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奋勇,此下吴贼不但锐气已挫,那丁奉更是被虎侯击伤!”

    “不过我军虽占先利,但吴贼人马多于我军。更兼那丁奉、朱桓皆非等闲之辈,不可轻心大意,依诸位之见,此下该当若何?”

    司马懿话音刚落,曹丕枭目一亮,急急起身拱手而道:“我军此处,虽占优势,但陛下在吴郡处境,却不乐观,依丕之见。当速整兵马,乘胜追击。一举攻破丁奉的贼军,早日赶往吴郡,以解陛下燃眉之急!”

    司马懿闻言,手缕胡须,沉吟不语,这时,曹彰神色一震,亦起身谏道:“皇兄所言极是,彰愿效死而战!”

    曹丕闻言,面色微微一变,司马懿听了,神情严厉,眼光烁烁,望了曹丕一眼,然后又转向曹彰,凝声问道。

    “老夫岂不知陛下处境险峻,不可怠慢,但我等却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一旦有何错失,陛下便将孤立无援,受困于吴郡,行军作战,若无计谋,单凭血气之勇,必难成事!”

    司马懿话音一落,曹丕枭目内猝地迸射精光,向司马懿言道:“祭酒不必多虑,丕已有计策,必可大破贼军!”

    此言一出,司马懿严厉的神情中,微微露出一丝喜色,沉声问道:“子桓你且道来!”

    “此下吴郡战事正紧,父皇处境虽险,但对于孙权来言,亦是如此,丁奉势必妄想速败我军,急回吴郡,已稳局势!”

    “而今日,丁奉受伤挫败,忌惮之余,亦会心起急躁,如此,祭酒何不明日遣我出战?我乃大魏世子,丁奉见我前去,势必欲想将我擒住,使得我父皇还有一众大魏将士,投鼠忌器,即时再如此如此不知祭酒觉得此计可行耶?”

    司马懿听了,嘴角不禁露出一抹淡笑,微微颔首道:“子桓此计确实是好,不过战场之事,瞬息万变,为防万一,子文你且任副将之职,一同前去,护卫子桓左右!”

    司马懿忽然将目光转向曹彰,曹彰听言,神色一震,连忙拱手领命,曹丕似乎察觉司马懿用意,亦无多言,转身向曹彰柔声说道:“如此,明日便多多依仗彰弟了!”

    “皇兄放心,我绝不会让吴贼伤你半根汗毛!”曹彰拱手作揖,脸色肃然,向曹丕答道。

    司马懿看在眼里,脸上那抹淡笑更是明显,心中默默腹诽道:“孺子可教也,眼下群雄未灭,你等兄弟还是和睦一些为好!”

    次日,旭日高升,在吴营外,忽然尘土飞扬,只见一部兵马声势浩荡地杀了过来,吴军斥候探得,急忙回禀丁奉,报说大魏世子曹丕率领大约六千兵马正往军营杀来。

    朱桓一听,顿时脸色一变,眉头皱起,甚是疑惑地说道:“这曹丕少经战事,韬略一般,更无勇冠三军之猛,这司马懿麾下分明有许褚、孙礼等骁将,为何不用他们,却遣曹丕前来!?”

    丁奉闻言,面色一寒,冷声而道:“哼,看来却是我等被司马懿轻视了,司马懿以为我昨日被许褚重创,我军又折了不少兵马,败了一阵,锐气已挫,不足为患!”

    “曹丕乃大魏世子,听闻前番在西川被张颌杀得狼狈而逃,三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而司马懿则是大魏祭酒,对曹丕多有扶持,此番想必是司马懿教曹丕前来取功,将功补过,以稳固曹丕世子之位!”

    丁奉冷哼一声,对于这帝王家中之事,似乎他一眼便看透了,朱桓听了,亦是面色寒冽,冷声而道:“司马懿竟敢如此轻视我等,此番我等正好将那曹丕擒住,教曹老贼投鼠忌器!”

    丁奉双眸发着阵阵寒光,颔首应道:“休穆所言,正合我之心事,你且引军而迎,我则在营中伺候,即时,你可如此如此!”

