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一千不够招两千,两千不够招一万。”王朝顺着老富贵儿的话茬儿接道:“凑够了万把人之后再围一次皇城,逼宫禅位,荣登大宝……”
老富贵儿一个激灵,后脊梁骨一阵发麻,一身的冷汗刷的一下就冒了出来。
得意忘形了!
大意了!
这么要命的事情他竟然全都给忽略掉了,贪财真是要人命啊。
老富贵儿冲王朝投来感激一瞥:“多谢老弟提醒,刚刚确实是老夫失言了。”
若是别的府坻招这么多工匠或是一点儿问题也不会有,但是他们安平候府却是万万不行。
闲着没事儿聚了这么多人手在麾下,就算是皇上不猜忌,皇太子会怎么想,朝中那些知晓真相的朝臣又会怎么想?
一个搞不好,他们整个安平候府说不得都会再入深渊,爬都爬不起来的那种。
“无妨。”王朝看了老富贵儿一眼,不以为意道:“你虽然老糊涂了,但是老爷心里却清明得很,否则的话这火炕的制作方法他也不会这么轻易地就流传出去。”
破财免灾,而且还能落一个好的名声,何乐而不为?
“对对对对!”老富贵儿连连点头,“老爷神机妙算,比我这个老糊涂强多了。王朝兄弟也要多担待,我刚刚都是无心之言,断没有别的什么心思。”
王朝脸一黑,什么意思,不相信老子是吧?就这么点儿破事儿,也值得老子去宫里告密,瞧不起谁呢?
入夜。
长孙府。
长孙无忌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府里,简单地洗漱之后就去了卧房休息。
一入卧房,长孙无忌就感觉到屋里面明显地一暖,跟门外简直就是两个天地。
打眼一瞅,并没有看到烧炭火的炉子,新制的暖桌也被搬了出去。
这就奇了怪了,没有炭火与暖桌,卧房里怎么会变得这般暖和?
向里走了两步,感觉有些热,长孙无忌便随手解开了外面的长袍,将之脱去。
“郎君回来了?”
里面传来五夫人朱茹如的声音,长孙无忌应了一声,又向里走了两步,抬头一看,发现茹夫人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白衫坐在榻前,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
这个小妖精,大冬天只穿了这么一点儿,也不怕冻着了。
长孙无忌心里这么想着,可是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瞄向了茹夫人挺拔的胸前,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不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娘子竟然还是这么地迷人,让人忍不住地想要老夫聊发少年狂。
不由自主地走向榻前,长孙无忌不止心头火热,身体竟然也感觉越来越热,脖间甚至都已经开始有了汗迹。
开始他还以为是因为情绪太过激动所致,可是当他一屁股坐在榻上准备与五夫人好好地亲热一番的时候,榻上传来的热力让他的神色不由一怔。
“这榻竟是热的?”想到了白天关于火炕的传言,长孙无忌不由问道:“难道这便是安平候府那边传出来的火炕?”
茹夫人道:“郎君说得不错,这确实是火炕,下午时分刚刚修建好,使用起来确实极为暖和。”
“那安平候虽然不怎么招人喜欢,但是他做出来的东西纵是妾身也觉得很不错呢。”
长孙无忌眉头一扫,知道他的这位五夫人还在为朱宏彦的事情记恨李丰,这是在给他上眼药水呢。
没有搭理这个话茬儿,长孙无忌向微一笑,抬手把自己身上的外衫也给去掉,还别说,坐在这暖和和的大炕上,哪怕只穿了一件薄衫,竟也不觉得冷。
怪不得茹夫人竟穿得这般清凉,原来并不只是为了魅惑自己才如此着妆,而是这炕上真的有这般暖和。
真是松快啊。
白天穿得那么厚实,感觉整个身体都臃肿不堪,现在一脱,好像一下卸去了千斤重担,轻松自在,舒坦。
这火炕,很不错啊!
若是每天晚上都能在这样温暖的场地睡上一觉,绝对是冬日里最让人难忘的记忆。
这个安平候,他的好外甥,确实很有一套。
“这火炕,其他屋里也都修了吗?”轻快之余,长孙无忌兴致大起,一把将茹夫人拉入怀中,顿时一片温香软玉,让长孙无忌又找到了年轻时的感觉。
茹夫人小鸟依人地倦在长孙无忌胸前,娇声回道:“只有冲儿那边修了一处,毕竟是新事物,不知好歹,也不好一下全都换了。”
长孙无忌点头,道:“明日各室全都加修一张这样的床榻,有了它,这个冬日便不会那么难捱了。”
“郎君说得是。”茹夫人的小手不停地在长孙无忌的胸前打转,低头娇羞道:“不过现在,郎君不觉得还有更紧要的事情要做么?”
