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执天下- 第1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礁叩睦鲜Γ滩怀龊醚A硪环矫妫暗姆较蛞膊煌卵匀莨λ母鲎秩门⒆蛹曳中牟簧伲霾焕赐沸鹤洞坦伞

    “照奴家看,书还是不要读得太多的好,女孩儿家太聪明就嫁了人也过不好。”

    “啊?”韩冈听着像吃了一惊,“昨天晚上还喊哥哥,今天就说过得不好了。”

    “官人!”王旖脸颊血红,咬着下唇,想要拍桌子,“做爹的不正经,哥儿姐儿都跟你学!正正经经想说话,偏偏就知道打诨。”

    “在家犹如严君,那样过得多累?”

    王旖拿韩冈没办法,只能气鼓鼓的瞪了几眼。

    有学问不是坏事,怕就怕学问涨了,眼界也同时变高,这看周围人自然就低了。

    ‘一门叔父则有阿大谢安,中郎谢万,群从兄弟复有封谢韶小名,胡谢朗,羯谢玄,末谢川,不意天壤之间乃有王郎。’

    谢道韫是有才,说话也有风致,就是把自家丈夫嘲得都跟烂泥一样。嫁过去后,一辈子也没再舒心过。

    王旖眼界也高,幸而遇到了一个从为人,到才干,再到性格,都不输给父亲和长兄的韩冈。而她的姐姐,则是很不幸的嫁给了才学不如自己、又不能对自己好的丈夫。

    金娘能有这个运气?

    王厚跟韩冈是文武殊途,不会有党派之争,加上与韩冈恩同兄弟,不怕金娘去了王家会受欺负。怕就怕女儿所嫁非人,如果眼界低一点,还能凑合着过日子,可要是高了,一辈子怎么过?

    “你想太多了。”韩冈打着哈欠,“王家的大哥也聪明,金娘真不一定能比。”

    “真要聪明,这时候就有名声出来了。”王旖叹了一口气,“其实也不要多,若是能有王家十三叔一半聪明就够了。日后只要能考上进士,也不用多替金娘担心了。”

    王旖说得王家十三叔,就是王韶的第十三子王寀。当年上元夜被人拐走,但他不但能脱逃,还能将贼人给捉住,甚至还见了皇帝。如今开封城中,还有年画画着这件事,就跟旧年的司马光砸缸和文彦博树洞捞球一样给绘在年画上。自然,韩冈破庙逢仙也入年画了。

    “王家十三,只有三成是聪慧,胆识倒占了一半。”

    “还有两成呢?”

    “自然是运气。”韩冈笑道。

    王韶的子女甚多,在王韶病逝后,大部分都跟着王韶的遗孀回到了家乡。只有两个成年的儿子去陇右依附王厚。长子王廓则是在苏州下面做知县。年幼的王寀当然也回江西乡里。往来信件都在说他聪明,过不了十年,就稳当当一个进士出来了。

    “说到聪明,官家也是一个。上个月进宫,听皇后说,论语二十篇,都能通读了。背下九九口诀,也只用了一天。”

    白居易六个月能识之无,天才的确是有,只是没落在自己家里。家里最聪明的老二韩钲也比不上赵煦。论起年纪,跟赵煦只差一点点的韩家老五,现在也没学到乘法。

    只是皇帝少年早慧,心思又重,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不过话说回来,韩冈从来都不怕聪明人,只担心蠢货。

    再说了,还有十几年的时间,一切都还早得很。

    午后韩冈照例午睡,自己摇着蒲葵扇,半睡半醒的躺在在树荫下听着蝉鸣,忽忽就到了黄昏,

    章惇进来,看见韩冈的悠闲,劈头就道:“玉昆,你好自在。”

    似曾相识的场景,韩冈却一时回想不起什么时候发生过。他悠悠然的摇着扇子站起来,“听风山寺,独钓江月,这才是自在。睡个午觉就算自在,子厚兄,是你太苦着自己了”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18)() 
今天第一更,第二更,第三更在后面。可能会很迟了,各位朋友可以明天看。

    章惇不是来跟韩冈斗嘴皮子的,径直坐了下来。

    待韩家的下人送上凉汤,全都退下去后,他方开口,“玉昆,你可知太上皇后御内东门小殿了?学士院今晚也锁院了。”

    “哦,谁这么好运?”

