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道君-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弘一行人出了朱雀门,就见朱雀大街两旁人头攒动,这些都是来为李弘送行的长安百姓。
    六百吐蕃精骑和李多柞的四万铁骑都在城外待命,李弘身边只有八百侍卫随行。除此之外,就是苏定方和乐彦玮、张文瓘、狄仁杰等一干文臣武将伴随在李弘的身边。
    “大唐必胜,殿下威武!”就在李弘骑马走上朱雀大街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
    “大唐必胜,殿下威武!”
    “大唐必胜,殿下威武!”
    ……
    有一人开口大喊,随即街道两旁的百姓也大声喊道,声势震天。
    “苏相,有此臣民,大唐何尝不胜啊!”李弘朗声说道,看到长安城百姓脸上露出的自信和作为帝国臣民而应有的骄傲,李弘知道这才是大唐之所以威震天下的真正原因。因为只有一个民族有了自信,有了尚武的精神,有了作为大国臣民的骄傲,这个民族才能保持奋斗不息,征服天下的野心和意志。
    “是啊!”苏定方感慨道,“大唐必胜!”
    现在大唐百姓表现出来的对战争的从容和对打仗必胜的信念,只有大秦帝国和大汉帝国时才有过。苏定方知道只要有这样的臣民,即便大唐败了一次也不会伤了元气,即便吐蕃再怎么强盛也阻止不了大唐征服他们的步伐。
    李弘感受到长安百姓们浓浓的战意,他勒住战马,突然扬声喊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之——!”
    这句热血豪迈的话一下子点燃了街道两旁百姓们血液里对于战争的渴望,他们齐声喊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之——!”
    “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之——!”
    ……
    苏定方眼中露出赞赏的目光,狄仁杰和张文瓘对太子殿下的举动也很震惊,除此还有淡淡的欣赏。一个年不过十五的少年郎,能够表现出这样的气度,能够用一句话就激发出百姓们的血腥,将自己融入到百姓们之中,确实很厉害。
    啪嗒——啪嗒——
    啪嗒——啪嗒——
    就在长安城百姓们的呼唤中,李弘骑马率领众人出了长安城。
    城外早已有四千铁骑和赵忠勇的六百吐蕃精骑在静静的等候,四千铁骑是李弘的前锋和骁骑卫,是李多柞和薛呐训练出来的精锐,长槊、绣春刀、弩箭、硬弓和黑甲,这是他们表示下的武器,六百吐蕃精骑,清一色的弯刀,硬弓还有皮甲。
    两支骑兵的装备都很精良,同样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也让不少人很动容。

第一百八十章 一双布鞋
    “不愧是太子殿下的亲卫,果然很精悍!”苏定方不由的赞叹道,作为一代名将,又是西北军真正的缔造者,他很清楚一支骑兵该具备什么样的气质,而现在李弘身边的这三支骑兵,侍卫、亲卫和吐蕃精骑,就具备了一流铁骑该有的气质,沉稳、悍勇而又有纪律。
    “让苏相见笑了,不能跟西域铁骑相比啊!”李弘叹息道,他说的可是真话,跟苏定方麾下的西域铁骑,跟王方翼统领的西域铁骑相比,他的骑兵还差一段距离。
    确实,跟常年跟游牧民族厮杀的西域铁骑相比,李弘的骑兵确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除了少经历了鲜血的洗礼,少经历了战争的磨砺外,其他的已经差不多了。”苏定方说道,“不过殿下这次去凉州,西域铁骑就归你统领了。”
    “为什么?”李弘惊讶的问道。
