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堂哥就不住地点头,还挺了挺小胸脯,煞有其事的道:“你们这样小,当然要念书呀!我祖父说了,甚样的年纪就要干甚样的事儿,像我们这样大的小孩子,就正是念书的时候,当然要好好念书了。”
又去看大堂哥,满眼的希冀:“大哥,你说是不是?”
大堂哥就笑着朝着小和尚一点头,又同石头几个道:“小七说的对,你们若是想要念书,只管说就是,等开了年,就送你们去学塾。”
又去看那三个团在一起跟手跟脚,跟在丁香姐妹身后的三个小丫头;“还有你们,你们姐姐妹妹们都是跟着你们大伯娘开的蒙,等开了年,你们也是要一道的。”
一拨小小子小丫头就都懵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去看石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半晌石头反应过来,只眼里的亮光刚刚闪现就又黯淡了下去,低了头,呐呐地道:“可我,可我没上过学。”
大堂哥就道:“不要紧,不要紧,你才多大,不过十二岁,现在开始学也来得及。”
石头就抬起头来觑了大堂哥一眼,又低下头去:“不用了,上学得花很多很多钱的……”
大堂哥就想起了退学的秦连凤,和秦老娘同他们说过的话,想了想,就道:“那这样吧,我三叔的学问也很好的,你可以先跟着我三叔启蒙,等你学的好了,我们再去学塾。”
石头听着,想到秦连豹的字写得那样好,脸庞都亮了起来,朝着大堂哥重重的点头:“我们一定会好好学的。”
那一拨小孩儿屏气凝神的听着石头同大堂哥的对话,知道他们真的能够念书识字,除开一两个对于念书还没有多大概念的小孩儿只知道跟着大伙儿一道高兴外,其余的早已喜动颜色。
没想到来了这里,吃的好睡的好,不打不骂,还有机会念书识字。
怪道方管事说他们是来过好日子的。
有两个小丫头已经泪光点点。
花椒的目光却落在了正在一旁咧着嘴陪着大伙儿一起笑的小和尚身上。
小和尚忽的转过头来,望着花椒眨了眨眼睛,想了想,走过来喊了声:“花椒妹妹?”
是疑问的语气。
花椒就笑着一点头,也喊了声“小和尚哥哥”,就歪着脑袋问他:“你还记得你家在哪儿吗?”
小和尚一愣,或许是没想到这个问题会由花椒问出来,就有了片刻的犹豫。
花椒却不急,只是歪着脑袋看着他。
就见小和尚无比灵活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不知道想明白了甚的,朝着她郑重地一点头,比了比小指头:“还记得这么一丁点儿。”(。)
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分()
屋外两串儿小小子小丫头倒是没有到处乱跑,只是窝在院子里晒着日头,热热闹闹的谈天说地。
就连花椒都在同小和尚叽叽咕咕地说着甚的,暂且放下了对一门之隔正堂内的忧虑。
花椒家正院的正堂,不但开间进深俱是极大,而且三间厅堂并没有隔断,甚至于正堂还同院子直接连通,之间也并没有墙体以隔断,更没有安门开窗。
又风凉又透气,光照也极佳。到了冬天,再以活动的槅扇将堂屋封闭起来,也完全可以隔绝寒意。
而此时全封闭的正堂内,不但光线略微昏暗,亦是鸦雀无声。
袁大哥在之前甫一入座之后,匆匆喝了口热茶,已是一鼓作气地将袁氏不欲让石榴入谱的希图照实说了出来。
半点没替袁氏辩解开脱,只是不住地向秦家诸人赔礼道歉,却不是替袁氏赔罪。
在袁大哥看来,她自个儿存了坏心做错了事儿,就该自己想明白后过来赔罪,就算他是嫡嫡亲的兄长,也没这个立场和面孔替她向秦家赔罪。
所以他是在为自己既没能早日察觉袁氏的希图,又无力阻止她继续错下去,来向秦家道歉。
