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真稀罕。”刘三说,虽说早知道机构调整的时候设立了海关,还任命了一个叫马甲的人当关长,但是海关在穿越者当中一直是存在感虚弱的部门。很长一个阶段,海关总署只有马甲外加一个供他使唤的土著关员。

    马甲痛苦的发觉自己这个听起来很响亮的海关根本没有什么活可干。第一,穿越者的进出口货物即不用缴纳出口税和进口税,出入船只也用不着缴纳吨位税。海上力量部在附近海域当南霸天,叫渔民交来的“五分之一”自然也不需要。至于少数一些来临高做买卖的商人――为了鼓励他们来临高交易,商务部门采取的免税的政策,再说这些商人多数都是小商贩,没什么油水可言。马甲看着自己编写的《海关法》和《海关税率》,不免仰天长叹。

    与他一样郁闷的人是符柏文,不错,正是从去年D日之后逃进县城的博铺巡检司的巡检符柏文,这九品小武官如今没脸再待在县城里,在对其颇为厌恶的吴县令的严词促催下,符柏文即不敢违抗,也不愿意就此丢了这个饭碗,权衡再三,还是硬着头皮被迫返回了博铺。

    “髡贼”们倒是大方,对他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欢迎――巡检司重回博铺是双方私下达成协议中的一款。穿越集团遵守条约,把原本巡检司的房子还给了他,连里面安装的玻璃窗也没拆掉,电灯虽然没了,但是还是很慷慨的给他配了一个沼气灯。

    连他的十二个弓兵的编制也还给了他――当然这个“还”是要打引号的,穿越者为他准备好了一支十二个人的小队,这十二个人符柏文全不认识,都是穿越集团选来的人,本质上是为马甲服务的。这支小队堂而皇之的住进了巡检司,领取巡检司的粮饷。符柏文也很识趣的不下达任何命令。

    于是穿越集团的海关和大明巡检司就这样共存在一个地方,差不多就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穿越者目前的所有收税、盘查旅客的行为,还打着博铺巡检司的名义,符柏文有点象某些单位的正职领导,只管签字,不搞常务工作。

    符柏文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他就是一个架空的招牌而已。而且身边人皆敌国――就算在县城里,也不见得安全。特别是最近他回家探亲的时候,亲眼看到县城门口道路两排挂出来的首级匣子。这些在临高人听来是或多或少有些耳熟的名字,曾经能让小孩不敢哭,县城紧闭城门的人物如今脑袋都装在木笼子里整齐的挂在木杆上,龇牙咧嘴的任乌鸦啃噬。

    这群髡贼连最棘手的土匪都能扫除,何况一个小小的县城。符柏文干脆来了个和光同尘,每天早晨起来之后什么也不干,就是喝茶、练剑外加看书,还看看髡贼们送来的报纸。吃饭则到博铺的食堂就餐――这里的伙食还算不错,不时还有上好的美酒供应,比县城里的糟房强多了。他还习惯上了吸取方便的纸烟,舍弃了不时要清理的旱烟杆。

    为此他关照家里人把他每个月领到的俸禄换一部分临高粮食流通券用来消费。不知不觉中,这种消费愈来愈大,菲薄的俸禄渐渐不支起来。这时候,马甲就会给他不动声色的送来一些流通券。符柏文也就笑纳了――反正收钱是官场规矩。

    马甲显得无聊,除了搞他的各式各样的海关条例,撰写海事法条文之外,时而也会到符柏文的巡检司坐坐――这也算是他的任务,监视这个身处穿越集团要害部位的大明小官。

    这天,马甲和符柏文正在下棋,下到一半的时候,有个关员闯了进来:

    “马关长!有货到了!”

    “有货到?!”马甲猛得站了起来,所谓有货到,是说有大宗可以课税的货物到了――博铺海关破天荒头一回啊。

    “没有免税证书?”

    “没有小的问过广甲号的上的人了,货主是本县润世堂的掌柜,这批货是他从佛山进来得。可值老鼻子钱了。全是药材!”

    “不要慌张,”马甲吩咐道,“叫季安到码头上等我。”

    季安是最近新从穿越者普通群众中提拔起来的。他当过十年报关员,对进出口商品监管流程非常熟悉,比满口海事法的马甲要专业的多。

    “老符,我去去就来。”他打了个招呼,赶紧赶到了码头上,季安已经到了。

    “怎么样?”

    “这个要估价。”季安说,“再查税率表吧。”

    “直接问他货值吧。”马甲一听就头疼了,估价无非就是差商品手册。书上倒是样样都有,问题是这药材没人能识别……

    “这里没有发票,怎么确认真伪呢。”季安正说着,已经过了海关关口的刘三又跑了回来。

    “这是怎么了?”

    “征收进口税。”马甲颇为兴奋,“好不容易有大宗货物进口了……”

    “这是卫生部的制药原料!”刘三差点跳了起来,“难道这个也要纳税?”

    “不会吧。如果是卫生部的进口物资,应该有卫生部的通知的。再说这批货物明明是润世堂的!”马甲说。

    “货值相当大。”季安翻看这栈单,“中药材的税率分了三个档次,最高的是人参鹿茸之类,税率50%……”

    “有没有有搞错!”刘三想这卫生部的买卖才开张,海关就要来收税?这事情他绝对不答应。!

