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这一年上,秦老爹越察觉,到了他这个年纪,凡事都习惯个三思而后定,行事也早已自有主张,却难免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可孩子们却往往百无禁忌天马行空,想到一出就是一出,看起来荒诞无邪,却往往语出惊人人深省。
这世上的人俱是各有所长的,就好比有人擅工有人擅农,有人喜文有人好武,秦老爹打小也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他不欲泯灭孩子们的天性,任凭他们想到了什么看似稀奇古怪的东西,都会鼓励他们着手去做去想。
这会子听到花椒这样说,更是不住地点头“我们椒椒说的对。”
也不管花椒年纪尚小,是不是能听懂,能叫她有个大概的印象就成了,反正她还有的是时间慢慢长大,见识经事,就顺着花椒的话头告诉她“粮桑,都是往复循环的。就好比一户人家若有十亩地,就可以拿其中的三亩地来种桑,再拿三亩种上豆麦,再两亩种竹子,两亩种果树,低洼池塘可以用来养鱼,还可以养上几头羊。羊吃草,羊粑粑可以给桑树施肥,桑树底下还可以套种瓜菜。桑叶养大的蚕宝宝的粑粑可以用来喂鱼,鱼粑粑和池泥可以用来给竹子果树施肥,竹子果树顶多三五年就能出笋结果子……”
说到最后,眼见不但花椒瞪圆了眼睛看着自己,茴香秦连凤也看了过来,丁香香叶也顾不得外头的景致了,俱是听得全神贯注地,就拍着花椒的小手呵呵笑道“这就叫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有所产。”
五人听着俱是不约而同地不住地点头,丁香更是跃跃欲试,拉着秦老爹的胳膊央求道“祖父,我们回家也这样种地吧!”说着还道“这样一来,咱们家的吃食就可以自给了呀!”
秦老爹听得丁香这样说,笑呵呵地应好。
秦连凤在心里琢磨着秦老爹的这一席话,又凑过来问秦老爹若是不种豆麦,种稻又该怎么处置。
结果花椒就听到了甚的稻鱼、稻鸭、稻蟹、稻鳖等等的混养模式,俱都让花椒几个跃跃欲试。
秦连凤却是摇了摇头“咱们崇塘临水,鱼蟹鳖也不值钱呀,除非是海货,要是能种白芹就好了。”
一车子欢声笑语,秦老爹说了一肚子的农事民生,花椒几个也都听了个囫囵,还未尽兴,方家的田庄已是近在眼前了。
其实说起来方家的田庄距离崇塘也确实并不算远,往西也不过二十余里地,倒是离着香叶的外家分水镇并不大远了,亦是依山傍水。
正如方良所说,拐上临水的乡间小道,湖堤路旁俱是桑树,却是有大有小。
花椒知道这大半的桑苗必是今年开春后方补种的。
香叶却已是晃着花椒的小手告诉她“那个就是桑树,椒椒喜欢吃的桑葚就是在这树上长出来的。”
丁香就点着她的脸颊轻轻刮了一下,笑道“是椒椒喜欢吃,还是你喜欢吃?”