长孙无忌心头一热,一扯旁边的衾被,将他们二人的身形完全遮住,之后,春梦了无痕。
这一夜,不仅是长孙府,房玄龄,程咬金,褚遂良,张大象等等等等,凡是府里修建了火炕的家户,都有类似的事情在发生。
一张小小火炕,温暖了不止千家万户。
第402章 败家的地暖()
两日后,承德幼儿园,忙活了几天的施工队终于完工。
大唐第一间铺设了地暖的房间正式面世。
当天下午,李丰满亲自赶到幼儿园内,接过老富贵儿递来的火把,在众人的注视下将火把整个扔入锅灶之中,将眼前这个特制的巨大锅炉彻底点燃。
先是干柴,后是煤炭,锅炉内的烈火熊熊,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将锅炉房烘烤得暖意融融。
“好了,咱们现在去教室候着吧,只要这水一热,水车一翻滚,屋子里面很快就会暖和了。”
李丰满率先抬步出了锅炉房,直奔前面那间铺了地暖的教室。
老富贵儿、王朝、魏元忠、张柬之几人半信半疑地跟在后面,面对这种新鲜的陌生的事物,他们的心中也很是好奇。
学生们现在全都在另外一个院子的教室里诵读《三字经》,教室里全靠几个煤炉在取暖。
温度不高不说,因为窗户紧闭,气流不畅,屋子里面的空气污浊,憋闷的很。
如果眼前这间教室所铺设的这个叫做“地暖”的东西,真的如李丰满所说的那么方便舒适,那么孩子们可就真的算是有福了。
白天有地暖,晚上有火炕,再也不用担心这个寒冬会生冻疮了。
老富贵儿与王朝都没怎么读过书,所以对这方面并没有很深的感触。但是于魏元忠与张柬之却是个中好手,每年冬天手上若是不被冻出几块冻疮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就这还是他们二人的家境还算不错,屋里时常都有炭火供应,勉强还能过得去。
换作是那些家境贫寒的,不止是十指会被冻烂,双脚还有耳朵也都烂得不能看。
所以冬日取暖,对于读书人来说尤为重要。
几人进了屋,并没有觉得里面有多暖和,仅仅比院子里温度稍高了一些,一样冷的厉害。
老富贵儿与王朝多少练过武,身强体壮并不觉得如何。可魏元忠与张柬之这两个文弱书生在这空旷的房间里呆的久了,身子都忍不住哆嗦起来。
“园长大人,这都过了快两刻钟了,屋子里面还是这么冷,这个地暖怕是不管用吧?”
魏元忠双手揣在袖口里,冻得鼻涕都流了出来,遂忍不住向李丰满问道。
李丰满没有搭理他,而是缓缓蹲下身来,伸手摸了下地板,地板是实木,此刻已然有了些许暖意。
成功了!
虽然竹管的散热速度确实比预期慢了许多,但它终究还是将腹中水流的热量散发了出来。
站起身,李丰满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扭头看了一眼魏元忠几人,见他们全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笑道“稍安勿躁,再等片刻即见分晓。”
王朝闻言也有样学样,屈膝下蹲伸手摸地,讶然道“这地面竟是热的!”
张柬之也弯身试了一下,面色古怪道“这所谓的地暖,该不会就是一张放大了的火炕吧。”
感觉好相似的说,晚上他睡的火炕就是这种感觉。
“若是火炕了反倒好了。”
老富贵儿忍不住出声报怨道“修建一处火炕才需要多少钱?撑死了也不过是一两贯的事情!”
“可是这地暖,你知道迄今为止花去了多少钱了吗?”老福贵儿猛地伸出了两根手指,高声道“两千贯!整整两千贯!”
“这还只是基础设施,若是再加上后期的人工与燃料消耗,想要让地暖正常工作,每个月都至少要花掉两到三贯钱!”
老富贵儿话音一落,在场的几个人面色皆是一变,同时吸了一口冷气。
太特么吓人了!
在此之前,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仅只是为了这一间教室的保暖,安平候府竟然已经花费掉了这么多钱。
两干贯啊,可不是闹着玩的,纵是在长安城,这么多钱也足够一户普通人家近十年的开销了。
现在,只用了不到三天就全都给折腾完了,这简直就是在败家有木有?
就算是家里再有钱,也不能这么铺张浪费啊?
亏得他们刚才还想着若是这地暖的效果不错的话,他们也想要在自己家里也搞一个呢。一如昨天的火炕,物美价廉,实用贴心。
现在可好,光听这个价格就快把他们给吓尿了,整个长安,有几家人会舍得花这么多钱搞这些东西?
这地暖,注定了与普通人无缘。只有像是安平候这样不把钱财当回事败家子才能玩得起。
“既然火炕既便宜又实惠,为何还要花这么大的代价搞什么地暖呢?”