    不论是御内东门小殿,还是学士院锁院,这都是拜除两府重臣的标志。

    原本学士院锁院,是为了防止拜除宰辅的消息还没公布,就泄露于外,但这一回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苏颂要进西府了。今日锁院,只是照规矩,其实有等于无。

    章惇摇摇头:“自然是苏子容。”

    “也该他了。”

    “说得是。”章惇没有就苏颂的事多说,又道:“吕升卿被弹劾了,是陕西宪司。”

    “蔡持正有心了。”韩冈冷笑了一声。

    韩绛如今是百事不理;被贬斥在外多年的曾布,手还没那么长;张璪、章惇也都不可能。能出手,会出手,只有蔡确一人。

    两件事都是早就安排好的,没什么好说。

    “吕望之今天上了殿。”章惇继续跟韩冈通报着。

    “嗯。”

    “请太上皇后开内藏库,犒赏百官三军。”

    “应有之理,现在也只有内藏库有钱。”

    章惇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吕望之要铸新钱。铁钱一文,青铜折五,黄铜折十,红铜当五十。”

    “吕望之要铸异色新钱?”韩冈扬起了挺直的双眉,他真的是很惊讶,声音都微微变了调。真的是不要脸了,怎么都想不到。但他随即又笑了起来,“这个不是好事吗?”

    “就知道玉昆你会这么说。”

    韩冈想要的是什么,章惇当然十分清楚。但人又不可能总是保持理智?吕嘉问做得实在难看,更像是挑衅。来之前,还是担了点心。见他果然没有大发雷霆,也是稍稍松了口气。

    “太上皇后也没想到吕望之会用玉昆你的方略。还发了通火,只是因为是玉昆你的提议,不便驳回。”章惇笑道,“不过吕望之也算是向玉昆你低头了,新钱发行后,他也没脸居功。”

    “他能把事情做好就行了。”韩冈笑道,“免得到时候做不好,又往小弟我身上推。”

    “这倒不至于。太上皇后眼里也揉不得沙子。”章惇随即跳过了吕嘉问,对韩冈道:“年号也定了。”

    “这么快。太常礼院那边是吃了什么药?”韩冈表示了一下惊讶,问道,“定了什么?”

    “元佑。”

    韩冈也是觉得耳熟,只是没什么印象。

    同时还是有些惊讶:“不用天佑了?我还以为至少会能有这两个字。”

    “太常礼院进呈的年号里面,有个天佑安国。”

    果然是不能小瞧太常礼院礼官们的脸皮厚度,天佑这么好的词,他们怎么都会想办法塞进去的。

    “天佑安国很不错,太上皇后为什么没有选?”韩冈问章惇。

    “还有一个明泰,也一样不差。”

    日月安泰,也是不错的年号,同样贴合现在的情况。但向皇后也没用。

    “太常礼院进呈的就是这三个年号?”

    “就这三个。”

    有天圣、明道两年号在前,向皇后不可能不明白天、明二字的用意。天佑安国、明泰、元佑三个年号里面,只有元佑离垂帘听政最远。两个应时的年号都没有选,难道是皇后不想学章献留后,想要保持谦逊的姿态?

    这倒不是不可能。章献明肃刘皇后,出身蜀地。蜀中出美人,真宗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眼巴巴的就想要一个蜀地美女。最后被献上来的,就是曾经嫁给银匠龚美注1、跟着从蜀中来京城的刘皇后。

    论经历,向皇后肯定比不上刘皇后。论泼辣,蜀中女子到了千年后都是鼎鼎有名,向皇后更是比不了。论胆魄,刘皇后敢穿着天子服去祭祀太庙,而向皇后,想也知道不可能。

    “或许还是没有那个心思吧。”韩冈猜测着。

    “不是啊。”章惇一口否定,“太上皇后一时做不了决定,然后问了天子。”

    “嗯?”韩冈终于动容,这情况可就不对了,“天子为什么选?”

