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明史- 第5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这其实成为了四个哈里发说服他们自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四个哈里发看来,既然朱祁钰承认了世界上只有一个神,其实就是承认了阿拉的存在。不管朱祁钰是否宣扬自己是阿拉的化身。只要朱祁钰承认了阿拉的存在,那么他就是回教信仰可以接受的。

可见,朱祁钰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有多么的重要。而当四个哈里发结束了讨论,然后一起跪在了朱祁钰面前,并且做了一些简单的仪式,口中还念念有词。这是回教的礼仪。这礼仪是怎么来的,朱祁钰不清楚,但是他却很清楚,这是回教的一种重要的礼仪。一个虔诚的回教徒一天要做好几次这样的活动。当然,这是用来祭神的!

就这样,朱祁钰成为了回教中的“活神仙”,而他的正式称号是“最高哈里发”,或者是“阿拉的使者”。不管称呼怎么样,在四大哈里发承认了朱祁钰神使的身份之后,那么朱祁钰在回教中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要获得这个地位,朱祁钰还需要参加一个神秘十足的仪式。

朱祁钰正式成为回教徒最高精神领袖的仪式是在两日后举行的,当然,这两日中,他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其中有一件事情极为重要。不过,对于朱祁钰成为最高哈里发的事情,大部分当时在麦加城的回教信徒是反对的,在他们看来,朱祁钰毁了回教的圣物,那他就是回教的敌人,怎么可能由一个敌人来做最高的精神领袖呢?不过,朱祁钰自有他的解决办法,而且是一个会让其他所有的回教信徒都将大明皇帝当作神灵的办法。

当那块巨大的陨石再次出现在了麦加城的广场上的时候,那些被强迫着来参加仪式的回教信徒简直惊得目瞪口呆了。他们是亲眼看到圣物被炸得粉碎的,而现在放在广场上的真是那块圣石。显然,有人怀疑看错了,不过他们立即觉得这不是幻觉,至少麦加城里不会出现海市蜃楼。接着,他们怀疑前两日被炸掉的是一个赝品,可是,麦加城里哪有这样的赝品?而且连哈里发都已经证明了那是真实的圣石。那怎么可能是赝品。可是,为什么现在圣石会完好无损的出现在广场上来。

“陛下完全可以放心,我们用水泥在内部做的修补,然后填充了大量的石料,最后的封口在下面,只要不把这块石头翻过来,没有人会发现这中间的玄机的!”负责工作的那名炮兵军官很是洋洋自得,他亲手毁了这块回教世界的圣物,然后又亲手把其复原了。

朱祁钰微微点了下头,仍然目视着前方,同时小声问道:“那结合部是怎么处理的,有纰漏吗?”

“绝对没纰漏,爆破的时候,我们很小心,结合部是用黑色的粉末黏合的,就算用手摸都摸不出来。陛下,我以前可是干石匠的,日本新皇宫前的那几尊石雕就是我老爸做的,虽然我的手艺还差了点,不过干这点小事,肯定不会有问题!”

朱祁钰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也正因为他在近卫军中发现了这么个“人才”,所以才敢实施如此大胆的计划。也许,这个曾经的石匠,是觉得用凿子去对付石头不过瘾,所以才选择参军,还报名参加了炮兵吧,怎么说,用火炮还对付石头那肯定更过瘾了。

接下来的事情更不需要朱祁钰操心了。在圣物复原之后,那四个哈里发中的一个代表开始宣讲新的精神,而这其中,朱祁钰就成为了阿拉在世间的代表,是阿拉的第九个化身。而且,这个阿拉的化身已经用他的神力证明了,他能够将阿拉的神物炸成粉末,也能够用阿拉赐予的神力恢复神物。显然,在这些迷信的宗教信徒心里,要恢复神物,自然要用神力,没有神力,哪能破坏再恢复神的物品呢?

根本就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解释,也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证据,朱祁钰作为神的化身这个身份立即就得到了承认,几万回教信徒都拜倒在了他的脚下。而朱祁钰也就成为了四大哈里发之上的最高哈里发,是阿拉在世间的代表,全世界的所有回教信徒都要以他为中心。当然,朱祁钰的话就是神的旨意,朱祁钰的吩咐,自然也就是神的吩咐了。

第二天,四大哈里发就派出了他们的使者,将朱祁钰成为了神的化身的事情正式宣传开了,恐怕要不了半年,全世界的回教徒都将知道,他们有了一个新的精神领袖,一个拥有神一般的力量,一个神的化身,将成为他们新的领袖。至于那些信奉回教的君主会不会相信这一点,朱祁钰是不关心的,毕竟,要消灭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要比消灭一个国家所有人的精神信仰容易千万倍了。只要全世界的回教信徒都承认了他的身份与地位,那么回教世界就掌握在了他的手里,而且将世世代代的掌握在明帝国的君主,也就是朱祁钰的子孙手里,回教就将成为明帝国控制全世界的一件工具!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四十四节 顽固的敌人