香叶不好意思地嘿嘿地笑,方良已是在庄子门口候着了。
车帘一掀,才知道不但秦老爹和秦连凤来了,秦老娘还带了四个活蹦乱跳的小丫头过来,忙上前抱了趴在车辕上的花椒,又让庄子里的仆妇帮忙收拾房子。
朝秦老娘道“早知道姨娘过来,我就该让我娘也过来玩两天的。”又颠着花椒“大舅这可多好玩的了,我们椒椒和姐姐们可得多玩两天。”
花椒不住地点头,又忍不住环顾四周。
到底是方家,百年望族,底蕴深厚,治下的田庄才能有如此气候。
崇塘乡间,花椒也算是来往过几处了,却从未见过如此广袤齐整的田地。
即便这会子地里的春花刚刚芽,并没有看到麦浪稻浪翻腾的丰收场景,可阡陌纵横绿意点点、好似无边无际的田野,还是让她打心里的感到宁静悠远,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
方良抱着花椒引着秦老爹一行往他暂住的院子歇脚,吃过午饭,就急匆匆带着秦老爹秦连凤去了不远处他开辟出来壅制白芹的田地了。
秦老娘暂歇了片刻,也带着精力旺盛的花椒姊妹四个,溜溜达达的循着方向跟了上去。
方良在壅制白芹上是下了大工夫的。
田地的位置临水而隐秘,齐齐整整的四块大田,周遭也学着秦家的模样种上了薄荷万寿菊等等的花草。每一亩白芹都拨了专人照看,甚至于就在田边搭了泥巴茅棚,让人轮流守夜。
而工夫也确实没有白费,花椒蹲在地旁,看着白芹露在外头一茬齐的嫩绿顶梢,歪着头看了看沟里的水位,点了点头。又伸手够着摸了摸壅土,扎实湿润。
正要站起来,忽的听到远处传来一管沙哑急切的声音“小心,别乱碰。”
花椒下意识地缩回手来,循声望去,就见一个七八岁上下的小小子正一径跑过来,黑的浑似个泥鳅,却穿着一身青衣,跑得近些才看得出眼睛虽不大,眼珠子倒是活泛的很,炯炯有神。
眼见花椒歪着头望着他,小小子脚步一顿,才两步走过来,小小声地哄着花椒“这是白芹,可难种了,你别乱摸,好不好?”
花椒忙点了点头,正想同他说话,就听到方良扯着嗓子喊“小麦”。
花椒还未反应过来,面前的小小子已是答应着朝方良跑去了。
第一百六十章 汇合()
花椒看着那个小小子一径飞跑到方良和秦老爹面前,像模像样的给二人作揖,就转过头来,招呼身边的香叶继续溜达。
香叶之前看着那个小小子径直冲过来,还以为他要欺负花椒呢,小跑两步就站到了花椒身边,后来见他蹲了下来,说话也小小声的,并没有凶花椒,才拍着胸口长松了一口气。
又凑过来问花椒“那个小弟弟是谁呀?”
花椒摇了摇头,可看他穿戴,心里也不是就没数儿的。估摸着要不就是田庄上世仆家的孩子,要不就是佃户家的孩子。
既是能碰白芹,家里长辈也当是方良的心腹的。
两个小东西叽叽咕咕地说着话,远远地看见丁香朝她们招手,二人点了点头,一路小跑到了丁香身边。
丁香就弯下腰来,指了指还在同秦老爹说话的那个叫小麦的小小子附耳道“他很会抓田鸡呢!”
花椒眨了眨眼睛,又听着他们说话,才知道前阵子这白芹地里的蜗牛泛滥就是这个叫小麦的小小子头一个现的,也是他头一个捉了田鸡蟾蜍回来灭蜗牛的。
花椒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而秦老爹看着小麦行止有度,说起话来亦是有礼有节,也不问他的身世叫他伤心,只是弯下腰来温声问道“可曾读过书?”
“略识之无而已,并不敢说读过书。”小麦垂答道。
可别说秦老爹了,就连花椒都知道这小小子既会用“略识之无”,读过的书就必然不算少了,不过是存心谦虚罢了。
可看他的年纪,不过七八岁大小,倒又诧异了起来,花椒张了张嘴,秦老爹已是在问他年岁几何了。
花椒瞪大了眼睛看着他,再没想到他可不是香叶嘴里的弟弟,人家已经十岁了。
而方良见秦老爹已无话要问了,就朝小麦点了点头“你干活去吧!”
小麦应了一声告退离开,方良就与秦老爹边走边说道“原本既是救回来了,想着不断他一碗饭也算是积阴功了,反正我这田庄上多一个少一个的也不碍。没想到倒是个机灵的,又读过书能写字,我就想带在身边调教调教,往后还可以给我家庆儿搭把手。”
秦老爹牵着花椒香叶慢慢走,听了方良的话就点头道“是个机灵孩子。”又问着他“可知道是哪里人?家里是干什么的?”
