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认真考究起来,东江军完全可以避免这次灾难一样的遭遇。济南府城也无需遭到吴三桂这样毁灭性的打击。
夜深人静,毛文龙独坐与府衙的院子里,呆呆的望着天空发呆。这样的摸样他已经持续了两个时辰左右,浩大当天出去追击吴三桂无果后,于当天傍晚时分便已经返回。
此刻肃立在毛文龙的身旁已经足足两个时辰之久,却不见毛文龙有任何清醒过来的征兆。浩大心里难免开始担忧起来,想开口叫醒毛文龙却又不敢开声打扰。
浩大的犹豫从一开始便出现,现在已经足足过去了两个时辰之久,浩大渐渐的已经憋不下去。就在浩大转变开口的时候,不料,毛文龙却猛然言道:“你说我这个总兵是不是失责了?”
愣神了片刻,浩大才反应过来毛文龙是在问自己,他迟疑了片刻才说:“总兵为何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唉!”
毛文龙轻叹一声言道:“我在想,若是我从一开始便强势到底,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今天济南府城这样的情况一定不会出现,所以,现在我觉得自己还是太心慈手软了。”
浩大皱了皱眉头:“总兵完全不必这样,济南府城这次的遭遇,完全就是一个意外,请总兵莫要想多了。”
摇摇头,毛文龙言道:“不能不多想啊!如果这样若还不懂反思,那我便与那蠢货有何区别。”
面对这样的毛文龙,浩大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进行劝说,都怪他向来都是一个不善言语的性格。眼前的毛文龙显然正是需要开解的时候,浩大却感觉到一阵无力感。
好在,此刻的浩大也想到了一个人,或许能够为毛文龙好好的开解一下,想到这里,浩大当即拱手禀道:“总兵,现在济南府城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后面的事情不如就交给李杰去办。”
毛文龙闻言终于抬头去看浩大:“你要我现在就回去西安?”
浩大也不再隐瞒自己的目的,他坦言道:“总兵心里有所困惑,属下又才疏学浅无法给总兵好的建议。所以,总兵不妨回到西安,再与洪军师好好的商谈一下,或许您心中的困惑便可迎刃而解也说不定。”
听了这话,毛文龙愣神了片刻,然后才点头言道:“或许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顿了一下,毛文龙才下定决心继续言道:“好吧,就照你所言,我们明天一早便启程返回西安。”
浩大顿时大喜,赶紧答应下来,然后送毛文龙回到屋里歇息。
天刚刚亮起,毛文龙便召见了正在忙碌的李杰,嘱咐他务必要妥善打理好济南府城的善后的问题。并且告诉他,有任何的需要便向他开口,毛文龙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于他。
李杰谢过毛文龙后,拍着胸口保证一定完成任务,然后便亲自送走了毛文龙。看着天空中渐渐远去的热气球,李杰才转身继续前去忙自己的事情。
吴三桂突袭济南府的事情失败后,便没有再出现任何的动作。而在山西表演的皇太极在得知吴三桂居然失利后,便立即撤兵,不敢再对大名府起战事。
回到西安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情,毛文龙第一时间得知山西的战事也平息后。他心中的怒火未消,对于吴三桂以及皇太极的恨意更深。
“军事,你说现在我们全面与皇太极还有吴三桂开打的话,有多少的胜算?”毛文龙最终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意,向洪承畴询问。
从毛文龙的语气中,洪承畴已经明白在济南府的时候,毛文龙定然是碰到了什么事情?不然,以毛文龙向来不主动起战事的性格来说,这次主动要出战,必然是有原因。
“总兵能否先说说你为何突然有这样的想法吗?”洪承畴轻声言道。
毛文龙的眼神突然变得寒冷无比,阴声言道:“此次,济南府城一行,让我幡然大悟一个道理。敌人并不会因为你的忍让而回应你友好的善意。相反,他们只会认为你只是一个缩头乌龟,或者是一个香饽饽,随时都可以跑上来咬一口。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觉得这次济南府城的遭遇,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看着毛文龙突然间认真的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洪承畴不忧反而大喜,他呵呵轻笑道:“看来总兵终于成长起来了。”
毛文龙愣神了片刻,不明所以的说:“这话从何说起?”
