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时月-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丰满捣鼓出来的这种炒制茶叶,老富贵儿还是头一次见到,不过仅是闻到它的茶香,老富贵儿就知道,这种茶叶差不了。

    以前老富贵儿在长安时没少用那些堪称极品的茶饼煮过茶汤,茶饼的香味他亦是极为熟识,对于茶叶品质的好坏,他仅是靠一只鼻子就能分辨得出来。

    李丰满制的这种茶叶,其色绿,其味香,虽尚未入口,仅是其色香外在,就已经比之那些最上等的茶饼强上数倍。

    茶叶在杯中翻滚。

    有了热水的浸泡,原本倦缩一团的小球球吸收到了足够多的水份之后,开始渐渐地舒展还原,再度变成了一片片碧绿色的茶叶。

    同时,原本无色透明的开水,也被舒展开的茶叶给染成了碧色,色泽微黄,隐有绿意在其中。

    茶水清澈,一眼可入杯底。

    跟用茶杯煮出来的那种混浊浓汤相比,眼前这种茶水更具观赏性,也越发地让人有一种想要一饮一品的渴望。

    老富贵儿轻轻把茶杯端起,嗅着茶香,观着茶色,心情不自觉地就变得愉悦了起来。

    “滋滋!!”

    溜边儿小口,茶汤入喉,老富贵儿的双眼陡然睁大,一种前所未有的味觉感观在他的口中迸发扩散,一发而不可收拾。

    “入口苦,回味甘,入腹温热,馥郁满怀,这当才是茶叶的真正味道,与之相比,我老富贵儿以前喝的那些,全都是如马尿一般的东西!”

    一口热茶入腹,老富贵儿不由出声长叹。

    “怪不得古人常常有言:朝闻道,夕死而无憾。今日老夫我能有幸饮得如此佳酿,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放下茶杯,老富贵儿没有贪杯再饮,而是急匆匆地奔向后宅。

    找了一圈儿,最后在书房里发现了正在独自饮茶的李丰满,老富贵儿切声向前:“老爷,老奴有事禀报!”

    “是老富贵儿啊,来来来,先尝尝本老爷亲制的新茶!”李丰满正好又冲泡出一茶清茶,见老富贵儿过来,冲其招手,“你来替我品一品,看这茶味的成色如何?”

    李丰满自语道:“刚刚我已沏了一杯,细品之下总感觉似乎少了点儿什么东西。应该是火候太大了,毕竟是第一次炒制,手法难免生疏,还需再多试几次才好……”

    老富贵儿闻言,顿时便有一种身在井底的感觉,对李丰满的景仰之情犹如江水滔滔。

    在他看来已经是犹如琼浆玉液一样的茶水,李丰满竟然还不满意,老爷的要求也未免太高了。

    “多谢老爷。”

    老富贵儿双手接过李丰满递来的茶杯,小口轻抿,眼前不由一亮,这味道,竟比他刚才所冲泡的那杯还要醇郁,不愧是老爷亲手炒出的新茶,比根福那小子炒出来的茶叶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果然是一山还有一山高,原本以为根福炒出为的那些茶叶就已然是天下少有,是玉液琼浆,现在一品李丰满的茶叶,老富贵儿瞬时觉得,他之前抓的那把茶叶,可以扔了。

    “此茶一出,天下无茶!”

    放下茶杯,老富贵儿正色品评,脸上的神色虔诚,双目之中,神情激荡。

第51章 承德茶() 
“老爷您不是一心想要做生意么,不如咱们就贩茶吧?”

    老富贵儿直接道出了此来的目的。

    原本最反对做生意,认为从商是贱业最瞧为起生意人的一个老顽固,此刻却显得这么地积极,新茶的魅力由此就可见一斑。

    “现在正值采茶的盛季,根福的制茶流程看上去也并不复杂,多招几个人手日夜赶工,当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赶制出大量的新茶。”

    “到时候不用老爷出面,”老富贵儿意气风发,指点江山道:“只需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在外代首,既可落得实惠,又不必置身贱籍贱业之中遭人口舌,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以前在长安城里,那些大门大户,都是用的这种暗渡陈仓的手段来闷声发财,大家皆是如此,谁也别说谁。”

    李丰满悠然点头,对于老富贵儿的建议他并没有什么异议,他的兴趣是做饭,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代厨神,贩卖茶叶这种事情,他的兴趣并不大。

    事实上,如果不是这里的茶叶实在是太难喝,李丰满也不会想到要自己去炒茶制茶。

    “既然你这么有兴趣,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好了。”李丰满没有丝毫犹豫,大手一挥,直接授权:“制茶之法根福已经知晓,只需多实验几次,找到最佳口感的炒制步骤,便可直接对外出售。”

    老富贵儿激动得直接躬下身来,高声道:“多谢老爷如此信任,老奴必定竭尽全力,让这种新茶售遍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老富贵儿的信心十足。

