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道君-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万铁骑?”李弘一脸严肃的说道,“看来禄东赞今天是不想攻下河州城不愿罢休啊!”
    “前几次他可是倾尽全部大军啊!”郭侍封淡淡的说道。
    李弘表情严肃可语气淡淡的说道,“前几次他亲率全部大军来河州城下,是为了给我们的士卒压力,而今天带六万精骑来城下,是真的想用六万人马来攻城。”
    “看来今天又是一场惨烈的硬仗啊!”黑齿常之也唏嘘道,一脸的红光,这货一说到打仗就兴奋的不行,绝对是一个好战份子。
    “走,我们去看看,看看禄东赞的大军再说。”李弘笑道说道,就向河州城城楼走去,现在他对禄东赞除了鄙视之外,就只剩下鄙视了。什么吐蕃精骑,什么吐蕃枭雄,在他李弘眼里什么都不是。要不是他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骑兵,要是他手里有六七万这样的铁骑,他还真就不愿意缩在河州城让禄东赞嚣张了。
    很多人都说,草原民族对上农耕民族,就像养入了羊群,农耕民族只有被宰的份儿。
    宰屁,宰你妹个头啊!
    你要想想之前的大秦帝国、再后来的大汉帝国、到大唐北逐突厥,中原农耕民族什么时候跟游牧民族的争斗中处于劣势过?每次不都是将这群蛮子打的满地找牙,灰溜溜的跟孙子是的跑了吗?
    因此在李弘看来,这不是两个文化圈孰优孰劣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还是这个国家的君王有没有这样的志气和魄力,有没有这样的血腥,敢于跟天斗的勇气。
    说白了就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打仗也是这样,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主帅。南朝陈庆之三千白袍就能威震天下,难道每个白袍军真的就厉害的不行了吗?主要还不是因为陈庆之的勇猛,敢于杀敢于拼的血腥,才铸就了这样一支铁军?

第一百九十九章 这都疯了(中)
    李弘在郭侍封和黑齿常之、李多柞等将领的拥簇下登上河州城楼,看到城下六万吐蕃精骑杀气腾腾的画面时,他也非常吃惊。因为今天禄东赞的大军表现出来的气势跟往日不同,他们对今天的攻城大战准备的更加充分,除了有登城用的梯子外,还有云梯和攻城车。
    梯子就不用说了,是攻城时主要的攀爬工具,因为其他的攻城工具太过复杂,要不是准备充分,一般很难大规模的建造,所以梯子就成了各国攻城时的主要工具。吐蕃大军中有数量相当多的梯子,李弘可以理解。可出现攻城车和云梯,就让他吃惊了。一向只注重骑射的吐蕃人,不善于制造的吐蕃人,今天会有云梯和攻城车这样的大型攻城工具。李弘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这让他觉得事情有点不妙,隐约觉得似乎冥冥之间有一股力量在相助禄东赞。因为云梯和攻城车,这可不是随便就能弄到的,这是大唐军方专用利器,是大唐严密保护的东西。
    跟在李弘身边的郭侍封和黑齿常之、李多柞等诸将也想到了这点,他们的脸色也非常的难看。
    “吐蕃人怎么会有云梯和攻城车这样强大的攻城利器呢?”杨思俭突然开口问道。
    李弘知道他这么问是故意的,以杨思俭的智商不会想到这是有人在暗自相助禄东赞。只是李弘也清楚杨思俭这么问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想将众人心里思量的问题摆在明面上,这样更便于李弘行事,他这么做是为了李弘好。
    “不用管这些东西,有云梯,有攻城车又能怎么样?难道有了这些东西,不善于攻城的吐蕃就能攻破我们的城池了?”李弘冷笑道,“要是大唐的城池能这么容易攻破,大唐还怎么称霸西域,称霸天下?”
    “要是吐蕃人这么容易就能攻破河州城,大唐在河州城内的三万士卒还有什么颜面活在这世上?”李弘大声吼道,“是不是这样道理?”
    “是。”一旁的赵忠勇厉声吼道,“大唐威武!”
    “是。”城楼上的大唐守卒喊道,“大唐威武!”
