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起早就知道俞涉和潘凤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不动声色的说道:“还有谁,去和华雄一战?”

    孙坚叹了口气,说道:“华雄武艺超群,昨夜某曾和华雄交手,三十招以内,某尚可与其打个平手,若是超过五十招,估计某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宇宫照烈也无奈的说道:“可惜元君侯箭疮未愈,不然斩杀这华雄,也就是动动手指的事,为今之计,不若我等暂且坚守营寨,寻其破绽,再一举击破西凉军。”

    “哼,华雄,何人也?关某观其不过是插标卖首罢了!”关威的声音,在众位诸侯当众激起了一阵涟漪。

    “狂妄!”

    “不知天高地厚!”

    “山野村夫,井底之蛙!”

    众位诸侯纷纷向关威怒声喝道。

    元起再次站起身来,举起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暂时安静下来,缓缓说道:“诸公,本侯箭疮未愈,实是不宜出战。既然关将军有心去战华雄,想必心中已有盘算。眼下我等也无人可派,就让关将军去试试,如何?”

    诸侯们听元起说的也有道理,华雄之勇,在座众人都算是见识了,既然没有人可以抵挡得住华雄,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就让关威碰碰运气好了。

    元起在火炉上拿过一壶酒,满满的斟上一碗,放到桌案上,对关威说道:“关将军好胆,某在此祝酒一杯,祝将军凯旋而归!”

    关威向着元起拱了拱手,”待关某斩下华雄首级再饮”,随后一抚长须,迈步向大营外走去。

    未几,众位诸侯在大帐内只听得营外战鼓声声如雷,两边军士的呐喊声震动天际,可见战场上的厮杀是如何激烈了。战鼓方才响过三声,忽然间戛然而止,

    “怎么这么快就不打了?是输了还是赢了?”

    “依某看,那红脸壮汉,呃,叫什么来着,啊,关威,必败无疑。”

    “唉,可惜了。”

    耳中听着众人的窃窃私语,元起脸上带着从容地微笑,轻声对身边的宇宫照烈说道:“照烈兄,桌案上的酒还是热的么?”

    宇宫照烈一怔,随即反应了过来,有些惊讶的说道:“难道君侯认为,是关威胜了?”

    元起轻轻的点了点头。

    伸手摸了摸桌案上的碗,宇宫照烈低声说道:“这碗酒,还有余温。”

    宇宫照烈的话音未落,关威右手倒提青龙偃月刀,左手提着一个人头走进了大帐,丹凤眼中精光一闪,把手中的人头扔在了大营中的地上,然后又把大刀交给了张武,大步走到元起身前,端起桌案上尚有余温的热酒,一口喝了下去。喝完之后,对着元起朗声说道:“多谢君侯赐酒!”关威是一个极为骄傲的人,以前,元起对泰山三兄弟的帮助也不少,又是送兵又是送粮的,无论在任何场合,都对这哥仨礼敬有加,但从来没能让关威主动说声谢谢。可是今日不同,当着各路诸侯的面,元起给了关威这个机会,让天下人都知道,世上还有泰山三兄弟的名号,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关威的武勇,远高于连斩联军五员上将的华雄!最难回报的,就是知遇之恩,元起对泰山三兄弟的这份天大的人情,让关威激动之下对元起说出感谢的话。

    宇宫照烈哈哈笑道:“关将军,壮哉!若非元君侯慧眼识英雄英雄,险些埋没了将军大才!久闻元君侯识人之明举世无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当晚,元起摆下庆功宴,为关威立下头功相庆。

    庆功宴之后,众人纷纷回归了自己的营帐,准备早早休息养足精神应对明天的战斗。泰山也分到了一小块营地,以供其部下五百精锐步卒和七百骑兵休息。因为没有自己的地盘,所以泰山也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分属与他的这块营地中,只有寥寥十几个帐篷,大部分军士都是露天宿营。当元起踏进泰山的营地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凄惨的景象。

