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魂- 第7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谈仁皓点了点头。“这是参谋长的意见,德国的那支舰队在东地中海也无所作为,而且现在波斯海军的那几艘战舰也已经服役了,让他们继续留在东地中海简直就是浪费力量,所以就随同我们的舰队一起征战大西洋。”

    德国的“远东舰队”在服役之后,先在帝国南洋地区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训练,主要就是由帝国海军的教官训练那些乘坐火车来到帝国的德国水兵,让他们熟悉新战舰的操作方法,并且熟悉新的战术。完成训练之后,“远东舰队”就被调往了东地中海,保护从苏伊士运河到比雷埃夫斯,也就是雅典外港的这条海上航线。这是德国的生命线,苏伊士运河以南到曼德海峡,以及从曼德海峡到霍尔木兹海峡这两段是由波斯海军负责的,再东面的就是由帝国海军负责的。当时,因为没有别的任务,而且德国方面一直希望“远东舰队”尽快回到本土。因为在大西洋非洲沿岸,以及美洲沿岸都没有可以供舰队停泊与补充的港口,所以舰队只能走地中海航线,可在英国海军扼守着直布罗陀海峡,意大利海军控制着马尔他岛,且两国的舰队都在地中海中部活动的情况下,“远东舰队”是不可能杀透重围,返回德国本土的。

    “这是你的主意?”

    “不,是参谋长提出来的。”

    廖汉翔微微点了点头。“这也好,至少现在我们是两面开弓,美国人顾此失彼,而只要有波斯的舰队在地中海活动,英国与意大利海军不敢轻举妄动。如果翁一鸣能够用十个陆战师的兵力北上的话,恐怕还真能够创造出奇迹来。”

    “那边不是主战场,美国海军也不会投入太多的兵力。”谈仁皓的观点与廖汉翔并不完全一致,“另外,英国海军也在恢复元气,他们的那几艘‘前卫’级战列舰应该造好了吧?听说英国海军还在建造足以与‘埃塞克斯’级相媲美,甚至比其还要好的舰队航母。也许在英国本土被炸成废墟之前,英国海军还真能够给我们制造不小的麻烦。”

    “这应该是翁一鸣与姜仲民头痛的事情,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这次再不济,姜仲民也不会败退到科伦坡!”廖汉翔笑了笑,“好了,别去想南大西洋的事了,就算姜仲民一路打到英国去,他也只是个二流角色,我敢肯定,这次打好了,黄晓天都将超越他,成为帝国海军二号舰队司令官。”

    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他觉得可能性不大。

    “对了,还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差点给忘了。”

    谈仁皓看着岳父急匆匆的走出去,不多时又急匆匆的赶了回来,手里还拿着些东西,好像是信件。

    “这是小玉寄回来的,全是给你的。”廖汉翔把一叠几十封信都放在了谈仁皓的面前,“女儿大了,连老爸都不亲了,给你寄了几十封,而给我就一封,哎,养了几十年,终归还是要飞走的!”

    谈仁皓立即笑了起了爱。“爸,你不会是吃醋了吧?”

    “我吃什么醋?”

    “哎,你也要想想,颍玉还是你的女儿,而且她对你是重质量,不重数量。另外,还多了个女婿,你这不是赚翻了吗?”

    廖汉翔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他当然不会吃女婿的醋。

    谈仁皓没有去看那些信,而是决定回去后,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再看。“爸,那我就先走了,今天就回舰队去住。”

    “好吧,我也不多留你,现在我手头的事也没有理顺,等有时间,我们翁婿俩再聊聊。”廖汉翔站了起来,“回去后,多注意休息,你在舟山住了几个月,看起来起色还差了一些。”

    谈仁皓点了点头,知道岳父要跟自己聊什么,这也是他不想留在阿普拉港的原因,因为他还没有做好与岳父深入讨论的思想准备。

    ****

    兄弟们,还只有340票了,杀啊,杀进前十,快拿月票来砸闪烁吧,冲啊,帝国海军!,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064章 逐鹿大洋 笼子里的野兽'第四更,求月票'() 
对唐帝国海军来说,27年将是获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可对美国海军来说,27年将是生死存亡的一年,甚至对整个美国来讲,27年都是决定美国命运的一年。

    在26年11月底,也就是尼华岛上的战斗基本上结束,在明确了唐帝国海军不大可能立即攻打考爱岛,而且其舰队多半已经撤回了后方港口之后,斯普鲁恩斯获得了一次难得的短暂休假机会,他在这个时候回到了国内,这也是战争爆发尽三年来,斯普鲁恩斯第一次以休假的方式回国。

    三年前,斯普鲁恩斯离开了本土,前往太平洋舰队报道,并且在那个时候成为了哈尔西手下的巡洋舰编队司令官,从此开始了他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征战。当时,美国国内是很繁荣的,对所有美国人,包括斯普鲁恩斯这样的军人而言,他们都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与骄傲,而且国内舒适的生活也让很多美国人忘记了外界的危险,认为东西两边的大洋将美国与世界隔开,美国是世界上最安全,也是最富裕,最繁荣的地方。