方良一点头“捞回来躺了两天就能说话了,说是隔壁新安府的,老家决堤,村里遭了灾,他也跟娘老子失散了,倒是捡了个木盆活了一命,也不知道兜兜转转地在水上漂了多少天,反正被我们救上来的时候,就只剩了半条命了。”
秦老爹听着就叹了一声,侧着耳朵听了个仔细的香叶懵懵懂懂的,花椒已是明白过来,原来那个小麦既不是这里田庄上世仆的孩子,也不是佃户家的孩子,竟是方良去年大水时捡来的。
是个孤儿。
花椒忍不住回头看去,就见不知什么时候丁香已是窜到了小麦的身边,正在跟他说着什么。
却不知道丁香是来找小麦比赛捉田鸡的。
之前看着小麦离开,她趁人不备也跟了上去,悄声叫住了小麦“诶,听说你一个夜里就捉了一麻袋的田鸡?”
小麦抬头看了她一眼,就应了一声是。
丁香却摇了摇头“我却不信。”说着不待人说话已是道“你敢不敢同我比试一回?看看谁抓的田鸡多。”
小麦又看了丁香一眼,虽没有直言拒绝,却是道“田鸡就要冬蜇了,现在已是少见了。”
丁香一摆手“就是少见才好呢,遍地都是,傻不拉几地直往你脚背上跳,这又有什么可比的。”
说着也不管小麦到底答不答应,就道“那我们说好了,吃过夜饭我去找你。”又问他“你家住哪呢?”
小麦想了想,答应了下来“我知道你住在哪,还是我去找你吧!”
丁香不住地点头,丢下句“你别忘了”,就一径跑了回来,又告诉花椒和香叶“夜里看你们三姐和那小子比赛捉田鸡去。”
花椒就朝她摇了摇头,比着手指头告诉她“三姐九岁,小哥哥十岁,三姐不能叫他小子。”
香叶也跟着一点头“得叫哥哥。”
“啊?”丁香瞪了眼睛,又回头找那小身板,找了半晌没瞧见,转过头来就同妹妹们道“他赢了我,我就叫他哥哥。”
夜里用过饭,丁香果然拖着茴香、香叶出去瞧她逮田鸡去。
原本还想带上花椒来着,只秦老娘说什么都不放心火气弱的花椒大晚上的出门,花椒一直都知道长辈们的担心,摇着头不去,只说留在屋里玩儿。
秦老娘抱着花椒松了一口气,又叫秦连凤护着她们,就在门口玩儿,可不能跑远了。
这会子说什么丁香都会答应的,脆生生地连声应了就一径跑了。
秦老娘带着花椒在门口看了会子,就同田庄上的几个仆妇闲话家常去了,花椒歪着脑袋听了一会儿,就慢吞吞地晃到了秦老爹与方良身边,听着秦老爹和几个堂匠说着起收白芹的程序。
起收漂洗白芹的过程,秦家已是经了几次了,多少积攒了一些经验,是知道白芹起收清洗一旦不当,伤害到白芹的根须茎叶,就必然是会加快白芹的败坏的。
秦老爹便再三再四的告诉众人“不管是起也好洗也好,先把诀窍掌握好。手熟后,自然就能把握手上的分寸了。”
方良心里却是没底儿的,把秦老爹所说的都记录了下来后,又问秦老爹该怎么把白芹运到秦家去“要不要铺在秧篮里,还是打成捆铺在车上?”