    西域铁骑,这可是一万人能震住西域数十国的强悍存在,一共只有两万人,一万镇守在西域,归西域都护府统辖,现在的将军是王方翼,一万人在凉州,之前由苏定方亲自统领,现在苏定方回长安了,只带了一千西域铁骑,剩下的九千就归到了新的安集大使裴行俭麾下。
    现在,苏定方却说要让李弘统领这支精悍的铁骑,他顿时有点不明白了。
    “想要击溃禄东赞的二十万大军不难,想要彻底打残这支精骑,就不得不靠这支骑兵了,而能够真正发挥骑兵战精髓的人只有薛仁贵一人,只是在西北,除了殿下外,以薛仁贵的能力和资历,他会听其他人的命令?”苏定方说道,“可是,西域铁骑毕竟是镇守西域的精锐,薛仁贵又不是出身西域将领一系,他统领西域铁骑,很难发挥这支骑兵百分之百的战斗。退而求次,只有殿下统领这支铁骑,让薛仁贵领军,才是最佳的办法。”
    李弘微微点头,他懂苏定方的意思。
    不管历朝历代,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军队中,始终有派系之分。
    苏定方历年经营西北,王方翼、裴行俭和郭侍封都是出自他麾下,算是西北系将领,而薛仁贵常年在东北一线,自然被划分到了东北军一系。
    西北军和东北军又有个字的主将,就像西北军的苏定方和东北军的李绩。
    因此,这种派系之分就影响到了大军的只指挥和统领方面。
    这时,战鼓已经擂响,旌旗招展,大军准备妥当,李弘就要出发了。
    “今天殿下亲征吐蕃,臣等为殿下践行!”苏定方说道,就见他身边的一名侍卫端上了酒杯和酒坛。军中之人都豪饮,苏定方也不例外,向李弘敬酒时也在用大碗。
    “多谢苏相!”李弘客气道,举起了大碗,“诸位请——!”
    “恭贺殿下凯旋!”乐彦玮和张文瓘、狄仁杰等文臣也同时举起大碗朗声说道。
    “干——”李弘一饮而尽。
    “干——”苏定方一饮而尽。
    “干——”乐彦玮和张文瓘、狄仁杰等文臣一饮而尽。
    连续喝了三碗,送行礼也差不多了,李弘告辞了众人,翻身上马要离开了。
    “等一下——”
    突然,就在李弘要催马离开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叫声。他勒住战马,回头一看,身形震住了。因为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一声淡紫色罗裙的周娟。
    李弘没想到周娟会来这里,他很惊讶。因为他没有告诉周娟自己的身份,周娟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再看周娟今天的打扮,她穿上了新衣服,又涂上了胭脂水粉,将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明显就是来为自己送行的。
    周娟一直在奔跑,可是她走的不快,李弘稍微一愣神,就调转马头向周娟走去。待到距离周娟二十步时,他勒住战马,翻身下了马背。怔怔出神的望着跑到自己眼前的少女,不知道该说什么。
    “西北冷,我给你做了一件披风,还有一双靴子,你带上吧!”周娟依旧如往常般的说道,言语中没有任何的不自然,就像她早就知道了李弘的身份一样。
    就在李弘刚要开口时,周娟将一个包裹递给了李弘。
    李弘接过包裹打开一看,见里面有一件黑色的披风,披风用的布料不是很名贵,可看上面的针脚,全都是周娟一针一线缝成的,再看上面的靴子,用的材料没有李弘脚上穿的靴子的材料名贵,样式也很简单,还没有花纹,不美观,额李弘也发现了这是周娟一针一线给他缝制的。
    “辛苦你了!”李弘柔声说道,他取出披风,将他递给周娟,又接下自己的披风,很轻柔的披在了周娟的身上。周娟震住了,一旁的众人也都震住了。李弘的披风可是专门为太子准备的,上面绣有团龙,不是一般人可以披的,现在李弘将披风披在了周娟身上,意思很明显了,他已经准备娶周娟了。
    周娟只是露出了娇羞之态,没有拒绝李弘,待李弘将披风披在她身上,她就很轻柔的将自己手里的披风披在了李弘的身上。