又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家的态度:“这样不合规矩不讲人伦的混账事儿,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只是还要劳烦姻族叔择日开祠堂,给石榴姊妹四个上谱……”
没有丝毫遮掩的一席话,叫秦老爹与秦老娘面面相觑,秦连虎与秦连熊秦连豹不动声色,姚氏大惊失色,杜氏则是脸色铁青。
一口气没上来,要不是秦老爹秦老娘还在上首坐着没有发话,她就直接冲到袁氏面前问她个好歹了。
这几天来,家里的男人们还则罢了。
可她们婆媳几个,哪个都没少替袁氏操心。
婆婆和两个弟媳担心袁氏有甚的苦衷或是难言之隐说不出口,她同大嫂却还有一重担心,担心袁氏受了那妖精的蛊惑,不知在打甚的见不得天日的算盘。到时候害了石榴,也害了这一家子的小丫头。
却万万没想到,她这算盘竟是打到他们家头上来了。
杜氏气到血崩心。
倒不是为着袁氏想把石榴嫁进自家的大门,而是明明没有人比她更知道那妖精是个甚的货色,可她还是被那妖精几句鬼话一哄,又为着那一句甚的“为姑娘们好”,就眼睛眨都不眨地把是非对错亲疏远近俱都抛到了一旁,算计到了他们的头上,把他们两家这些年来的情分全部抹煞葬送了……
杜氏不停地喘着粗气,抽了抽鼻子,把眼泪水咽了下去。
坐在她旁边的姚氏这心里也不痛快。
不过她瞬间已是想明白了,石榴是绝对不可能进自家的大门的。
有些事儿,也就释然了。
人心难测,有多少人能始终如一。
姚氏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也就不必念着往日的情分了。
只是忽的听到声音,转过头来看了杜氏一眼,才发现她不知甚的时候脸色已经煞白。
赶忙站起来扶了她,一摸手心更是冰凉,忙道:“爹,娘,二叔,恐怕这屋里有些气闷,二弟妹有些不舒服,我先扶她出去缓一缓。”
秦连熊已是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来蹲在了杜氏身边,问她怎么样了。
秦老娘同一直静坐未曾开口的袁大嫂走过来看见杜氏面色,俱是唬了一大跳,秦老娘不住地点头:“快,快扶了她家去歇了。”
“哎!”秦连熊忙应了一声,就扶着杜氏穿过正堂靠背的太师壁,一径往内院去。
姚氏见了就匆匆从前门出去,欲往大厨房提热水拿红糖。
正好看到了正在院子里谈天的丁香,忙叫了她跑腿,自个儿又匆匆往内院去。
花椒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就正好透过半开的槅扇,瞧见姚氏急急绕过太师壁的身影,再仔细一看,正堂中并没有秦连熊和杜氏的身影……
忙活了半晌,秦连熊才和姚氏一道回了正屋,告诉众人杜氏已经缓过来了。
姚氏还同秦老娘道:“三弟妹正守着二弟妹,娘且放心就是。”
秦老娘一点头,长吁了一口气,又不禁连声念佛。
半晌坐立不安的袁大哥同袁大嫂也俱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姚氏当时说的委婉,可谁不知道杜氏是被气成这幅光景的。
袁大嫂能理解杜氏的伤心,这心里也就越发的苦。
男人家行事儿就是这样粗糙,虽说理是这个理儿不错,可事情又哪里是这样容易过去的。
眼泪往肚子里吞,还要同秦老娘姚氏道:“她这是鬼迷了心窍了。我也不知道她这到底是怎的了,这两年上甚的事儿都掖在心里,半点不肯同人商量,生生把自己逼进了牛角尖,人都迂了,再没了往日的的灵醒……”
而此时二房的正房堂屋里,从茴香到花椒,四个小姐妹排排坐,听着屋里杜氏伤心的哭诉和罗氏柔声的劝慰,俱是傻了眼。
她们是跟着罗氏过来的,结果一进门就听到了袁氏要把石榴嫁进他们家的话儿。