正文【分卷阅读】 第一百五十五节 海关

    “这不是润世堂的货物吗?”马甲问

    “是卫生部的货物,润世堂现在是卫生部的联营企业了。”刘三理直气壮的说,“这样事关人民健康的,群众福祉的货物,还要收税?”

    “没听说过。”马甲摇头,季安也摇头。卫生部和润世堂联营的事情,虽然已经得到执委会的批准,还得到了外交商务委员会的备案,但是还没有正式行文到各机关。海关自然也不知道。

    “你打电话到外商委吧,我们备过案的。”

    电话打过去,备案被证实了。不过双方就合营企业是否具有全部免税的问题起了争论。执委会迄今没有就此做过专门的说明。不过,妇女合作社属下的各家企业目前都是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的。马甲认为,据此例子可以认为:执委会对包含有私人股份的企业是不免税的。润世堂有土著的一半股权,自然应该缴纳进口税。

    刘三当然不肯,提出虽然货物有一半所有权和盈利是属于杨世祥的,但是本质上,润世堂是专门为穿越集团提供服务的,对其课税,会影响商人们的经营热情。

    季安则是第三种看法,他觉得既然润世堂是和穿越集团联营的企业,一般的药材又是为了保证大众健康的,所以无需课税。但是人参鹿茸这样纯粹的补药,奢侈品应该坚决之行高税率政策。建议对这部分征收较为高的税率。

    三个人三种看法,一度还争论的面红耳赤,幸亏杨世祥去找工人监督卸货了,没有亲眼目睹这番争执。

    最后,一番交涉之后,在执委会的协调下,决定还是以优待客商为主,免收全部关税,满船的药材顺利的入关。不过根据马甲的坚持,货主必须自付装卸费――穿越集团的的码头工人,服务私人要收费的。

    马甲虽然签字放关,但是对刘三的行为颇为警惕。最近穿越集团慢慢的出现了一些歪风邪气,从海军私办俱乐部,陆军马上跟进开始,各个部门都在搞自己的小九九。这所谓的联营,不会是卫生部的创收用“三产”吧?

    杨世祥倒是毫不在意――本来他就没觉得自己付装卸费有什么不妥。

    货物卸下,他叫个小厮去打听下,附近可有脚夫可用。刘三道:

    “不必这么麻烦,中午有牛车去百仞城,到了百仞城,运哪里都方便。”

    为了便于货物运送,在轨道交通还没正是接驳两地之前,交通部门在百仞城-博铺之间开通了牛车货运业务。这项业务是大批从昌化堡运来的牛引发的。崔云红等人在黎区搞来的五十多头牛正在分批运回临高。

    比起娇气又数量不足的马,牛可算是吃苦耐劳了,而且贵在数量众多。很快车辆厂的四轮货运马车就改装了下结构,变成了由两头牛牵引的四轮货运牛车。这种走起来晃悠悠,但是载货很多的牛车立刻成了公路运输的主力,要不是车轮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牛车的数字还能进一步增加。

    药材被运到了临高县城里。他原本打算是把药材运到制药厂去――现成的场地和设备,用水用电方便不说,还有不少现代的药材加工设备可用。当然,原来的中药车间比较小,生产规模不够,不过扩建一下也非难事。

    但是因为这次收购行动从原本的全部收购变成了入股收购。虽然少花了三分之二的钱,但是就牵扯到人员可kao性问题上了。毕竟制药厂是要害部门,把一二十个土著工人安排进厂在安全方面就堪忧了。

    刘三下船之后先和时袅仁在电话里沟通了一下,时袅仁也认为把他们安排在制药厂是不合适的。

    “那怎么办,运回县城去吗?”

    “眼下恐怕只能这么办。”时袅仁说,“润世堂不是我们百分之百的控股企业。你那个杨掌柜当然有权力随时进到你的中药车间来吧?”

    “这是个问题,不过在县城里生产的话,水电都不方便。很多机器设备怕没法用。”

    要说条件的话,其实润世堂还算是不错的。润世堂药铺里有专门的粗货、细货的仓库,储存条件不错,还有宽敞的院落,有足够的面积用来制药。就算现在多了十几个伙计,空余的屋子也足够他们睡觉了。

    “只好如此了。反正中成药在手工条件下也制造了几百年。没自来水没电也不碍事。暂时还是维持在润世堂生产吧。等规模再扩大之后我们再想对策。”

    “这可是很快的事情。”刘三警告他,他毫不怀疑,用不了多久避瘟散和行军散在广东的销售量就会急剧增加,到时候再在县城里手工制造怕就没戏了。

    “莫笑安等人最近在执委会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提案,估计很快就会通过。”时袅仁说。

    所谓的提案,就是在百仞城外的轻工工业区内,单独划出“民营企业园”,专门吸引民间资本和技术的投入,采用穿越集团提供土地、做好三通两平的模式。必要的话还提供部分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生产和经营则由民间资本来进行。