    “靴子我到了西北再穿。”李弘说道。
    “恩!”周娟微微点头,双眼已经噙满了泪水,堂堂的大唐太子殿下,不嫌弃自己不说,还将自己缝制的披风披在自己身上,将自己缝制的难看的不行的靴子当成宝贝一样藏着,这样的男人说不爱自己,还有什么样的男人才算是爱自己?不管以后自己跟他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单就今天李弘的举动,就足以让周娟很满意了。
    “等我回来——!”李弘再次说道。
    “恩!”周娟狠狠的点头道。
    李弘一把抱住周娟,良久,他松开了周娟转身走到战马旁,翻身骑上马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出发——”李弘大吼一声,单骑冲出。陈恭和侍卫立即跟上,将他护卫在中间,而是李多柞的四千铁骑尾随着他,赵忠勇的六百吐蕃精骑做先锋,顷刻间大军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第一百八十一章 汉奸不绝
    积石山下,一支长长的队伍在缓缓而行,队伍全是清一色的骑兵,长到望不到尽头。这就是禄东赞的二十万吐蕃精骑,它们以万人对为单位,缓缓而行,目的地便是大唐的河州和凉州。
    凉州是大唐通往西域的门户,对大唐非常的重要,而河州又是进入大唐的门户,同样对大唐很重要。
    因此,禄东赞这次出兵,经过了积石山,他便准备分兵两路,一路挺近凉州城,一路兵锋直逼河州城。至于兵锋两路,没一路的兵马人数是多少,领军将领又是谁,就得看禄东赞的谋划了。
    “大相,天色不早了,我们是否在此休息一日?”就在禄东赞骑马遥望积石山时,身边一员武将说道。他叫桑巴斯,是禄东赞的亲卫队长,更是吐蕃第一勇士,麾下统领两万吐蕃精骑,职在护卫禄东赞的安危,他统领的这支鹰骑是这支二十万的精骑中战斗力顶尖的存在。
    “距离凉州城还有多远?距离河州城还有多远?”禄东赞沉声问道。
    “要是快马加鞭,距离凉州城大概还有六天的时间,距离河州城四天足以。”禄东赞身边的另外一人恭敬的回答道,这人叫摩尼,是禄东赞的智囊,同样是一位领兵一万的将军。
    “下令,在积石山休息一夜,明天我们再分兵赶路——!”禄东赞想了想说道,随即又问道,“李弘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大概刚出长安城不久。”摩尼回答道。
    “你确定李弘会先去河州城,再去凉州?”禄东赞问道。
    “我们在长安的密探是这么说的,具体我也不知道。”摩尼谨慎的措辞道。
    “你说,我们是将凉州城当成主力,还是将河州当成主力?”禄东赞问道,随即他翻身下马,径自向不远处已经搭建完毕的帐篷走去。摩尼和几位将领立即下马跟上禄东赞的脚步,同时回答道,“我觉得,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攻下凉州城,切断大唐跟西域的联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屯兵凉州城,阻止大唐驰援西域,而后可以大张旗鼓的向西域进军了。”
    “西域不好打啊!”禄东赞感叹的说道。
    摩尼不敢质疑禄东赞的话,只能沉默不语。
    众人走到帐篷里,禄东赞坐到首位,众将依次分开坐下下首的位置,士卒端上奶茶,禄东赞和众人喝了一口,这才问道,“你们知道为什么本相会这么说吗?”
    众将微微摇头,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说,怕被禄东赞训斥,因为禄东赞在吐蕃的权势滔天,杀他们这样的一个将领,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只有摩尼问道,“大相,苏定方已经回了长安城,裴行俭被调到了凉州,西域早就不是当初的西域了,又何来不好打一说?”
