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道君-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的十万贯钱的物资只是五大车《道德经》典籍,安来的气不打一处来,冷冷的说道,“难道给书,就是太子你兑现的承诺吗?”
    “孤给你许了什么承诺?”李弘惊讶道。
    安来差点再次吐血,不过他强忍住自己的愤怒说道,“殿下真健忘,难道你不记得曾经说过,桑鹰必须要处斩,只要臣答应你的要求,你就再给吐蕃十万贯钱的物资吗?”
    “这个孤没有忘。”李弘微微点头道。
    安来指着李弘手里的《道德经》质问道,“难道殿下所谓的十万贯钱的物资就是这个?”
    “对,就是这个。”李弘将《道德经》递给安来说道,“安大使觉得这一本书值多少钱?”
    安来见李弘话里有话,思量了一下,便回答道,“三百文铜钱。”
    “不,它在长安城只值两百文——”李弘说到这里,安来的脸皮一抽有种要吐血的冲动,这书竟然这么便宜,那这五大车书值不值十万贯啊?看到安来的吐血表情,李弘继续说道,“不过在西域诸国,这样的一本书能买到一贯钱。”
    “什么?”安来大惊道,“这么贵?”
    “十万贯钱的茶叶和食盐,就只有区区五车而已,能满足吐蕃的需要吗?”李弘问道,见安来不答,他自顾自的说道,“不可能。而孤就是再给你十万贯钱的茶叶和食盐,难道就能满足你们吐蕃的需要了吗?孤不用说,安大使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是不可能的。可是孤给你了十万贯钱的书,每本书的价格为二百文,只要安大使将书运到西域,一本书能翻五倍的利,就是说这五大车书就值五十万贯,西域有盐有茶叶,安大使用五十万贯钱再从西域购买茶叶和食盐,能买多少?恐怕要比孤再给你十万贯钱的茶叶和食盐要多四倍吧?”
    被李弘这么一说,安来心动了。
    吐蕃垂涎西域诸国已久,因此也开通了到西域的商路,只是苦于没有银钱,才没有大宗量的买卖。可现在,李弘的书真的卖五十万贯,他用五十万贯银钱足够买很多东西了,这样也不会回到吐蕃之后再受到惩罚了。
    “书轻,路上好走,方便安大使回吐蕃,盐就比较重了,假如孤不送安大使十万贯钱的书,而是改送十万贯钱的盐,安大使不光损失了将近四十万贯的好处,而且路上也不方便,难道安大使连这点好处都看出来了吗?”李弘继续苦口婆心的劝道。
    “太子殿下,这本书在西域真的买一贯钱一本?”安来有点不敢相信的问道。
    “西域诸国有钱,他们跟大唐交易的时候可不是用铜钱只用黄金,而上次孤就送了一批书到西域诸国,赚了足足八十万贯,真实暴利啊!”李弘感慨的说道。
    安来还是不信李弘的话,就开口问道,“既然这么暴利,殿下为什么还要送书给我们吐蕃呢?”
    李弘笑了,而且还笑的很高深莫测。
    “殿下笑什么?”安来微怒道。
    “安大使,你要清楚一点,即使大唐给你们物资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孤要直接给你二十万贯钱的食盐和茶叶,回到吐蕃你们就可以食用。可给你十万贯钱的书籍,你先要送去西域卖了,再将需要的东西买回来自己用,这中间将近要花费六个月的时间。现在吐蕃跟大唐关系紧张,孤既然能恶心一下你们吐蕃,又何乐而不为呢?”李弘一脸坦诚的说道。
    安来一想也对,人不吃油,没精神,可人不吃盐,没力气。
    李弘真要用盐恶心吐蕃半年时间,就是为大唐争取了半年的时间。
    安来这么一想,就释然了他说的话。
    不过他又不解的问道,“殿下说的这么坦诚,就不怕臣不要书籍只要盐吗?”
