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万名天归军精锐早已杀的兴起,一呼万喝的回应着元起:“天归之出,有胜无败!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元起在袁军前营大展神威的时候,老将黄勇早已趁乱摸进了袁军的后营中。此次黄勇带来的一万部众都是骑兵,有汉人也有辛蛮、鲜卑等异族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汉化和磨合之后,这些异族战士已经彻底融入了敌军的军队中,天生的勇猛加上被汉人训练出来的战斗素养,他们逐渐成为燕军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了。

    黄勇提刀扫视了一下袁军后营的分布情况,立刻判断出了粮草辎重的分散地,是在后营的前部接近中军的位置上。举刀向前一指,黄勇沉着的喝令着:“第一小队泼烧刀子酒和火油,第二小队扔硫磺硝碳,第三、四小队负责阻挡袁军,第五小队举火,准备给袁丁送一份烧烤大礼!”

    在黄勇的命令下,一万名骑兵按照日常建制,迅速完成了分组,每两千名骑兵为一个小队,各自去执行黄勇的命令。

    当逢纪等人保护着袁丁来到后营的时候,黄勇部下的一、二小队已经完成了泼洒烈酒、抛撒硫磺硝碳的任务,然后在黄勇的命令下,分别加入第三、第四小队的行列,和留守在后营的袁军展开了殊死搏杀。

    策马立在后营中间的黄勇,早已看到了袁丁带着败兵逃来了后营,伸手一抚花白的胡须,黄勇高声说道:“袁丁来了,咱们准备的大礼也该献上了。”第五小队的两千名骑兵纷纷大笑着,然后策马交错而过,把手中燃烧的正旺盛的火把,丢在了袁军的粮草辎重堆上。

    在烧刀子酒、火油、硫磺和硝碳的多重作用下,火把刚刚被丢过来,就立刻引起了升腾的火势,仅仅十几个呼吸的功夫,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便已经变成了一座火山,不停地吞吐着火舌,把后营照耀的如同白昼。噼噼啪啪的轻微爆破声,不断地从火山内部传递出来,那是粮草和军械被烧毁的声音。

    “粮草……那是我军赖以生存的粮草啊,气煞我也!”袁丁被黄勇送上的这份大礼气的不轻,痛心疾首的说出这句话之后,就感到胸口一阵绞痛,一股逆血翻涌上来,在袁丁的口腔里打个转之后,被袁丁哇的一声喷了出来,差点没从马背上倒撞到地上,幸亏逢纪在他的身边及时伸手扶住了他。

    袁丁之所以会如此气愤,有两个原因在内。第一,被元起的燕军烧毁粮草,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初在邺城,袁丁严加防备的粮仓被潜入城中的元起烧掉,就已经是袁丁的奇耻大辱了,可是这样的悲剧却在数年之后再次上演,士可杀不可辱,袁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份屈辱,让心高气傲的袁丁怎么能受的了?第二,在两天前的厮杀中,袁丁尽管大败亏输,损失了五万的兵力,但是侥幸未死的袁军,还是从各个渠道讨回了袁丁身边,这可不是袁丁有着超人的魅力,而是因为他的手中有粮食!溃败的军士为了吃饱饭,只能回到袁丁的身边来,可现在,袁丁眼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被烧掉,军中连吃的都没了,谁还肯为袁丁卖命啊?这才是袁丁被气吐血的根源所在。

    “哈哈哈——”看着袁丁被气的吐血,黄勇不由得哈哈大笑,举起手中的残阳赤血刀,招呼着赶回到自己身边来的第五小队:“咱们送的大礼袁丁已经收到了,走,随某去斩下袁丁的头颅送于燕王!”

第三百一十章 要命() 
看着黄勇直奔自己而来,袁丁伸手拭去嘴角的血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众将,开口说道:“眭元进、蒋义渠,你二人去拦住黄勇,其他人,还他妈发什么愣呢?快去救火啊!”