    “汉人的兵书上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摩尼,你太不了解你的对手了。你可知现在西域大都护是谁?”禄东赞问道。
    “是一个叫王方翼的人,听说他之前只是一个动嘴皮子的文官,不像是能领军打仗的人啊!”摩尼低声说道。
    “王方翼,不简单啊!”禄东赞叹道,“能入李弘法眼的人,又能差到什么地步?要说裴行俭重在谋略,可以做帅才,那王方翼就是一员大将,而且还是一员勇将,我们不能小觑他。再说,苏定方将一万西域铁骑留在了王方翼手里,可见他早就算准了我们要对西域下手。这个老狐狸老谋深算,兵法诡异,我们不能不防。”
    即便禄东赞身份吐蕃大相,权倾吐蕃数十年,又征战沙场数十年,可面对苏定方时他依然不敢大意。因为他数次率军攻打大唐,进军西域都被苏定方给狠狠的收拾了一顿,灰溜溜的退回了吐蕃。
    “大相,明天兵分两路,我们该怎么制定计划?”摩尼问道。
    “凉州城必须要拿下,它是我们进攻西域的关键,可是本相更在乎河州城,因为河州城里有李弘,跟拿下凉州城相比,活捉大唐太子对我们的意义更大。”禄东赞说道。
    “这么说,大相准备将河州城当成重点了?”摩尼问道。
    “凉州现在有守军两万多,其中有九千西域铁骑,又有裴行俭坐镇,我们不能小觑。”禄东赞沉思道,“在本相的麾下,能放心独领一军对付裴行俭的人就只有你了,明天你带领八万铁骑直扑凉州,十天之内攻下凉州城,有没有信心?”
    禄东赞的话让摩尼一惊,不过随即他露出了欣喜之色,忙起身说道,“大相放心,摩尼必将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
    让他用四倍的兵力进攻凉州,即便裴行俭的统兵指挥能力让摩尼有点忌惮,他也觉得自己能够攻下凉州城。
    “至于河州城,就让本相亲自去会会李弘吧!”禄东赞说道,李弘侮辱了他派到大唐去的使团,还扣留了他派往大唐的六百精骑,这口气禄东赞可咽不下,他这次目标是河州城,就是想找李弘去算账的。
    简单的谈论之间,禄东赞就部署完了明天的行军计划,众将也不敢打扰他,就告辞退出了大帐。
    待到众人离开,大帐里就只剩下了禄东赞和一名身穿黑衣的中年人。中年人不是吐蕃人,他的装束更像唐人,只是光亮的脑袋暴露出了他的身份,他是一名和尚。
    “大相,你今天就安排了明天行军的计划,就不怕有人泄露出去吗?”中年和尚淡淡的问道。
    禄东赞大笑道,“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将不堪一击。大师,你觉得就是有人将本相刚才的计划泄露出去,李弘又能拿本相怎么样?现在大唐的兵力全部集中在东北战场,他们在西北的守军不到五万,跟你就不是本相二十万铁骑的对手,本相又何必躲躲藏藏堕了自己的士气呢?”
    “难道大相就不怕李弘知道了大相去河州是为了他,他会半路改变路线去凉州城?”中年和尚不无担心的问道。
    禄东赞再次大笑道,“要是李弘真是这样的人,他也不值得本相对他刮目相看了。大师,你报仇心切,这点本相也很清楚,而你对我们吐蕃的帮助,本相也铭记在心,只是这行军打仗的事情就不劳烦大师操心了,大师以为如何?”
    “既然大相这么说,贫僧就不想再多说了,就此告辞,贫僧会派人到河州城做内应,一旦大相大军攻城,里面自会有人为大相打开城门,到时候大相就静等消息吧!”中年和尚说完就告辞离开了。禄东赞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嘴角浮上了一层淡淡的笑意。他之所以敢这么肯定能在河州城生擒了李弘,就是因为有中年僧人的人做内应。不然他还不敢将赌注押到河州城和李弘身上。
    想到李弘,想到这个名字,禄东赞的脸色又变的很阴沉。因为他早已知道格桑公主入了东宫,早已猜到格桑公主可能跟李弘达成了某种协议。所以在禄东赞的心里,即便这次他不能够铲除李弘,他也要将李弘打下大唐皇太子的位子。不然等到李弘实力强大,或者登上大唐皇帝的宝座,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谁在坑谁
    滁县,是河州治下的一座县城,同样也是凉州跟河州联系的枢纽,凉州和河州的军用物资全都囤积在这里进行分配,因此说滁县是凉州和河州的大后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