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兄?”陆平先打起了招呼,毕竟人家是救命的恩人。
“啊”樊若水像是从梦中惊醒,看着陆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他没有听到陆平刚才对他说的话。
“打扰樊兄深思,倒是在下鲁莽了。不是之处,还想樊兄见谅。”
“哦,是我过于失礼了。你的伤都好了吗?”
“都好了,还要感谢樊伯和樊兄的照顾。樊兄是在怀念夫子吗?”
樊若水听到陆平的猜测,脸上不觉的发红,停顿了半晌才回道:“是啊,夫子教授学业已有数载,如今一旦离别,心中不舍。而且还要担心以后没有夫子的教诲,一切都要靠自己看书成才,心里没有把握,故而心忧。”樊若水本来因自己言不由衷而感到不好意思,不想说到此处,想到自己家里没有余钱让他去学院继续读书,自己要在没有老师的教导下读书考科举,其中的难处让他真正伤神起来。
陆平见樊若水言语中有丧气之感,忙开导他道:“俗话说夫子领进门,学艺靠个人。樊兄苦读诗书多年,只要继续努力,小弟想科举对樊兄才说也不是件难事啊。”
“多谢兄台”樊若水这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对方的姓名,连忙告罪问了起来。眼见的陆平也是读过书的人,与他的年纪又相差不多,便搬到一个屋里,两人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渐渐的,彼此之间也熟络了起来。“我每读北齐文宣帝,心中都很是猜疑,难道一个人的变化就可以那么大吗?”樊若水和陆平都仰面躺在床上,微弱的灯光让两人觉得格外温暖。
“小弟也很奇怪,但想或许是文宣帝自小忍耐,继承帝位后又能奋发图强振兴北齐,在短时间内让北齐成为了当时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国家,之后可能是心得志满,便因此而骄纵无行吧。一个人被压抑的很久了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看到文宣帝就想起了唐明皇,也是一个本有很大作为的君主,偏偏前明后暗,让人叹息啊!”
陆平自己哪有什么真知灼见,都是以前看书看多了,记起一些前人的评论罢了:“是啊,唐明皇拨乱反正,在前期能纠正武则天遗留下来的弊端,勇于提拔贤明的人担任朝中重臣,经过励精图治才得有“开元盛世”,后期因为身边有李林甫、杨国忠此等奸臣才致有安史之乱,和文宣同样是前明后暗。只是不知道我们应该笔诛杨贵妃呢,还是同情她呢?”
樊若水也是可惜道:“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治理大权还不都在唐明皇手里。后人只知道口诛笔伐,安那‘红颜祸水’的罪名,怎想那个中缘由?”
说道此处,但见樊若水脸色羞红,眼睛又紧紧的盯着地面,沉思起来。
陆平与樊若水相处多日,二人经常引经据典,谈史论今,已如多年的好朋友。现在见樊若水之模样,却又想起第一日见他时也是此等样子,而多日来每遇闲暇,樊若水必若深思状,面带羞色,不知何故。
“樊兄……樊兄……樊兄?”
陆平眼见樊若水如此样子,知道他必有心事,看他脸色,就可以猜测到必是与女子有关,就忙问道:“樊兄心中可是有事,”然后很是八卦的笑了一下“难道是樊兄看上了哪家的姑娘不成?”
樊若水羞中带恼,忙说道:“贤弟不要乱说,只是匆匆一面而已。”
原来那天樊若水去夫子家中拜完礼回来,想到以后就要全凭自己看书了,所以心中暗自神伤,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走在大街上的。正自想着心事,突然从身边快速经过一辆马车,那马车看上去甚是豪华,两边窗口处各挂着一个铃铛,声音极为悦耳。疾驰的马车奔驰在大道上很是显眼,大家都极为小心的躲避,深怕被那马车撞到。
樊若水见那马车完全没有顾忌路上行人的模样,知道肯定又是哪位大官府上的马车。正看着出神,却不想从窗户里露出一个头来,但见鹅蛋型的脸上一个俊俏的鼻子,一双眼睛如秋水般明亮,青绿色的衣领衬托着那如羊奶般的肌肤,好似天上的仙女下凡。樊若水哪里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更是看的心旷神怡起来。那女子好似发现了樊若水一动不动的注视着他,看到他那傻呆呆的样子,宛然一笑,那笑容铺面而来,樊若水顿时感觉心脏停止了跳动,浑身空落落的,不知如何是好。
马车渐渐远去,直到耳边传来阵阵说话声,才把樊若水从刚才的笑容中惊醒:
“那不是周司徒家的马车吗?”
