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仿毛遂自荐,而不得耳!这二公子,才高,才高啊!”
走在许都的中央大道上,曹丕对捧着先农像的典韦说道:“伯英,这几日抽空去司空府找人打探打探这陈季方是何许人也,家乡何处。”
典满马上答应下来,没有一点犹豫,要说现在打听消息这种事情,典满还真比他曹丕强,毕竟典韦留了些家业下来,典满现在是一家之主,能够支配的资源就是比他曹丕多,曹丕现在虽然锦衣玉食,还有骏马骑。身上着实身无分文。
盏茶时分,两人一马已经出了许都城,现在的曹军不但占了整个兖州八郡国,还占了部分司隶之地,比如现在废墟一片的东都洛阳就在曹军夏侯惇的掌控之中。还有大部分豫州地界也在曹军掌握之中。比如现在许都所在的颍川郡就是豫州地界,另外除了汝南郡经常被袁术袭扰之外,豫州的一郡四国皆在曹军掌握之中。
豫州就是现在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而曹丕踏着的颍川郡则属于后世的河南省境内,许都背靠嵩山山脉,地处中州平原的西部,按照气候分部来说是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接合部,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雨量适中,在秦汉年间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在曹丕看来,这儿不种杂交水稻而种粟米,真是太可惜了。
自建安元年,也就是去年时,曹操施行了屯田制后,许都周围的乡县就多了很多有屯田聚居地,大多数为民屯,民屯就是曹军提供农具和耕牛等生产工具,划定定盘,收束因为战乱失去家园的流民在指定的地方从事农桑生产,所得收成按照官六民四进行分成。
军屯则是随军民夫和一些年老军士呆的地方,不过在军屯中只有一小部分耕地,大多数军屯中人是从事养殖和锻造铁器等生产工作,汉朝军队中民夫占有重要的地位,运输粮草、埋锅做饭、安营扎寨等辅助工作都是民夫完成的,现在天下领兵之人要用民夫都是用强征的办法,或者就是征用一次给一次工钱。而曹操显然比这些人高明得多,曹操是挑了健壮的流民当做民夫,然后不打仗的时候让他们在军屯从事生产,军屯的耕地和牛羊刚刚够这些民夫糊口,这些工作用不到所有的民夫,所以剩下的民夫则从事养马、锻造武器、铠甲、以及马缰、马鞍等军用工具。闲下来的时候这些民夫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比如行军、听金鼓号令和各种有关后勤的训练。
除此之外,军屯中还有一些年纪渐长又不想退伍之后去做人家下人的军士,这些军士离开军队之后就会进入军屯,从事生产工作,有时也帮着训练民夫,这样一来他们也是不愁温饱的。
曹操任命了两人来负责屯田工作,其中一个叫做枣祗,任屯田都尉,主管民屯一切事务,另一人名叫任峻,任典农中郎将,主管军屯一切事务。
曹丕现在要找的人是任峻,因为民屯那边主要从事耕作,现在种的又都是粟米,古代耕作技术又粗糙,土地恐怕已经不太适合水稻生长,而军屯田地少,土壤条件还在。加上从事的养殖业和锻造业都必须接近水源才可以,毕竟牛羊要喝水,而且养殖业也包括养鱼。
另一方面汉朝的锻造技术已经有了淬火一说,而且冶铁的风箱动能是用一种叫做水排的装置,说白了就是用水车作为动力来源,对着皮革袋子鼓风,然后催动风箱。加上生产马缰和铠甲上的布料等纺织品也需要用水车来催动水力磨坊,所以在军屯那儿,水源必不可少。