    “少主。”一名原本是幽州骑兵的军士,看到元起走了进来,立刻站起了身子,挺直了腰板,和元起打着招呼。

    元起认识这名骑兵,这是当初自己送给张武的那七百名骑兵中的一员。伸手拍了拍这名骑兵的肩膀,元起有些歉疚的说道:“辛苦了。”

    骑兵裂开嘴笑道:“不苦。俺们的命都是少主给的,少主让俺们做什么,俺们就做什么。再说张将军对俺们也不错,除了喝醉酒之后爱发脾气,对兄弟们也挺好。”

    “那就好。以后跟着张将军好好干。”元起勉励了几句,就向着中间的营帐走去。其实元起根本分不清哪个是泰山的帐篷,有数的这十几个帐篷,全是一样的大小,这样规模的帐篷,在幽州军中,只是供普通士卒居住的。元起只是按照惯例,认为主将的营帐在中央而已。

    掀开了帐篷的帐帘,元起果然看到了泰山的身影。此刻,泰山正坐在地上,注视着眼前的地图;关威捧着一本春秋,在烛火下读着;而张武则是在帐篷的一角,用力的擦拭着三兄弟的武器。

    受到帐帘掀起的影响,帐内的烛火一阵飘摇。泰山若有所感的抬起头,刚好看到元起和善的笑脸。泰山急忙站起身来,向元起拱手道:“君侯怎么来了,快请进。”

    关威和张武听到泰山的话,也都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站起身来迎接元起。元起迈步走进帐中,先是对泰山还礼道:“冒昧前来,打扰泰山公了。”

    元起此次前来,主要就是来联络下关张二将的感情,稍微坐了一会,就告辞而去。

    元起刚刚走出泰山的营地,赵虎就按照事先元起的吩咐,给泰山送来了一些粮草和军械物资,其中,就包括数十顶大型的帐篷。元起猜到泰山现在的境地必定是非常艰难,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所以元起早就准备好了这些东西,担心关威张武二人当着自己的面,不好意思收下,所以才派赵虎等自己走后才送来。

    收到这些物资之后,关威和张武喜形于色,亲自去清点元起送来的物资,只剩下泰山一个人阴沉着脸坐在营帐中,低声自语:“元起,你这斯着实可恨,总是在我落魄时羞辱于我”

    长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让泰山的心里再次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元起的成见。有的人就是这样的,不会去找自己失败的根源去改善,只会当你一次次的去帮他的时候,视你为他苦难的根源,每多帮一分,仇恨也会更增加一分,诚如鲁迅所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第一百三十三章 虎牢关下(一)() 
翌日清早,泰山刚刚洗漱完毕,就听到帐外传来了一声问候:“敢问,泰山公可起身了么?”

    听闻有人前来,张武快步走过去,掀起了帐帘。宇宫照烈和善的面容出现在了三兄弟的眼中。看到泰山三兄弟之后,宇宫照烈笑呵呵的说道:“泰山公,不请某进账叙话么?”

    泰山连忙拱手行礼道:“照烈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请进账。”宇宫照烈笑眯眯的走了进来,在帐内环顾了一圈之后,说道:“吾曾听人说,泰山公心性淡泊,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可是在学勾践卧薪尝胆么?”

    泰山苦笑道:“照烈兄就不要取笑于某了。”

    “哈哈,开个玩笑而已嘛。某知道泰山兄虽有大志,但一直以来却备受排挤,当今世道不公啊。不若你我两家合并一处,共同成就一番大事,如何?”宇宫照烈半开玩笑,半是认真的说道。

    泰山带着谦逊的神色向着宇宫照烈深深行了一礼,道:“多谢照烈兄厚爱。只是某身无所长,恐拖累照烈兄啊。”

    泰山的意思,宇宫照烈自然不会听不出来,眼含深意的看了泰山一眼,依旧笑眯眯的说道:“也罢,此事以后再说。无论泰山公什么时候想来,某的中军大帐中,随时都会有泰山公的位子。对了,某特意为泰山公准备了一些军械物资,不成敬意,还望泰山公笑纳。”