    眭元进、蒋义渠连忙各自舞动兵器,招呼着身后不多的人马,向黄勇杀去。其他人急忙分头去救火,试图尽量的救回一点粮草。

    就在袁丁麾下众将分头行动的时候,一阵阵喊杀之声忽然从大营外响起,带着江东口音的两股声浪在袁军大营的左右两侧绵延传来:“袁军的将士们,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束手投降可免一死,否则,鸡犬不留!”

    负责在袁军大营外虚张声势的,是周泰和徐盛,他们二人各自带领着五千江东骑兵往来奔驰,把燕军和江东军的战旗插满了营外的空旷之处。同时,他们还按照元起交代的话,配合着元起命人临时制作的“扩音器”喊了出来。所谓的扩音器,不过是用牛皮卷成一个喇叭状,然后用皮带固定而成,制作十分简单,但是功效却不可小觑,一万名江东军中,平均每五个人才能分配到一个这样的牛皮喇叭,毕竟临时制造的时间比较仓促,而且元起也没办法找到更多的牛皮了。可是这种简易的扩音器,却硬生生的制造出了盖过五万人的声浪,让袁军摸不准外围到底有多少的江东军,只能根据外围传来的声音来判断敌人的数量,错误的以为至少有五万江东军在外围设伏,从而让周泰、徐盛两部人马,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目的。

    外围传来的声浪,着实让袁丁吓了一跳,心惊胆战的看向逢纪,惊疑不定的说道:“元元起哪里找来的这么多人马?难道他一直在藏拙?还是燕京的援军来了?”在袁丁的认知里,旗帜什么的可以虚张声势,但是声音却是实打实的。一个人只能喊出一个人的声浪,五万人的声浪,是绝不可能被五千人喊出来。

    面对袁丁的问话,逢纪也觉得很蹊跷,但却说不住问题到底出现在了哪里,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逢纪认为还是元起调动来了援军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逢纪小声对袁丁说道:“主公,形势不利于我军,主公还是暂撤吧。”

    袁丁惨笑一声,阴沉沉的说道:“离开?大营都没了,三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你让本将离开?”逢纪连忙奉劝道:“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三公子此刻应该已经在路上了,我们还是先与三公子汇合之后,再作打算把。”

    不单是逢纪,袁丁身旁的其他将校也纷纷劝慰着袁丁,劝袁丁先抽身离开险境,汇合了袁尚的援军之后再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一战,是自己这边输了,颓势已经无法挽回了,即使能够形成反杀,把燕军击退,可是没有了粮食,军心早晚会涣散,还不如趁着现在撤退呢。这样还能保留一定的粮食和兵力,为重整旗鼓保存有生力量。

    袁丁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黄勇却用大刀帮他做出了决定。以一敌二的老将黄勇丝毫不显老态,反而是越战越勇,就在袁丁和部下众人交谈的短短时间内,黄勇已经挥刀和眭元进、蒋义渠大战了十几个回合了,杀的二将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

    忽然间,黄勇暴喝一声,残阳赤血刀刀法一变,使出了他仗以成名的绝技银龙锁月刀法。霎时间,空中似乎同时出现了两条银龙,张开血盆大口,一左一右分别向眭元进和蒋义渠兜头咬落,凶悍之中还带着几分飘渺的味道。这就是黄勇刀法的精髓所在,把力量、技巧和华丽完美的糅合到了一起,宛如天外惊鸿,颇有几分超凡脱俗的意境。

    铛——铛——两声碰撞声不分轩轾的响起,黄勇的大刀几乎是同时劈在了对面二人的武器上,以至于接连响起的两声碰撞,先后间隔不足一个呼吸!黄勇刀法之迅捷,可见一斑。

    眭元进的力气比较大,硬接下黄勇的杀招,只是震的手臂有些发麻,一时力道运转不灵;而蒋义渠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本身就是以统率士卒、排兵布阵见长,武艺比眭元进略逊一筹,力气也要小得多,黄勇这一招双龙奔月的杀招,直接把他手中的武器震得脱手而飞,虎口破裂,鲜血直流。