一瞬间,就连茴香都忘了拦着妹妹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了,脑子里只是转不过来。
丁香也不比她好到哪里去,香叶更是一脸的茫然,几回想说甚的,只又说不出来。
花椒听了个囫囵后,抿了抿嘴,就循着袁氏的思路去寻思——既是养女,说成童养媳也过得去。
就好比有些人家抱养了童养媳,只后来因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圆房,有的婆家会容许童养媳改嫁或是送回娘家,也有的会正式收为养女,视作女儿看待。
既是如此,反正自家也没有儿子,那就许她改嫁,嫁给同宗的侄儿也是说的过去的……
花椒不知道袁氏是不是这样寻思的,反正她怎么想这么觉得牵强,可更叫她想不通的是袁氏到底为甚的要这样费尽心力。
歪着脑袋,就听屋里杜氏咬牙道:“我倒要问问她,她打算甚的时候请了媒人来提亲,我们不答应,她又要怎么办,是不是也要学着那些个泼妇,一哭二闹三上吊!”(。)
第二百七十五章 认错()
袁氏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自然就没有囫囵过去的道理。
在场所有人都是这样思量的。
只不过,秦老爹也想的明白。
为娘的,想给女儿铺路,这也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就同袁大哥商量着,看着是不是把袁氏请过来,有甚的话儿,大家撕掳开来说清楚了,已近年关,总不能带着疙瘩过年。
袁大哥就长松了一口气。
他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心结必须解开,万万不能叫袁氏因此同秦家生分了。
否则他也不会这样不管不顾地扯开皮子露出里子,非把脓包挑破不可了。
他也是要脸面的人。
可脓包不破不清,这个疙瘩如何能消。
忙应了下来,又示意袁大嫂去把袁氏叫过来。
袁大嫂却有些犹豫。
袁氏的牛心拐孤,她算是领教到了。
若她人来了,却还是拐不过这个弯儿来,这可该如何收场。
这世上甭管甚的东西都经不住来回折腾,更别说摸不着看不见虚无缥缈的情分二字了。
岂是经得起这样折腾的。
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袁氏不来,照样没法收场。
咬咬牙,袁大嫂去了隔壁。
袁氏还站在内室当地不曾挪脚,红枣正背对着房门围着她说着甚的。
石榴瞧见她进门,匆匆福了福身,就往后退了两步。
袁大嫂这心里只觉得无力,来时路上想的那些个话儿瞬间又咽回了肚子里。
不知怎的面色竟涨的通红的红枣听到动静转过身来,见到是她,一脸希冀和忧虑的唤了声“舅娘”,含在眼眶里的眼泪就扑簌扑簌地落了下来。
只觉寒心的袁大嫂看着红枣这样,心里又针扎似的痛,忙上前将她搂在怀里给她擦了擦眼泪,道:“没事没事儿,有我和你舅呢,你带着姐姐妹妹先回房,我有话同你娘说。”
红枣就点了点头,看了看袁大嫂,又看了看袁氏,咬着下唇,领着姐姐妹妹出了内室。
却是一步三回头。
其实红枣虽然不知道姐姐妹妹们到底知不知道,可她这心里却是早就不大踏实了。
旧年年底,自打爱娘频繁登门,起初还则罢了,后来每回过来,都试图拉着袁氏嘀嘀咕咕说些见不得人的鬼话。
也是从那时候起,袁氏在人后就越来越沉默,也越来越失魂落魄。
旁人或许察觉不到,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红枣自是看得一清二楚的,心里也恍惚明白袁氏的这番变化,绝对同爱娘那恶妇有关。
心里又急又怕,她不想袁氏见那恶妇,更不想袁氏同那恶妇说话。先是苦口婆心的劝说,不管用后,只能发脾气。
