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帝国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之帝国系统-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资政殿学士是从真宗时代开始设立的,刚开始就是为大臣王钦若设立的,后来范仲淹诸人都先后为资政殿学士,这个是个虚职,表示是皇帝亲信此大臣,而后便成为罢职宰相挂名的一个职位,所以一般不可能轻易的授予官员。

    而经筵是给皇帝说书的,算是皇帝的老师了,如此之位,自然是天下荣之,岂能是一般人所能窥之?

    而今竟然听到一个不知名的人,还是一个直秘阁的侍制,被加封为资政殿学士,入主经筵,难怪下面的朝臣们都是议论纷纷起来,有些大儒们都是面色红润,直要像皇帝言上一番。

    赵佶此时才有些明白过来,眼见下面人议论纷纷,不由有些暗骂自己慌张了,他忙道:“诸卿莫要争了,先让蔡卿读完。”

    他说了一声,下面的大臣们结果没理会,那大太监此时看不过去了,立刻喊了一声道:“安静!安静!”

    这个大太监声音颇大,倒是把下面的臣工们震住了,他们看了看赵佶,然后皆是俯下身来道:“陛下恕罪!”

    赵佶此时看了看下面的臣子们,轻轻地点头道:“诸卿起身吧,蔡卿,你继续读吧。”

    蔡卞应了一声,然后继续读下去,直到最后才俯身道:“臣门下省黄言奏陛下言,请陛下复核,臣躬身谢恩。”

    此时他双手举过,那大太监把这道书拿了上去,然后转呈给赵佶。

    赵佶稍微看了一下,然后便道:“适才朕听闻念及经筵之升的时候,诸卿颇有微词,朕入继大统,不知政事,自当要听诸卿之言,若有言事,皆可说来,朕不会因言事而降人之罪。”

    此时下首立刻走出一个大概五十来岁的红袍大员,他直接说道:“陛下,臣适才闻有直秘阁侍制升资政殿学士,此乃万万不可,资政殿学士之职,只有罢朝中大员之位而得之,哪里有如此升法?更何况入经筵了,经筵之职,非大儒不能胜,前有司马光,后有程颐,皆是义、智、信、仁之辈,今一侍制而升为经筵,若传扬出去,天下士子必心寒啊,望陛下明断!”

    赵佶微微一愣,随即轻声问道:“卿家何名?”

    那中年人忙道:“臣乃是右正言陈瓘,经筵之事,乃是国之大事,陛下之大事,亲圣贤、远小人,若有奸邪之辈混迹其中,那便是国之不幸,是故此事不可不察!”

    赵佶点了点头道:“原来你便是陈瓘,朕听过你,你之前作通判的时候,朝俸和田入只取其一,对人言钱只果腹蔽体而已,多之无用,时人皆称善,后来改任为太学博士,太学之中的士子们皆言卿家你之功劳,朕早听过你,你说的对,是该要从长计议。”

    章淳此时闻言便站了出来道:“陛下,陈大人所言‘不可不察’,臣倒是想问上一句,陈大人又怎知此事未察?这升迁之名皆是由吏部所报,而后又经三省议论,由此而得知,哪里会有‘不可不察’之事?”

    陈瓘一愣,随即便道:“依丞相所言,这提名之人必是丞相你了?”

    章淳哼了一声道:“老夫岂会乱了规矩?陈大人此言何意?”

    陈瓘看着章淳说道:“丞相,既然不乱规矩,不坏朝纲,则此事也应察之,不然不足以服天下!”

    章淳最讨厌有人和他争了,当下便站了过去,然后对着赵佶拱了拱手道:“陛下,陈大人以为吏部所选之人不足以服天下,此乃诋毁朝政所属也,吏部自太祖而来,便分管全国官吏之事,虽朝中调迁亦要经由吏部颁批,若是选了不足以服天下之人,则吏部何存?朝政何存?陈大人适才说了这些,无一不是诋毁此中,请陛下明察!”