有水源自然就可以种水稻,这就是曹丕选择军屯的原因,另外军屯有人从事锻造工作,自己顺带可以改造一下那破马鞍还有摸索一下马蹄铁的制作工艺,改变世界要从后勤开始啊。
任峻字伯达,曹操刚刚起兵没多久,此人就豁出了家底带着几百个族人投靠了曹操,是曹军中绝对的元老级人物,而且说起来他现在已经是曹家的亲戚了,曹操把自己的从妹嫁给了任峻,由此可见任峻在曹军中的地位,话说回来,若不是绝对的信任,怎么会把军屯交给任峻,要知道军屯制造的武器铠甲是供应给曹军的,军屯养的马是供应给虎豹骑和曹军诸将的,这等命脉,不交给完全信任的人,那也不是曹操的作风了。
当然,任峻也很称职,每天都在许都附近的军屯巡视,曹丕自然不会蠢得挨个军屯去问,而是进了颖水之畔最大的军屯里,这里有典农中郎将的府衙,也是任峻平常办公的地方,只要进了此处,亮明身份,自然会有人去通知任峻。
第十二章 东归贵贱()
曾经的许都内城,现在的大汉皇宫,仓促所建,自然比不了长安城的未央宫、长乐宫,不但如此,现在的许都皇宫处处都在修葺,这也是难免的事情,毕竟天子定都于此也就是去年的事情,要修建起一个看得过去的皇宫当然不是这短短时日能够做到的。
当然这样大肆修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曹操能够通过负责修葺的人完全监控住皇宫中的所有人,后世对于曹操请皇帝来许都有两种说法:即“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管是奉还是挟,适当的控制是免不了的,不然白养那么多口人又是何必?
曹操有这样的心思,皇宫里的人自然也会有别样的心思。
如今的天子和嫔妃所居住的地方是许都内城几处富商的宅院打通之后略微修缮而成,其中皇后居所是一处被假山、园林、九曲回廊包围的九脊顶两层建筑,这建筑里面已经被修葺成了椒殿,殿中有两人,上首一人身穿红色留仙裙,裙裾像一片巨大的荷叶铺开在地面,足足有三尺见方,这要站起来,裙裾是一定会拖地的。
这女子头梳凌云髻,发髻高耸蓬松,好似直入云端,其上还有琥珀制成的精致饰品,这琥珀是张骞出塞之后打通了汉朝跟西域的贸易通道才传入中原的,是个稀罕物件,而且此女能梳凌云髻,身份自然是呼之欲出:当今天子之妻,母仪天下的伏皇后伏寿是也。
伏皇后比当今天子刘协年长一岁,今年只有十七岁,相貌清俊,身材中等偏瘦,眉宇之间却有皇后威仪,下首一人五十多岁,相貌和伏皇后有几分相似,三缕长须在额下,气度沉稳,即便是坐着,也看得出其人身材俊伟,如渊亭岳池,此人乃是伏皇后之父,中散大夫,伏完。
殿中除了这对父女再无别人,案上没有任何待客之物,卫士也被远远支开,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阿翁,这次曹操新败,折了长子,气势大挫,不知我们是否可以乘此机会举事,连同卫将军等一众东归旧臣把曹孟德及其党羽统统拿下,再让天子定其罪,昭告天下,再招回镇东将军刘皇叔,借其力平定豫州兖州之地,稳定根基,日后逐个击破天下有异心之人。”
伏皇后说得兴奋,脸色有一抹嫣红,从她直呼曹操其名这点上看,就知道她对曹操在许都种种做法非常不满,铲除曹操之心如何迫切。
“此事只怕不妥,先不说曹孟德在许都屯有重兵,就算东归旧臣一起举事,号召旧部偷袭得手,也难以抵挡曹军麾下将士反扑,更别说现在曹军猛将夏侯元让已经被表为河南尹,驻军洛阳,洛阳离许都不过三百余里,若这边还在和曹军残部交战,那边洛阳援军已至,我们就是腹背受敌,离败亡不远了,何况现在东归军士已经被编入曹军,有人在军屯,有人做民夫,还有一部分在军中各部曲,如此分散,如何让东归旧臣号召旧部。”伏完连连摇头。