这是之前就议定了的事儿,方良在田庄上壅制出来的白芹,想要从八仙居往外铺货,却是得多走一步,去秦家贴牌的。
秦老爹却有些诧异方良竟如此紧张,语气却是越温和“不用这样麻烦,到时候打成捆,摞上两摞想来是不成问题的。”
方良不住地点头,秦老爹又道“想来郭掌柜顶多月头上就要过来了,到时候必会过来瞧瞧的。他是行家,你若还有担心,只管问问他就是。”
哪知这话刚刚说完,翌日晌午时分,秦家一行正打算吃了饭往回赶,郭掌柜竟赶了过来。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东风()
郭掌柜昨儿下半晌就带着人马一路风尘地赶到了崇塘。
略做休整,换了件衣裳就往秦家赶。
却没料到秦老爹竟不在家。
由秦连虎陪着在东头园子里转了一遍又一遍,才赶在崇塘关上关门之前赶回了崇塘。
今儿一早,又候着关门打开,一路问人赶到了方良的田庄上。
秦老爹和方良俱是诧异不已,没想到昨儿还念叨他,今儿就见着人了。
更何况头茬白芹要到下月中旬才能起收,还以为月初才会赶到,没想到这会子就过来了。
远远一见,郭掌柜虽然风尘仆仆,却神清气爽。
二人心中俱已有数,快步迎上前来。
而郭掌柜更是一见面就向秦老爹拱了拱手,又向秦老爹介绍了身后的青年人“是我家老大,这趟特意带出来见见世叔,也见见世面。”
郭家大郎忙上前两步,躬身行礼,口称“世叔”。
又同方良序了年纪,口称“世兄”,才与秦连凤互相见礼。
五人大步进屋,郭掌柜又让长子拜见了秦老娘,随后草草喝了口茶,就叫方良引着去看白芹。
一路上,郭掌柜中气十足地告诉秦老爹和方良“东西南北的商路俱已打通,大掌柜也已在京里扫榻以待。已经万事俱备,现在就只等着冬风一来,白芹起收了。”
这话一出,别说方良了,就是秦老爹也来了兴致,问了句花椒不明就里的话“可是之前所说的大通号?”
花椒牵着秦老爹跟着他们的脚步一路快走,耳朵眼睛却已黏在了他们身上。
虽然不知道大通号是什么,可光看几人的神色,就知道必定不是甚的寻常商号。
更何况花椒旁的不知道,却知道八仙居的经营范围是只在京城的。那方才所说的东西南北的商道,或许就是落在大通号身上了。
心里寻思着,就见郭掌柜微微颔,含蓄地笑道“我们两家生意上的往来虽不多,可大通号京城分店的汪二掌柜却和我家大掌柜的一向颇有来往。原本是说将二茬的秦白芹匀些给大通号的,可汪二掌柜软磨硬泡,我家大掌柜实在无法了,只得答应匀出五分之一的头茬秦白芹与他。”
说着又告诉秦老爹,道“这次回来我特地绕道去拜访了大通号明州分店的汪三掌柜,到时候他会亲自过来点验白芹的。”
又是京城分店又是明州分店的,还有甚的二掌柜三掌柜,花椒虽然不知道明州在哪里,可听郭掌柜话里话外的意思,应当距离莲溪并不很远。况且既然会在那里开设分店,也必然是通衢商埠。
由此可见,那大通号果然底蕴深厚,并不是八仙居可比拟的。
而郭掌柜话说的轻描淡写,可心里头却并不如是。
堂堂七尺男儿,哪个不心怀天下志在四方。
可到底,他同大掌柜已是这样的年纪,还是守字为上的。
相比于冲锋陷阵,成败难料,他和大掌柜还是属意持盈守成,与大通号合作,迂回行事。
而大通号也果然名不虚传,很爽快地答应了大掌柜的种种条件,并约定由大通号铺货流出的八仙居秦白芹,不会踏足京城半步。
在心底长吁了一口气,郭掌柜又压低声音告诉秦老爹“老弟,我这次过来还给你家带来了四位拳师。”
这话一出,秦老爹心里就是咯噔一下,郭掌柜见状忙解释道“老弟别误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四位师傅领头的正是我们铺子里大锅头的同门师兄,同样出身清池。有他们在,我和大掌柜也能安心一些。”
可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身清池……秦老爹走南闯北,何况自小就曾痴迷武术,如何不知道北地清池武林,精英荟萃。
却万万没想到郭掌柜竟会给自家带来四个出身清池的拳师。
可他们现在不过是寻常平头百姓,三教九流还则罢了,如何能与这些拳师有所瓜葛的。
神色一凛,秦老爹正色道“郭老哥,你是不是听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