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萧家已经有一个皇后了,估计陛下也不会愿意看到萧家再出一个王妃。”
赵显这才想起了现实。
他拍了拍萧铃儿的后背。
“没关系,我去跟陛下说。”
“他定会同意的。”
大不了老子送他些能富国强兵的主意,再不行就把怎么做玻璃,钢材的方法告诉他给他,虽然赵显也没有具体的配方,但是大概方向和材料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知道了这些,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的。
价值几百万,几千万两白银的东西砸下去,他赵睿还不乖乖给老子赐婚?
萧铃儿奇怪的看了一眼得意洋洋的赵显,有些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自信。
但是她还是选择了相信赵显。
“七哥,玲儿相信你。”
萧铃儿也握紧了赵显的手,轻声说道:“你可要快一些,人家都已经十七岁了,爹爹妈妈都催了好久了呢”
“听说我哥在京城,都在给我联络人家”
十七岁的女孩,在古代大概就处于现代二十五六岁没男朋友的尴尬境地,属于剩女一族了。
赵显嗯了一声,把萧铃儿轻轻搂进怀里,两个人温存了一阵。
萧铃儿伏在赵显怀里,呜呜的哭出了声音。
“七哥,我舍不得你走”
“我怕你到了临安,就不回来了”
赵显揉了揉她的脑袋,笑呵呵的说道:“放心,我还有个未来媳妇儿在这里,我一定会回来的”
“嗯”
过了片刻,萧铃儿从赵显怀里钻出脑袋,嬉笑道:“七哥,你答应我写的诗,想好没有?”
“这个”
赵显满头大汗,良久之后,他沉吟道:“这诗词一道,都是妙手偶得,哪能说有就有”
“不过近日偶得一残句,先写下来送给玲儿。”
萧铃儿原本有些失望,听了有残句之后,再次喜笑颜开。
“好,七哥你写吧。”
赵显左右翻找了一下,这才发现身边没有纸笔。
他尴尬一笑。
“没事,七哥你念出来,等玲儿回去,自己再抄一遍。”
赵显呵呵一笑,把萧铃儿的右手握在手心。
“伸开手。”
萧铃儿依言摊开手心。
赵显用左手握着她的小手,右手在手心一个字一个字的轻轻书写。
萧铃儿手心有些痒痒的,但是她还是跟着念了出来。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萧铃儿还在细细咀嚼这句话的时候,赵显已经附在她耳边,轻声笑道。
“玲儿妹妹,你在肃州府等我,等我从临安回来,咱们就可以朝朝暮暮了。”
第81章 临安京()
阔别了泪眼婆娑的萧铃儿之后,赵显再度踏上了北上的行程。
意外收获了一个小女朋友,他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其实要说赵显真的喜欢上了萧铃儿,那也未必。
两个月前,萧铃儿和琴姑娘同时对赵显表现出了好感,当时赵显心里是倾向琴姑娘多一些的。
毕竟搞定一个青楼的清倌人,怎么看都要比搞定一个世族女子省事得多。
琴姑娘属于婉约类型,萧铃儿属于外冷内热的类型。
赵显对二人都有好感,也曾经为此纠结过。
但是某一天夜里,赵显突然就想通了,嘿,老子现在是在古代,为什么不能雨露均沾呢?
结果没过多久,他就被明教绑架了,从此彻底对琴姑娘熄了心思。
萧铃儿的好处有很多,一来是长的漂亮,二来是长的漂亮,三来是长身材也挺好。
当然上面是开个玩笑,萧铃儿不仅长的漂亮,而且她心思细腻,又是官宦人家出身,如果赵显娶了她,以后的政治生涯会省去很多麻烦。
这些都是后话了,赵显现在心思飞扬,恨不得能飞去临安城,把自己的家族纠葛搞定,再带上一顶亲王的帽子以及皇帝的赐婚诏书回到肃州城,娶了萧铃儿,然后关上门过日子。
同坐车上的赵灵儿看着赵显得意洋洋的神情,不屑的撇了撇嘴。
“哥,你再笑嘴巴就咧到耳后根了!”
赵显不满的看了一眼自家妹妹。
“笑怎么了,许你吃一路东西,还不准你哥我笑啊?”
“那也得有个谱吧,你都笑一路了!不就被那个萧家的丫头抱了一下吗,看你那样儿!”
赵显老脸一红。
“你别瞎说啊,谁抱她了?人家还是大姑娘呢,可别坏了她的名声!”
“我在车上都看见了!”
赵灵儿从纸包里取出一块糖糕,扔进了嘴里,不屑的看了自家哥哥一眼。
那眼神里的意思很是明显。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
赵显不满的瞪了回去,心里疯狂吐槽。
老子笑怎么了?老子两辈子终于谈了一个女朋友,还不准我笑了啊!
“哼!”
兄妹俩同时冷哼一声,别过脸相互不搭理对方。
但是没过多久,车厢里又传来赵灵儿愤怒的声音。
“那是我的糖,你偷吃!”