    瞬间,因为李弘的一句话,城楼上的八千大唐守卒气势如虹,战意高昂,宛如换了另一个人一样,充满了难以想象的求战**。
    咋舌,惊讶,又有点欣喜。
    这就是李弘身边的将领们在看到这一幕时的感受。
    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激发八千守卒的血腥和战意,能让八千守卒发自内心的为荣耀而言。要是李弘没有帝王之威严,没有一个成为伟大君王的潜质,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城下,禄东赞骑在马上在听到城楼上传出的呼喊声时脸色有点难堪。就在刚才,他摆出云梯和攻城车时,他明显的感觉到了这些攻城器械给城楼上唐军产生的巨大压力,他能清晰的感受到城楼上唐军守卒心里的巨大颓败。可是现在,李弘仅仅说了一句话,这种压力和颓败就不复存在了。禄东赞除了在心里更加痛恨李弘外,就只有更加痛恨李弘了。
    “准备攻城!”怒不可揭的禄东赞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呜呜呜——”
    禄东赞的命令一下达,大军就吹响了攻城的号角。凄厉的牛角号声,渗人心扉,似乎在预示着今天的一战又要死很多人一样。
    吐蕃士卒听到进攻的口号,顶在最前的一万吐蕃士卒开始准备,他们将攻城器械推到大军的前面,依照早就安排的队形,在千夫长和万夫长的指挥下,一步一步的逼近了河州城。同时在他们的身后,吐蕃弓箭手分成两拨,一拨下马不行跟随在攻城大军的身后弯弓搭箭标准了城楼上的大唐守军,另一部分骑在马上在河州城下游走,他们手持弓箭,目标也是河州城上的大唐守军。
    “吐蕃人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么高深的攻城手段?”黑齿常之惊讶道。远有骑兵的弓箭,近有步卒的弓箭,再近就有了攻城器械,远、中、近三段距离配合,这可是一支大军攻城的最佳手段。只是吐蕃人没有投石车这样的凶器,要是有了这种凶器。估计今天的攻城就更加犀利了。
    李弘沉默不语,自从上了城楼,大军的指挥权就在郭侍封手里,他没想过再说什么命令性的话。他清楚黑齿常之的疑问是什么,可现在已经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了。
    “准备守城!”郭侍封立即下达了军令。他的命令一下达,城楼上的八千守军开始行动,有一支百人小队突然涌出,他们高举坚固的盾牌,快速冲到李弘面前,将他护在盾牌之中,只留下了一道可以观战的缝隙。
    李弘不傻,不是喜欢充当英雄的人,他清楚这样的措施更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就没有阻止这种举动。
    这一队刚将李弘护卫在中心,就见天空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点,黑点瞬间增大,一阵密集的箭雨射向了河州城。
    “快躲避——”郭侍封喊道。早就守城的士卒做好了准备,快速的躲在了城墙的背后或者盾牌之后,可是也有不少士卒因为行动太慢被射杀在城楼。
    这是吐蕃骑兵的一阵箭雨,这种箭雨刚结束,还没有等郭侍封下达命令,又有一阵箭雨射向了河州城,这是跟随在冲锋的吐蕃士卒身后的步卒射出的箭。
    “嗖!嗖!嗖!”
    一支支的羽箭射向河州城,发出破空而出的声音,再加上它巨大的杀伤力,确实很震撼。
    “啊——”
    “哎呦——”
    城楼传出了一阵惨叫声,即便是大唐守卒再怎么做好了躲避的准备,可依然有不少人中箭了。
    这时,城下的吐蕃士卒已经冲锋到了河州城下,距离河州城的城墙不到五十步了。
    “弓箭手准备!”郭侍封立即下达军令。
    两万弓箭手立即冲山前在两千盾牌兵的保护下,对准了城下的吐蕃士卒,将手里的箭射向了敌人。
    “啊——!”
    “哎呦——!”