洪承畴不慌不忙的说:“乱世当中只有敌人与利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朋友。朝廷前身的教训现在依旧历历在目,本来,朝廷完全可以在很早之前便把李自成这些乱党给清剿一空。可却因为皇上的仁慈,才导致今天的下场,总兵这个时候醒悟过来,实在可喜可贺,为时不晚。”
毛文龙迟疑了一下,言道:“这么说来,军师是赞同我们现在对皇太极以及吴三桂动兵了?”
洪承畴点头言道:“早该如此了,东江军从来不缺主动出击的实力,可却一直在受到总兵的压制。再者,现在南方暂时换算稳定,此时正是应该与皇太极还有吴三桂他们一较高下的时候。”
毛文龙重重的点头:“对,这次不仅要把皇太极打回塞外去,吴三桂的老巢辽东,我毛文龙也一并要拿下。”
洪承畴却突然提醒道:“总兵切勿大意,无论皇太极还是吴三桂都不是可以小视之人。更何况现在总兵一次就要对付他们两个,所以还请总兵三思而行。”
毛文龙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此后便当场与洪承畴详细的开始讨论这次出战的计划。
第499章 唯一的要求()
毛文龙的心里被仇恨的火焰包围着,促使他片刻也不想耽误,于是,他便利索的与洪承畴商议对皇太极与吴三桂出兵的事情。
洪承畴告诉毛文龙,出师要有名,没名没份的不是正道。而要名份本来可以高举驱除鞑靼的旗帜,可洪承畴却说这样还不够好。
毛文龙当场就疑惑了:“那军师以为我们出兵该打什么口号?”
洪承畴不慌不忙的说:“总兵,可别忘了。目前在南京正好有一个人,他可以给总兵最好的口号,相信总兵要是得到他的首肯,打出来的旗号才是正统。”
毛文龙迟疑道:“你是说皇上?”
洪承畴点头言道:“正是,这世上除了皇上之外,已经没有其它让可以给足总兵所需要的正统口号。”
仅仅一个口号而已,毛文龙心里觉得根本不必如此重视。说到底,打仗可不是喊喊口号然后就一切万事大吉了。这打仗最终还不是得看将士们的表现。
对于洪承畴的要求毛文龙觉得没有必要这么麻烦,但又觉得洪承畴要东江军打出一个正统的口号也没有什么错误。最终毛文龙还是答应了洪承畴,给南京的崇祯写了一封信,把他要出兵攻打吴三桂与皇太极的事情言明后。毛文龙要求崇祯下一道圣旨,给他一个正统的口号。
崇祯的回信很快就送到了毛文龙的手中,可当毛文龙打开回信看过之后,他却愤怒的一掌拍在桌子上。
“嘭!”
突然而来的异响,令陪坐一旁等待毛文龙宣布结果的洪承畴吓了一大跳。
“皇上拒绝了?”洪承畴赶紧问道。
“崇祯太无耻了,居然以此威胁于我,要我答应娶了公主,他才会给这次出兵一个正当的口号。”毛文龙愤怒的言道。
洪承畴愣了许久,才苦笑着摇头言道:“那总兵现在如何抉择?”
毛文龙恶狠狠的说:“老子本来就不屑这什么口号,有也罢没有也罢。想要以此来威胁于我没门!”