    唐人爱茶,这是一种风气使然,已然浸透了大唐的上上下下,不管是高高在上的文士,还是在底层平淡无奇的平民,皆爱饮。

    无关茶叶的贵贱,只是一种习惯,如一日三餐,不吃会饿,不饮会渴。

    新茶的味道,老富贵儿亲有体会,他坚信,这种茶叶一但流传出去,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潮流,以一种无敌之姿傲视群茶,会将那些旧茶市场给冲激得七零八落。

    这种独门的生意,如果再赚不来钱,那他老富贵儿就可以找块豆腐直接撞死了。

    “行了,这件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了。”李丰满轻挥了挥手,交待道:“不过有一点,制茶的工艺你也见到了,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繁琐,一但茶叶对外出售,很快就会有人琢磨出炒制的方法,你想要做独门生意的话,估计也做不长久。”

    老富贵儿面色微变,这倒是个问题。

    一但有人跟风仿制,那他们最多也就只能占一个先手的优势,断然没有独门生意那么好赚。

    “所以,我这里有一个建议。”李丰满悠然交待道:“竖立品牌优势,给新茶取个响亮的名号,直接做高端品牌,率先抢占住大唐最顶端的这一层市场,先把名气打出去。”

    “然后,所产的茶叶一定要精益求精,不管是外观还是口感,都要对得起它的名声与价格,免得以后会遭人病诟。”

    “一但品牌确立,名气打出,就算是日后有人发现了炒茶的秘密想要跟风,也再撼动不了咱们行业老一的位置。”

    老富贵儿愣了下神,不明觉厉,感觉老爷说得这些东西都好牛批,就是一点儿也听不懂,很朦胧。

    “老爷,您说这个品牌是什么东西,请恕老奴孤陋寡闻,之前从没听说过。”老富贵儿不耻下问。

    李丰满明显被噎了一下,耐心解释道:“你可以把把理解成为名气与口碑,就像是一些名酒名店,大家一提起它的名字,就会不自觉地相信它的品质。”

    “就是老字号呗,我懂!”

    老富贵儿一下反应过来,瞬间明白了李丰满之前话中的意思,顿时对李丰满的经营理念景仰如山。

    “老爷说得不错,一定要先把字号竖起来,到时候但凡是爱茶之人,只要一提到咱们的新茶,必然都会心生向往。就如那杜康酒,哪怕卖得再贵,也有的是爱酒之士对它趋之若鹜。”

    “只是这新茶的名字……”老富贵儿沉吟了片刻,悄悄抬头看了李丰满一眼,探声问道:“不若就叫承德茶如何?”

    “承德?嗯,上善至承,德行天下。”李丰满轻声赞道:“这个名字不错,寓意很好,那就以此为名吧!”

    “呃?”老富贵儿诧异地看了李丰满一眼,轻声向李丰满解释道:“老爷,您不会是连自己的名字都给忘记了吧,这承德二字,可是您的表字啊!”

    自己夸自己,很好玩吗?

    老富贵儿有一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感觉,李丰满根本没有get到他说的那个点,他只是单纯地想要以李丰满的名字命名,哪有想那么多?

    上善至承,德行天下。

    解释得真好,只是自己这么夸奖自己的表字,是不是有点儿表脸?

    “哦,是吗?我还真是有点儿不太记得了。”

    李丰满直接尴尬得不行,他刚才是真的把李丰的表字给忘记了,怪不得听老富贵儿提议承德茶这个名字时,他听着感觉那么耳熟,合着这个承德就是他自己。

    “看来少爷的记忆力真的减退得很厉害,连自己的名字都给忘记了。”

    老富贵儿不疑有他,轻声劝慰道:“不过老爷也不必担心,刘郎中之前说过,只是暂时失忆而已,对您的身体并不会有任何不利影响。”

    “既然老爷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那咱们这种新茶以后就叫承德茶了!”

    老富贵儿一锤定音,敲定了茶叶的名字,然后就起身告退,直接奔向后宅,去寻根福去了。

    李丰满坐在原位,伸手搓了搓自己脸皮,心里再一次告诫自己:“同样的错误绝对不能再犯第二次了,这里是大唐贞观年间,我不再是李丰满,我现在的名字叫李丰,字承德,以后绝对不能再忘记了。”

    虽然有失忆症做挡箭牌,暂时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但是如果李丰满想要彻底地融入这个时代,融入这个家,他就必须要尽快地适应他现在的身份与人设。

    不求与以前的李丰完全一样,但是也不能太过出格,至少不能让人怀疑是鬼上身不是?

