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元璋之王者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朱元璋之王者召唤系统-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整个怀远城八万守军,全部跟随胡大海加入了朱元璋的麾下。

    而那两个斗笠人,穿青衣的叫宋濂,穿白衣的叫刘基,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胡大海刚刚挖回来的谋士。

    这两个人的到来,在朱元璋称霸的道路上,点亮了他前进的启明灯。

    看着怀远的地图,朱元璋心头涌上一丝豪迈与感慨: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他再也不是那个四处游荡,还需要跟狗抢食物的穷酸刺客了!这座产粮大城,每年能够供养整整二十万义军!

    想到这里,他就像一个刚刚发财的土财主,想再听听自己的资产到底有多少。

    “李善长,告诉我,我们现在能够供养多少部队?”

    李善长笑着回答:“三十万。”

    “三十万!?”这一下轮到朱元璋诧异了,“不是二十万吗?哪里又多出来十万?”

    李善长指着城外一眼望不到边的沃野道:“之前是二十万,可是我跟宋濂,刘基商量之后,发现我们可以供养三十万部队。”

    刘基点点头:“没错,现在江南局势基本稳定,距离渡河征讨北方元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士兵可以放下刀剑,拿起锄头,整整十几万的壮劳力投入生产,多养活十万兵马,不成问题。”

    朱元璋两只眼睛直冒小星星,他一把抓住胡大海的肩膀,指着宋濂和刘基问:“你是在哪里请到这么厉害的两位先生的?”

    胡大海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去清风镇打酱油时遇到的。”

    部队驻扎下来之后,刘基、李善长、宋濂三人为朱元璋定下了“光积粮,缓称王”的基本方针,这项方针,毫无疑问,成为朱元璋踏上争霸之路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怀远城的士兵在政策的鼓舞下,埋头扎进生产劳作,整个怀远城,欣欣向荣。

    朱元璋在刘基与李善长的陪同下,一同前往濠州城,一是要带回横涧山收的那三万人兵马,二十到濠州城去,再招他个几万人,毕竟现在的朱元璋,已经不是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苦农民,而是可以一顿饭吃二两猪肉都不心疼的大地主与革命领袖了。

    濠州城的百姓听闻朱元璋要来招收兵马,跃跃欲试的热情似冲天火焰,压都压不住。

    就连郭子兴都酸不溜秋的说:“你小子,把我濠州城的壮士,都给带走了。啊,还拐了我的女儿!”

    朱元璋哈哈大笑,举杯便饮。

    马春花等人坐在一旁,其乐融融。

    很快,在濠州城,朱元璋拉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队伍,考虑到部队的编制,在刘基与李善长的建议下,就在这批新兵中间举行一次大比武,选出两名先锋官来,让他们各自带领一万人,进行部队建设工作。

    新兵演武大赛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不乏勇猛之士,看的朱元璋等人心花怒放。

    到了最后,两员猛将经过重重选拔与战斗,成为了先锋官。

    朱元璋亲自到现场授印。

    “叔叔!”左侧的先锋官浓眉大眼,身材健硕,见到朱元璋便拜。

    “叔叔?”朱元璋有点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舅舅!”右侧身材修长,眉目清秀的年轻小将也拜了下去。

    “舅舅?”朱元璋哑然失笑,这算什么?认干爹吗?

    还没等他发话追问,左侧那先锋官便朗声解释:“我是您的侄子,朱文正啊。”

    另外一名先锋官跟着解释:“我是您的外甥,李文忠。”

    朱元璋满脸黑线,摆摆手:“新选出来的两名先锋官就是你们?”

    二人脸上颇有自得之意:“正是我们。”

    朱元璋回头瞥了一眼李善长和刘基:“掺了水分吗?”