魏元忠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这个问题一下就问到了老富贵儿的刀口上,心里那个疼,一脸幽怨地看着李丰满道“老爷说了,地暖更舒服一些。”
“……”
听到这个理由,王朝忍不住冲李丰满伸了伸大拇哥,论败家,他现在只服这位爷。
李丰满这时随手将身上的外套解下,老富贵儿习惯性的伸手接过。
“感觉到了吗?屋里已经渐渐地暖和起来了。”
李丰满伸展了一下自己的手臂,这么一会的功夫,屋子里的温度至少已上升了十度,比之刚进来的时候不知暖和了多少。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外面北风呼啸,屋里温暖如春,李丰满仿佛一下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暖气房里。
王朝、魏元忠几人也明显感觉到有些热了,不知不觉间后背还有前额都开始冒汗了。
“怎么样,这种制热方式感觉是不是很舒服?”
听到李丰满的问话,屋里的几人同时点头。
废话,花了这么多钱能不舒服吗?
他们这不是在取暖,他们这是在烧钱啊!
又过了一会儿,屋里的温度越来越高,老富贵儿几人也纷纷脱去外套。
“从现在开始,外面的炉火不要再熄,让教室里一直都保持这个温度。”
李丰满轻声向老富贵儿吩咐了一句。
现在教室里的温度约有二十度,常人穿着一件毛衫正好不会觉得冷,正适合孩子们在里面、学习玩耍。
老富贵儿应了一声,当即出去向外面操纵水车和调控水湿的伙计交待下去。
之后的半个时辰,李丰满都没有从教室里出来,而教室里的温度也神奇的没有忽高忽低,始终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位置。
至此,李丰满才真正放下心来,他知道,他在大唐打造的第间地暖房,成功了!
“去,把窗户打开两扇,屋里需要时常通风。”
李丰满扭头向魏元忠说道。
魏元忠二话不说,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去把旁边的窗户打开了两扇。
瞬时,一股冷风从外面吹进来,魏元忠没觉得冷,反而感觉一阵的凉爽惬意。
而且,冷风吹入屋子里面之后,除了让屋里的空气更清新之外,并没有对屋里的温度造成任何影响,教室里依然温暖如春。
仅这一点,魏元忠就知道这地暖可要比隔壁那间教室里的炉火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烧炉子的房间若是敢这么大敞着窗户,房间里的热气儿早就被冷风给吹散了。
其他人也很快发现了这一点,不由啧啧称奇,不愧是花了两千贯钱才打造出来的败家玩意儿,果然有些神奇。
李丰满道“先试着烧一个晚上,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明天就让孩子们挪到这里来上课好了。”
。
第403章 太学博士()
太极宫。
李世民的桌案前摆放着一本崭新的《论语》,线装,约一指的厚度。
封面被翻开,第一页“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一个字都是极为工整漂亮的小楷,字与字之间,行距间距就好像是用尺子标出来的一样,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打眼扫去,很是醒目顺眼。
李世民随手翻了几页,发现页页都是如此,工整,漂亮,而且还没有一个错别字。
“抄得不错,显是用了心的。”李世民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而后抬起头来向褚遂良看来,问道:“看着不像是登善的字迹,不知是何人所书?”
褚遂良躬身道:“回皇上,这部《论语》是微臣昨日在一个小书贩那里所购,这么一本书,他只收了微臣十文钱。”
“十文?”李世民眉头一挑:“缘何会如此贱卖,莫不是那书贩认出了你的身份?”
寻常一个秀才抄写的《论语》最少也能卖出三五十文的高价,眼前这本《论语》,字字都写得工整大气,不输于任何一位书法大家,岂会只卖十文钱?
所以唯一的解释也就只能是那书贩认出了褚遂良尚书右仆射的身份,在刻意巴结于他。
褚遂良神色不变,昂声回道:“微臣与他素未谋面。当时微臣也觉得奇怪,这《论语》书写工整,字迹一看就像是某个大家亲笔所书,如此贱卖是何道理?所以,微臣就直接向那商贩询问了一句。”
李世民来了兴致,很配合道:“那商贩是如何回复?”
“商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口气从书架上拿出了二十余本与之一模一样的《论语》,直言每本都是十文钱,微臣想要多少他都能提供。”
“微臣心下好奇,随即翻看了一下,发现这些书竟然全都是出自一人之手笔,更奇怪的是,每一本书上的字迹与排版全都一模一样,就好像是那些拓印的碑文,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竟无一丝出入。”
说着,褚遂良又从袖筒里掏出了另外一本《论语》呈到李世民的跟前:“皇上请过目,这是微臣从那商贩手中购得的第二本。”
“是么?”李世民伸手接过,翻开一看,又与桌面上的那本稍加对比,不由目瞪口呆。
这本《论语》上的字迹形态竟然与第一本真的是一模一样,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文字,甚至连一点,一勾都没有分毫变化。
“确实不像是手动抄写,难道真是拓印出来的?”
李世民这个念头刚一出来,就又立刻摇头否定:“这不可能,拓印的字迹怎么会如此干净整洁?这《论语》可不是简单的一页两页,而是整整一册,加起来足有一万五千余字,岂是简单的拓印能够做到?”
李世民不相信,他手中的这部《论语》书面如此整洁,字迹如此工整,怎么看都不像是拓印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