十个月之后,朱祁钰率领近卫军回到了迪亚巴克尔城,这次,他受到了更为隆重的欢迎。朱祁钰成为了回教世界最高哈里发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而白羊王国超过九成五的人都信奉回教,显然,对这些愚昧的百姓来说,现在朱祁钰不仅仅是宗主国的皇帝,同时也是他们宗教信仰中的半神化身,这地位自然与以往不同了。

朱祁钰在麦加城装神弄鬼搞了这么多事情,还有一个他没有想到的结果。当消息传到了麦地那,这个回教的另外一个圣地的时候,李天长的第二十二军正在向麦地那行进,而且已经做好了强攻的准备。结果,麦地那的那些虞诚的信徒在第二十二军的铁骑还没有到达的时候,就已经打开了城门,几十个贵族等在了外面,直接就向明军投降了。显然,在这些信徒看来,既然明帝国的皇帝是阿拉的化身,那么明军就是阿拉的军队,是阿拉来惩罚他们,并且要他们皈依于新的领袖之下的军队。

仅仅这一点,就至少使麦地那的十多万人免遭战火的洗劫,最初李天长还有点不敢相信他的眼晴,这一路,第二十二军可是一路杀过来的,血雨腥风经历得太多了,在所有官兵看来,阿拉伯人不但顽固,而且还很英勇,根本就不会投降。不过,很快李天长就见到了朱祁钰派来的联络军官,在了解了情况之后,这个在大西北已经被锻炼得并常的坚毅的汉子也不得不佩服皇帝的手腕了。

另外,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萨那与穆哈两城也因此避免了战火的洗劫,虽然马寿成这个土匪头子对这个结果感到有点不满,但是在皇帝派来的联络军官面前他还是显得很老实,只是在这里以“神军”的名义征集了一点点“军费”,而没有滥杀无辜了。

当然,这些结果让朱祁钰也是很满意的,不过,他还有很多的善后工作要做。比如,他在成为了回教世界新地精神领袖之后。他就要修改教义,变得符合明帝国地利益,同时将旧教义中一些有驳于他这个新的神使的部分删除掉,同时割弱,甚至完全将穆罕默德当作反面人物。自然,这样的工作朱祁钰是做不来的。因为他甚至连《古兰经》的书皮是什么颜色地都不知道呢,哪知道怎么去修改《古兰经》的内容呢?

不过,这并不是个问题,现在的帝国公立大学已经是一个综合全面的大学了。不但以前地理工科仍然很重要,而且这几年发展起来的社会学科也逐渐完善了起来。显然,宗教学就是那些在以前看来没有多少贡献地社会学者研究的重点对象了。回教作为一个影响很大的宗教,自然得到了广泛学者的重视。在帝国征服了南洋地区之后,就因为当地很多土著人王国信奉回教,所以“回教学”成为了宗教学科中一个比较重要地部分。后来,帝国先后征服了帖木尔帝国,莫卧儿帝国,次大陆地区的王国,再进入白羊王国,与奥斯曼帝国交战,这些国家无一例外的都是信奉回教,甚至以回教作为国教的,所以帝国公立大学中对回教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学科。

有了人才,朱祁钰自然也就不需要烦心了。他在回到了迪亚巴克尔之后,就立即写了两封信,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回了帝国。第一封信是给于谦的。他向于谦详细的解释了在这边发生的事情,并且将一些朱祁钰所担心的事情说了出来。这其中就有控制回教在帝国内部的影响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而且很迫切的问题。

早在唐帝国,也就是回教才诞生的时候,这种宗教就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东方,并且有了第一扯信徒。不过,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回教在中原大地上的传播并不是很顺利,这里早就是佛教,道教,以及儒家学说的天下。而且回教是诞生在沙漠中的,针对的是游牧民族,其很多教义与中原百姓的传统思想是相互抵触的。特别是,回教中关于对自身行为的严厉约束,这本身是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必然法则,所以在荒芜的西亚沙漠中有生存的基础。但是,在富饶的中原,这根本就不可行。不过,在边缘地区,比如西北,西南等比较贫穷,条件又比较恶劣的地区,回教才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到了元帝国时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蒙古人在西征的时候,就开始逐渐皈依了回教,很多金帐汗国都是以回教立国的,比如当时在西亚地区的蒙古人就全部信奉了回教。这也影响到了元帝国,作为蒙古人建立的中央帝国,元帝国的统治阶层将回教带到了中原地区,并且扩大了回教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其实,在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下,回教在中原地区是有民众与思想基础的,只不过,元帝国很短命。如果元帝国的统治能持续更长的时间的话,说不定,回教还真能在中原地区成为主要的宗教势力!