“糖吃多了长蛀牙,哥帮你消灭掉一点。”
兄妹俩一路打打闹闹不提,老黄一路上也跟赶车的车把式聊的开心,这车把式是个老江湖,常年走南闯北,对道路很是熟悉,除了走了几个捷径小路之外,其余全都在官道上行走。
赵显还特意从车窗上看了看启国的官道,都是打实的黄泥铺成,左右大约可以供两辆马车并行。
启国的驿法发达,官道驿道也修的很好,一些常用的官道,甚至是青石板铺成,经常数公里都是石板,很是用心。
肃州城距离临安城大约两三百里,位于临安城的西南方向,
赵显几人走了三四天工夫,就已经到了临安城的南门下。
启国的临安城有些秀气,皇宫不大,皇城不大,整个京城也不是很大。
但是临安城的城墙,独独是三国之中最为高大的,高足足十丈,就是厚也有一丈近两丈。
一面高三十米,宽五六米的城墙屹立在赵显面前,蔚为壮观。
就因为临安城的城墙,时下还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评价启国,评价赵家。
说是心胸狭窄城墙高,两代大将人头削。
望着高高的城墙,赵显的眉头也微微皱起。
这临安城不仅城墙高大,而且四门狭窄,格局确实小了些,难怪启国只能偏居江左,一百多年来尽是被齐楚两国殴打,从未主动出击过。
气象就不如旁人。
自古坐南方而望天下者,大约只有狠辣的朱某人得以一统天下。
启国,格局已经固定,哪怕有明君名将,了不起把江南守得固若金汤而已,绝难有一统天下的可能。
但是只要出一代昏君,就有亡国的风险。
赶车的车把式把马车停在了城门口,跟守门的将士交流了片刻,那城门兵上下打量了这一架马车,挥手就放了赵显进城。
走的是偏门。
赵显也没什么脾气,笑呵呵的进了临安城。
不得不说,这大概是启国立国以来,最寒酸的一次藩王进京了。
就连那些郡王进京,四门至少也要大开正门,让礼部仪仗接进宗亲驿馆才是。
但是赵显就自己偷偷摸摸的进了城,一没有知会宗人府,二没有知会礼部。
车把式把马车赶到了临安城的车马行,就把赵显一行人放了下来,他对着赵显拱了拱手:“公子,临安府到了。”
他是老江湖了,放下赵显之后,还要在车马行接生意,看能不能再带一些人或者货,回到肃州府附近。
赵显带着赵灵儿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三四天的颠簸,让他腰酸背痛,浑身哪哪都不舒服。
这比后世做了三四天绿皮火车还要辛苦一些。
赵灵儿倒是浑若无事,轻盈的跳下了马车。
年轻真好啊。
赵显看着赵灵儿轻快的身姿,有些羡慕。
然后他看了看自己身后的马车,嘴角抽搐。
不行,老子这辈子一定要搞出一驾防震马车,不然老子以后就再也不出肃州府了!
他对着车把式拱了拱手,“老师傅,这几天多谢你了。”
“哪里哪里。”
那车把式操持着肃州方言,憨厚一笑。
“您是贵人,坐我的车,那是抬举我呢。”
车把式是在王府门口接的赵显,尽管他不识字,但是多年的江湖经验,让他很明白赵显绝不是普通老百姓。
告别了车把式之后,赵显拉着左手自家妹妹,右手牵着小丫,走在临安城街头。
此时大概是下午四五点的样子,临安街头熙熙攘攘,各种方言都在赵显耳边回响,小贩的叫卖还掺杂着街头小吃的香气,环绕在赵显耳边。
“好一派繁华的京城气象。”
赵显拍了拍手,带着两个小丫头在街头闲逛。
小丫还好,她自小过惯了苦日子,见人就怕,见到大街上许多生人有些畏惧,瑟缩着躲在赵显身后,伸着头看着来往的行人。
赵灵儿就大不一样了,她从小在山上练武练武过的也比较清苦,从小就贪吃,性格也跳脱的很,看到街边的各色各样的小吃,忍不住口水大动。
她朝着赵显伸出了白嫩嫩的小手。
“哥,给钱。”
赵显白了白眼,从腰里捏出了几两碎银子给她。
“这里人多,别走散了。”
“知道啦!”
