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定是陛下胸怀落英王国,心系天下百姓,以致于难以专心修练,功亏一篑殊为可惜。最近一段时间,老臣倒是自作主张,处理了一起令朝野动荡的事情。起因是将军府和总管府的两位公子哥……”
如此这般,没有丝毫的添油加醋,将龟蛋太子赠送美人宝物之事,以及自己为了国家安稳,出面平复风波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相爷大人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大家有目共睹,朝中之事也只有托付于相爷,才能安享太平。”
听得东方昱并无做作的叙说,穆梓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凭一己之力,轻松化解两大巨头引起的朝野纷争,本是大功一件,却以平常心对待,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邀功请赏,这份心境已非常人所及。
“但是,老臣安抚文武百官,只是出于需要,却并非本意。……私下里,我还是对这件事另有看法,现在一并禀与陛下知晓,对与不对,还请陛下圣裁。”
难能可贵的是,东方昱为了众臣定心,保留了自己意见,以大局为重,帮东野良和东木崖开脱,这份胸襟更是常人难以企及。
若是论处事能力及聪明睿智,东野良加上东木崖,也远远不及东方昱的一半。
再棘手的事,到了东方昱那里,都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多加考虑,就能够轻松自如的解决。
而且,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挑不出毛病。
整个落英王国,都知道东方昱的手段,为官多年,没有一个政敌。
“那……相爷的看法是?”
听到东方昱另有想法,穆梓似乎有些意外,追问道。
“回陛下。所谓无风不起浪——”
东方昱整了整衣襟,眯着眼睛,字斟句酌的分析。
龟蛋太子在如此敏感时刻,高调出现馈赠美女宝物,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小儿科的花招根本骗不了人。
落英王国乃泱泱大国,人才济济,甚至一眼就能戳穿他的把戏。
可是他依然毫不避讳,我行我素,而且是高调行事。
龟蛋太子应该是刻意为之,故意混淆人们的视线,搅乱局面,让落英王国陷入猜疑指责的矛盾漩涡。
往水里丢一颗石子,并不一定激起很大的涟漪,可要是朝中有人配合,趁机煽风点火,那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虽然,总管大人和东木将军乃国之栋梁,对陛下的忠诚不容置疑。
但是,在朝中通敌者身份未明的情况下,谁也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包括东方昱本人在内。
……总管属下以及府中人员众多,良莠难辨,东野良大人更是性格温和,管理太过人性化,难免被人利用。
而东木将军麾下武将如云,多数立有战功,偏偏东木崖本人又好意气用事,管理松懈,即使有不法之徒钻了空子,也很难察觉。
这两人的部下,若有通敌之人,只要做事谨慎,要避开二位大人,好像也比较容易。
言辞恳切,几句话道出了两大巨头的管理漏洞,而且毫无诋毁之意。
即便穆梓听了,也不仅为之动容:“依相爷之见,该如何防范?”
“这个,老臣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东方昱沉思片刻,犹豫着说道:
“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身边缺少智囊类的得力助手,没有真正管理手段,这也是大多数官员的通病。……老臣以为,可以委派几位饱学之士,文职官员,前去辅佐两位大人,尽快揪出内鬼,给落英王国消弭隐患,也为他们洗清嫌疑。”
“相爷,话虽如此,可正如你说,在通敌者身份未明的情况下,满朝文武谁又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再者,如何配合也成问题,要是彼此不顺闹起矛盾,岂不是祸起萧墙?”
穆梓无奈地摇了摇头:“已经晚了。……难得相爷一心为国事操劳,呕心沥血,实在令人感动。”
“能得到陛下认可和褒奖,东方昱虽死无憾。”
东方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穆梓叩起头来:“非是老臣故意拖到现在,只是臣愚昧,前几日方才想起,请陛下恕罪。”
“相爷请起,虽然晚了,但没有责怪之意。”
穆梓伸手搀起东方昱,安慰道:“倒是相爷年事已高,应该多保重身体,落英王国还需要你,可别累垮了。”
“谢陛下!老臣与世无争,能为陛下效力已是荣幸,其他的并不在乎。”东方昱声音哽咽。
君臣二人重新回到位置坐好,又谈起眼下局势。
贾本国大军已蠢蠢欲动,据说共计百万之多,美其名曰:太子娶亲。
大张旗鼓,一来显示贾本国对落英王国的尊重,对小公主的热爱,二来彰显龟蛋太子的气派。
实际上,谁都知道,他们只不过借着太子大婚为由,大肆进兵犯境。
“……敢问陛下,落英王国已经没有小公主,该如何应对?”