明帝国是在元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明初的时候,回教的影响力仍然是很大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三宝太监郑和,这个第一个走向海洋的明帝国航海先驱信奉的就是回教,而且一生的梦想都是能到麦加圣地朝觐一次。而在明帝国新征服的疆土上,有着大量的回教信徒,蒙古人,以及西面的亦力巴里,这些都是回教的传统势力范围。虽然明帝国的主体,即汉族中信奉回教的人只占了极少数的一部分而已。不过,在朱祁钰成为了回教的最高精神领釉的时候,这个问题也许就要出现改变了。

从根本上讲,明帝国的皇帝是绝对不喜欢回教的,朱祁钰选择成为最高哈里发,这只是为了控制回教而已,而控制回教的基础,就是不能被回教给反噬了。如果最后,回教成为了明帝国百姓的精神基础的话,那朱祁钰就彻底的失败了,而且是最为惨痛的失败。而且,回教本身与皇权也是相抵触的。明帝国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地权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明帝国地所有宗教,以及宜宗教(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不是要成为皇权的替代品,而是要成为皇权的工具,或者是根本就不干预国家政治。这才是皇帝所需要的思想,而任何对皇权构成了威胁的思想,都将被视为威胁。显然,朱祁钰绝不希望看到这样地事情发生,不管怎么说,他绝不会容许回教在明帝国广泛传播。更不希望因为自己成为了回教的最高精神领袖,而导致明帝国百姓皈依回教!

朱祁钰给于谦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让于谦做好准备工作,要用一切办法来限制回教在明帝国境内地传播。虽然,朱祁钰无法决定明帝国百姓的宗教信仰,但是他可以用一些手段来限制回教地传播,甚至做反面的宣传来对付回教。

第二封信就是写给段灵的,当时段灵虽然是帝国公立大学的工科名誉教授,但是段灵在大学里的朋友是很多的。也是朱祁钰所熟悉的人中间,对大学地情况比较了解的一个,而朱祁钰这个大学的荣誉校长反而对大学的情况很陌生。而这封信地目的,就是要段灵挑选几个精通回教教义地学者。将这些学者秘密送到迪亚巴克尔城来,协助朱祁钰修改回教的教义。也就是修改《古兰经》。

整个修改《古兰经》的工作花了掉十年的时间,最后参与的学者达到了上千人,其中还有不少是明帝国的回教神职人员。当然,这些人的主要身份是明帝国的臣民,而不是回教的信徒。这也是新,旧两套《古兰经》的来历了,当然旧的《古兰经》指的是当年穆罕默德在创立回教时用的那一本,而新的《古兰经》就是按照朱祁钰的意思全面修改之后了的这一本。而两套内容相互,不过中心含义几乎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还有许多地方相互抵触的《古兰经》成为了回教众多教派出现的根本原因,从此,也就产生了回教内部的矛盾与斗争,甚至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

当然,这些工作都是很需要时间的,朱祁钰这次有着充足的时间来做这些工作。而他当时做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将一名哈里发派到了奥斯曼帝国去,让这个哈里发去代表他,让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向明帝国臣服。在朱祁钰看来,这样做的希望其实是不大的,毕竟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不是笨蛋,虽然他信奉回教,但是他绝不会轻易的把整个民族的命运交给敌人,即使,这是神的旨意,他也不会这么愚蠢。至于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到底相信还是不相信有阿拉真主存在,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当然,朱祁钰既然不抱多大的希望,所以他也在做着积极的战争准备工作。既然阿拉伯半岛上的游牧民族已经臣服了,那么朱祁钰就再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且陈豫率领的第二军成功的发动了一次战役进攻,拖住了奥斯曼军队,明军仍然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另外,随着明帝国势力范围的扩大,现在可以选择更多的进攻方向了。比如,可以从奥斯曼帝国的南部,也就是两河流域的上游发动进攻,而不一定要选择走老的进攻路线。

多出了新的选择,自然让朱祁钰要从新进行战略部署。当然,这几个月的时间,运送到白羊王国的作战物资也增加了不少,这是朱祁钰扩大进攻规模的本钱。三十万军队是足够的,随着第五军逐渐恢复战斗力,朱祁钰足以在几个方向上同时部署军队。当然在朱祁钰看来,这几个月的时间,也应该让顾成林那边有所行动了,如果能够与顾成林配合的话,那么要击败奥斯曼帝国就更加容易了。重新做战略部署,自然需要时间,特别需要搜集更多的情报,这样才能使进攻更有效,更迅速。

可以说,朱祁钰为此事花了很大的精力,也就在他暂时还无法决定主攻方向的时候,他收到了两条消息。一条消息是他派到奥斯曼帝国去的哈里发回来了。

等朱祁钰一行人来到城外的时候,见到的只是那个哈里发的一名随从。不过,这名随从带回来了一个巨大的包裹,在侍卫小心的解开了裹的时候,赫然露出了一颗已经开始腐烂变质的人头,正是那名哈里发的人头!

“去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朱祁钰都忍不住捂住了鼻子,他都在怀疑,那个哈里发的随从这一路上是怎么忍受过来的。

很快,侍卫军官就从那名随从那里了解到了发生的事情。穆罕默德二世虽然不是蠢货,但是离笨蛋也差不了多远。在这个朱祁钰派去的哈里发要奥斯曼帝国停止抵抗,听从阿拉真主的召唤时,穆罕默德二世恼羞成怒,一刀就劈死了这个有着崇高地位的精神领神。不过,穆罕默德二世没有把哈里发的随从赶尽杀绝,而是留一个下来,然后由这人把哈里发的人头带了回来。显然,穆罕默德二世想用这个办法向明帝国宣战。

“陛下,我们现在怎么处理这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