    丁奉低声吩咐,道出一计,朱桓听得,暗暗称妙,遂告退而去,出帐整备兵马。

    却说曹丕率六千兵马气势汹涌地望吴兵军营杀了过来,将到数里之外,忽然营内擂鼓声大作,朱桓策马挺枪,率兵冲出,迅速摆开阵势。

    曹丕脸色一紧,勒住马匹,亦教麾下将士摆开阵型,须臾,两军对圆,曹丕策马而出,扬扬得意,头颅高昂,仿佛睨视天下英雄,扯声喝道:“我乃大魏世子曹丕,丁奉何在,还不速速出来受死?!”

    朱桓闻言,眼眸一眯,心中冷笑,暗道这曹丕心思还颇为谨慎,竟还知出言试探。(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七十七章 险胜() 
朱桓想毕,便将计就计,出马答道:“曹家竖子,丁承渊将军乃当世豪杰,你非其对手,应付你,我朱休穆足矣!”

    曹丕听言大喜,神情趾高气扬,甚是得瑟,大声笑道:“哈哈哈,我看丁奉那莽夫是被我大魏虎侯伤了,此下还倒在床榻,起不来罢?”

    朱桓面色一变,佯装又惊又怒,扯声喝道:“曹家竖子,狗嘴里喷不出象牙,休想乱我军心!”

    朱桓喝毕,一勒缰绳,舞起手中铁枪,出马便来直取曹丕,曹丕吓得惊慌失措,慌忙叫道:“谁敢替我擒住这狂徒!”

    曹丕话音刚落,身后的曹彰顿时大瞪眼眸,怒吼一声,宛如龙啸长鸣,纵马提戟,倏然冲出。

    朱桓见是曹彰,脸色微变,心头一紧,知其勇猛,不敢怠慢,舞枪望曹彰面门就刺,曹彰大喝一声,玄铁戟如有横扫千军之势,遽然扫出,瞬间便将朱桓的铁枪扫开。

    朱桓面容刹地变得狰狞,驱身一避,铁枪迅疾一转,向曹彰斜刺过去,曹彰拧戟一挡,‘铛’的一声巨响,两柄兵器相持在一起。

    朱桓五官扭曲,满脸憋得通红,脖子上条条青筋凸起,扯声怒喝,欲要压过玄铁戟。

    蓦然间,曹彰气势狂涌,猛地加力,朱桓面容一抖,手中铁枪再次被荡开,曹彰拧戟一起,玄铁戟旋转而出,望朱桓赫然捅去。

    朱桓看得眼切,满脸色变,急忙拧枪去铛。一阵刺耳的暴响下。风尘涌起。一众吴兵看去,不禁都吸了一口凉气,只见朱桓连人带马竟被曹彰一戟之威,击出了半丈之远。

    “杀!!!”曹彰一声喝起,玄铁戟凌天一指,杀气腾腾地策马杀来,朱桓急豁出全身力劲,舞枪而迎。

    两人赫然交马。再次拼杀在一起,曹彰戟式迅猛,威力浩大,朱桓枪式巧妙凌厉,令人防不胜防。

    两人杀了渐渐数十回合,不过还是曹彰更胜一筹,眼见朱桓越战越是吃力,蓦然间,朱桓向曹彰头上虚刺一枪,曹彰急忙躲避。回过神来,却见朱桓拍马逃去。

    “吴贼。休想要逃!!!”曹彰扯声怒喝,跃马追去。

    曹丕看得大喜,略显慌促地高举宝剑,喝令全军掩杀,曹丕令声一落,魏兵立即各提兵器,奋勇杀去。

    朱桓引兵直奔回军营之内,曹彰一马当先望吴寨便冲,就在这时,一通鼓响猝起,埋伏在营内各隐蔽之处的弓弩手,听令而出,纷纷拉弓乱射。

    追在前头的魏兵,连忙抵挡,被射杀不少,曹彰急舞玄铁戟,一时间,不知打落多少箭矢。

    曹丕见状,顿时吓得惊慌失措,好似连魂魄都吓丢了,连声喝道:“不好!中计了!!撤,快撤!!!”

    曹丕喝毕,急急勒马一转,往后就逃,各部魏兵人马料之不及,急忙纷纷后退,阵势顿时一片大乱。

    曹彰听得喝令,满脸气愤,亦纵马撤去,丁奉策马转出,看曹丕如此孱弱,高声笑道:“哈哈哈,我虽与曹老贼势不两立,但见其子如此无能,亦觉得有辱了曹老贼枭雄之名,诸军听令,魏寇胆怯,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丁奉怒声大喝,舞刀纵马,倏然冲出,一众吴军听言,无不精神大震,纷纷随之冲杀。

    不过在这时,朱桓却是眉头深锁,刚才丁奉提起曹操,令他心中不由一紧,暗暗腹诽道:“老贼最善识人,听闻其膝下子嗣,各个都身怀才技,如果这曹丕果真这般无能,怎能入得老贼的法眼?”