    “四倍的利益面前安大使还只看蝇头小利,就不配做出使大唐的大使了。”李弘淡淡的说道。
    对已李弘的夸赞安来还是很受用的,就见他微微点头,“臣就相信一次殿下吧!”说完,安来就向李弘拱手告辞,翻身上马,率领他的使团离开了长安城。
    安来来的时候,六百精骑,一条獒,一位公主和一位副使。回去的时候,一个人外加三十名侍卫,十两大车的物资。
    这是赚了,还是赔了?谁都说不清楚。
    只有李弘在看到安来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时,嘴角浮上了淡淡的笑意。
    “殿下,这本《道德经》在西域真的卖一贯钱?”等安来走了赵仁吉才上前问道,他有点不相信李弘说的话。李弘微微点头说道,“恐怕不止一贯钱。”
    “那我们给了安来这么多本书,他们岂不赚大发了?”刘祥道不解的问道。
    “现在卖一贯钱一本,难道说三个月之后还会卖一贯钱一本吗?”李弘反问道,“当《道德经》诸国的富豪手上人手一本时,价格就会降到三百文左右,到时候《道德经》的价格便宜了,你们说安来还能赚多少?”
    “这——”乐彦玮欲言又止,他的后半句话是:真坑人。
    “孤坑的就是他们吐蕃。这次要不给他们点颜色,他们还能将大唐放在眼里?”李弘语气冰冷的说道。
    “不过这样一来,会不会惹的吐蕃出兵?”刘祥道担心的问道。
    “吐蕃出兵是在所难免,不过不可能像安来说的要出动十万精骑,他们现在食盐和茶叶很短缺,没盐,他们的士兵就没力气,没力气他们还怎么跟我们打仗?”李弘解释道,“这就是安来明知道孤在耍他,他也愿意上当的原因,因为他们现在真的很缺盐。”
    “还是殿下厉害,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将吐蕃玩弄于鼓掌之间。”赵仁吉拍马屁道。
    这次太子立了大功,他们三人协助太子处理吐蕃问题,自然也会受到嘉奖。乐彦玮和刘祥道的嘉奖是什么赵仁吉不清楚,不过他的嘉奖大概就是从少卿升职到鸿胪寺卿的位置上吧!
    乐彦玮和刘祥道心里也很高兴,有了接待吐蕃使团这件事情的功绩,他的相位是保住了。至于刘祥道,他虽然被罢相了,可有了这份功绩,以后再任相职也未必不可。
    “行了,我们也该回去复命了。”李弘说道,就大步走向了长安城。乐彦玮和赵仁吉、刘祥道三人领命,就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大步向长安城走去。

第一百零六章 幸福生活
    吐蕃使团离开后,高宗和武后专门奖赏了有功之臣。
    李弘用自己的功绩举荐张柬之和李峤两人,高宗和武后也没有为难,顺利的让张柬之做了中书舍人,让李峤做了门下省给事中。
    至于乐彦玮和刘祥道还有赵仁吉三人,乐彦玮保住了相位,不想像历史上他在四月份被武后给罢相,刘祥道虽然没有恢复相职,可也受到和高宗和武后的赞赏,至于赵仁吉,顺利的升职为了鸿胪寺卿,成了鸿胪寺真正的一把手。
    剩下的四月份,李弘都没有再做出什么惊人的举动,他安心再东宫休养身体,闲暇时间不是练武,就是跟薛讷学习箭术。李弘虽然只是初学者,可由于修炼了呼吸吐纳法,身体健壮不说,力气也大了不小,再加上他的聪慧。他在箭术上的造诣已经不容小觑了。不说能开三石的弓,一石的弓他能百发百中是没有问题。
    这天,他正在花园里练功,就见孙思邈缓步走了进来。
    孙思邈到了花园里,就站在亭子里观看李弘练刀,他一边看李弘使刀,一边微微点头,显然他很满意李弘的进步。李弘从体弱多病,常年药不离口,到现在的病体初愈,这里面除了孙思邈的治疗外,还跟李弘的努力分不开,没有李弘周而复始的锻炼身体,没有李弘勤奋不辍的练习呼吸吐纳之法,即便孙思邈的医术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效果这么明显啊!