“阿翁本来已经官拜辅国将军,仪同三公,有开府之权,这曹操自天子定都于此后竟然逼阿翁交出印绶,改任一个区区中散大夫,位尊不如九卿,权重不如太守,实在是欺人太甚,不杀此人,我枉为皇后!”伏皇后恨恨说道。
“时机未到,曹孟德此人。。。。确实心机难测,比起董卓暴戾更让人忌惮三分,不过我听闻汝南袁氏的袁公路已经在九江称帝,曹孟德既然奉天子幸许都,自然要兴兵讨伐这等逆贼,届时他不在许都,再作计较。”
“还是阿翁思虑周全。”毕竟在董卓霍乱朝纲时和东归路上经历了很多凶险,伏皇后不是一味冲动的人,一下就明白了其中利害。
与此同时,在陪着曹丕等候任峻的卫士正是一个东归旧臣的旧部,所谓东归旧臣,就是一道和当今天子趁着董卓死后手下内斗的机会一并逃出长安的文武百官,那一路逃遁也经历了数次大战,比如现在控制长安的董卓旧部李榷郭汜的几次追击就杀死了很多文武官员和皇宫嫔妃下人,当然死得最多的还是军士。
其实伏皇后想让东归旧臣号召旧部起事弄死曹操这种计划着实太天真,现在东归军士在许都吃好喝好,谁会理那些个害得自己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经历九死一生才从长安跑到许都的旧时将领,虽然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但是有这种觉悟的大多是读书人,而不是军士,比如现在伺候曹丕这位名叫陈三郎的军士就没有这种觉悟,作为负责典农中郎将府中的杂物的小头目,这辈子能够见着司空公子的机会也许就是这一次,伺候的卖力些,让公子记住自己,说不定就是飞黄腾达了。
现在曹丕面前的案子上已经有了茉莉花酒和一些肉脯。这是陈三郎平时珍藏着舍不得吃的东西,这种玩意那是要年关才吃的啊,但是现在见着了司空的公子,那今日就是比过年还要好的日子,必须拿出来。
肉脯其实就是腊肉,曹丕寻常日子是吃不到这种东西的,不是因为它太好,而是因为它太次,谁敢把这种不新鲜的玩意给曹丕吃?找死吗?至于茉莉花酒,比起颍川钟家庄园的也差得太远,但是曹丕也知道像陈三郎这样的人,能拿出这些东西真是出了血了,此人用意,自然也很清楚。而自己来这里做的事情也需要人手,喝了一口茉莉花酒,淡然问道:“这位壮士,今年多大了?”
“啊~回公子,俺今年19了。”陈三郎用他觉得最为恭敬的语调答道。
“俺。。。。你是长安人?”19岁,不属于年老军士啊,为什么被分到这里来了?曹丕心里有点疑惑。
“不不不,俺是雍州人,之前在卫将军麾下当差,护着天子东归,到了许都一直在这这军屯做事。”卫将军,不是姓卫,而是护持天子东归的一个将领董承,此人女儿乃是天子宠妃。
“军屯之中,如你这般东归的军士很多吗?”
“多啊!同来的东归军士过半都分到了军屯里,还有小部分去了民屯。还有写依旧在军中。”
原来如此,力分则弱,看来是我老爹有意为之。曹丕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你是雍州人,可会耕种?”
第十三章 赌()
“会啊!俺家在雍州边上,离长安也不算太远,那里好些庄园邬堡都有良田,俺未从军的时,常去做帮工。”
“哦?那你耕种的是什么东西?粟米?”
“是啊,俺帮工那会,种的多是粟米,和这儿的民屯差不多。”
“既然如此,你可知这每一亩能产多少粟米?”