    “嘿嘿……”黄勇得意的一笑,赤血刀一转,闪电般向失去了武器的蒋义渠劈了过去,此刻蒋义渠力道用尽,还没有从刚才的巨震中恢复过来,连双臂都抬不起来,也就无从抵挡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黄勇的大刀向自己的头顶斩落。而旁边的眭元进虽然有心帮蒋义渠抵挡,无奈双臂乏力,勉强举起了武器,既无力道,也乏速度的挥了一下,只能起到象征性的作用罢了。

    噗嗤——黄勇无视眭元进毫无威胁的一招,手中大刀笔直的落下,把蒋义渠连肩带背砍做了两段。见到蒋义渠身死,眭元进再也没有了和黄勇打下去的勇气,收回武器趴伏在马背上跑回了袁丁的身边。

    随着蒋义渠被斩杀,袁丁震惊于黄勇的武勇,被迫做出了艰难的决定,采纳了逢纪的意见,同意退兵。袁丁毕竟是世家子弟,从内心来讲,他是怕死的,在黄勇的震慑下,袁丁已经萌生了去意,他可不想变成黄勇的刀下之鬼。

    临走前,袁丁交给了眭元进两千人马,让他联合正在喝燕军厮杀中的后营军士,拼死也要拦住黄勇,至于眭元进能不能从黄勇的手中逃生,袁丁已经顾不上了。分出两千兵马给眭元进之后,袁丁带着一众部下以及不断从前营、中军溃逃过来的两三万军士,连同后营中刚刚穿上衣服从帐篷中钻出来的一万多人,饶过黄勇所部,撞开后营的栅栏,仓惶如丧家之犬般逃了出去。后营中那些率先发现敌情,从沉睡中清醒过来的军士,以及其他四个大营中的大批军士,袁丁是完全顾及不到了,只能寄希望于他们的运气能好一些,从如狼似虎的燕军刀口下逃出生天了。

    连同四万多军士跑出后营,袁丁看到营外到处都插着燕军和江东军的战旗,一股坠入天罗地网的无力感,瞬间将袁丁淹没,脸色已经苍白的近乎于死人了。还好不是每个人都像袁丁这样不禁吓唬,逢纪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营外的战旗,指着一条几乎不可能被发现的通道,对袁丁说道:“主公你看,那里没有敌军的战旗!看来元起虽然得到了援兵,但还不足以将我军的大营团团包围,导致那里出现了一条不易察觉的漏洞。”

    顺着逢纪的指引看了过去,袁丁已经要崩溃的心,瞬间被盘活了起来,哈哈笑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看来元起也不过如此。”单从袁丁欣喜的语气和神态上,丝毫看不出他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惶惶如丧家之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打了一场大胜仗呢,可见袁丁对生死看的极重,他的胸襟气度,从这个细节就能窥破一二。

    指挥着部下众人和四万多军士,顺着逢纪找到的通道跑了进去,一面跑,袁丁还一面对逢纪说道:“刚才本将一时乱了方寸,还好你观察入微,等与尚儿汇合之后,本将必将重重有赏。”好了伤疤忘了疼,这又是袁丁的一大性格特点,这还没脱离险境呢,他就又开始自以为是起来了。

    逢纪看了袁丁一眼,却没有开口说话,心中想到:有命等到战后再说吧,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快马加鞭的奔跑出不足十里,跑在前面的袁军骑兵,忽然同时马失前蹄,被自己的战马狠狠地摔下了马背,后面刹不住车的军士,呼啸着从倒地的同伴身上踩过,让同伴在自己的马蹄之下,发出一声声痛苦的哀嚎。

    “这是怎么回事?!”袁丁自认脱离了险境,往昔的雍容气度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大声喝问着前面军士。

    不等袁军将士回答,道路两旁忽然出现了数万只火把,绵延摆开将近一里之遥,在火把的映衬下,两杆大旗被分别树立了起来,一面大旗上书写着周瑜的官职名号,另一面大旗上则写着左慈的官职名号。

    “哈哈哈……袁丁,你中了我家大王的连环计,死到临头犹然不知,当真可笑至极!”左慈口绽春雷般的呼喊,在道路的右侧响起。

    又中计了!