    感情,宇宫照烈是做了两手准备的,明着招揽不成,就先给泰山一些恩惠,为日后留下一线希望。其实,宇宫照烈早就看出泰山面似忠厚,实则野心极大,宇宫照烈的这番举措,和元起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奔着关威、张武二人来的。只是元起知道这三兄弟的感情深厚,所以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招揽之意,只是用行动和关张结下善缘;而宇宫照烈的招揽就没那么含蓄了,殊不知,宇宫照烈的行为,已经让关威张武对其有些不满了。而且宇宫照烈不知道的事,在他之前,元起在昨晚就已经来过了,态度也比宇宫照烈真诚许多。

    送走了宇宫照烈之后,关威眯着丹凤眼,对泰山说道:“大哥,此人心怀叵测,日后须得多加防备才是。”张武在一旁附和着说道:“二哥说的对,这个宇宫照烈,根本就是不怀好意。”

    泰山笑道:“那为何昨晚元君侯前来,你二人却那样欢喜?宇宫照烈和元君侯做的事情不是一样的么?”

    张武立刻摇着头粗声道:“那不一样。大哥,元起老弟是咱们自家兄弟,焉能眼看着咱们落难而不帮扶?可是他宇宫照烈是什么?咱们凭什么拿他的东西?反正俺老张和他不熟!”关威点头说道:“正是此理。元君侯与咱们三兄弟相交匪浅,连年来屡次出手相助,且元君侯为人光明磊落,别无所图。这个宇宫照烈,明显是来招揽咱们兄弟的,怎能与元君侯相提并论?”

    听着两位兄弟的话,泰山脸上的笑容一僵,他万万没想到,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两位兄弟竟然已经把元起当做自家兄弟来看待了,这让泰山心中十分不爽。不过泰山毕竟是一代枭雄,很快就让笑容再次变得顺畅起来:“二弟三弟言之有理。可这宇宫照烈所送的物资,咱们若是不收,恐怕会与宇宫照烈结下私仇。眼下天子罹难,我等还应以大局为重啊。”对于泰山来说,眼下最紧缺的就是粮草物资,到手的东西,在道义上又不亏欠什么,怎么可能拱手送回去呢,于是就把天子被困之事搬了出来,然后堂而皇之的接受了宇宫照烈送来的物资。泰山这么一说,关威和张武也不好再说什么,默然了下来,算是同意接受了宇宫照烈的馈赠。

    吃过早饭之后,各路诸侯又聚集到点将台上,商量今日的战事。最后大家伙一致决定,为了尽快兵进京城,尽早解救出元协,稍后率军强攻虎牢关,争取一日之间,把虎牢关拿下。

    咚——咚咚——咚咚咚——

    虎牢关前战鼓如雷。各路诸侯的大军排成整齐的战阵,脚步铿锵有力的逼近虎牢关。除了作为后合的陶谦等几路人马之外,其余的诸侯联军悉数登场。近二十万大军士气高涨,口中齐声高呼:“杀——杀——杀——!!”

    虎牢关城头,一早赶过来的李儒皱着眉头,看着城下的诸侯联军,眼神深处,有着无尽的担忧。因为华雄被关威杀了,董猛大为惊恐,一旦虎牢关失陷,诸侯联军将一马平川,兵犯京城。这可不是董猛希望看到的。于是,董猛让李儒带着一万西凉军士,外加齐天麾下的三万并州军,一同赶来了虎牢关。这也是李儒私下给董猛出的主意,西凉人马没有多到可以随意挥霍的地步,能减少战损就应该尽量减少,而且在丁力死后,齐天麾下陡然间多出这么多精兵,让李儒也有些不放心。董猛想也没想就同意了,齐天再亲,那也只是齐天一个人,那些并州军的心中,可是都暗恨董猛逼死了丁力呢,拿去当炮灰也好。

