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军屯和民屯的水田非常壮观,因为挂在稻子上的花儿很多,就像去年先农坛边上的两亩地一般,甚至有些还更多。
这一下不止许都的百姓能够看到,整个颍川的百姓都能在山岗,土丘上看到军屯和民屯中那密密麻麻随风摇曳的稻花。
这种景象让很多耕种了一辈子的农民泪流满面,跪着磕头,直说苍天开眼。
当然,弘农郡的杨氏庄园、车骑将军在洛水上的庄园,伏家在豫州境内新建的邬堡也开出了这样的稻花,因为他们从任峻那里拿走了一些种子。杨彪、董承在朝堂上拿着吐沫横飞地拿着一株挂满稻花稻子说并非是先农天授奇术给司空之子,只不过是因为司空的公子拿到了一些好种子,种出了好水稻蛊惑人心罢了。
这一次,伏完、吴硕、种辑、吴子兰纷纷开口,请天子再诏司空公子上殿,看看他如何辩解。
曹操铁青着脸于朝堂之上一言不发。让人告知郭嘉把曹丕招入殿中。其实任峻已经告诉过他这群人拿走了一些种子,还说曹丕当时不以为意,所以他就没放在心上,谁知对方也种出了这样的稻子,所以现在曹操也想听听自己儿子如何辩解。
当郭嘉脸色阴郁的来带曹丕去皇宫,并且责问他为何不让司空把种子收回时,曹丕却露出了诡异的笑容,欣欣然跟着郭嘉上殿去了。
第九十八章 袁绍出兵()
许都皇宫,朝堂之上。曹丕和上次一般,站在一个离刘协不远不近的位置。目不斜视,云淡风轻地看着手上拿着一株挂满稻花的稻子、正冷冷凝视曹丕的董承。
和曹丕料想的一样,刘协刚刚宣他上殿,董承就开始向他发难,先说所谓先农天授不过是因为种子好,然后开始逼问曹丕的种子是来自何处?何人指使曹丕拿种子种出这种稻子辣子妖言惑众的。
太常杨彪看着曹丕,脸上似笑非笑。中散大夫伏完也是如此,曹操则面色不豫,双眉紧蹙,好像在思考对策。
“董将军,汝偷走了先农赐福的稻子,私自耕种,已经冒犯神邸。凡俗之人行偷天之事,行一小惩、行二重罚、行三必死。今年丰收时节,若非军屯种出的水稻,收成至少会少三成,因为先农震怒,会使稻花败育,无法结子。”曹丕平静地说道。
“一派胡言!这种子根本不是从军屯得到,乃是车骑将军从西域买来的!难不成汝想拖延时日?等军屯稻米成熟以功抵过?我大汉立国之本,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欺君罔上、妖言惑众,无论何功都难逃一死!”吴硕站出来大叫道。
“哼!西域有稻子?可笑之极!请陛下派农事属官监察军屯、民屯之外种有先农赐福之种的水田,若是盗取的赐福之种,收成至少少三成,甚至会少五成,其特征就是稻花败育,这无法作假,若是董将军不敢给属官监察,就是做贼心虚。”
“竖子!尔竟敢。。。”董承大怒,却碍于曹操威势,只能用稻花指着曹丕,哆哆嗦嗦地说不出话。
董承本来是董卓女婿牛辅的蜀将,在董卓集团不过是一个三流五武官,只是投机成功现在仪同三公,根本就是个草包,被曹丕怼了一番就有点说不出话来。
同样手上拿着稻花的杨彪此时也不发一言,看曹丕这有恃无恐的样子,恐怕真如他所说,自己弘农庄园稻田里种的稻子至少会败育三成,因为去年曹丕反自然的稻子已经让他们吃了个大亏,今年曹丕又要等到秋收时间见分晓,想必也是成竹在胸。
虽然现在杨彪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种出来的稻子会败育,但是看到曹丕拿云淡风轻的表情,他知道,此次布局又失败了。
难道曹家真有天佑?是天亡汉室?杨彪心中暗叹,同时在想是否能够把自己庄园田中的稻子铲掉,以免倒时给曹操攻讦自己杨家冒犯神邸,砸了天下百姓饭碗,这帽子就算累世公卿也担不起。。。
不过董承却不像杨彪这么没底,反而大喝道“既然如此,秋收时节再见分晓!哼!不知本将军,伏大夫在豫州的庄园,太常杨公在弘农的庄园都种有此种稻子,届时就请属官看个明白!”