    城下传来一阵惨叫声,要比刚才城楼上的惨叫声凄凉的多。这时因为居高临下,射没有躲避的吐蕃攻城士卒,要比从城下设城上早已躲避好的大唐守卒要容易的多。
    这一轮箭雨刚射出,城下再次出现了一拨箭雨射向了城上的弓箭手们。弓箭手们立即躲在了盾牌兵的盾牌后面,可也有不少人中了箭。
    然而,城下吐蕃人中箭的就更多了,冲在最前面的吐蕃士卒因为一阵箭雨,就倒下了一片。
    只是简单的一阵箭雨,就阻止了吐蕃士卒的冲锋的步伐。
    “躲避——”
    “弓箭手准备——”
    郭侍封不断的指挥打击你守城和攻击。片刻功夫之后,吐蕃攻城士卒倒下了一大片,伤亡很惨重。可他们也用惨重的代价冲锋到了河州城下,摸到了河州城的城墙。
    这时,远处的吐蕃弓箭手们已经不敢再放箭了,怕误伤了自己的同伴。吐蕃攻城的士卒则是将梯子搭在了城墙上,将云梯靠在了城墙上,将攻城车推到了城门口。
    “弓箭手准备射!”郭侍封继续指挥大战,“长枪兵上,攻击他们的梯子,快用石头砸他们的攻城车。”
    城门这一段的防守是黑齿常之在负责,他听到郭侍封的命令,就命令守卒搬起大石块砸向了攻城车。宇文重天在负责弓箭手,得到郭侍封的命令,他下令对准了城下攀爬的吐蕃士卒,长枪兵刘文杰在统领,他得到郭侍封的命令,就下令长枪兵瞄准了云梯上即将要登上河州城头的吐蕃士卒。
    禄东赞的攻城很有章法,可郭侍封的守城也很有章法。
    这一场,双方的肉搏大战就要开始了。
    李弘一直冷眼旁观城楼上郭侍封的指挥,确实很佩服郭侍封的调度有方,就他这样让专人负责一部分士卒,有步骤的攻击攻城的吐蕃士卒,这就表现出了他的调动能力和对时机的把握能力。
    这一刻他确定自己昨天的做法是对的,关于这次守城,他就该让郭侍封指挥才对。只有像郭侍封这样的大将之才,才能指挥出这样经典的守城大战。
    李弘虽然不懂守城之法,可是他的眼界很高,他一眼就能看出以郭侍封的指挥手段,只要在兵力上不出现问题,攻城用的箭雨、石块等方面不出问题,就以禄东赞现有的攻城手段和器械,还真就攻不破河州城的城门。
    想到这里李弘心里放松了不少,就开始将心思放在了究竟是谁在支持禄东赞呢?
    能够将大唐军方专有的攻城器械给禄东赞,又交给禄东赞这么一套攻城之法,可见这个人的能力有大,而且李弘觉得做这件事情的应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股庞大的实力才对。
    这个问题一浮上他的心头,就让李弘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要是真有这样大的一股实力在暗中相助禄东赞,他还真怕自己的计划是不是已经被禄东赞知晓了,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在这一战斩杀禄东赞,歼灭吐蕃精骑。

第二百章 这都疯了(下)
    “嗖!嗖!嗖——”的声响划破了空中凝固的空气,还在攀爬的吐蕃士卒中间,狠狠的摔下梯子,砸在准备攀爬的同伴身上。宇文重天一遍指挥弓箭手射杀城下的敌人,他自己也没闲着,他看到城下远处一个吐蕃千夫长样子很嚣张,正在督促自己的手下攀爬,就弯弓搭箭,一支羽箭破晓而出,“噗嗤”的一声,射入了这名千夫长的咽喉,这名千夫长一声惨叫都没有叫出便栽倒在地上,将他身边的士卒下了一跳,忙蹲在地上不敢起身。
    刘文杰指挥长枪兵一边对付云梯上的吐蕃士卒,一边一枪一枪的将爬上城楼的吐蕃士卒刺下了城楼,刘文杰更是身先士卒,他冲锋在最前面,只要那里吐蕃士卒攀爬上来的多,他就冲入那里,长枪挥舞的就像毒蛇一般,将一个个的吐蕃士卒刺下了城楼。
    宇文重天和刘文杰都清楚太子的雄心目标,今天太子前来观战,是他们要表现自己的最佳时机,就全力的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
    李弘早已观察到了两人的指挥才能,说实话不是让他很满意,可想到两人的年纪,再想到大将之才可遇而不可求,就也不再有太多的奢望了,两人的表现在他眼里算是过关了。
    再看黑齿常之虽没有郭侍封一样指挥大局机会,可他守护的城门口一段固若金汤,吐蕃人用攻城车敲击河州城高大坚固的城门,均被他指挥的士卒用大石块和弓箭射杀在城门口附近,慢慢的城门口附近堆满了尸体,尸体赌注了吐蕃尸体前进的道路,让他们攻破城门的想法更加不可能了,因为攻城车根本就没办法碾压过同伴的尸体走到城门口。
    这样的攻城战不够惨烈,因为基本上是大唐守卒在收割吐蕃攻城士卒的性命,可李弘看着心里也很不舒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场大战,数十万人参战,战后能活下多少人呢?战争本就是残酷的,侥幸活下来的人会享受荣华富贵,死在战场上的人估计就连一点点的荣耀都得不到吧!