    李善长和刘基同时摸了摸鼻子:“没有……吧。”

    再去看宋濂,这家伙早就不知道溜到哪里躲起来了。

    朱元璋无奈的笑道:“既然来了,就好好干。”

    正说着,一个洪亮的嗓音在人群中响起:“我还以为朱元璋是多么英明神武的将军,搞了半天,也是个任人唯亲的家伙。”

    朱元璋眉头紧锁,顺着声音来源看过去,那是一名精壮魁梧的汉子,眉宇之间倒是英气凛然。

    “上来说话。”

    那汉子纵身一跃,跳到了朱元璋面前。

    “你乃何人?”

    “先锋官常遇春!”

    朱元璋一愣,随即笑道:“你这汉子好不讲理,先锋官明明是朱文正和李文忠,什么时候成了你了?”

    常遇春冷哼一声:“他们二人,也只能做个万人队的先锋官。我常遇春,乃是全军的先锋官!”

    朱元璋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个汉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自己难堪,真是杀他的心都有,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杀了前来投军的常遇春,岂不是显得自己心胸狭窄?

    思来想去,朱元璋装着宽宏大量的样子:“既然你有全军先锋之才,不妨就先到我的帐下,让我好好考察考察,是你口出狂言,还是真有那个本事。”

    (本章完)

第152章 江南三霸?灭掉灭掉() 
“将军,不好了!”城门外,一个背上插着令旗的士兵飞奔而来,一边喊,一边扑倒朱元璋的脚下。

    “何事如此慌张?”朱元璋问。

    那士兵抬起袖子,胡乱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喘着粗气回报:“胡将军在您的命令下,解散了队伍,全军现在都分散到四处进行生产劳作,坏远城内,只留下两万人的常规防守部队。”

    朱元璋点点头:“老胡做得很好。”

    士兵焦急的神色溢于言表:“可是胡将军刚刚解散了部队,安奉、含山、虹县三处的守将便同时领兵朝我攻来。三处队伍加在一起,足有十万之众!胡将军已经发布了召集令,可是这三处的兵马早已经阻断了进入怀远城的通路,士兵们在城外劳作,根本回不到城内去。”

    朱元璋摊开地图,李善长指着三处城池道:“这三处城池,对怀远城形成合围之势。能够一起发力攻打怀远,想必是看上了怀远的产粮能力,三家想要群起而攻之,瓜分我怀远之地。”

    刘基摇着扇子道:“这三处城池的首领,本来就是结义兄弟,觊觎怀远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胡大海手下精兵猛将众多,他们不敢造次,如今我们退兵还耕,三家是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联合起来把怀远围城铁桶,断了士兵回城增援的路,待打下怀远城后,据城以守,消灭城外有生力量,如有大部队前来攻打,届时安奉、含山、虹县三城可派兵前来增援,城内城外里应外合,担保让觊觎怀远的人尸横遍野。”

    刘基的分析鞭辟入里,汤和与徐达都拧起了眉心:“那咋办?总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咱们刚打下来的城池入了别家的后院吧!”

    “要多少人能够一举击溃他们?”朱元璋的声音十分平静,根本听不出有任何的焦躁,仿佛这事跟他没多大关系一样。

    宋濂伸出两只手掌,眼睛里闪耀着着智慧的光芒:“最少五万。将军带五万人前往增援,与胡将军内外夹击,不求全歼敌军,只要能够打通一条进程的通道,城内七万守军,仅凭安奉三城的十万人,是绝对攻不下来的。”

    朱元璋点点头,濠州城内,横涧山的队伍有三万人,再加上刚刚招募的两万人,五万人只多不少。

    “号令全军,准备出发!”

    常遇春站在朱元璋身后,冲着宋濂嗤之以鼻:“不就是打开一条通路吗?还要五万人,给我一万人,足矣。”

    被常遇春讥讽过的朱文正与李文忠都有些不服。

    朱文正是个暴脾气,当时就炸了:“常遇春!这里是军营!不是菜市场!你说过的话,可都是军令,不是过家家的游戏之言!”

    常遇春满不在乎:“我可立军令状,倘若不能突破敌军,甘愿提头来见!”