曹操看到曹丕表现显然想通了一些事情,冷笑上前说道“事关车骑将军、太常、中散大夫之清誉,万万不可胡乱派些属官就完事了,请赵司徒去弘农豫州董家庄园住着,看看稻子是否会败育。至于弘农杨氏庄园和伏家庄园,则请少府孔文举监察之,孔子世孙想必不会做出掩人耳目徇私舞弊之事吧。”
赵温也是出自名门,其祖父找戒历经汉安、顺、冲、质、恒五朝,从汉顺帝开始就是三公,连做四朝宰辅,其叔赵典恒帝间任九卿多年,其兄赵谦位至三公,这种世家大族子弟最重名声,而且现在赵温也是司徒,虽然没有实权却人人尊敬,去监察董承庄园必然不会徇私。至于孔融虽然靠向东归一党,可是他有名士的骄傲,所以也不会徇私,曹操这一手可以说是非常的毒辣。
孔融闻言傲然道“清者自清!孔家后人不会做违心之事!”
刘协一直默然不语,不发一言,直到众人吵完之后便让黄门宣布退朝,至于这监察之事就交给了赵温和孔融处理。散朝之后曹操和曹丕一起乘着马车离开了皇宫,车上只有曹操和曹丕父子,连郭嘉都不再车上。
马车上曹操问道“吾儿为何能够断定董承、伏完、杨彪的水田会败育。”
“若不能沾染父亲祭祀先农所赐福的绳索,败育是必然的,第一年败育三到五成,第二年败育七成上下。”曹丕缓缓答道。
他当然不会说二代的杂交水稻是雄性不育保持系和恢复系混种的,保持系不具备自体授粉的能力,只有通过恢复系的雌花花粉来完成授粉过程,从而结出稻谷。没有绳子拉花这种外力干预,依靠风吹和昆虫沾染的自然授粉成功率不会超过1。而杂交水稻孕育保持系的几率还高于恢复系,也就是说,董承他们的水田只能依靠半数的恢复系字体授粉结中,保持系会全部败育,曹丕说七成还是怕他们运气好,拿的种子都是恢复系的。
“若是天子祭祀求先农赐福会否有用?”曹操谨慎地问道。
“天子现在依旧是天下至尊,若他祭祀自然有用,是以拉花的人要是亲信,不然泄露出去,日后这稻子就不是吾一家能种了。”曹丕现在不会傻到说只有你曹操祭祀才有用,这样的话多疑的曹操会怀疑只要用绳子拉花就能够保证收成,虽然这种动作在古人眼里起不到任何意义,也很难怀疑到这方面,但是曹丕还是选择了稳妥。
至少说刘协祭祀也有效可以让曹操小心谨慎地对待用祭祀绳子赐福的事情。
曹操点点头,说道“袁绍已经破了公孙瓒,北方打定,探子来报,此人似乎起兵南下,为父要带兵北上黎阳震慑此人,不日便要启程。许都中事文可找文若、武可寻尔文烈族兄。赐福之事,汝要小心行事。”
曹丕立即答应,此时马车停下,曹操和曹丕一起回到曹府,下人来报,王朗已经在曹丕书房等候,曹丕辞别曹操回到书房里。刚到书房,王朗就笑道“会稽族人来书,袁公路已经病逝了。”
闻言曹丕心中恍然,难怪袁绍迫不及待地要打曹,现在袁术一死,汝南袁家的根基算是没了,而且接曹洪班的汝南太守李通也是个厉害角色,没有了九江袁术的呼应,汝南依附袁家大族只有被打击和臣服的份。袁绍虽然是庶出,但终究还是袁家人,道义上不能坐视不理,所以,袁绍发难了。
第九十九章 秋后算账()
“先生在会稽还有族人?”曹丕有点奇怪,现在孙策几乎已经把整个江东打了下来,会稽自然也不会例外,作为会稽太守的王朗家人在王朗留在朝廷的同时居然还在孙策手底下生活,这事情就有点奇怪了。
在曹丕的印象里,孙策也是个脾气暴躁的人,暴怒的时候孙策会做些极端事情,比如原来吴郡太守许贡就是被暴怒的孙策杀死的,当然,最后孙策也因为杀死许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王朗捋须一笑“公子此问,是否因为吴郡许贡之事”
曹丕点点头,说道“这许贡乃是在吾族中素祖父景节公后告老后任的吴郡太守,传闻这许贡只是因为和吾父传书,孙伯符就要了他的命,先生以孙伯符使者身份来许都,随即留住于此,不怕他迁怒先生家人吗?”景节公就是曹洪的叔父曹鼎,在许贡之前当过吴郡太守。