“俺在民屯的同乡说过,这许都地界土地好,一亩地粟米的收成能到8石,寻常土地能有7石已经很好。”
“8石。。。。”曹丕立即印证在自己脑中汉朝尺寸,然后对照后世尺寸开始换算:
“现在普遍用石做买卖单位,所以之前在米铺看到的一个陶罐子应该就是一石的量,目测陶罐里大概有25斤到30斤的粟米,取中间值27斤,亩产八石就是216斤,班固写的《汉书》里记载汉武帝之后通用大亩制度,一大亩大概有465平方米,465平方米产粟米216斤,那么667平米则产粟米309斤。也就是说按照后世的一亩667平米亩产值算的话这年头粟米亩产大约309斤,而且还是比较好的耕地。”
得出这个结果后曹丕暗暗摇头,要知道早在21世纪初,中国的第二期超级稻就可以达到亩产800公斤,没错,是公斤,也就是1600斤,是现在亩产的五倍有余,而且还是水稻,不是粟米。
当然超级稻需要含有缓释尿素的化肥,这种东西在牛的消化过程中产生,至于如何提取出来,现在这个年代绝对没有这种科技条件,不过只要能够培养出杂交水稻,用牛耙耙和马耙耙按量施肥,加上杂交水稻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具有杂种优势第一期弄个亩产300公斤是没有问题的。
嘿!三百公斤,足够爆了掉现在的粟米产量了。
眼前这人还算机灵,应该能帮我做些事情,曹丕暗暗盘算着,嘴上又笑问:“你可知这军团之中有多少耕地?”
“这。。。。俺在这府中当差,着实不知道军屯中的事情。”
此时府外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个四十出头,身穿黑色长袍,头戴进贤冠的男子带着四个随从快步走入府中,曹丕立即起身作了一个大揖口称“姑父”。
任峻快步上前,托起曹丕,哈哈大笑“贤侄,怎会今日来此。”这句话是任峻心中的困惑,这位司空公子喜好剑术,御射,读书,这军屯之中与这些喜好有关系的就是此处有弓矢骏马,但是这两样东西都是军产,就算是司空公子前来,也不能随意调配,如果曹丕来意是为此,倒是让任峻有点为难。
曹丕笑了笑,不答反问:“尝闻姑父喜好对弈,侄儿最近痴迷于此道,想和姑父对弈一番,以做消遣。”
任峻闻言一愣,他确实比较喜欢对弈,对弈嘛就是下围棋。其实不止是他,这天下只要有些地位的人都喜欢对弈,毕竟这种既能彰显智力又能放松身心、消磨时间的活动在缺乏娱乐活动的汉朝还是很吃香的。现在的经学第一人,郑玄的师傅马融就写过一篇《围棋赋》,其中有一句是“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由此可见,围棋也是一种显示将兵之才的游戏。
在这纷扰的乱世,将兵之才是一种了不起的天赋。
所以此时,围棋更为兴盛。
任峻还没冠礼就开始玩围棋,棋力很强,就算曹操一时不慎,都会败在他手下,只不过现在当了典农中郎将,已经很少跟曹操对弈了,至于其他人,还真不是他任峻对手,曹丕虽然有年少高才的名声,但是却没听说他跟谁对弈过,现在突然提出和他任峻对弈,多少让他感到有点意外,不过他确信曹丕必然不会是自己对手,对弈这东西,不但讲天赋,还要讲心性,曹丕这种总角少年,恐怕也就刚学没多久,也许教他对弈的人相让,让他赢了几次,忘乎所以,所以才来找自己练手的可能性居多,所以任峻也没有推迟,含笑答应。
他是曹丕长辈,可不用让着他,完事后再指点他几手,说不定会让这个侄儿更尊重自己。
曹丕见任峻答应了,随即笑了笑,说道:“单单下棋,太是乏味,不如我们赌些小玩意。”
任峻一笑,心道原来不是来找我练手,是来讨东西的,笑问:“侄儿想赌什么?”只要对方说要马和弓矢,他会立即拒绝,事关军资,哪怕他有把握胜过曹丕,也不会冒险,这是他性子使然,也是曹操信任他的原因。
“侄儿若败,门前那匹坐骑就归姑父了,若侄儿侥幸赢了,只求姑父给我一块水田,所求不大,二十步足以,若是军屯没有水田,但求姑父在颖水之畔划个十步空地给我。”
“嗯?这。。。。。。。。。倒是好办,只是。。。姑父多口问一句,贤侄要水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