    因此,孙思邈很欣赏李弘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李弘贵为皇太子,还能够这般的吃苦,戒躁戒浮的潜心锻炼身体,不喜歌舞宴会,肯在这上面花费精力和时间,这确实不是任何一位太子都能够做到的。
    李弘练完刀法,就看见孙思邈在不远处含笑注视他,他从赵红裙手里接过手帕,擦拭了一下头上的汗水,便匆匆走到孙思邈面前,躬身施礼道,“弘,见过老师。”
    孙思邈呵呵笑道,“太子不用多礼,练完了刀,就跟老夫走走吧。”
    以前孙思邈不敢这么生生受李弘的大礼,不过时间一长,他发现李弘对他的尊敬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意,就坦然受之了。他真是将李弘当成了自己弟子看待。
    两人沿着小路慢慢前行,谁都没有开口说话。孙思邈沉默不语,李弘作为弟子就绝对不插嘴,静静的跟在恩师身边。
    “殿下,你的身体已经好了。”良久,孙思邈开口说道,一脸的轻松写意,李弘的病对他是一种挑战,治愈李弘是因为他传授了呼吸吐纳之法,可难道以后但凡得过这种病的人自己都要传授呼吸吐纳之法吗?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李弘的这个病他可以取巧,可是别人的病他就没办法治愈了。所以他研究了良久,借助李弘从小到大的病例,还有李弘给他提供的便利条件,他终于想到了治疗的方法。只是这种方法不适合穷人,因为穷人根本看不起这种病,这种病需要浴疗的药太贵。所以他还在继续研究,不过现在有了治疗的办法,再想办法降低成本,比以前要简单多了,无非就是将贵的药材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换成便宜的。而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切都是李弘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因此现在他是真正从心里接受了李弘这个弟子。
    “老师,这是真的吗?”李弘激动的说道。
    他的病就像悬在他头上的剑一样,他怕随时落下来要了自己的命,现在病情好了,他没有后顾之忧,想怎么嚣张就可以怎么嚣张了,想怎么霸气就可以怎么霸气了。要说政治上的危险对李弘来说的**的话,身体的病情就是天灾,让他难以抗拒,现在这个天灾解决了,他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自然了,殿下勤练呼吸吐纳之法,又辅以名贵草药,身体中的顽疾已经治愈的差不多了,现在要做的就是调养了,不过身体调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方面还望殿下不要操之过急啊!”孙思邈语重心长的说道。
    其实,就像他说的李弘的病之所有这么快就治愈,除了李弘勤奋用功之外,还跟他药沐的草药有关,李弘药浴的草药全都是上百年的珍品,估计整个天下只有他能用得起,这样话费大财力的治病,要是还治不好就真是孙思邈自己失职了。而这也同样是李弘在呼吸吐纳方面进步神速的原因,他一边修炼呼吸吐纳之法,一边又有名贵药材辅助,修炼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老师的话弘知道了。”李弘躬身说道,态度很谦恭。
    “殿下的横刀九式练习的怎么样了?”孙思邈继续开口问道。
    “刀法早已娴熟,御敌没有问题。”李弘信心满满的说道。
    横刀九式再加上他的吐纳之法的修炼,这趟刀法绝对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啊!
    “光娴熟还不够,还得要多加磨练才行啊!”孙思邈感慨的说道。
    “老师的意思是?”李弘问道,他很不解孙思敬口中的磨练究竟是什么意思,是要实战杀人吗?可道家讲究的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不追究杀戮啊?
    孙思邈似乎猜到了李弘心里在想什么,笑道,“你要是普通子弟,老夫也就不说什么了,只会劝你追求自然之道,不易追求杀戮,然你不是普通人,你肩负着大唐的万里江山,还有大唐百姓的希望和期望,你要不练杀戮之刀,怎么征战天下,怎么守护这一方百姓啊!”