    “说是听着觉得好。”章惇沉着脸,一点表情都没有。

    韩冈也沉吟起来。

    太上皇后的心思让人弄不清,而皇帝为什么选元佑,还是让人想不通。可赵煦终究才六岁啊,如果是十六岁就得另说了。

    数学上容易出天才,但文字攸关人心,再天才也不至于六岁就看懂文字内的含义。拆字解字虽是小道,本身浅显,只是靠解字人的一张嘴,可也不是读了两天书都能了然于心。

    “怎么回事?”韩冈问章惇。

    章惇叹了一口气,“愚兄也是想不明白。玉昆,你说怎么办?”

    “心里存着就是了。”韩冈摇摇头,“也只能这样。日久见人心,等着慢慢看吧。”

    才六岁的皇帝,日子还长,现在尚没有必要太放在心上。这话韩冈没说出口,但章惇也是明白的,也不多说了。

    将今日朝堂上的情况交待了几句,让韩冈早点将火器局的架子给搭起来,再跟韩冈说了些闲话,他便告辞离开。韩冈挽留了他一下,见章惇当真无意留下吃饭,也就罢了。

    章惇方走,王旖就进来了,很奇怪的问着,“章子厚怎么就走了?正让素心去准备些下酒的小菜呢。”

    “子厚他来帮人传话的。当然无心多留。”

    “谁?”

    韩冈笑了起来:“总得给岳父一个面子。毕竟是你爹啊。”

    王旖一头雾水,韩冈的话说得没头没脑的:“到底是什么事?”

    “记得为夫前几日上殿,给太上皇后出得几个主意吗?”韩冈问着,又解释了一句,“就是造钱铸币的。”

    王旖点点头,她曾听韩冈提过,虽然并没有详说,但大体上是知道的。“怎么了?”她问。

    韩冈笑了一笑:“吕望之倒是有心,全都给囫囵搬过去了。”

    王旖啊的吃了一惊,然后就腾腾的心火冒起,气愤道:“怎么就有脸面这么做?!”

    “面子什么的,都不是问题。只要吕望之将事情办好,沈存中就上不来。他照样能做着他的三司使,有个机会,说不定就进两府了。只是为了朝廷和百姓,为夫怎么也得忍着。”

    说起来年号的事,韩冈不是很在意。还是那句话,还有十几年呢,没必要现在担心。反倒是吕嘉问这个三司使,让韩冈有些头疼。人不要脸那真是没办法了。

    “这事爹爹知道?”

    “当然。吕望之怎么可能不跟岳父说?”

    王安石会帮吕嘉问,肯定是吕嘉问先登门去关说王安石的。

    王旖小心观察着韩冈脸上的神色:“官人不高兴?”

    “怎么不高兴?”韩冈呵呵笑着,“办好了,是为夫赞画之功,办不好,是吕嘉问无能。”他拍拍手,“胜则加功,败则无伤,为夫辛苦多年,终于可以做一个真正的儒臣了!”

    什么叫儒臣,就是只要有一张嘴,剩下的都可以不要。可以说水利,说军事,说治政,上谏君王,下督百官,但等到要他们去做实事,那就是摇头——此非待遇儒臣之法!

    比如司马光,当年因黄河决口而起开二股河之议,他说的头头是道,可一旦要他去做‘都大提举修二股工役’,吕公著就说了,‘朝廷遣光相视董役;非所以褒崇近职、待遇儒臣也’。

