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魂-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参谋长说,这次会议进展得不是很顺利?”聂人凤把茶杯端了过来,“你对我们向德国提供战略援助感到有点疑惑,认为我们是在做亏本买卖,是不是?”

    “校长,参谋长肯定都告诉你了吧?我只是有点不解而已。”

    聂人凤笑着坐了下来。“这个不是你应该关心的。从这次会议上,你觉得德军有可能在明年中期之前击败法国吗?”

    “这”谈仁皓皱了下眉毛,“凭我个人的感觉,问题应该不是很大,只不过我是海军将领,对地面战争方面的东西不是太了解,所以”

    “严定宇才给我打了电话,知道他派谁过去吗?”

    “谁?”谈仁皓立即来了兴趣。

    在会议上确定了帝国装甲远征军的事之后,谈仁皓就判断,这次严定宇肯定会安排一个擅长进攻,对装甲作战非常了解,而且有不错的大局观的将领来担任装甲远征军的司令官。

    “古迅雷。”

    “他?”谈仁皓一愣,立即笑了起来,“难怪他那几天积极得要命,看来是早就知道自己将出任装甲远征军司令官的事情,所以想跟德国将领先搞好关系,这样去德国作战后也就更方便了。那德军的总指挥是谁,曼施坦因?”

    “对,策划总攻的正是曼施坦因,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么也将由他来指挥西线的战略进攻。”聂人凤笑了起来,“负责在东线上防御指挥的应该是莫德尔,另外,大部分德军的装甲指挥官都将被安排到西线战场上去,听说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人都将在西线战场上作战,留在东线的基本上都是以前步兵军团的指挥官。”

    “也就是说,德国将把他们的主要装甲部队都抽调到西线战场上去?可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还要我们派遣远征军?”

    “德国应该是在准备预备队,而不是立即把所有的装甲集团军都投入到前线上去。”聂人凤拿来了一份文件,“这是陆军总参谋部给我们的一份分析报告,对德军在西线战场上有可能采取的进攻战术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我只是大概的看了一下。从之前三年多里的战斗来来看,德军有数次机会打到巴黎去,可最终都因为过快的消耗光了预备队,导致最后进攻成了强弩之末,被英法联军给击溃。从地理上来看,西欧战场上不具备东欧战场上的巨大纵深,而且只要突破了法国北部的山地,那么法国就将彻底失败。法国在其北部地区的防御非常密集,进攻部队肯定会被迅速的消耗掉。因此,德国要求我们提供装甲兵团,最大的目的是要把他们的部队留在后面充当预备队,充足的预备队是胜利的基本保证。”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这就是陆战与海战在战役层面上的一个差别。在海上战役中,是绝不讲什么预备队的,从交战开始,动用所有力量击垮对手是获胜的关键,没有任何海军的将领会在战役中为自己保留一支强大的预备队。相反,在陆战中,不管是战术,战役,还是战略层面上,充足的预备队才是获胜的关键,如果谁从一开始就投入所有兵力的话,那么结果也是失败。

    “欧洲那边的事情,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操心的了。我已经让伍显昱去安排战略打击部队转移的事情,海航的战斗机部队也将尽快转移到德国去。至于与波斯帝国的那几份协议嘛,我们已经在履行了。”聂人凤叉起了双手,“从陆军提供的消息来看,在今年年底,也就是陆军调整好了大陆战场防线之后,可以抽调八十个师的兵力到太平洋战场上来,这其中大概有十个装甲师。”

    “那我们仍然计划在三月份登陆澳洲?”

    “对,登陆澳洲的作战计划并没有改变,而且我们得到的是八十个陆军师的协助,而不是之前所估计的五十个师的兵力。”聂人凤点了点头,“我们的准备工作将在明年二月底之前完成,这次大概要投入上千艘运输船只与登陆舰队,另外集结至少250艘战舰参加登陆作战行动。在太平洋战场上活动的四支特混舰队都将参加这一战役。具体的计划,我在让甘永兴负责,现在只是拿出大概的战略计划来,而具体的战役实施则由西南太平洋战区负责。”

    “那我们必须在此之前击溃美国海军,至少要将海上优势保持到明年中期,甚至是明年年底。”

    “不,我们应该将优势保持到战争结束。”聂人凤纠正了谈仁皓的说话,“美国海军肯定在七月份的时候恢复元气。我已经让廖汉翔回去制订进攻中途岛的作战计划了,另外,在下个月上旬,颜国忠将集中兵力攻打莫尔兹比港,然后再进军新赫布里底群岛。”

    “西南太平洋战区那边的作战计划已经确定了?”谈仁皓有点吃惊,颜国忠制订战役计划的速度还是满快的嘛。

    “大体上已经确定了下来,现在缺的只是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聂人凤停顿了一下,神色稍微有点起伏,“在所罗门群岛战役结束之后,美军已经向莫尔兹比港增援了大概两个师的兵力,攻占莫尔兹比港的难度增加了不少。”

