入骨,差点就要把这条胳膊丢在江宁!”
几位宰相对视一眼,齐声道:“托陛下鸿福,赵氏鸿福,保世子殿下无恙。”
赵睿冷哼一声:“朕不是在跟你们夸赵七什么,我赵家儿郎守土卫疆,那是姓赵的本份,但是如果老七在前面出了力,还有人在后面编排他,莫怪朕下手狠辣!”
赵睿明显是有意偏袒赵显,只这一句话,就把江宁军事定下了性,赵宗显无罪。
文武百官纷纷跪地,唱道:“臣等不敢。”
陈静之继续说道:“陛下,没人说宗显世子有罪,但是宗显世子已经负伤,老臣以为应当宣他回京歇养,毕竟前线凶险”
赵睿脸色变了变,似乎是在皱眉思索这个问题。
正当他思索之际,一旁的大内官悄无声息的退出崇政殿,不多时手里拿着一封书信,重新回到了崇政殿中。
大内官轻步上前,附在赵睿耳边道:“陛下,家里人送来的,宗显世子的亲笔信”
赵睿面不改色的嗯了一声,从大内官手里接过了这封书信,撕开封漆。
大致看了一遍之后,赵睿略微皱眉。
“派工部匠人去临安?什么意思?临安城墙都坏了?”
“还有他扔在工部的十四个学生,也要带到临安去?”
“还要朕派一些临安禁军过去”
“硝石硫磺木炭,他要做黑火药?”
“黑火药又有什么用?”
没错,赵显就是要做火药,但是古代的火药并不少见,在唐代就已经大量制作,他们缺少的,只是那个最大威力的黄金配比
原本中原三国分属汉家,赵显并不想用这种热武器来屠杀本族人,即便是筹备伐齐,赵显也不准备跟北齐真刀实枪打,但是姜无忌率兵过江,把赵显彻底激怒。
在信中,赵显向赵睿要了五千禁军,千余工部匠人以及他丢到工部的十几个学生。
最重要的是,生产火药的原材料。
在信末,赵显这样写道。
“皇兄,江宁战事失利,是臣弟过错,臣弟从希夷先生处得一妙法,可一举打残北齐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