    这样的模式下,可以吸引一部分临高、琼州、乃至广东的商人来投资实业,这些实业一半是轻工业,不存在关键技术,穿越集团将提供技术设备和合格的产业工人。

    “临高有这么多的民间资本吗?”会上有人提出异议。

    “临高没有,不等于大陆没有。”支持这个提案的文徳嗣说,“我们要作为一个稳定、繁荣的样本,到时候自然就会有大陆上的民间资本,为了安全来这里投资了。”他想了下,“不恰当的说,我们要当大明民间资本的避风港。”

    大明的乱世即将拉开序幕,很多地方的有钱人会跑路――不仅是有钱人,也包括那些kao着自己的手艺或者学识混个衣食不愁的小康之家的人士。穿越集团打得就是这些人的主意。引进流民是为了提供劳动力和士兵,吸引他们则能带来财富、技术和知识。

    “这个方法不错吧?”时袅仁说,“最近还在热烈讨论,等通过之后,你的规模也上去了,就在这民营企业园里投资盖厂房,干脆单独开办家中药成药厂好了。”

    于是药材就全部运到了临高县城里,杨世祥召集刘本善和伙计们,宣布自今日起,刘三就是字号的店东了。大伙自然没什么异议。

    当晚,刘三就留宿在润世堂里,这铺子是宅、店、工场、仓库四合一的建筑。杨世祥请了一顿家宴,由老婆亲自下厨。饭桌上把老婆孩子都叫了出来拜见了这位“叔叔”,自此之后就算是一家人了。这一家人的态度很是严肃,把个只是把结拜看作手段的刘三搞得很不自在。

    刘三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他指出:现在县城内的人流量日渐减少,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应该在东门市建立分号,便利去东门市的人买药。

    “贤弟说得是。”杨世祥点点头,“这我也想过,只是这开设分号并非叱诧可办的事情,买地皮,盖房子都要花钱。这药铺的房子还不比寻常,讲究的就是屋架高大,为得是能通风去湿,用料也必须是上好的。以大哥的实力,一时半会置办不起来啊。”

    刘三原想说:“这笔费用我来。”转念一想,如今成了合股关系,自己再投进钱去,这股权的事情怎么说?便暂时不提起。他想了下:

    “照我看,倒有个办法,可以少花钱把事情办了。”

    “哦?兄弟有什么法子?”杨世祥现在对这个结义兄弟是言听计从了。

    “大哥大约知道:兄弟是在澳洲人的医局工作的。”

    “略有所知。”杨世祥说,“不瞒兄弟说,你们来了之后,大哥只去过一次东门市而已。”

    “医局正预备着在全县施诊看病――”刘三把卫生部的计划大体说了下,“第一个诊疗所就打算开在东门市,如今屋子已经有了。我们的分号,可以设这在个诊疗所里。”

    派二三个伙计带些常规的药;招牌挂出去就能做生意了。一面治病一面卖药。

    “屋子怕不合适吧?”杨世祥知道澳洲人造房子的风格,都是地皮用得小,但是楼层多。而且最近这个趋势是愈演愈烈了,听人说四层的房子都盖了出来。

    “楼上行医,我们楼下卖药,有何不可呢。”刘三说。

    “可是炮制、煎药就没有地方了……”

    “这些还在总号里办就是了。分号不用准备许多药,只要常备的各置备一些就是了。”杨世祥说,“大不了多回县城拿几次,也没多少路。”

    杨世祥同意了,大家议定:诊疗所门口大家各挂一块牌子,坐诊的医生由澳洲人派出。润世堂每个月支付若干房租给卫生部――可以用中成药折价支付。

    “待到几批货物交了,自然就有银子,”刘三说,“到时候再起屋自己修个大铺子。”

    “就承兄弟吉言了。”!

正文【分卷阅读】 第一百五十六节 联合诊疗所

    刘三紧接着又抛出他的深度合作计划

    “杨大哥,这还只是第一步。”刘三兴致勃勃的把穿越集团预备在全县除了县城之外的所有市上开办诊疗所的消息告诉了杨世祥。

    “这是大善事啊。”杨世祥听了深以为然,“这种的好事,我也是要襄助一臂之力的。”说着便要赞助药品。

    刘三一看有门,赶紧把他的设想说了出来,也就是成立“联合诊疗所”的方案。在全县的八个市上由澳洲人的“医局”和“润世堂”联合成立门诊部,医生由“医局”提供,用药则由双方共同提供。

    “诊疗所供应的药品,多数免费,或者只收个成本而已。凡是润世堂供应的药材,全部由医局按市价照价支付。”

    杨世祥听了摇摇头;“贤弟,这是造福乡梓的大好事!哪里还能按市价卖药的。”他想了想,“这样,医局所用的饮片按市价的七折供货,成药六折就是。”

    中药的利润很大,按这个折扣供应,润世堂仍然很有赚头。开诊疗所不仅积善行徳还能赚钱,岂不是大大的美事。杨世祥被未来的利润和声望所迷惑,主动提出:诊疗所的建造资金他愿意承担一半,条件是给他挂字号的牌子,至于里面管理、发售药材的伙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