    李弘轻轻点头说道,“老师说的对,孤知道该怎么做了。”
    “殿下,刀乃杀戮之器只,唯有以血养刀,才能练成横刀九式。”孙思敬语气严肃的说道,“要是别人练此刀法,会有杀戮过重而影响心性,导致心魔过重而忘,可殿下不同,殿下修炼了老夫的呼吸吐纳之法,有调节心神的作用,倒也无妨。”
    “老师认为孤现在改怎么做?”李弘问道。
    “这就只有你自己知道了!”孙思邈笑道,就不再说话了,而是继续往前走。李弘也不再说话,而是静静的跟在他的身后沉默不语。
    半响,孙思邈停下脚步突然问道,“医道方面,殿下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孤的想法是在长安城设立两座医学院,让老师和几位名医培养弟子,孤再在长安城开设几家医馆,让他们在医馆内行医,对看病之人不分贵贱,收费银钱一视同仁,医馆医者只行医,由孤派人管理医馆,老师觉得怎么样?”李弘说道。他是想再唐朝建立后世出现的医院,对于后世的医学知识他懂的不多,可只要有孙思邈,再有他建立的医学院,他相信通过他对孙思敬的影响,一定能够在唐朝将医学发展到另一个高度。
    孙思邈听完之后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沉思了片刻,才笑道,“你这是不想老夫再回终南山了啊!”
    “老师想回,孤自然也不会强留,不过孤也想将老师所学全部留在世间,这样才能救助更多的人。”李弘说道,“孤建立医学院,不止是要传承医道,还想在大唐建立医德,传承这种医德,让每个医者都懂得,医者父母心这个道理。”
    孙思邈再次不说话了,只是默默前行,李弘也不再发表自己的言论,而是静静的跟在他的身后静待孙思邈消化他说的这些。走了几步,孙思敬突然转身,向李弘躬身施礼。李弘被吓了一跳,忙一步上前扶住孙思邈道,“老师,你这是?”
    “殿下,老夫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殿下能够答应。”孙思邈说道。
    “老师,你说。”李弘扶起孙思邈说道。
    “殿下若要建立医学院和医馆,可否让老夫管理?”孙思邈开口说道。刚才听了李弘的一番话,他发现自己这话弟子的想法很多地方跟他不谋而合,他之前是没能力做自己心里的想法,才想到著书立说,现在既然李弘能有这个雄心,他又能完成自己心里的愿望,还有什么推辞的呢?
    “老师愿意,弘自然是高兴还来不及呢!”李弘高兴的说道,他跟孙思邈说这些话,不就是冲着孙思敬来的吗?虽然说他这样做,无耻了一点,可是为了留住孙思邈,又能承受孙思邈的医学和医德,他再卑鄙点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孙思邈见李弘没有犹豫,一口气就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他也非常高兴,就开始跟李弘说起他在这方面的想法,李弘今天因为身体里的顽疾治愈了,他很高兴,两人这一聊就聊了一上午。
    待到孙思邈聊完自己的想法,又跟李弘提了很多要求离开之后,李弘才恍然大悟,自己答应了他的要求,可现在手里却没有多少钱啊!建立医学院,每个三四十万贯银钱不够,想要修建医馆,没有个六七十万贯钱不够。这一共加起来就得上百万贯,然他现在手里只有不到三十万贯,顿时李弘还是头疼了,答应谁他都可以烂账或者缓缓,唯独孙思邈他不敢这么做…
    看来得多催催闫庄了…

第一百零七章 到此为止
    李弘将闫庄召到书房,询问他商队的问题,年底之前能够赚多少钱,就见一名侍卫在门口回禀他说,大理寺丞狄仁杰求见。李弘吩咐侍卫,让狄仁杰到书房见他。
    这一个月,李弘没有过问过狄仁杰关于华县惨案的进展,狄仁杰也没有到东宫跟他汇报过情况。可李弘很清楚,这不是狄仁杰有意疏远他。想跟他保持距离,而是狄仁杰太忙了,其次狄仁杰也不想在没有找到什么新线索之前向他汇报无关紧要的情况。
    狄仁杰走进书房,见只有李弘跟闫庄两个人,只是微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