“孙伯符杀许贡后几日便后悔了,奈何恨错难返,自许贡死后,无论是江东大族、还是如吾这般的旧吏,都好过了不少。是以孙伯符并不会残害吾族人。待得徐州地界太平一些后,吾便传书让家人来许都了。”
曹丕点点头,想到后来孙策死后孙权对江东大族和降将的怀柔政策,说不定也是孙策临终前的指示,要不然那时候年纪小血气方刚的孙权恐怕忍不了大哥被暗杀的仇怨,迁怒于人。当然也可能孙权本来就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不过曹丕对此没有太担心,因为要和孙权直面的那一天还早得很。
说了些闲话后,王朗继续给曹丕讲周易,一直讲到午膳时分,才离开,曹丕送走王朗后便开始用膳。现在曹丕的小院子人虽然多了,但是有资格和他一起用膳的只有两人,一个是曹真,一个是典满。吕玲绮、挛鞮都是去厨房那吃,不过拖了曹丕的福,他们的伙食很不错。
至于高顺,曹丕几次邀他同桌吃饭,但是高顺都是身份有别,自己去厨房吃去了。曹操在几日之后带着军队开拔前往黎阳,只留下了五千军士镇守许都。
现在稻子已经开花,曹丕这些时日每隔几天都骑着自己的骏马带着曹真、夏侯霸和一群小字辈的族兄弟们穿梭在豫州附近的军屯跟民屯之间作绳子拉花的工作,当然除了曹丕之外,大家都觉得这是在给稻子赐福。
每天晚上稻田里都会有蛙声一片,风吹稻花摇曳之中,月光如水播撒,在静谧的晚上面对这样的景致,是很惬意的。曹丕这样的作为让曹休多了不少活计,虽然在豫州境内,可是还是要保护公子的安全,特别是几日之前曹操带着大军离开许都时更对曹休千叮万嘱,务必保护公子安全。所以曹丕带着曹家、夏侯家的子弟们穿梭在豫州附近的时候总有那么十个头上插着羽毛戴着却敌冠缇骑跟在曹丕身后,这乃是曹休南军的精锐亲兵。
这日带着曹真等人深夜拉花后,正准备在军屯住一夜,天亮才入城,刚回到房间时却发现穿着一身直裾素纱衣的曹休正坐在房间的榻上。
直裾素纱可以说是汉朝制衣的最高技术,不但需要上好的蚕丝,还需要上好的裁缝,这种衣服有茶色、绛红、灰、朱、黄棕、棕、浅黄等。衣服上纹样有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几何纹等。这种衣服是罩在丝绸深衣外面做装饰用的,非常的轻,轻到不超过三十克,曹丕在后世见到过出土实物,还是西汉的,折起来可以放进一个火柴盒里,当得上薄如蝉翼”、“轻盈若烟”。
当然这种衣服在这年头那是天价的,曹丕只见过曹操、还有曹家第一富豪曹洪穿过,其他人还真没见过,现在曹休穿着,足以说明这家伙身家丰厚,至少曹丕没有这种衣服。
曹丕关好门,来到榻上的另一边,问道“文烈兄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
“自有要事。”曹休一边说一边把几个月前曹丕给他的白纨拿出,说道“这诏书已经有了玺印,正是那次贤弟入朝堂时为兄趁机印上去的。”
“可是吾父已经出征黎阳。”曹丕暗叹这东西来得不是时候。
曹休说道“那就先收留在贤弟处,等族叔回师再献之。”
“也好,吾还和那帮东归旧臣又赌斗,秋后方能见分晓。”曹丕一边说一边把东西收入袖中。
曹休笑道“已经耳闻了,现在许都城中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寻常百姓,人人都在看热闹。”
曹丕笑了笑,接着说道“尚需一人构陷董承,最好是其亲近之人。”
曹休点了点头说道“为兄已经派亲信日夜在董府附近游弋,物色人选。”
“妙极,妙极!”