“可不是吗?那车中的女子肯定是皇后的妹妹!”
“那模样长的真是漂亮,不愧是皇后的妹妹啊!”
。
樊若水这时才知道原来那美丽的女子是南唐司徒周宗大人的二女儿,也是当今南唐皇后的亲妹妹。想到此,看着那渐渐消散的烟尘,心中万分惆怅。一个是当朝司徒大人的女儿、当朝皇后的妹妹;一个是家境贫寒,渔夫的儿子,两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要想在一起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克制住自己的思绪,樊若水失魂落魄的慢慢走回家。
听到有个如此漂亮的美女,陆平立刻来了精神,就算是不能得到,看看也是好的嘛,养养眼也不会犯法。南唐司徒周宗,陆平是没有听过,但是待听到是皇后的妹妹时,才想起原来是那著名的“小周后”。
江南真是多出美女啊,虽然曹操的铜雀台已不在,想三国的尘烟还在弥漫,“揽二乔于东南兮”的名句确在曹子建的映衬下千古不衰。江东二乔还在读书人的书中,在夜晚出现在梦境中的颜如玉,身影还是那么的清晰。如今虽然换了人间,但是今日的江东又有大小二周,正指得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两个皇后!
这可都是在历史上很出名的美女啊!陆平思及此处,知道了樊若水看到的那个美女肯定是小周后无疑了。如果真是那么美丽,以后等大周后病了,李煜还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看着樊若水,陆平想想就头疼,身份的悬殊别说身在古代这种门户观念极为浓重的时代,就是在现在思想解放的情况下,很多父母都还在挑剔出身家世呢。作为两世为人的陆平,极为冷静的劝说道:“樊兄,对方既然是司徒大人的女人、当朝皇后的亲妹妹,况且人又是极美的,那么上门说亲的人肯定很多。樊兄若想效那司马相如卓文君之事,小弟担心到时候樊兄如海中捞月,镜中看花,徒自伤神啊。”
第两百三十二章:没门()
樊若水见陆平开口就提到“司马相如卓文君”,知道陆平误会了,赶紧解释道:“贤弟误会了。在下虽然亦有好逑之心,但也有自知之明。我没有司马相如的文采,怎敢做此白日之梦。只愿以后能再见到她就心满意足了。”说完长叹一口气,躺在床上看着房顶,也不说话。
此种心境,陆平也是可以体会的。当年在大学里自己也挺喜欢其中一个女生的,但是自己一没有英俊的外表二没有可以保证以后生活的财富,尽管自己很喜欢,但是仍然不敢见面表达。就此压抑心中的思念,只要是能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就心满意足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工作,而她却是考上了研究生,从此天各一方,永不相见了。
也许是昨晚说出了自己的心事,第二日樊若水看上去比前几日有精神多了。樊伯还是每天出去打渔,然后再把新鲜的鱼卖到金陵城里的酒楼里。虽然陆平感觉胳膊的伤势已经好了,但是樊伯还是让他在家里休息。而樊若水自己拿着书或坐于屋中,或游于村外,凡寂静无声处皆是他的读书之地。
这一日,樊伯一大早就去江里打渔去了,为了樊若水的买书钱忙忙碌碌的。樊若水拿着书出去了,估计是到村里的某一处地方看书。陆平自己正百无聊赖的坐于院中,计算着自己到樊家的天数,估量着还能有几日南唐就可以放开江面,就可以回去大宋了。
不想,樊若水兴冲冲的跑了进来,拉着他的胳膊就往外拽。陆平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就忙问道:“樊兄,你这是为何?”