洪承畴闻言后,皱了皱眉解释道:“总兵切勿生气,自古出师必要名,没有名没有响亮的口号,哪里成得了事。”
毛文龙不服的冷笑道:“那里就成不了事了,凭我们东江军的实力,还怕打不过区区一个皇太极与吴三桂不成。”
洪承畴闻言后,脸上闪现一丝苦笑:“出师有名,必能一呼百应,得民心军心者才能得天下。若是东江军出兵无名,没了军魂,哪里来的胜利。”
听了这番解释,毛文龙这才恍然过来,似乎这出师的名份与军心军魂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军师以为我们该如何是好?”毛文龙意识到这个时候不能任性,当即便把这个棘手的问题扔给洪承畴。
后者却精明得很,他根本没有想过接手这个棘手的问题,当毛文龙问起的时候,洪承畴只是摇摇头,然后无奈的说:“事情的起因在总兵的身上,所以现在该如何解决,应该由总兵自己想办法。”
不等毛文龙反应过来,洪承畴突然起身,然后拱手告辞离去。
毛文龙愣愣的看着洪承畴离去,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半天之后,毛文龙才在房内大喊:“浩大,立刻准备热气球,本总兵要去南京。”
毛文龙没有片刻的耽误,当天准备好热气球后,便直接前去南京。
五天之后,毛文龙如期抵达,听闻毛文龙突然到来,崇祯起先还颇为意外,同时又很是开心。毕竟,他在南京这段时间有着诸多的不顺,而毛文龙又远在西安,两者距离太远,以至于崇祯有些事情需要拜托毛文龙的话,都有些不好开口。
这次毛文龙突然到来,对于崇祯来说,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借机把目前需要毛文龙帮忙的事情,一次性的说出来解决。
御书房内,崇祯与毛文龙相对而坐,如今,崇祯在与毛文龙独处的时候,并没有摆出皇帝的架子。两人更像是平常的知心好友,至少在表面上来看是这样。
“毛总兵这次突然前来,确实令朕颇为意外。不过,正好,朕最近有些事情需要毛总兵帮忙拿一下主意,希望你能上上心,莫要耽误了正事才是。”崇祯有些迫不及待,一张口便先道出心中所想。
“哪里,哪里,正好我这里也有些事情需要皇上点头,希望皇上莫要为难才是。”毛文龙呵呵笑着回应。
两人之间的谈话轻松愉快,似乎真的两个多年知心好友一样。
崇祯率先言道:“朕希望总兵能够先拨付一两千万两白银出来,还有若干粮草,以便朕可以启动重建大明王朝的班底。”
眼瞧着福王便要把原先在南京备着的朝臣就要送到,而崇祯这边却无银两或者粮草,这些可是必须品。若是没有这些,别说重建大明了,就是能不能养活那么一大帮朝臣都是一个问题。
毛文龙似乎并没有在这些事情上为难崇祯的打算,他在闻知崇祯这样的困境后,很是豪爽的说:“这些是我的疏忽,倒是让皇上为难了。这次回去当即便命人送来,皇上无需担心。”
崇祯闻言后大喜,多日来心中的忧愁终于迎刃而解,别提心里有多畅快。
毛文龙见崇祯的事情已经解决,他便道出自己的要求:“皇上,我这里还是上次写信告知你的那件事。给东江军出征皇太极与吴三桂一个名份,请你不要在这事情里掺杂个人的情感,当以大局为重。”
崇祯似乎早就料到毛文龙会有此一说,他不慌不忙的说:“总兵言重了,朕依旧还是那个决定,除非总兵答应迎娶公主,成为大明的驸马爷,不然这事没得商量。”
看到崇祯的态度如此坚决,毛文龙当场也变脸了,他寒着脸说:“皇上莫要太过肯定了,若是惹恼了我,后果可能是皇上不想看到的。”
崇祯根本不把毛文龙的威胁当一回事,他现在就是一个光脚的皇帝,根本不怕毛文龙这个穿鞋的富翁。只见他轻笑道:“对于朕来说,目前公主与毛总兵之间的婚事,才是头等大事,其它的事情都可以为此而退后。”
第500章 出征()