赵灵儿身法快捷,拿了钱之后就像一尾游鱼一般,消失在赵显的视野里面。
赵显叹了口气,继续拉着小丫的手,在街上闲逛。
走了几步,他才想起一直跟在身后的老黄。
“老黄,你到家了,放你几天假,回家看看去吧。”
老黄低着头不说话。
“你放心,少爷什么都不会说的。”
老黄嗯了一声,红着眼眶,步履蹒跚,也消失在了赵显的视野里。
赵显拉着身边这个小丫头的手,一眼望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
看了片刻之后,他突然呵呵一笑,轻声自言自语。
“好一个熙熙攘攘的名利场啊。”
他左手拍了拍小丫的脑袋,右手指着自己的身前,轻声说道。
“小丫你看,这儿可比肃州城要热闹多咯。”
第82章 入宿()
到了京城,第一时间自然是要找到住的地方,本来赵显是应该住进宗人府的宗亲馆或者礼部衙门的太和馆,但是他想见识一下京城的风物,所以准备自己找一家客栈先住着。
反正现在才四月二十,距离五月初一还有整整十天。
自己收到的圣旨是赴五月一的家宴,家宴不迟到也就行了,反正皇宫里的那位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京城。
与前世的南宋临安不同的是,大启的临安城面积上要大的多。
因为前世的南宋前期,始终有恢复北宋旧土的想法,临安城就一直是府城的规模,后来即便没有了这个想法,也没有后人敢扩建临安。
启国的临安则大不一样,赵太祖建国的时候,国土就是这么大,临安城就是用国都的规模来建的,所以启国临安城即便在三国国都之中最小,仍旧比南宋的临安城大上一圈。
如归客栈是个生意红火的小客栈,位于临安城的西南角,处于西子坊的边缘,不同于都城中心的那些两三层高的大酒楼大酒楼,如归客栈只是一整排低矮的平房组成。
赵显一眼便喜欢上了这里,因为这里看起来很清净,而且还靠着西湖。
前世的临安城,是没有把西湖纳进城里的,而是用城墙把这块美丽的明镜挡在城外,这个世界的临安城比前世大了一整圈不止,就把西湖圈在了城里。
老黄回家探亲去了,阿绣也没在身边,赵显难得要亲自出面。
店主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体态微胖,蓄着两撇小胡子,一副典型的小商人模样。
“掌柜的,我们住店。”
那店家头也不抬:“路引子。”
路引是古代类似于身份证一样的东西,无论是进城还是住店,大概都需要这么一个物事,否则寸步难
赵显愕然一愣,路引不是明朝
他挠了挠头,以往这种琐事,要么是老黄,样么是阿绣,都会处理的干干净净,哪里轮得到他亲自出面。
他还真没有路引子。
但是他有腰牌。
一面金玉镶成的牌子在掌柜的面前晃了晃。
“店家,我是赵家人,来的着急没有去当地府衙办路引,你宽容一些,如果官府问起,你让他们来找我就是了。”
那掌柜的抬眼一看,只见自己脸前一个金镶白玉的牌子,上面用烫金的正楷写着“肃亲王世子赵宗显”几个大字。
这腰牌不仅金镶玉,而且上面的花纹都是赵家的云纹,一看就不可能是假的。
民间私印私里刻赵家云纹者,死罪。
掌柜的腿脚一软,连忙爬到平地上,向赵显行礼。
“草民见过世子殿下!”
赵显叹了口气,把他扶了起来。
“倒不是本世子要显摆,实在是没有路引。”
那店主额头见汗,连连点头。
娘的,你要是告诉老子你姓赵,谁还跟你要什么路引子!
掌柜的连登记也不登记,直接把赵显三人领到了客栈后院。
这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子,虽然没有肃王府里的院子这么大,但是好歹五脏俱全,在寸土寸金的天子脚下,已经很是难得。
更为巧妙的是,站在这院子的后门,就可以看见西湖美景。
掌柜的赔笑道:“世子殿下,这里虽然不及朝廷的驿馆,但是已经是小店最好的房间了,只能委屈着您先住着”
“每日的餐食,您叫一声,小的让小二给您送进来。”
赵显左右看了看,点头道:“嗯,还行。”
他回过头来问道:“多少钱?”
掌柜的擦了擦汗,小心翼翼的回答道:“一个月五两银子?”
赵显摇了摇头:“店家,我是来住店的,又不是讹你的,说实话。”
以京城的低价和物价,只怕五两银子连赵显三个人一个月的饭钱都不够,这店主的意思就是把这里送给赵显白住。
那店主陪着笑脸道:“多谢世子殿下体恤,您给五十两就行”
赵显嗯了一声,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整五十的银票,然后对店主挥了挥手。
“旅途劳顿,我要休息了,你不用在我这里。”
看着手里的银票,那店主脸色阴鸷,但是还是对着赵显轻声说话。
“小的告退。”
送走了这个面相看起来很是老实的店主,赵显也伸了伸懒腰。
这几天天天坐那个颠得要死的马车,可把他整的不轻。
这个小院子不连书房厨房等等,还剩三个房间,他跟小丫还有赵灵儿,刚好一人一间。
赵灵儿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对着赵显招了招手,就回了自己的屋子,准备烧水洗澡睡觉。
小丫则是拉着赵显的衣袖。
“少爷,让小丫跟你住一起吧”
赵显嘴角抽搐。
“你跟我住一起干什么?”
“小丫害怕”
“不行不行。”
赵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拍了拍小丫的脑袋。
“你已经不小了,要自己住自己房间了。”
小丫哦了一声,慢吞吞的转身,进了自己房间。
这丫头
赵显转身进了自己的屋子,这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