第52章 契合体质() 
继续读书识字。

    时间就在李丰满看书写字的空当,一点点地溜走流逝。

    三天时间过得很快,李丰满的进步也是神速,现在的他,基本上已经可以无障碍通读大部分古文书籍。

    嗯,虽然很多书上所写的东西并看不懂,但至少字已经认识了,也算是脱盲了。

    且抄抄写写间,常用的一些字他现在也能够勉强写得出来,歪歪扭扭不要紧,重要的是看到它能认出它是个字来就够了。

    毛笔毕竟不是常态,习惯了用硬笔尖写字,忽然间改成了狼毫小笔,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李丰满满意地看着他刚刚写出来的另一篇蒙学经典,得意地诵读了几句。

    《三字经》相较于《弟子规》,内容更丰富了一些,相比于《弟子规》的教条规章,《三字经》则更偏重于对道理的解释,其中的典故颇多,文学性相对更强一些。

    所以李丰满准备让《三字经》做为《弟子规》的进阶篇,循序渐进地教孩子们一些规矩,明白一些道理。

    至少,要把一些普遍的大家都认可的正确的价值观,一点点儿地印在孩子们的脑子里,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去改观。

    李丰满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浑浑噩噩,不明事理,不辩是非。

    “接下来是寓言故事,嗯,《龟兔赛跑》、《井底之蛙》、《乌鸦喝水》,还有……”

    李丰满一点儿一点儿地,把他脑子里还记着的那些比较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也一一记录了下来,做为以后孩子们的课外读物。

    四个女孩子,除了豆豆还小一些之外,李轻寒、李思语与李思琪她们三个的年龄都已经不算小了,学习和接受陌生知识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幼儿园小朋友的水准。

    李轻寒就不必说了,之前就已经识了很多字,而且又当起了代课老师,《弟子规》对她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思语,思琪两个也是相当地聪明,三天时间,《弟子规》的内容她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出前面的三分之一,其中最前面的三十几个字,就算拆分开来,她们两个也能分别读出它们的发音。

    平均一天识十个字左右,哪怕还不能熟练地书写出来,也已经是非常地迅速了。

    所以李丰满必须要提前为她们把接下来的教材准备好,免得到时慌乱中会出什么差错,耽误了孩子们的课业。

    啪啪啪!

    房门外传来大力的敲门声,不用问也知道定是根福过来了。

    这小子自两天前跟李丰满学会了五禽戏的虎戏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有些狂躁,气息紊乱,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开始变得有些不协调,就好像是神经错乱了一样,手脚动的时候时常会指东打西,不止是方向,连力道都有些不受控制。

    这种非常态的变化,让李丰满一度怀疑这小子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啪啪啪!

    声音高低不一,时轻时重,时大时小,到现在都还没有缓过劲儿来。

    “行了,别再敲了,有事直接进来说!”

    李丰满出声招呼,再敲下去的话,他怕书房的门会像一天前灶房内的铁锅一样,被根福一铲子给捅了个大窟窿。

    吱哑!

    根福推门进来,侧着身,东扭西扭地走到李丰满的书案前,恭声禀道:“少爷,老铁匠那边来信儿了,您订制的那些灶具他们已经全都做好。不过他们不确定做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合少爷的要求,所以想请您亲自过去检验一二。”

    李丰满不禁喜上眉梢,放下手中的狼毫小笔,直接站起身来,:“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走,随我一同去看看!”

    明天餐馆就要正式开业,老铁匠做的那些厨具正好能用得上。

    “记得多带些钱,咱们顺便把明天需要用到的食材也一并备齐。”李丰满向根福吩咐道。

    根福点头应声,然后一扭一扭地走着s形的轨迹离开。

    “根福啊,要不五禽戏你就不要再练了。”李丰满起身离座,跟在根福的后面,看到根福现在竟然连直线都走不成了,不由轻声建议道:“看你现在这个状态,再继续下去的话,我担心你以后可能连路都不会走了。”

    “那可不行!”根福直接就急了:“我才刚刚找到一点儿窍门儿,怎能半途放弃?”

    “我爹说我现在之所以会内息错乱,五体不听使唤,就是因为五禽戏的运行方式刺激到了我体内的经脉气血,这正好证明少爷的五禽戏与我的体质十分契合,这是血脉被激发的正常现象,只要我能熬过最开始的这段时间,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李丰满嘴角微抽,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练五禽戏还能把人给练成帕金森的,这抖来抖去跟脑血脉后遗症一样的状态,真是难为老富贵儿还能给出这样一种励志的解释来。

    这两天,李丰满自己也是每天都在坚持练习五禽戏,他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常,除了时不时地会有一些温润的气感在体内涌动让他感觉很舒服外,一切都还算正常。

    这才是五禽戏的正确打开方式,只练习了一遍就有气感产生,这才是真正的契合体质。

    似根福这样的,整个身体都在排斥反应,明显就不正常好伐?

    “行,既然你坚持,那你就继续好了。”

    根福一直都是一根筋,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底,典型的不撞南墙不回头,李丰满不再多劝,只是好言提醒道:“不过你要是觉得有什么不对,就立马停下来,真要伤到身体那就不好了。”

    原则上来讲,五禽戏并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寻常人操练不当,最多也就是抻到筋骨或是肌肉拉伤,再了不起也就是崴到脚或是胳膊脱臼,休养一阵自然就会痊愈,怎么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不可磨灭的损伤。

    不过碰到根福这样的不正常体质,那就不太好讲了。至少在根福之前,李丰满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帕金森病例。

    根福抖着脑袋鞠了一躬,眼睛看着李丰满,可是躬身的方向却偏航了七八十度,都快变成侧身对着李丰满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