第三百五十一章:有何居心?() 
    赵佶心中一动,便知道又开始乱扣帽子了,他对章淳没有什么好感,这时不由有些无趣,便要出言,却听到曾步打圆场道:“此事陈大人所言有理,然而陈大人也不当疑吏部之职,是非之道,尚有陛下来作定夺,两位大人便不要枉作争吵了。”

    陈瓘知道自己说不过章淳,便偏转过头,又回臣列之中。

    章淳此时拜了拜赵佶,然后说道:“陛下,开封人陆平,虽年幼任微官,然才华横溢,德之浩然,经筵之位岂不是有能有德者居之?昔日甘罗年仅十二,便已为相,可见居位不在年长,而在其才如何,其德如何,陆平虽年幼,而修书数部,陛下如若不信,可派人勘察,以明真伪!”

    赵佶倒是起了好奇之心,他的眼光不由看向那门口,却见到陆平露出半个头,他不由有些想笑,此时沉吟一会道:“如此说来,朕倒是想见识一二,也罢,诸卿便先不要议此事了,待到朕见到此人,再作定夺。”

    章淳和陈瓘皆是躬身称是,然后又各自回列。

    赵佶此时看了看朝臣,然后道:“朕第一次早朝,尚未知事,诸卿议事便到此吧。”

    他先站了起来,慌得下边的朝臣们都跪了下来,然后那大太监连忙喊道:“陛下回福宁殿,众臣退朝!”

    赵佶随着那大太监走了出去,然后便见到门口的陆平,他不由想说什么,却终究没说话。

    陆平也是一笑,便跟在赵佶的后面,然后走出去便有一群太监跟上,随即又有宫女跟了过来,排成长长的队伍,直接向那北边的福宁殿前行着。

    这一路上浩浩荡荡,凡是太监、宫女们碰见这个队伍,皆都是慌忙跪下,陆平此时也跟着风光起来了,他左右看着,却又不敢扭的太狠,只能偷眼看周围的一些人,相同的衣服,此时走在一起,却又保持着安静的声音,极为守规矩。

    福宁殿很快就到了,这些太监和宫女们只能到那殿外,然后便排成两边,赵佶此时走了进去,陆平便跟过去,依旧低头走在他的后面。

    到了前门,赵佶便笑道:“黄公公,你先回去吧,太后身体不好,你且好生照料着。”

    那个大太监此时应了一声,然后便走了出去,见到陆平还站在门外,便说道:“你还不回去?”

    赵佶忙说道:“这个少年便留在这里吧,福宁殿也要留人看守。”

    那大太监连忙说道:“老奴便去请侍卫留守福宁殿,皇上你不用担心!”

    赵佶摆手笑道:“不用了,这个少年在这便成。”

    那大太监又躬了一身,然后便带着其他太监离开了。

    等到完全看不见他人,赵佶才呵呵一笑道:“陆兄啊,你方才真是把朕吓了一跳,来来,进去说。”

    陆平此时跟着赵佶走了进去,然后便跪了下去道:“草民陆平叩见皇上,吾皇陛下万岁!”

    赵佶这时已经坐下了,见他这样子,不由皱眉道:“此处何必如此顾忌,你我二人也算相交,便不必如此拘礼,起来吧。”

    陆平站了起来笑道:“陛下仁义,我是知道的,然而既身为帝王,便应该遵其道理,此种尊卑之道,不可不时时放在心上。”

    赵佶哈哈笑道:“人小鬼大,难怪章淳那老匹夫把你和那甘罗比,在朕看来,甘罗只是徒有虚名而已,而你却真的想得更远,若是在秦,便封你为相也不稀奇。”

    陆平忙道:“陛下谬赞了。”

    赵佶笑道:“朕可没有胡乱说,不过朕现在实为好奇,你为何要扮作侍从走进来,刚才朕乍然见到你,一时惊讶,差一点失态了,若不是黄公公提醒,真想当场叫唤你一声。”

    陆平听他说来,不由一笑,这个赵佶现在刚坐皇帝,还是如此的率性,他慢慢说道:“我听闻端王继承大宝,便想着过来观赏一二,然而苦于没机会,幸而蔡大人乃是主持此礼,所以我便托他帮忙,他也是知晓我与陛下你是相识,故而便扮作侍从走了进来,还望陛下不要降罪!”