    可是这就是战争,这就是这个残酷的世界,你不攻打别人,你不杀戮别人,你就只能受到别人的杀戮,只能被别人欺负。
    因此,李弘才会在西征欧洲大陆是需要吐蕃精骑,需要西域几十国的大军。他不觉得自己是个多么好的人,可在完成自己宏伟目标中能够尽量的减少大唐士卒的伤亡,他就是被某骂名他也在所不惜。
    吐蕃人的攻势很猛,可在郭侍封的运筹帷幄和黑齿常之、赵文杰、宇文重天的协助下被遏制住了,一万吐蕃士卒投入了攻城大战,八千大唐守卒还是守住了自己的城楼,没有让吐蕃人攻破,同时给了吐蕃人一个教训,让他们在河州城下留下了两千具尸体。
    远处观战的禄东赞看到这一幕时,就果断的下达了撤换这次攻城士卒的命令。
    “大相这是为什么?”禄东赞的亲卫队长桑巴斯问道。禄东赞面无表情的说道,“让卓木的大军上。”
    他身边有六万大军,六万大军以一万为单位,每次攻打河州城一个时辰,就换另一支万人对攻城,他就不行这样轮换攻打河州城,大唐三万守军能守得住河州城。
    再说,他要的不是城破,他要的是怎么最大限度的杀伤守城的大唐士卒,怎么耗费大唐守卒的战斗力。
    想要攻城河州城是在今天晚上,因为晚上出其不意的攻破了河州城,他才能出其不意中生擒了太子李弘。要是现在攻破了河州城,晴天白天的李弘又不是傻,不知道跑路吗?
    不得不说禄东赞很枭雄,为了生擒李弘,不惜牺牲自己的部下,这要放在李弘身上估计做不到,至少现在的李弘还做不到。
    “诺!”桑巴斯领命。
    “呜呜呜——”吐蕃大阵中传出了牛角号声,还在攻城的吐蕃士卒听到号声,就朝水一般的退下了。只是这部分攻城的士卒退下,郭侍封和河州城上的大唐守军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就见又有一万吐蕃士卒推着攻城器械,杀气腾腾的冲向了河州城。
    妈蛋——!禄东赞这孙子这是想玩车轮战吗?
    不管是郭侍封还是黑齿常之、刘文杰、宇文重天都在心里大骂不已。
    八千守卒收河州城,兵力不说捉襟见肘可也不能说充足,城里最多只有三万多点人马,只能分成三拨轮换,可吐蕃六万大军轮换攻城,兵力是大唐守卒的两倍,时间一场大唐守卒就扛不住的。
    只是郭侍封和黑齿常之等人明白禄东赞的意思也没办法,谁叫人家吐蕃人不怕牺牲,不怕损失,喜欢用这种疯狂的攻城方式呢?
    看到城下密密麻麻的冲向城下的敌人,郭侍封再次下达了准备的命令。大唐守卒开始整理箭矢,清点伤员,补充作战人员,再次准备迎战吐蕃人的再一次的疯狂进攻。
    李弘看到这一幕时也清楚了禄东赞的攻城方式,禄东赞还真舍得牺牲自己的手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