东方昱忧心忡忡,眉头紧锁:
“据报,贾本国此次还运送了大量天雷炸,虽不知道具体数量,但至少有一百箱以上。若是不加以毁坏,只怕整个王城也要被炸个底朝天。……而我军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还有,贾本国的武宫太郎将军,修为达到王级,十分厉害。
而落英王国目前还没有与之匹敌的人选,前些天异象出现,却不知何人冲王成功。
……是否要加紧寻出此人许以官位,让他出手对付武宫太郎,为国出力。
“相爷可有线索?”穆梓眼睛一亮,急忙问道。
“回陛下,暂无线索。”东方昱一脸平静,接着说道。
不过,放眼落英王国,目前达到冲王级别的强者,除了陛下,就只有花木堡的杏老,一叶堂的阴老大,黑风会的黑烈风,东巴寨的巴振东。
其余的可能都已经超过大限,不在人世了。
或许还有江湖散修,但大海捞针,已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为今之计,只有派人去以上四家一一拜访,才能知道究竟……
“不行。犬养二宝早在落英王国境内,异象出现的时候,他必然会猜测,而孤也是有此资格的人选之一。”
如果现在派人寻找,就算做得再隐秘也难免不透露风声,那岂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那个冲王成功的人并不是落英王国的陛下,而是另有其人。
穆梓不等东方昱说完,就断然否定:
“至少犬养二宝不知道那个人是谁,对王宫还有所忌惮,我们绝不能主动暴露。……相爷一说倒是提醒了孤,即刻昭告天下,就说孤已经冲王成功。成为近几十年来,落英王国的唯一王者。只有这样,才能打击敌方嚣张气焰,给自己将士们鼓舞士气。”
“这个……”东方昱瞪着小眼,不可置信的看着穆梓,吞吞吐吐的说道:
“陛下,此举是否过于冒险?虽然犬养二宝暂时不会发现,但他一定会深究下去。而且如果那位真正的王级强者,因此生恨投奔贾本国,反过来与我们作对,岂不是弄巧成拙?毕竟王者的实力和影响,会左右到战局的胜负。而落英王国仅有一位战王,绝不能轻易失去。……望陛下三思。”
好不容易出了一位战王,国家不来招揽,反而被穆梓给冒名顶替了。
如果那位‘真正’的战王心里自然憋屈,一气之下反戈一击也并非不可能。
若是如此,则穆梓的决定无疑是自乱阵脚,自毁长城,落英王国危矣。
第二百二十章 以逸待劳()
战王与战帅实力的差距巨大,绝不是增加几个战帅就可以弥补的。
在这重要时刻,作此决定,所冒的风险将有可能是以一国存亡为代价。
明明穆梓的气息,只不过战帅级别,根本没有一点战王的威势。
即便故意隐藏,也不可能做到长时间的如此自然。
这一点,东方昱心中异常清楚。
虽然身为落英王国的宰相,一直以儒者身份示人,但实际上东方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的修武者,而且修为颇高。
然而,东方昱所不知的是,落英王国目前唯一的战王,的确就是穆梓,根本就没有冒名顶替,而是货真价实。
至于气息么,内中另有玄机。
“朕意已决,不再更改。”
穆梓长袖一挥,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相爷只要记住,此事决不可透露出去,其他的朕自有安排。”
对于穆梓的怫然不悦,东方昱有些意外,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有毕恭毕敬的目送墓葬陛下离去。
待穆梓走远了,东方昱的脸上依旧表现出非常的不解。
明明只是战帅高阶的修为,却甘冒失去战王助力,甚至多一个王级的对手,仅仅是为了‘鼓舞士气’。
难道陛下的面子这么重要,他的底气又是从何而来?