    想到此处,朱桓顿时面色剧变,急急策马赶去,见得丁奉从后正来,疾声喝道:“丁将军且慢,此中大有跷蹊,恐有诈也!”

    丁奉正急着去擒曹丕,哪里有意听朱桓的话,急言喝道:“休穆休要多心,此下正是将那曹丕擒住的良机,岂可放过!”

    丁奉纵马正冲,朱桓却是不依不饶,两人兵马而冲,急急又道:“丁将军且听我一言,曹老贼如此人物,若曹丕当真这般无能孱弱,岂可在老贼一众子嗣中脱颖而出,坐上世子之位!”

    朱桓此言一出,丁奉心里一震,此时此刻,吴兵大部人马已杀出了营外,前头更有不少兵马快要追上了魏兵。

    丁奉亦非愚昧之辈,此下一听,幡然醒悟,脸色大变,如遭电击,疾呼叫喝,令大军休要追杀。

    正在冲杀的吴兵听令,顿时纷纷止住冲势,一时间人如潮涌,马似山崩,惊呼不断,吴兵这一惊一乍,阵势大乱,搅成一团。

    而就在不远东南角的高坡上,司马懿看得吴兵忽然止住了去势,暗暗一惊,心中腹诽道:“看来这丁奉、朱桓果非等闲之辈,竟然察觉了此中之诈!”

    不过,司马懿很快脸上又展露出一丝冷笑,当机立断,摇起旗令,埋伏在东、西两处的许褚、郝昭看得旗令,立马引兵杀出。

    霎时间,喊杀声四起,曹丕看见背后伏兵忽动,也顾不得多想,立即下令,教兵马复回冲杀。

    曹彰得令,飞马奔驰,迅速冲到前头,撞入吴兵乱军之内,吴兵措手不及,眼见曹彰气势汹涌地奔杀过来,吓得肝胆皆裂,纷纷逃散。

    曹彰径直冲杀,杀得阵阵倒退,如入无人之境,朱桓见状,眼眸一瞪,舞起铁枪,急忙迎去,丁奉则迅速稳住慌态,指挥兵马迎击。

    不一时,只见曹丕居中,许褚、郝昭一左一右,三路魏兵齐杀过来,吴兵被杀得大乱,前头阵势渐渐有溃散之势。

    丁奉见势已极,猛咬虎齿,当机立断,下令撤军,丁奉令声一落,后部人马立即蜂拥而逃,前部兵马闻令,顿时战意顿失,瞬间被魏兵杀得大溃。

    曹丕、许褚、郝昭引兵分三路掩杀,朱桓与曹彰激战十数回合后,亦趁乱夺路而逃。

    魏兵如若山洪奔泻,排山倒海而来,吴兵逃之不及者,尽数被擒,丁奉引着五、六千余残兵败卒,只望吴郡海陵关连夜逃去。

    魏兵大胜一阵,擒了近五千余俘虏,逃去了小半,其余顽强抵抗者,都被杀尽,吴兵军营方圆数里之内,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将旁边的河畔亦染成血红之色。

    司马懿听闻丁奉等残兵败将望海陵关逃去了,遂下令收兵,又在吴军营内收刮一番,得辎重、军器不计其数。(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七十八章 兵临海陵关() 
当夜,司马懿引兵回城,各有功将士一一封赏,又以酒食、赏金犒劳三军,三军大喜,欢声一片。

    因此下曹操处境险峻,司马懿并无大摆宴席,封赏后,司马懿速教各将整顿兵马,不日便起军攻往海陵关。

    数日后,丁奉逃到海陵关,整兵完毕,加之关内兵众,仅有八千余人,丁奉气愤不已,急与朱桓商议。

    朱桓神色凝重,与丁奉言道:“我军伤亡惨重,更兼军心不稳,司马懿素来行兵神速,想必不久便会杀到海陵关!”

    “海陵关乃吴郡门户,但若有失,司马懿便能长驱直入,直逼吴县,事已至此,当今之计,且先速报与吴王,我等则在此处拼死抵抗,把守关口!”