    “好!”朱元璋一点头,李善长取了纸墨笔砚,拿到常遇春面前。

    常遇春推开毛笔好砚台,抬起手指咬破,直接在白纸上画了一个鲜红的红圆圈:“俺常遇春说到做到,如果不能如期突破敌军阵营,俺提头来见!”

    刘基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他叹了口气,黝黑的眼睛盯着常遇春,语气幽幽:“常遇春,你可知道,这三城敌将的称号?”

    常遇春摇头。

    刘基看了一眼朱元璋:“这三人虽说年纪不大,也绝对算得上后起之秀中的翘楚,朱将军乃是江南三杰之一,而这三城城主,号称江南三霸。行军打仗作风彪悍,是典型的硬派将领。”

    常遇春一伸手:“再硬的俺都见过。将军,拿先锋印来!”

    朱元璋睥睨着信心满满的常遇春:“全军的先锋印我不曾带在身上,倘若你要,便将朱文正的那枚拿去。”

    常遇春一缩手:“俺只要全军的先锋印,其他的一概不要。”

    晚上,向郭子兴辞行的时候,朱元璋婉拒了郭子兴出兵援助的要求,经历了王保保一战,郭子兴被俘,红巾军早已经不是当年的规模,现在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元气,怎么能够再带着他们去冒险?红巾军太需要休养生息了。

    看着郭子兴一脸担忧的神色,朱元璋笑着向他老人家抱了抱拳头:“放心吧,老爷子,我朱元璋命硬着呢。这些娃娃,想要吞并我的地盘,还早着呢。”

    朱元璋带兵离开濠州城的第一天,什么都没有发生。

    朱元璋带兵离开濠州城的第二天,依然什么都没有发生。

    朱元璋带兵离开濠州城的第三天,郭子兴有些坐不住了,他召集将领,准备出征。

    朱元璋带兵离开濠州城的第四天,郭子兴站在点将台上号令出征的时候,一个背后插着小旗的士兵赶来,跪在郭子兴面前大声喊道:“报告元帅!常遇春已经率部突破包围圈,打开了通往怀远的道路!”当天下午,又陆陆续续来了三个背后插着小旗的士兵:“报告元帅!朱将军率部攻克安奉!”“报告元帅!汤和将军率部攻克含山!”“报告元帅!徐达将军率部攻克虹县!”

    郭子兴手里的茶杯掉在地上,摔个粉碎,最后一个前来汇报最新战场状况的小兵吓了一跳,慌忙喊道:“军医!军医!快过来!郭元帅不行了!”

    郭子兴跳起来,对准这小兵的脑袋就是一巴掌,骂道:“你才不行了!老子好着呢!老子还要活他个二十年,等着看朱元璋扫荡天下呢!这小子,真特瞄的厉害啊!哎,你现在跑一趟朱元璋那里,给我带个话,就说马春花要是坐不上皇后。老子就带着皮鞭抽他丫的!”

    士兵捂着脑袋,一脸不情愿:“元帅,您就饶了我吧,这话带过去,我这脑袋还得再挨一巴掌。”

    “你不去老子现在就抽你。”郭子兴一瞪眼,士兵呲溜一下窜的没影儿,只剩下他在大堂里哈哈大笑。

    好一个朱元璋,金鳞本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老夫倒是要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赢了周德兴的那一卦,能登顶至尊!

    (本章完)

第153章 明教内乱() 
“朱大哥,徐寿辉死了。邹普胜将军也死了。明教四大金刚如今……唉……”

    三年后的一个初春,冯用刚刚从前线回来,他率领人马拿下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成为拥有十座城池的小型土豪。麾下人马也在李善长等人的打理下逐渐壮大,已经算的上仅次于江南几大义军集团的中小型集团军。

    徐达、汤和、冯胜、冯用、邓愈、胡大海等人在朱元璋独到的眼光下,将江南几大军队没有下手的犄角旮旯全部收进自己的麾下,连成一片,北接刘福通的颍州基地,东面是张士诚的江浙盐商集团,西面是原来的明教,南面是江西军团,整个江南地区,已经完全成了汉人的天下。几大集团军供奉韩林儿为皇帝,名义上全部接受颍州基地的调遣,这一项政策,在抗击元朝反扑的初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各方面集团军相互配合,衔接作战,打的元军无处可逃,叫苦连连。

    可是今天,冯用带回来的这个消息,让朱元璋隐隐感到有些不太对劲。

    “他们是怎么死的?”