崇祯居然毫无退让的意思,这让毛文龙心里很是不爽,说到底,他现在去打吴三桂与皇太极都是在帮助他,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可崇祯却丝毫不念情分,非要逼着自己娶太平公主,叔能忍婶婶不能忍。
毛文龙当即冷笑道:“既然皇上如此坚决,那么这事便作罢,后果皇上自负。”
心里不爽的毛文龙当即起身,拱手后转身便要离去。
崇祯显然没有想到毛文龙会如此坚决,他是看在毛文龙的山东前些日子刚刚受到吴三桂的偷袭。在这次的偷袭中,崇祯已经听说了,毛文龙的东江军损失颇大,而毛文龙更是对此怒不可歇,对皇太极以及吴三桂可以说恨之入骨。
本来以为有了这个把柄,崇祯便可肆意的要挟毛文龙答应娶公主一事。可现在从毛文龙的坚决态度中来看,似乎事情并非崇祯所想的那样。
眼看着毛文龙就要走出屋子了,崇祯脸上闪过一丝迟疑,最终还是在毛文龙一只脚踏出门外的时候,开口喊道:“毛总兵不妨消消气,有话好商量的嘛!”
毛文龙悬空的脚快速的缩了回去,然后慢慢的转身,盯着崇祯言道:“皇上不妨给句痛快话,到底给不给东江军这个名份。”
崇祯心里苦笑,似乎自己的愿望要落空了,无奈的在心里轻叹一声,崇祯向毛文龙点头言道:“刚才是朕冲动了,毛总兵不妨回来仔细商议一番。”
毛文龙这会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他呵呵笑着重新走回去。一番深谈足足半天的时间,毛文龙才在傍晚的时候,心满意足的拿着崇祯刚刚写下的圣旨,满意的告辞离去。
五天后,毛文龙回到了西安,洪承畴早已为他集结了十万大军,专门在等候着毛文龙。
把圣旨甩给洪承畴看过之后,毛文龙当即下令全军出发,十万东江军浩浩荡荡的向山西出发。
陈继盛在毛文龙前去南京之时,便早已给他下令,要他率领三万骑兵从山东挺进,再结合山东原先的兵马,到时与毛文龙兵分两路夹攻京师与大同府。
短短十天的时间便要发动这样大规模的战争,这得多亏了东江军一早就有所准备。
东江军的频繁调动很快便被皇太极与吴三桂发觉,两人也立刻意识到了不妙。
京师皇城内的御书房。
吴三桂阴沉着脸向皇太极言道:“此刻我们应该收缩回所有的兵力,然后据守京师方才妥当。”
皇太极却不屑一顾:“区区东江军便让吴王爷如此惧怕,莫非吴王爷是在济南府城的失利给吓怕了。”
吴三桂被皇太极当面揭了伤疤,心里格外不爽。自从他失利之后逃回来,皇太极对他的态度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在表面上至少会虚情假意的客套一下,但现在皇太极已经完全不顾脸面,随时都对吴三桂冷嘲热讽。
吴三桂深知自己从一开始便选择了皇太极,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可惜世上没有回头路,就算明知自己已经做了错误的决定,可这会已经完全没有了回头路。
如果他再与皇太极不合,那么他便成了孤军,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毛文龙的可怕报复。
吴三桂心里再不爽,此时此刻也只能极力忍耐着,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区区一点表面上的态度,还无法扰乱吴三桂的心情。
他按捺下心里的怒火,冷静的解释道:“大汗,东江军可不是好相与的,其战力绝对出乎意料的强大。尤其是毛文龙那些奇怪的东西,上次的十万大军偷袭济南城,虽说里面有一半多是前朝廷招降的兵马。可大汗觉得面对这样的十万大军,金兵能够像东江军那样,轻而易举的大败本王的辽东军军吗?”
皇太极皱了皱眉头,其实对于东江军的印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