“贤弟,我又看见那天见过的女子了。你快随我去吧。”
听到此,陆平也很想见见那个传说中的美女,忙抛开一切,随着樊若水跑了出去。陆平随着樊若水沿着村里的小路一直奔跑,经过一片偏僻而幽静的树林后,视野豁然开阔,原来是一片平坦的草地,小草略显枯萎,宽阔的草地上隐隐有脚步的印痕,但是眼前却是一个人也没有。不远处有一幢很大的庄园,在这一片寂静无声的旷野中显得鹤立鸡群、卓尔不凡。红墙绿瓦的庄园好像给这个空旷的草地平添了几分人气。
“还是晚了一步,她们都走了。”樊若水遗憾的说道。
“那是我没有缘分一睹芳容了。走吧。以后有缘自会相见的。”陆平安慰着。
原来樊若水今天走到方才的那片后树林感觉很是安静,就在这边看书。不知过了多久听到远处有女子的欢笑声传来,他心中好奇,就寻着声音过去,一入眼便看到那天见到的美丽女子正在这草地上放风筝,身边有两个丫鬟陪着。
樊若水没有想到能在这儿看见她们,心里莫名的兴奋起来。看着她一边拉着手中的线,一边慢慢的跑着。那优美的身姿,仿佛化为无数个仙女般的身影在他面前飞舞,那感觉像春天的太阳照在身上,舒服极了。但在此时,想到家中的陆平,他马上跑回去找陆平过来。可惜的是现在伊人已消失不见了。
陆平觉得以后肯定还能再次见到,当然再次相见的时间是数个月的有缘相逢,还是数年后南唐的国破家亡,这就不是陆平所能想到的了,所以他很有兴致的念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樊若水则神情呆滞的跟在陆平的身后,脑海中还浮现着刚才那小巧可爱的身影和悦耳的欢笑声。
自此以后,陆平也拿上樊若水的书陪着樊若水来到这片树林读书,但是始终没有见到那位美丽的女子。几日之后,陆平就再也不去了。而樊若水却是坚持每日都去,一月之中偶尔可以见到樊若水露出了几次笑容,但是更多的却是摇头叹气。
年关越来越近了,听说对岸的宋军已经撤走了,可能是由于时近年关,南唐水师还是没有放松对江岸的巡查,陆平猜测可能是为了金陵城新年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也可能是为了防止大宋在大家精神松懈的时候突然发难,打一个回马枪吧。在如此紧张的时刻,任何谨慎都是可以理解的。
陆平寻思着自己既然都到了南唐,如今伤势好了,在这儿又没有危险,何不见识见识南唐的风土人物呢,以后如果不可避免的参与大宋的统一之战,也可以做到知己知彼。所以,就再也没有跟着樊若水去树林看书了,而是跟着樊伯到江宁城送鱼。
江宁,即如今的南京。战国末年越王勾践灭吴国后,令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金陵最早古城。之后楚威王灭越,尽取吴国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210年东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气,隧改金陵为秣陵以贬斥金陵城。
公元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乌龙潭放生池碑,遗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当涂。783年,因藩镇为乱,唐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陆平跟着樊伯推着放有鱼桶的独轮车从村庄走向江宁城。离城门还有一段距离就可以看见雄伟坚固的江宁城墙如一个巨人躺卧在那儿,横亘在天地之间,保护着这里的乡民们。
那古朴雄浑的城墙仿佛还在诉说着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和时代变迁。城门的上方雕刻着“江宁府”三个打字,城门口一队士卒严密的检查着进出城门的百姓。到了城门口,那些兵士反而首先和樊伯打起了招呼,看来樊伯每天进程送鱼和大家都熟悉了。不用接受检查,兵卒们就给他们放行了。进了江宁城,但见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走在大街上,稍不留意就可能会碰到身边的行人。不愧是南方大国的国都,行人多的都可以达到挥汗如雨,举手如云的程度了。
樊伯到了一座高大豪华的楼阁停了下来,陆平从车后望去上面书着:“凤凰阁”三个大字。樊伯笑着对陆平说:“到了。你先在这儿等我。我把鱼送进去。”说完,就抱着鱼桶走了进去。陆平眼见无事,就坐在独轮车上四处张望。
正无聊间,从里面跑出一个人,看穿着好像是店里的伙计。后面跟着出来一个老板娘,手持鸡毛毯子,怒骂道:“好你个张贵,昨天到今天都已经打碎了4个盘子了,你是怎么端菜的?打碎了盘子不要紧,客人们等着吃菜呢,怪罪下来谁负责啊?”
那小二也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毫无顾忌的说道:“老板娘,还不是司徒府里放出话来说是准备皇上皇后的家宴,要在城里多找几个下人嘛?水往下边流、人往高处走,我这不是在考虑要不要过去吗?”
老板娘听了更加生气了:“就你这样还做白日梦?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吧。以司徒家的富贵能要你这样的人做下人?”
那小二听了没了方才的胆气,不服气的说道:“我怎么了?我好歹也是江宁著名的凤凰阁的小二,服侍人的本事也不差。”
老板娘怒极生乐,笑道:“你看你在咱们凤凰阁都服侍的谁?那司徒府上的客人都是我朝的高官大员,岂是你这种粗手粗脚的人能服侍起的?”
第两百三十三章:奇怪的女孩()
一场乱梦袭来,带着陆平的思绪百回千转,脑海中涌入了一大片的记忆,仿佛重生……
系统的滴滴声响个不停,死机多年的系统竟然重新复活这倒是让陆平挺惊讶的,不过这系统下达的任务是不是有点离谱,我好不容易得到这一切了,下一步离皇位已经不远了,怎么要我去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