    冯用拍打着身上的雨水道:“陈友谅对外宣称:徐寿辉是病死的,邹普胜是阵亡的,可是我觉得不太可能。”

    朱元璋眼神中自然闪过一丝疑惑:“徐寿辉怎么可能病死?江南如今如此安定,邹普胜又怎么可能阵亡?这中间……”

    说到这里,朱元璋想到了什么,神色一凛,闭上嘴巴断了话头。

    李善长挑了挑屋子里用来祛除湿气的火盆,里面赤红的火苗跳动的更激烈了一些:“要变天了。”

    刘基与宋濂正在根据前线送来的最新战报研究地图,很快,他们就得出一致结论:“明教恐怕要尽数落到陈友谅的手中。”

    看着窗户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朱元璋的眉心拧成一个疙瘩,嘴唇边的胡子随着肌肉扯动微微颤抖:三弟,你终究还是解不开那个心结啊。

    窗外,一阵嘈杂的声音突然传来,夹杂着卫兵的呵斥与争斗之音。

    朱元璋顺着声音看去,两员满身失血的将领出现在门前,一个背上背着长锤,一个帽子上挂着一颗红缨,他们不顾连绵细雨,跪在朱元璋元帅府门前。元帅府的卫兵与他们带来的卫兵相互推搡,乱成一团。

    “住手!”朱元璋厉喝一声,急忙迎着小雨快步走出,伸手去扶地上的丁普郎与傅友德,“二位将军这是干什么?”

    丁普郎甩开朱元璋的手,与傅友德一道,冲着朱元璋叩了三个响头,额角都磕烂了,殷红的血顺着雨水朝下流。

    随后拿着雨伞出来的李善长与刘基等人见到这一幕,都愣了一愣,随即,心里如同明镜一般,猜到傅友德与丁普郎恳求之事。

    “请朱元帅做主,为我明教教主报仇!”傅友德朗声说到,丁普郎泪流满面。

    朱元璋大声吼道:“冯用!愣着干什么?把他们给扶进去!”

    进了内堂,朱元璋这才发现,傅友德和丁普郎身上,早就伤痕累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元璋眉头紧锁。

    傅友德身上的伤稍微轻一些,他叹了一口气道:“明教基业,已经尽数毁于陈友谅之手!”

    随着傅友德的阐述,朱元璋等人明白了这三年间,明教发生的变故。

    自从雁鸣湖事件之后,陈友谅返回明教。邹普胜与傅友德念在与朱元璋的约定,并没有将湖边之事禀报给徐寿辉。

    而回去之后的陈友谅,兢兢业业,焚膏继晷,将明教与江西军团的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条,颇得徐寿辉的器重与喜爱,就连他到郭子兴那里做客时,都三句不离“陈友谅”,把他这个女婿夸上了天。

    不仅仅是徐寿辉,就连明教的四大金刚与众位大臣都看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明教的军队兵器先进,在陈友谅的训练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赣江中浩浩荡荡的军舰日益增多,江西军团已经全员转成水军,编入明教麾下,由陈友谅一起指挥。

    可以好不夸张的说,三年时间,明教与江西军团合并之后,新的明教在陈友谅的指挥下,已经成为比江南任何一个集团军都要强大的超级集团军。

    这让逐渐年迈的徐寿辉更加放心。

    整个明教的权利,几乎全部都放在了陈友谅的手上。

    就连新上任的官员,都是陈友谅一手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