    参战前的美国确实是值得美国人骄傲的。在21年初,也就是战争爆发的那一年,美国的国民平均收入已经超过了唐帝国近三成,其国民生产总值与唐帝国基本上持平。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才刚刚在美国消失,就仿佛才经历了寒冬,迎来了春天的大地一样,美国的发展速度在19年,20年,21年三年达到了巅峰,几乎平均每年都有一成多的增长率。另外,美国不需要负担沉重的军费,不需要大量的额外支出,相对低的税收,以及大量投入到公共建设中的资金成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这也是美国在经济危机之后发展最快的三年,一个创造了奇迹,而且几乎就能够再次创造奇迹的三年。

    也正是这三年的蓬勃发展竖立起了美国人的野心,准确的说,是最终激活了美国人骨子里的那股充满了征服,掠夺,霸占的欲望与野心,最终让美国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在美国短暂的国家历史中,扩张的野心,征服的欲望一直是美国的核心思想之一,这曾经使美国一度成为了仅次于唐帝国的世界二号强国,并且最终使美国获得了复员辽阔的国土,广袤的农田,丰富的资源,可最终,野心与欲望也将美国推入死亡。对比一下唐帝国与美国的发展史就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这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差别了。

    唐帝国现有的辉煌是通过上千年的积累获取的,虽然在唐帝国的历史上也充满了扩张与征服,可在上千里的历史中,唐帝国的疆土也在不断的改变着。在唐帝国的扩张与征服中有一个很核心的东西,那就是思想。与西方列强的扩张与征服不一样,在唐帝国军队的铁蹄征服了某块地区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上的征服,通过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是数百年的同化,那些曾经是被征服的地区成为了唐帝国天然的一部分,成为了唐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连当地的居民也认同了自己作为唐帝国百姓的身份。唐帝国的民族政策也是以包容,吸纳为主的,这与构成唐帝国主体的汉族本身的发展史是一样的,因为汉族本身就是一个由众多民族在经过了数百年,上千年的融合之后形成的一个大民族,而所有新加入的民族也将在数百年的融合后,成为唐帝国的一部分。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如果说唐帝国是一个巨人的话,那么在千年以前,唐帝国只是一个小矮子,是通过了上千年的锻炼,并且有条理的吸收养分,最终成长为了一个巨人。

    美国也是一个巨人,可这个巨人的生命到现在也才200多年,比起唐帝国上千年,甚至是在唐帝国之前的其他东方帝国数千年的历史来讲,这200多年,就如同是蚂蚁与大象的生命一样。如果从扩张的相对速度来看,美国在这200多年中的扩张速度甚至超过了唐帝国在1300多年中的扩张速度。在诞生的时候,美国只有现在东部的十三个州,面积不过30万平方公里,而现在美国的面积是900多万平方公里,扩张了足足30倍!而唐帝国在1300多年里,就算是把所有的海外领地都算上,面积也不过只扩张了不到3倍。从人口来看,美国的速度仍然是惊人的,其成立之初,只有400多万,而到现在,美国的人口是2亿多,扩大了近50倍。而唐帝国的最初人口是4000多万,而现在是接近5亿,仅扩大了10多倍。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美国的扩张速度都是相当惊人的。可以说,美国就是一个暴发户,是一个在短期内吸收大量的营养,从一个小矮子迅速的成长起来的巨人,而这种快速发育肯定会带来很多的疾病,甚至是先天不足。

    三年来的变化,让斯普鲁恩斯根本就不敢相信。斯普鲁恩斯能够清楚的记得,在他三年前离开家的时候,附近的邻居都很快乐,草坪上有很多孩子在玩耍,而且还有不少的青年会在街头玩棒球,可是现在,大街上冷冷清清的,除了远处工厂高炉烟囱里冒出的浓烟外,几乎见不到活动的事物了。更让他感到痛心的是,那些在三年前还成天无忧无虑的少年还有青年,恐怕已经大部分在战场上阵亡了,能够活着回来见到自己亲人的又有几个呢?

    斯普鲁恩斯只在家里住了三天,他再也呆不下去,他觉得自己也变了,仅仅三年的时间,他就变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仅仅三年的时间,他就觉得周围的环境是那么的陌生。他没有直接返回珍珠港,而是先去了华盛顿。海军部的办公室就设在了白宫附近的行政大楼里。这是一栋维多利亚式的建筑物,也许算得上是华盛顿最丑陋的建筑物了。当年建筑这栋大楼的人是想用维多利亚式的风格震慑住周围的土著居民,带来一丝安全的感觉。

    在这里,斯普鲁恩斯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唐帝国海军不会在年内发动进攻,美国的情报部门已经获得了唐帝国国内的一些情报,并且判断出唐帝国国内出了问题,因此其海军很难在这个时候发动新的大规模进攻,最多维持住现在在澳洲那边的进攻行动,并且确保在中太平洋上的优势。

    这几乎让斯普鲁恩斯看到了希望,在与唐帝国海军作战的这三年时间里,只要有时间,斯普鲁恩斯就会去找一些唐帝国的资料,更多的了解这个对手。本来,斯普鲁恩斯就是一个很博学的人,而且他对历史也比较有研究。在阅读了大量唐帝国的资料后,斯普鲁恩斯得出了一个结论:真正能够击败唐帝国的绝不是外界的敌人,因为上千年来,没有任何一个外界敌人击败过这个国家与民族,唐帝国真正的敌人是他自己,因为上千年来,唐帝国输掉的每一次战争几乎都是因为其国内动乱而导致的!