    “只要我等守住此处,司马懿便难杀进吴县,而吴王若能与右将军前后呼应,将曹老贼大军击溃,东吴之危即可解矣!”

    丁奉闻言,脸色一紧,长喘了一口大气,带着几分落寞,苦涩而道:“也只可如此了!”

    于是,丁奉依照朱桓所言,各做布置,而正如朱桓所料,就在三日后,司马懿率领万余兵马,一并押着数千吴兵俘虏杀到了海陵关前。

    海陵关下,人头涌涌,各部魏兵人马,阵势严整,队伍分明,气势骇人,隐隐间散发着阵阵令人心惊胆跳的杀气。

    丁奉在关上看得,眉头连跳,面色愈加冷酷,忽然。司马懿从阵内策马而出。喝声叫道:“我大魏帝王。本为大汉之臣,建功无数,威震海内中原,眼见天下即将一统,不料汉献帝染病,知其命不久矣,禅让于我主!”

    “如今我主位登大宝,乃天下正统。所谓天无二主,孙权为一己私利,明知大势趋于我大魏,却仍顽固抵抗,视人命如草芥,教你等军士白白牺牲,以致东吴生灵涂炭!”

    “至此,东吴不知死了多少俊杰?你等何必再任由其用,当速速投降,以保性命。不需多时,孙权必败矣。即时东吴便可重得太平,再无战事,你等家小皆可无患,安居乐业,岂不是好?”

    司马懿此言一落,关上吴兵大多色变,丁奉见军心动摇,双目一瞪,急忙喝道:“国破家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等宁死,亦绝不为亡国奴,司马懿,你休想动摇我军军心!”

    丁奉话音刚落,忽然一阵弓弦暴响,只见朱桓不知何时,拽弓拉弦,射出一根箭矢。

    箭矢倏然飙射而出,望司马懿赫然射去,司马懿毫无惧色,孙礼看得眼切,大喝一声,舞起大刀,飞马冲出,一刀劈出,那冷箭骤地碎裂。

    司马懿如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笃定,眼色凌厉,好似能穿透人心,冷冷而道:“丁奉,你冥顽不灵,只会多造杀孽,使得你麾下将士无谓牺牲,你又于心何忍?”

    丁奉一听,猛咬牙关,满脸狰狞,浑身如焚起火焰,好似恨不得立即冲出关口,将司马懿碎尸万段。

    不过丁奉还未尽失理智,此下军心不稳,若贸然出关,便是正中那司马懿下怀,这时,朱桓面色一凝,高声喝道:“我等据关而守,占尽地利,岂会惧你等耶?司马懿,你休要多言,可敢来攻打关口乎?”

    对于朱桓的挑衅,司马懿却是长叹一声,眼中带着些许悲怆之色,徐徐而道:“我非不敢攻关,而是不欲多造杀孽,我与你等三日时间,三日之后,若是你等再不献关,为了天下一统大业,我只好发兵齐攻!”

    司马懿说罢,拔马一转,赶回阵内,引兵撤去,丁奉面色冷酷,望着一众魏兵人马撤离,沉声发令道:“司马懿狡诈阴险,不知此下正捣着什么坏水,传我号令,闭塞关口,严密把守,谁敢擅离职守,严惩不贷!”

    丁奉喝毕,诸将纷纷强打精神,应声领命,丁奉向朱桓投去一个眼色,朱桓会意,遂跟着丁奉一同回到关内战楼。

    战楼内,丁奉面色凝重,眼中尽是惆怅之色,与朱桓言道:“那司马懿果然了得,只一席话就令我军过半军士动摇,我军屡屡挫败,更兼如今局势对东吴来言,越来越是险峻,军士难免会起异心,此下正是紧要时候,容不得丝毫错失,休穆,你且紧密监视军中,但有丝毫变故,立即来报!”

    朱桓闻言,浑身不禁有一种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的感觉,强震神色,拱手应诺,丁奉亦是极为疲倦,摆了摆手,朱桓会意,便告退而去。

    却说司马懿撤军退去,就在海陵关十里外扎营,孙礼见此,心里疑虑,暗寻司马懿问道:“老师,此处离海陵关不远,更兼我军有不少吴人俘虏,若有变故,如之奈何?”

    司马懿听了,淡然一笑,与孙礼言道:“德达不必多虑,丁奉屡屡挫败,早已无进取之心,不求有功只求无过,若为师所料无误,此下丁奉必是教其麾下兵众闭塞关口,严密把守,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