可袁氏并不理会她,总说大人的事儿,不许她过问,再多的话就没有了,而她自个儿却是越来越精神恍惚……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时间一晃,就到了隔壁丁香家热热闹闹的入宅礼,她这心里也是难得的快活了一些。
丁香早就同她说过了,说是入宅礼那天,他们家会开祠堂,祭祖安香,到时候还会把他们的名字都记在三族叔编撰的族谱上,到时候他们的名字就可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了。
可是……
想到那天她根本不知道是怎么走回来的,红枣的眼泪就又忍不住地落了下来。
她一晚上没睡着,大姐更是为此哭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眼睛肿的根本睁不开来。
她不相信她娘不知道,可依旧一言不发。不管她怎么问,她娘回应她的只有沉默。
这两天来,更是再未踏足过隔壁。
她伤心极了,有想过去找叔祖母,也想过去找舅娘,可她不知道要怎么开这个口。
度日如年,总算今儿一大清早,舅舅、舅娘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她一颗心落了定,顺从的应了舅娘的话领着姐姐妹妹们避回了屋,想着舅舅舅娘来了就好了,却恍惚听到舅舅舅娘大发雷霆的声音,可渐渐的,堂屋里静悄悄的,再没了声响。
终于忍不住悄悄看了一眼,原来舅舅舅娘不知甚的时候已经离开了,她忍不住吼了她娘,她知道她不该这样做,可她娘怎么能把舅舅舅娘气走……
红枣咬牙忍住了眼泪,退出内室,放下帘子,才长出了一口气。幸好,幸好舅舅舅娘没有丢下她们……
看着渐渐停止晃动的棉布帘子,想着红枣一步三回头的身影和泪流满面的面孔,袁大嫂心酸不已。
对于袁氏的不满和失望,也就到达了顶点。
为娘的,怎么忍心叫孩子替她这样担惊受怕的。
吐出一口浊气来,也不劝她,只是道:“我同你大哥去了隔壁,该说的不该说的反正我们都已经说了,杜氏气的差点闭过了气去。现在姻族叔同你大哥商量着,想叫你过去说话,心里到底怎样想的,当着大伙儿的面说开了,别这样不清不楚地拖着吊着,叫大伙儿心里都不好受!”
各人的路各人走,她能给她指路,也能扶着她教她一步一步的走路,却不能亲自上阵帮她走路。
这条道儿他们已经划好了线儿了,可到底走不走、怎么走,就不是他们能做主的事儿了。
而袁氏在看到袁大嫂进门的那一刻,就知道他们必已是去过隔壁了。
所以当听到袁大嫂如是说的时候,袁氏还面无表情。直到听说杜氏差点闭过气去,脸上才泛起了些许的表情。
半晌,朝着袁大嫂一点头:“我跟你去。”
声音喑哑。
袁大嫂却没有动,又追了她一句:“你可想好了。”
若单是袁氏,她必定不归再多这个口的。可她实在不忍心叫红枣几个,还有石榴,受袁氏的连累。
袁氏又一点头,已是迈腿往外走去,一路走得飞快。
袁大嫂跟在她身后,一颗心怦怦直跳,还以为要面对怎样的暴风骤雨,哪里知道袁氏进门就磕头认错,又请秦老爹给石榴上谱。
说起来袁氏想通了,自是好事儿。
可不单是袁大嫂,一屋子的人俱都迟迟没能回过神来。(。)
第二百七十六章 结果()
“那后来呢!”
莳萝拧着眉头追问丁香。
大年初二,莳萝和舒秉庚带着孩子回娘家,欢天喜地的一圈儿拜岁过来,眉心点着锅灰、被包的像个大红包似的小猫儿得了一堆的红包,乐乐呵呵地打着哈欠睡着后,莳萝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家里这些个新来的弟弟妹妹,丁香就蹭啊蹭啊的蹭到了她的身边,杀鸡抹脖子似的给她使眼色。
莳萝了然,把打着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