    这就是旧党大佬眼中的儒臣。

    王旖知道自己的丈夫一向看不起这样的人,一贯讲究事功。现在一反常态,倒是在说气话了。

    对于朝廷政事,王旖不好掺和些什么。韩冈说就听着,不说也不多问。见周南带人端着凉汤进来,便让她给韩冈捶腿,自己则静静的帮忙捏着肩膀。

    韩冈靠在躺椅上,眼皮半垂,半睁半阖间,周南胸前的春光倒是一览无余。

    浑圆饱满的乳脂白皙如玉,小拳头一上一下,也随之摇曳着。

    周南的脸渐渐烧了起来,丈夫贪婪的目光,火辣辣的定在胸口上,她如何感觉不到,可手不愿停,只是越来越没了力气。

    韩冈默念着夫人真是体贴,心情倒是逐渐就好起来了。只是肩膀上的一对小手,已经从按摩揉捻,变成了用力拧着。

    小院中静静的。

    虽然说不论是怎么结果,都不会影响到韩冈。吕嘉问将事情办得越好,韩冈就越有功劳。他的钱源论,也会得到更多的认同。

    但要往下看呢?在整套方案的实行过程中,能提拔出多少有能力的官员?

    韩冈计算过,只要把持好铸币和发行的位置。每隔三五年,就能将两三名选人送进升朝官的序列中。

    想想就觉得可惜。

    就算是采用了韩冈的策略,但具体经办的人,还是要占去主要的功劳。除非现在韩冈站出来攻击吕嘉问,否则就只能看着他用自家的方略,去培养他的人手。

    但韩冈必须要给王安石一个面子。章惇赶过来,也正是想劝说韩冈。

    现在宰辅们因为拥立而站在了一起,可这样的关系,还十分脆弱,需要不断磨合和调整才能达到的结构。稳定的朝堂,对韩冈本人有着更为巨大的利益,因为吕嘉问而破坏掉,那就太亏本了,他也不可能去做。

    “可惜啊。”

    韩冈轻声道。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19)() 
第二更,第三更在明天上午。

    韩冈心中很是觉得可惜,高层的空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而同时还能在下面捞到几个位置的机会就更少了。

    可惜韩冈现在手上最缺乏的,就是文臣朝官一级的中间层,否则他还能有些办法,通过向皇后控制几个重要的位置,将吕嘉问直接给架空掉。

    高层有他本人镇着,苏颂算是自己人,沈括也勉强能算得上,章惇是盟友,蔡确之流也可以交换一下利益。而底层的选人,在关西有不少,通过同窗、同事的关系,勾连成一张网络。但不及侍制的升朝官,韩冈能够指派得上,又可以充分信任的,数来数去都不超过十个。

    这个以韩冈为核心的小团体,现在远远比不上新党。

    十余年变法,在京百司,路分四监、州郡、县治,由两千升朝官所组成的官僚体系的中坚阶层,已经完成了更新换代。旧党在地方上已经彻底被取代,新党,以及认同或老实执行新法的官员,占据了从知县、通判、知州等大部分亲民官的名额。

    在京百司,更是没了旧党的立脚点。中书门下,枢密院,两府众官,不论是不是挂了招牌的新党,都不会有人站出来表示支持旧时法度。

    就是吕嘉问,只要他想要人,随时都能挤出几个合适的人选供他挑选。而韩冈,便是手中有位置,也要左右盘算怎么将位子给填满——横渠门下,把稳守关中、陇右的一批人去掉,也不剩几个了。

    势力现在还差得远啊。

    不过以一个做官不过十年出头,本身又是寒门素户出身的官员,想要跟新党比势力,实在是有些可笑。但没有足够厚实的根基,韩冈的目标终究是镜花水月。再怎么可笑,终究还是要往哪个方向努力才是。

    “想必吕望之现在是在笑吧。”韩冈心中计算了一阵,忽然轻声说着。

    “嗯?”王旖没听清楚韩冈的话,手停了下来。垂下头,在韩冈耳边问:“官人,你说什么?”

    韩冈给王旖的呼吸。弄得耳朵痒痒,用手搓了搓,“待会准备派人去跟岳父递个帖子,跟岳父说一下。三司那边我要两个位子。吕望之若是不干,为夫可就强抢了。”

    “官人!”王旖吓了一跳,官场上面或许有将官职私相授受的,但哪里能做的这么明目张胆,“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