花木堡,堡主议事厅。
“师兄,关于敌我双方的大致情况,我知道的也就这些。刚才所做的分析和布置,难免有遗漏,还请师兄指点。”
熊壮正襟危坐,分外严肃,根本没有平时那种嘻嘻哈哈的样子。
“熊师弟,果然真人不露相。在玄天宗,你是出了名的不着调,没大没小没轻没重,没想到一回落英王国,亲王的风度气派顿时显露无遗。”
玄道满脸含笑,赞许的说道。
面对强敌不怯,分析军情精辟,排兵布阵沉稳,确是将帅之才。
玄道虽为师兄,却自叹不如。相比这场大战,玄天宗内门那点事,根本就不算什么。
熊壮对江湖势力的聚集,以及具体的安排,玄道都心悦诚服。
其他一切均无意见,只有一样,玄道只愿意负责玄天宗这一千多人的指挥,并不参与其余战力的指挥。
另外,佣兵团以及其余的江湖义士,都交由熊壮统一调度,这样就不至于顾此失彼,陷入混乱。
打战不是比试切磋,更不是单打独斗,国王陛下是整个落英王国的主心骨,东木崖将军则是军队的主心骨。
某种意义上说,穆梓和东木崖决定了落英王国的走势,胜则崛起,败则灭亡。
“而你就是其余战力的统筹,配合东木崖将军,做好协调,平衡,还要在局部战斗中取得胜利。”
一方是保国卫民坚守疆土,一方则攻城掠地强取豪夺,虽然目的不一样,结果却只能有一家满意,甚至一家都不满意。
所有的战争,都不可能存在双方满意的结果,所有的备战,都是围绕着己方的利益,做最大的努力。
但在此之前,双方投入数百万兵力,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战斗。
大规模的战斗中,如果一方具有一击制胜的实力,那么战斗根本就没有悬念,充其量只是屠杀与被屠杀,一战即定输赢。
但是,这样的战斗现实中并不存在,没有谁傻到明知没有任何胜机,却非得送死的地步。
往往是双方都认为自己必胜,最不济也有对半的机会。
而这样的战斗,不仅比拼兵力,指挥者的军事才能,而且看重局部,特别是关键战役。
在势均力敌的对垒中,消耗对于双方的压力都很大,而落英王国毕竟占了地利,以逸待劳,不需要长途奔袭,后勤配给也较方便。
但是,众多的附属势力之中,有多少被贾本国收买拉拢,威逼利诱,以至于反戈一击的,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字。
还有一些势力在静观其变,一旦有一方取得明显优势,他们立马表明立场,加入战局。
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有可能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所以,熊壮争取的江湖势力显得尤其重要。
一个势力的归属关系到双倍的增损,而这些又是正规部队难以插手解决的。
在众多的局部战役中,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把这个指挥权交给玄道,让他一个不了解落英王国国情的外来人员,那无疑是欠妥的。
熊壮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必须要提出来,一是尊重,二是信任,更多的是客气,而且也清楚玄道不会接受。
表明态度,让玄天宗的百帅千将消除顾虑,对于整个战局有意而无害,也让熊壮不需要再行安抚,便可以得到如此强大的助力。
此刻的花木堡,俨然是落英王国的江湖兵营,各路佣兵以及爱国修武者们,济济一堂,摩拳擦掌,欲与贾本国的侵略者们决一死战。
熊壮身为亲王,自然担负起兵营总调度的重任,在安顿完毕后,又根据各自的实力特点,分配了不同的任务。
落英王国,东海之滨。
一支由五千多人组成的队伍,正在向广阔无垠的海面上眺望。
淡蓝色的海面,碧波荡漾,顺着微微海风,渐渐有无数黑点从远方出现。
一开始,还只是星星点点,慢慢的显现出足有上千条由参天大树改造而成的战船,密密麻麻。
每条船上均飘扬着大饼旗,载满了贾本国的兵士,浩浩荡荡不可一世的向落英王国的海岸方向驶来。
待稍近时,隐约听见大饼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战船在海浪的颠簸中全速前进,每条船的船头都立有数位手握弯刀的小头领,船桅上还有瞭望哨。
“报告侯长老,弹力投射器已经安装完毕。”
海岸上,一位汉子匆匆跑到侯长老旁汇报。
“好,调整方向和目标,听我命令,准备投射!”
身材瘦削的侯长老,右臂前伸,手上握着一根两尺长的木棍,与手臂垂直。
眼光透过木棍顶端,形成一个角度,盯住海面上的战船桅杆,根据桅杆的高度,计算着战船到海岸的距离。
熊壮日前得到消息,贾本国军队有一批八十万将士,将由海上乘船于近日抵达落英王国。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贾本国与落英王国不可避免的有一场大战。
但由于双方并没有正式宣战,穆梓暂时还不想做先动手的那个人,以免给其他国家造成口实,从而引起围攻。
所以,熊壮令侯长老率领五千江湖修武者,带着土制的弹力投射器和炸药,在东海之滨以逸待劳,准备进行阻击。
虽然未必能完全阻止贾本国的将士,但至少可以骚扰并歼灭部分,打击他们的士气。
而且,不以落英王国官方的名义,最多算是具有正义感的江湖人士组成的民间行动。
历来海上都不平静,常有海盗出现,而民间的商人,以及江湖人士,往往为打击海盗,组成一定规模的联盟。
一旦海盗出现,便联手抗击,以保证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一般情况下,官方不会过多参与,只不过偶尔做一次清海运动。
这一次,同样采取这种方式。
在此之前,落英王国组织了一次规模颇大的清海运动。
说是为了打击海寇对居民的掠夺,实则是将犬养二宝安排的海岸接应部队逼走。
如果不走,就是破坏落英王国正常的清海行动,即便杀灭也不落把柄。
所谓清海运动,主要是清理一些来历不明,没有报备的滞留商队,以海岸线为主。
这一带海岸线,原本就是落英王国的地盘,清海运动自古有之。
期间,外来的各国商队,必须紧密配合,不得阻挠。
犬养二宝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想过,如果落英王国的主力部队开到海边,那么王城势必空虚,反而倒是给了自己一举占领王城的机会。
然而,穆梓却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