    赵佶此时坐在椅子上,笑呵呵地说道:“朕要降罪,便降你入经筵,给朕讲经!”

    陆平一愣道:“经筵?陛下此言何意?”

    赵佶微微笑道:“今日早朝,便是官员升迁,没想到有人要提你为资政殿学士,并且入经筵,给朕来讲书,这事便在早朝之中引起轩然大波,章淳差点又开始大吵大闹起来了。”

    陆平一惊,他是知道学士并不是随便可以授予的,而入经筵讲书,那更是要求极高,他忙道:“我有何德何能,可居学士位,更遑论入经筵讲书了,陛下你莫要和我开玩笑了。”

    赵佶笑道:“朕哪里会和你开玩笑,此事确是如此,朕听章淳说你年纪幼小,便就博学通才,已经修了好几卷书,此事是真是假?”

    陆平苦笑地道:“在下也就是如此大的年纪,又有何能去修书,陛下实在是太过高看了。”

    赵佶摇了摇头,然后道:“朕也在考虑要不要让你入经筵,说实话正言黄履此人品性皆佳,朕为藩王之时,以听闻他为人正直、出言无忌,又博学通才,德义之人,所以之前朕便想着让他来作经筵,然而今日突然一想,陆平你过来也是不错。”

    陆平微微苦笑,自己是想着升官,可是作经筵侍讲可不是闹着玩得,这真要有真本事的,自己虽然对古之经书和一些思想尚能算是了解,但决不能算是通达,更遑论比起那些当世大儒了,作经筵岂不是要被人说是儿戏吗?万一哪一天有人考究过来,自己却答不上来,那还了得?所以他连忙推辞道:“我并无丝毫学问,哪里能入经筵,陛下实在所言黄履黄大人,我曾听闻过,他却是名闻天下,陛下选他作经筵侍讲,实是足以!”

    赵佶一笑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朕已经答应过章淳,此事哪里有可改之处?过上几日,圣旨便会下达,陆平你便每日在崇政殿说书吧,朕必当好生学之。”

    陆平无奈地道:“我哪里有陛下之才,此举便是让人看笑话了。”

    赵佶呵呵笑了笑道:“不是看笑话,而且也未有人看朕笑话,你和朕是知交,而且又是博学之人,品行皆佳,朕倒是想知道你又该如何教朕的。”

    陆平方要再说,却不料被赵佶一摆手,然后说道:“此事不用再言了,对了,陆平,你对朝中之事有何看法,方今朕初登大宝,实在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知该行何事,而朝中诸臣之中,朕还不适十之四五,所行何事,皆有所阻,你认为该行何事?”

    他这算是一个真心之言了,话语诚恳,算是向陆平求知了,陆平心中微微一动,赵佶心肠挺好,而且也想做个好皇帝,何不在他面前,早晚叮嘱着,指不定又一个李世民就出来了,也许二十年后便又是一番样子了。

    他心中所想,口上却是说道:“我不敢说。”

    赵佶奇怪地问道:“有何不敢说的?朕下旨意,便要你据实说来,你快说吧。”

    陆平沉吟了一下方才说道:“陛下,为天下之主,最重何事?”

    赵佶略感奇怪,但还是说道:“为君者自然是以社稷为重,要仁、义、德兼重,并要勤政爱民,如此方才可谓一个圣君。”

    陆平笑了笑道:“陛下此言甚是,然三代不言,自秦而降,以历数朝,圣君又有几人?”

    赵佶见他微笑,便笑道:“陆平你定然有话,便说与朕听吧。”

    陆平慢慢说道:“回陛下,其实为帝王者,皆在登位之时,想着的是为一圣君,青史留名,然而千年以来,树木变换,河道几移,岁月悠悠,数朝之帝,又有多少人可被称为圣君?又有多少人现如今尚被交口称赞,被令人无法忘记?实乃是少之又少,为何?