“文谦将军已经领讨逆将军之职,镇守河内,要不然力分则弱,董承开府在即,若是他在族叔与袁绍争匈的紧要关头联合刘备、张绣之流发难,还真是不好对付,因为开府他可以征辟为由大肆收拢游侠,配合宫中虎贲,还有外患,那后果难以预料。”曹休说道。
曹丕以为乐进打完河内就会回来,却没想到会驻军在那,不过为了挡住袁绍从哪里渡河,驻军也是正常的。不过他曹丕深知历史走向,所以没有像曹休那么担心,而是说道“现在刘备刚刚杀了车胄,根基不稳,张绣没有粮食,恐怕马上要变成流寇,不足为虑。许都中事秋后在做计较。”
曹休点点头表示赞同,随即告辞打马离开,他是南军统领,要进城门自然简单,喊一嗓子就好,当然曹丕也简单,不过带着那么多人骑马骑驴深夜进城,太扰人清梦,所以出来拉花之后他会住在军屯。
曹丕脱了外袍,把那白纨拿出来,展开看了一眼,然后瞟了瞟在下方按个玺印,嘿嘿冷笑几声自言自语地道“这就是衣带诏啊!还是在老子手上!一定要把他的效果加成一番才是。”一边说一边躺在榻上,把白纨折好放在一边的同时,一个歹毒的计划已经在他脑中成形。
我都忍不住觉得自己很卑鄙啊。。。。
第一百章 第一计()
曹操进军黎阳的日子里,许都是平静的。曹丕怀中揣着的衣带诏还在等待这最佳的时机。对于在六七月份对峙在黄河两岸的曹操和袁绍来说,今年必定不会发生什么大战。因为八月份就是秋收时节,对于刚刚破了公孙瓒完全平定四州的袁绍来说,这一年的赋税尤为重要,如果这一年没有收够足够的赋税作为粮草,袁绍根本不具备南下中原的资本。
相比于袁绍,曹操的状况会好一些,虽然不像袁绍那样又北方四州广袤的土地作为支持,还要发朝中百官的俸禄,粮食怎么算都是不够的。好在曹操已经开始了屯田制,不需要像袁绍那样派人从各个郡县点算粮食上交,典农中郎将任峻的民夫就可以完成这些事情,至于百姓的赋税,那是很低的,能够养活朝中三公九卿已经不错,更别说皇宫还有皇帝、后妃、外戚、黄门寺人了。
所以曹丕料定,袁绍会在秋收时节暂时退兵,而曹操也会挑这个时候回许都,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刘备和张绣两个后患。
现在曹丕需要做的事情是,静待曹操回来,然后拿着衣带诏掀起一番腥风血雨。当然,也不能忘记带着那群小弟们往来于军屯和民屯之间拉花。
两月的时间过得很快,稻谷成熟的季节曹操已经班师回到了许都,毫无疑问的,军屯和民屯的水田已经丰收,总共得稻谷近三百万斛,亩产是粟米的两倍有余。
面对这样的产量,所有人都惊呆了,虽然他们已经在去年见识过增产的水稻,但是所有军屯的水田都是这样的产量还是让曹操的谋士跟将领们大大的吃了一惊,荀彧和荀攸甚至开始盘算是否可以给豫州和兖州的百姓免税了,同时还在考虑是否应该大幅削减地方大族的赋税,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大族进入豫、兖两州,充实人口。
当然有人欢喜,自然会有人难过,就在荀彧和荀攸拟定减税奏折的同时,董承、伏完、杨彪突然告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