    齐天的目光也向城下望去,在万军丛中,齐天看到了元起的旗帜。那面红黑相间的大纛上,用金线绣着一排大字:骠骑大将军、冠军侯、幽州牧—元。大纛之下,元起金甲白马,脸上一派平静。因为伤势还没有痊愈,所以元起并没有握持着沉重的混元戟,只把赤天神剑佩戴在了腰间。

    元起仰起头,同时向齐天看去。兄弟二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相遇,用眼神无声的交流着。

    齐天的眼中带着深切的关心,元起的神眼中,带着暖暖的笑意,示意自己的身体已经无大碍了,让齐天放心。

    这种场面是很少见的,对阵双方的主将,竟然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两人都没有和对方交手的意思,但是迫于形势,却不得不兵戎相见。在战场上,两人趁着没有交战之前的空隙,还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各自心中的想法,不得不说,元起和齐天,简直是自古以来未曾在战场上出现过的两个奇葩。

    两人无声的交流之后,各自收回了眼神,他们心中清楚,无论两人的兄弟之情有多么深厚,这场仗,是必须要打的,而且还必须想办法让自己一方获胜。

    有些担忧的李儒,转头问齐天:“齐将军,诸路叛逆人多势众,这可如何是好?”

    齐天忽然轻笑了起来,自信的说道:“先坚守,让他们试试虎牢关的天险,想要攻破虎牢关,这些人,还不够看。等到午后,某亲自出关去杀杀他们的威风。”此刻,虎牢关内雄兵云集,有李儒带来的一万西凉军,还有齐天麾下的三万并州军,再加上先前华雄带来的五万人马,关内足足有着十万大军,以虎牢关的天险,诸侯联军只能正面强攻,别无他法。而想要强攻,至少须要有关内三倍以上的人马才行。而诸侯们的联军此刻只有二十余万,显然不满足强行攻破虎牢关的兵员条件,再说,各路诸侯的人马别看人多势众,但好些军士都是郡兵,甚至是临时拉来仅仅训练了几天就投入战场的新兵,以这些兵员的军事素养,要攻破虎牢关,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领会了齐天的意图,李儒心中安定了一些。李儒是个谋士,虽然也能做到杀人不眨眼,也经历过许多场战争场面的洗礼,但毕竟没有武将的那份杀伐之气,陡然间见到二十多万大军,着实有些慌乱。听过齐天的话之后,李儒有些慌乱的心,迅速稳定了下来。齐天说的,他不是不懂,只是因为慌乱而有些乱了手脚。此刻反应了过来,李儒也就恢复了平静。

    关下,元起伸手拉下了虬龙面罩,沉声说道:“各路大军,按计划攻城。”一句话,点燃了双方的战火。

    诸侯联军喊着响亮的口号,前部刀盾手和撞城队呼啸一声,在孙坚的带领下,向着虎牢关发起了第一波冲击。紧随其后,是公孙入云率领的五千白马义从,这五千精锐围绕着战场纵横穿梭,手中骑弩已经瞄准了虎牢关的城头,只等前军部队跑到关下,就会把弩矢激射出去,压制虎牢关上的守军,为前部先锋创造登城的机会。白马义从之后,元起把抛石机和箭塔这两大杀器也祭了出来。这两大杀器甫一登场,就吸引了关上关下所有人的眼球。各路诸侯对元起祭出来的这两大杀器惊叹不已,有一些野心极大的诸侯,比如袁丁和宇宫照烈,还悄悄吩咐心腹谋士,暗中几下这两大杀器的样式和操作之法,以便日后自行研制。而关上的齐天和李儒,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他们不是没见过箭塔和抛石机,但是像元起麾下这样的三层箭塔和巨型抛石机,两人还真是闻所未闻。

    “呼呼——”抛石机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一块块磨盘大的巨石,带着风雷之势,从半空向虎牢关城头上砸来。指挥抛石机的,是老将黄勇,他事先已经得到了元起的命令,抛石机抛出的巨石一定要避开齐天所在的位置。所以黄勇命令部下抛出的巨石,成扇形分布抛出,避开了虎牢关中央齐天所在的位置,向着两翼飞去。

    “这,是抛石机?怎么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