    “第四特混舰队没有能够阻止美军的增援?”谈仁皓又是一惊。

    “第四特混舰队已经在昨天离开了西南太平洋战区,现在美军的第三舰队有三艘小型航母,并且有了部分护航战舰。考虑到现在第四特混舰队的状况,我已经让黄晓天他们撤了回来。”聂人凤叹了口气,“在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恢复战斗力之前,我们不会急着向西南太平洋战区增援舰队。另外,第四特混舰队也在进行换装的准备工作。如果美国海军在七月份发动反击的话,那我们就得让舰队在七月份之前做好出发的准备工作。另外,考虑到我们在中途岛方向上采取的战略进攻行动,所以让四支舰队暂时留在后方,以迷惑敌人,让美军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非常的重要。”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那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下莫尔兹比港,并且抢在美军反击之前进攻中途岛。”

    “也许没有那么快,我们在所罗门群岛战役中损失了大量的陆战队,损失了大量的登陆舰艇与运输船只,现在大部分的登陆舰都在后方维修,海运力量也出现了问题。要攻占中途岛,首先就得解决掉美军的航空兵,没有航母的话,根本就办不到。”聂人凤苦笑了起来,他很少露出这种表情。“在七月份之前,我们几乎没有可能进攻中途岛。也就是说,我们也许会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作战。”

    “那得看美军选择的反击方向。”

    “这个基本上已经确定了,美军肯定会死守莫尔兹比港,如果他们掌握了珊瑚海与所罗门海的制海权的话,还会反击所罗门群岛。也就是说,我们如果仍然决定进攻中途岛的话,那就必须要做好同时打两场战役的准备工作了。”

    对校长这番话的意思,谈仁皓还是很清楚的。如果海军被迫在两个战场上作战的话,那么压力将非常巨大。

    “校长,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先协助参谋长完成我们的总体战略计划吧。”聂人凤站了起来,“舰队的事情你不需要操心,我会替你安排好人去照管的。等郝东觉回来后,让他先回舰队去。”

    谈仁皓有点不情愿的点了点头,他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需要问,反正校长是不会放他离开海军司令部的。

    ****

    兄弟们,爆发继续,闪烁需要大家的支持!,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598章 中央之岛 两强相争'封推第十九次爆发'() 
对于海军司令部的工作,谈仁皓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他甚至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多向校长要一份薪水。当然,谈仁皓是没有这个胆色的,校长给他安排的任务都有很重要大的意义。这几年下来,谈仁皓也发现了一点,校长在循序渐进的让他接触到海军的总体战略。从最初的战术问题,到战役策划,再到战略策划,从舰队到战区,再到舰队,再到海军司令部,这一系列的变动,实际上都是在培养谈仁皓的能力,培养他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只是让他在舰队作战方面有突出贡献。

    不管是在陆军,还是在海军,有两种不同的将领。一种将领就如同颜国忠,严师琪等人一样,更适合执行前线指挥任务,在战场上,他们能够让一支有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军队如同一台高效率的机器一样有效的运转,发挥出最为强悍的战斗力来。另外一种就如同甘永兴这类的将军,更适合在后方安排总体战略,进行总体策划。这两种将领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不可否认前线将领的重大贡献,可同时,也不可否认,只有那些精通战略,并且能够准确把握重大战略方向的将军才是真正的骨干力量,而且更有机会获得晋升,成为灵魂型的指挥官。

    谈仁皓一直属于前线将领,在指挥航母舰队作战方面,帝国海军中无人能出其右,可同时,他对重大战略方向的把握,以及在战略问题上的敏感,都让他拥有成为海军总参谋长,甚至是海军司令的潜力。可他真要走到那一步,就必须要得到更多的锻炼,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及更为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谈仁皓所欠缺的,而同时也是聂人凤一再安排他在海军司令部服务的原因。

    对于校长的苦心,谈仁皓早就有所体会,虽然他抱怨不断,但是每次都出色的完成了校长与参谋长安排给他的任务。这次也不例外,谈仁皓在离开了校长的办公室之后,立即就去了甘永兴那里。

    “这是最新的情报,与美国有关的。”甘永兴也早就给谈仁皓准备好了事情,“你肯定会很感兴趣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国的舰船建造能力。”

    谈仁皓迟疑了一下,接过了甘永兴递来的第二份文件。

    “这是我们的造船计划,你可以对比着看一下。”甘永兴耸了下肩膀,“看完之后,我们再好好谈一下,然后再确定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该怎么打。”

    “参谋长,这份情报的可靠度有多高?”谈仁皓摇了下那份关于美国的文件。

    “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可靠,我们已经通过多条渠道证实了,而且其中很多是由德国的情报部门提供的。”甘永兴长出了口气,“你先仔细看完吧,有了整体的想法之后,我们再谈。这两天我先处理一些麻烦的事情,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你再来找我。”