    “不好啦,中了燕军的埋伏了!”

    “有伏兵,有伏兵啊,咱们完了……”

    …………

    袁军中,绝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着。这一夜的厮杀,袁军空有人数上的优势,却处处被动挨打,一点主动权也没有,接踵而至的打击,已经把袁军的士气彻底击溃了,颇有些草木皆兵的意思,此刻见到周瑜和左慈的伏兵,也不辨人数多少,主观的认为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了。

    “杀!”

    “杀!”

    两个简单却有力的杀字,同时从周瑜和左慈的口中发出,两万江东军和一万燕军,纵声高喊着,挥动武器扑向了黑暗中的袁军……

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政分离() 
在燕京律颁布的同时,元起还在人事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他把镇守在扶余的魏延、镇守在高句丽的张龙调了回来,为出征辛蛮和刺塔做准备。和张龙一起镇守在高句丽的邓芝,被元起任命为高句丽郡太守,总揽高句丽的事务,同时,元起还正式任命陈群为扶余太守,让他负责扶余的事务以及油田的事情,元起还把夏侯若派到了扶余,负责帮助陈群对油田进行开发,并同时接替魏延的职责,负责保护油田的一切机密,防止其他诸侯的探秘。

    崔守的光州牧和公孙入云的护军将军之职不变,共同负责光州的军政大事,而原来崔守的并州牧长史之职,则由崔守力荐的张既担任,而公孙入云原来的辽西太守职务,则是由他的胞弟公孙越担任。

    随同张既一起赶赴并州的,还有齐天的部将宇宫性,他将接替高顺的职位,负责统率并州的军士。至于高顺,这可是一位练兵的大家,元起可没有理由一直把他仍在并州,让高顺回到燕京负责训练军士。才是高顺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地方。

    对人事进行调整之后,元起又在大都督府内,成立了一个军事府,其成员仅有寥寥数人,分别是诸葛亮、贾愿、荀略、李儒、鲁肃、徐庶和陈宫。这几个人在负责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军事府的职责。在和平的时期负责对军备物资的验查,在战时则是负责制定作战计划,为元起出谋划策,并且一应军马调动,必需要经过他们的同意。为此,元起特意让王冶子和马均制造出两百多块大小不一的虎符,虎符上刻着一个“燕”字,每次军士的调动,带兵的将军必需要和军事府的几位对应手中的虎符。之后才能完成调动。调动完毕之后,带兵的将军要立刻回军事府交割虎符。经过军事府验收人马无误之后。才能交割伏虎和兵马。

    在军事府成立的同时,元起还成立了一个政务府,和军事府遥遥相对,分处大都督府内的东西两侧。与军事府一样,政务府的成员也不多,只有元鹰、元和、顾雍、蒋琬、董和、杜畿、阎乙七人。元鹰虽然有些老迈了。但是他却不肯服老,每天忙东忙西的,元起干脆让治政相当有一手的父亲再度出山,为自己打理政务。至于元起的大哥元和。是最近才返回燕京的,他是奉了元协的旨意,回到幽州来帮助元起的,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同样进入政务府的杜畿。元协知道元起刚刚打下了光州,手上的人手一定不够用,就让元和还有杜畿前来帮元起的忙。

    政务府的几人,除了元鹰、元和以及杜畿之外,其他几人也都是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元和跟杜畿,也被元起分别任命为典农中郎和典金中郎,分别负责农务和金属的管理工作。至于政务府的职责,则是负责协调配发二十四万大军的一应粮饷、军备等物资。在战时,则是负责筹措粮草,把粮草交给负责押送的将军,再送往前线的战场。

    军事府和政务府的成立,等于把军政大权全部攥到了元起一个人的手里。通过军事府的七个人,元起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控麾下二十四万大军的一举一动,在通过政务府的七个人,元起等于是捏住了大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