    便是因为其言易、其行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故而陛下你拥有天下之人,居此位便极容易骄侈,而如此便又碌碌无为,何来做一个圣君?他日回想昔年志愿,只能感慨万千,就算是后悔也无济于事了,便是昔年李后主的那些诗词一般,皆是悔意,然而……”

    “啪嗒”一声,赵佶顿时在桌子上一拍,怒气冲冲地站了起来,此时外面顿时听到响声,两个太监皆是慌忙走了进来,不知所措地看着屋内。

    陆平也是张着嘴巴看着赵佶,心中又开始埋怨自己了,刚才自己还说后悔没用,想不到现在就报应到自己的身上了,自己刚才也算是昏了头,说这个东西,想不到真把赵佶惹火了,他不会一怒之下让人把自己拖出去打吧?

    赵佶此时“哼”了一声道:“陆平,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把朕和那南唐后主相比!他是灭国之君,你如此说来,有何居心?”

    皇帝给自己乱扣帽子,陆平连忙跪下道:“陛下,我实在没有他意,皆是言之古事,从未有映射之指,而况陛下乃是盛世之君,而李后主不过是末国之君,两相差异,便是谁也可以看出来的,陛下你心中坏容天下和社稷,而那后主却不过是一个留恋女色之人,又有何能和陛下相比?实在我举他,不过是说其人所为后悔之词而已,绝无他意!望陛下明察!”

第三百五十二章:寻回() 
    他说了一大通,赵佶此时倒也是没了脾气,他微微抬手道:“你便起来说话吧,你们两个都先出去吧!”

    那两个跑进来的太监此时看了一下,皆躬身走了出去。

    陆平此时站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看了看赵佶,他现在可不敢随意说话了,那句俗话“伴君如伴虎”可不是糊弄人的,这皇帝拥有生杀大权,若是不注意的话,他一恼怒,把自己砍掉,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所以他此时学了乖,不说什么了。

    赵佶又重新做了下去,然后说道:“朕方才只听到李后主,以为你把朕和后主想比,故而发怒,陆平你便不要介意了。”

    陆平听他变相的道歉,连忙说道:“在下岂敢,实在是在下之误,未说清楚,还望陛下降罪。”

    他说了这个,感觉有些不够,又道:“陛下和后主亦有相同点,便是同好诗词书画,皆喜风流,然而陛下比起后主有大不同,后主之词,艳丽旖旎,如同淫词,而陛下之词却颇是壮丽,后主之字,如同二八之女,忸怩无比,而陛下之书,如苍龙行天,每行一步,便得一字,收笔有力,联笔行空。后主之画,止有女子在侧,实在不属于外人倒也,而陛下之画,或富丽,或淡雅,腊梅花鸟,皆可跃然纸上,便是前朝王摩诘诸人之画尚可比拟,实在堪称大家,后主又怎能比之?”

    他说了好一大堆的马屁话,倒真是把赵佶逗得开怀大笑,一时之间尴尬气氛顿消,赵佶笑道:“虽是夸张,不过朕之书画,皆尚可过目,那李后主世人皆谓之为风流皇帝,然而也不过如此,朕早就观过他的书画,的确如你所言,尽是一些淫旎之物,不观也罢。”

    陆平笑道:“皇上,你和李后主最大区别便是后主得位便不知进去,整日醉生梦死,只顾贪恋美色,而陛下你却不同,心怀天下社稷,一心想着作为一代圣君,此等情怀,那李后主就算再活上一次也是无法比拟的。”

    赵佶哈哈大笑道:“你啊你,尽会如如此奉承之语,若是让章淳听见,便定然后悔起来,以为所寻之人竟然喜欢阿谀。”

    陆平厚着脸皮说道:“在下并不是阿谀之语,确实是真心之话,若陛下能坚持此心,定然是一代圣君了!”

    赵佶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莫要这样说话了,你我也算是知交,何必这样拘泥?不过朕初临大宝,不知政事,只能让太后垂帘了,这段时日,定会观清朝中诸事,然后除弊政,废恶法,就算日后青史之中,并未写上朕一笔,朕也一样心甘。”

    他说的完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