    谈仁皓点了点头,立即告辞离开了。甘永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什么事就别去烦他。他也知道甘永兴回到海军司令部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也没有想过要来麻烦甘永兴,反正这类技术上的东西谈仁皓自己都有把握。

    这份经过了唐帝国与德国两个国家的情报机构证实的情报的可信度是相当高的,其中大部分都是美国政府在年初提出的24年度生产报告。谈仁皓不得不佩服情报人员的能力,竟然连这种绝密情报都搞到手了。可他同样也有点担心,也许唐帝国的类似情报也早就被美国的情报机构搞到手了。

    美国的战争潜力确实非常的强大,以建造商船的能力来看,美国在24年6月份的商船建造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唐帝国。这一是美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二是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肆虐破坏让美国不得不用更多的资源来建造商船,以保证向英法俄等国运送更多的战略物资。

    美国人建造商船的能力得到巨大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美国参战之后,开始采用标准化模式建造。当时美国主要建造两种大型货轮,一是用来运送干货的,一是用来运送油水稻。这两种标准商船分别叫“自由轮”与“胜利轮”,其标准载重量都是一万吨,而且所有的设计都确定了下来。大批的预制件先在工厂制造,然后送往船厂组装,进行流水线式的生产,在船厂的组装车间里,成百上千的焊工不分昼夜的忙碌着。在24年初,同类商船的下水时间是六个月,到三月,缩短到了四个月,到五月的时候缩短到了两个月,而到了24年年底的时候,美国船厂最快的纪录是四天零十五个小时,用不到五天的时间就组装好了一条万吨级的商船,而在其下水的时候,船体上的油漆还没有完全干透呢!

    而在24年六月,唐帝国建造一艘万吨级商船需要至少六个月的时间,即使是在24年年底,这也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显然,在商船建造方面,美国人创造了一个奇迹,就如同这个国家的出现一样,一个让人难以相信的奇迹。

    战舰的建造标准与商船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现在唐帝国与美国也都在采用标准化的流水线方式建造战舰,可战舰的建造速度仍然比商船差了很多。不说别的,建造战舰用的高强度钢的质量要求就要比建造商船的钢材严格得多。另外,战舰要考虑到受损后的生存能力,因此战舰的主体结构就必须全面加强,并且大范围敷设装甲钢板。相反,商船的建造标准是以航行时可能遇到的风浪来制定的,另外,在大批量建造的时候,能够少用钢材就得少用。很多商船的甲板都是用木板拼凑起来的,而不是钢板。另外,建造期间,以及建成之后的验收工作都要严格得多。这些都限制了战舰的建造速度。虽然建造商船的能力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造船能力,但是却不可能准确的反映出一个国家建造战舰的能力。

    美国因为战争的需要,建造商船的能力已经是世界第一,可是其建造战舰的能力仍然在唐帝国之下。这也准确的反映出了两个国家在战争中的不同需要。美国需要承担东西两条战略运输线上的消耗,特别是在面对潜艇绞杀战的时候,商船的大量损失必须得到迅速的补充,不然随着补给线的崩溃,澳洲大陆,以及英法等国就势必崩溃。相反,唐帝国并不存在这两个方面的压力。对唐帝国来说,最主要的海上航线就只有一条,即通过南洋进入印度洋,再走红海,东地中海到达东南欧洲的这条连接着波斯帝国与德国的战略运输线。而这条航线上,绝大部分都在岸基反潜巡逻机的掩护范围之内,另外,美国在印度洋上活动的潜艇数量非常有限,更没有敌国的舰队在印度洋上活动,因此这条航线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损失的船只并不多,唐帝国完全没有必要大规模的建造商船来弥补航线上的损失。

    唐帝国花了更多的力量来建造战舰,这正是唐帝国的需求。在德国海军一蹶不振,波斯海军被牵制在了东地中海的情况之下,唐帝国几乎要承担起所有的海上作战行动,不但要面对美国,还要面对英国,甚至法国这样的二流海上强国。结果可想而知,唐帝国必须要利用有限的资源,打造出一支至少可以与美英两过相当的海军出来。相反,美国则没有这个压力,美国的所有海上压力都在太平洋上,而大西洋是由英国海军负责控制的,因此美国除了在太平洋上努力挽回败局之外,并没有需要大幅度超越唐帝国海军规模的需要。

    相对于美国商船的建造规模与速度来看,其战舰的建造速度与规模是偏低的。谈仁皓首先就认识到了这一点。美国海军如果想在太平洋上获得胜利的话,那就必须要拥有一支至少与唐帝国海军相当的海军,那么美国就必须要建造更多的战舰来恢复实力上的优势,那么为什么美国要建造大量廉价的商船,而不是更多的战舰呢?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美国的工业实力已经到极限了,根本就无法建造出更多的战舰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