    这个观点差点让斯普鲁恩斯绝望,因为这证明了美国,即使算上英国等所有的盟国,就算是全世界共同对抗唐帝国,也不见得能够击败唐帝国,这就如同第一次全球战争的结果一样,在德国几乎快要战败,波斯帝国内忧外困,只剩下了唐帝国在坚持作战的时候,唐帝国仍然能够击败所有的敌人,如果不是美国及时出面“调停”,并且施加强大的政治与军事压力的话,唐帝国将肯定能够最终击败英法等敌对国,再次获得胜利。

    这同样也让斯普鲁恩斯看到了希望,特别是他在海军部看到那份情报时,更是觉得希望很大。如果唐帝国爆发内乱的话,就算唐帝国海陆两军仍然坚持奋战,可最终,唐帝国肯定会乞求和平。到时候,就算无法真正击败唐帝国,战争也会结束,而且是以有利于美国的方式结束,唐帝国在战争期间的所有战果都将化为泡影,甚至连起战前所拥有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这样,唐帝国的国力必然会被严重削弱,当战争再次爆发的时候,唐帝国战败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因为所掌握的情报相当有限,所以斯普鲁恩斯对唐帝国国内发生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可如同他一样,大部分的美国人都将希望寄托在了唐帝国的内乱上,而且都很清楚,如果唐帝国首相薛希岳在内部斗争中失败的话,那么唐帝国就完蛋了。事情发展的速度超过了斯普鲁恩斯的预料,就在斯普鲁恩斯回到了珍珠港之后不久,新的消息就送了过来,唐帝国首相已经平息了国内矛盾,在内部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而且是通过最高法院,兵不刃血的就获得了内部斗争的胜利。唐帝国没有发生内乱,也没有爆发内战,唐帝国的军队仍然在前线奋勇作战,战争仍然在朝着对美国很不利的方向发展。

    在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知道战争结束了,至少在他看来,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就已经等同于结束了。唐帝国仍然在作战,而且在其内部矛盾被平息下去之后,唐帝国能够爆发出来的战争实力将远远超过美国,就算此时美国没有经历那么多的失败,仍然处于巅峰状态,就算美国海军没有在战争中损失一艘战舰,拥有十几艘航母,也不可能在太平洋上取得胜利,更不可能获得这次战争的胜利。

    如果斯普鲁恩斯是美国总统的话,他会谋求和平,某求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结束美国公民,以及美国军人的困难与牺牲。可斯普鲁恩斯不是总统,他也不是政治家,他也没有用政治家的头脑来思考问题。当时,美国国内确实出现了反战浪潮,可都被迅速的平定了下去,甚至可以说是镇压了下去。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结束战争,选择向敌人乞求和平,这与自杀没有两样。而当所有的政治家都抱着这个想法的时候,那么战争就不可能结束,直到美国被彻底击败之前,战争都不会结束。也正因为斯普鲁恩斯不是政治家,不是总统,所以他无法决定战争在什么时候结束,他只能服从命令,继续在战场上奋战,尽到一个职业军人的职责与义务。可以说,到此时,支持着斯普鲁恩斯继续战斗下去的已经不是获得胜利的希望了,而是他作为一名职业军人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而且,就算他现在退却,他现在放弃,也会有别的人来顶替他的位置。而对斯普鲁恩斯来说,他需要追求的也不是胜利,而是尽可能的在战争结束的时候,让更多的孩子回到他们的亲人身边,在抚慰战争的伤口的同时享受生命与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这种新境上的变化让斯普鲁恩斯痛苦不堪,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一名将军,不再是一名指挥者数万官兵的司令官,而是一头野兽,一头被困在了笼子里面,而且眼看着死亡一步步的靠近,做着绝死挣扎的野兽一样。这种感觉让他很痛苦,也让他很迷茫。挣扎有用吗?抵抗有用吗?可是除了挣扎与抵抗之外,他还能做什么?

    在国内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让斯普鲁恩斯改变了很多,这些改变不在他的神色与外貌上,而是在他的内心与思想上。回到珍珠港之后,斯普鲁恩斯仍然在按部就班的做着他的事情,尽到一名舰队司令官的职责。

    时间就这么的流逝着,很快就到了27年,当两支崭新的舰队进入了珍珠港的时候,其他的美军官兵都在欢呼,可斯普鲁恩斯却并没有一点的喜悦,在他看来,那一艘艘的战舰不过是准备给唐帝国海军增添战绩的靶船,而那一张张幼稚的面孔中会有一大部分将成为阿灵顿墓碑上的名字!

    ****

    兄弟们,差距又被拉开了,快提供弹药支持,将月票射来吧,冲击月票总榜!,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