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辽见庞德走来,眼睛一眯,却是暗里提防庞德忽然发作,待庞德靠近,张辽大喝一声,提剑猛地就向庞德头颅砍去。

    庞德不躲不避,宝剑快若惊雷,须臾间将到庞德的额头,张辽终究还是下不了狠手,突兀把剑一转。

    宝剑横里擦飞而过,生死关头,庞德却仍旧一动不动,泰然而立,光明磊落。

    那两个挟持着成公英的死士,眼见张辽利剑即将砍到,顿时吓了一惊,就在这时,成公英双眼猝然猛暴精光,身体如若游鱼一般,突兀向后一窜,双手成掌,一拍一打,竟瞬间把那两个死士击飞而去。

    四周兵士连忙一拥而上,将那两个死士制服,说来,诸葛亮亦知成公英武艺不俗,曾吩咐这两个死士需得万分小心。

    不过刚才一幕实在太过惊险,这两个死士一失神,便立即被成公英抓住时机,成公英脱险后,面色平淡,遂转眼望向庞德,拱手而道。

    “庞将军不愧是忠义之士,适才一举,足以证明庞将军赤胆忠诚,英不知好歹,还望庞将军恕罪!”(未完待续……)

    。。。

第五百零八章 诸葛亮的后手(下)() 
一旁的张辽听得,顿时眉头皱起,不过又想到刚才他执剑砍落,庞德那慨然无惧之色,也是信了几分,连忙亦作礼赔罪道:“某鲁莽无知,甘愿领罪!”

    庞德把手一招,并无丝毫怒色,淡然而道:“诸葛亮素来奸诈多智,他屡屡施以诡计,离间于我,诸公护国心切,岂可责怪,当下彼军兵临城下,我等当速速前往,以免被贼子有机可乘!”

    在庞德眼中,凡事当以国事为先,成公英见之,心中敬佩不已,速教军士将那两个死士收监,随后,庞德、张辽、成公英等人一同前往北边城门迎敌。

    诸葛亮在城外等了许久,按他所约定的时辰,城内早就应该已生变故,可过了将近半个时辰,城内依旧毫无动静。

    诸葛亮正是心疑间,城上火把密集处,忽有一部人马赶来,为首之将正是庞德,庞德虎目赫赫,望着城下的诸葛亮厉声喝道。

    “诸葛村夫,你奸计已被我等识破,你屡屡害我,陷我于不仁不义,此仇不共戴天,若你被我所擒,定要将你挫骨扬灰,以泄我心头之恨!”

    庞德声若轰雷,猛地炸开,方圆数里内,仿佛都笼罩着庞德的铮铮喝言,诸葛亮听得脸色连变,终究还是长叹一声,教左右军士鸣金撤军。

    就在这时,城上忽然一道弓弦声响突起,一根快若迅雷一般的箭矢,在黑夜中宛如一道不可捕及的飞影倏然射向诸葛亮。

    幸好赵云早有准备,拧枪猛地一刺。那箭劲之大。竟把赵云的龙胆亮银枪射得一晃。诸葛亮吓了一惊,连忙逃遁于人群之内。

    庞德怒声又喝,连发数箭,却只是射死几个无干紧要的兵卒,随着蜀军鸣金声起,各路蜀兵纷纷撤走。

    却说诸葛亮所使的离间计不成,而且前前后后延误了将近一月时间,时下战情紧急。诸葛亮不觉显得几分急躁。

    当夜,诸葛亮聚众将于帐内,脸色深沉,与众将谓道:“时下离间计已被彼军识破,彼军反而因此上下齐心,要攻取南郑,无疑难上加难,诸公可有计议?”

    诸葛亮此言一落,众将面面相觑,这时。张飞怒气冲冲地出席喝道:“我早说不必使这离间计,耗费时日。军师却要执意为之,当下已是延误不少时日,当速速整军,倾势而攻之,区区南郑小城,举手可得!”

    张飞话音未毕,赵云却急急出言反驳道:“不可,南郑城守备森严,固若金汤,倘若贸然攻之,纵然能攻破此城,亦要大折兵力,如此一来,一旦庞统引援军回救,我等如何抵挡?”

    张飞闻言,环眼一瞪,咬牙切齿地喝道:“你等事事延误,畏而不前,我二哥大仇何日能报?”

    张飞如若脱缰野马,那雷公般的嗓子一吼,如若雷霆炸开,帐内众将无不色变,诸葛亮神色一凝,取剑印在手,厉声呵斥道:“剑印在此,谁敢放肆?”

    张飞见状,唯有死压怒火,诸葛亮皓目一眯,叹声而道:“彼军知我等急切攻城,倘若我等却又自乱阵脚,只会破绽百出,被彼军有机可乘!”

    “我军兵力虽众,但彼军据城而守,以南郑城之坚固,强攻硬取,绝非良策,若欲困之,不但耗费时日,兼之南郑粮食颇足,亦不可为!”

    “我欲出奇制胜,可城内却有成公英坐镇,此人才颇高,如今战事延误,实乃亮才学微薄!”

    诸葛亮顾虑重重,这名震天下,被誉为智多胜妖的绝世人杰,此下竟显得有几分落寞。

    张飞见之,欲言又止,忽然好似泄了力劲,仰头在心中叹道:“莫非天欲灭我大蜀耶?”

    蜀国兵力无多,战况不明,诸葛亮不敢轻举妄动,暂且按兵不动,晋军在南郑与蜀军对峙又是半月。

    忽有一日,狂风吹袭,天色昏沉,诸葛亮见状,面色大喜,忽然笑道:“天无绝人之路,南郑可破矣!”

    诸葛亮大喜过望,速召邓芝、关兴等将前来,教道如此如此,邓芝、关兴听之,脸色连变,惊为天人。

    原来诸葛亮竟料定五日之后,必有滂沱大雨,教两人前往南郑城东南白驮河上,建以堤坝,先是蓄水,待时自有吩咐,两人素知诸葛亮能观天象,遂是无疑,领命欣然前往。

    却说张飞见战事难举,心中正是烦闷,忽然见寨内有数部兵马行动,心中大喜,急急来见诸葛亮。

    诸葛亮似乎早有料定,见张飞急急入帐,凝声笑道:“三将军此来所为何事?”

    张飞眉头一皱,急急说道:“丞相休得瞒我,我分明看见我那侄子和邓芝引兵出寨,丞相已有计策,为何不告知与我?”

    诸葛亮一听,故装异色,却是说道:“三将军不必多疑,此下战事难举,我如何有计?”

    张飞一见诸葛亮脸上异色,顿时更加认定,连忙喝道:“我乃军中上将,丞相竟有计策,为何却不肯用我?”

    诸葛亮听言,欲言又止,长叹一声,摇首而道:“三将军虽有万夫莫敌之勇,怎奈脾性急躁,急欲复仇,亮恐将计说与你,反而误了大事!”

    张飞听得果然有计,一双环眼顿时爆射精光,急急说道:“丞相此言差矣,国事当前,我岂会因私忘公?丞相尽管吩咐,若我误事,无论如何处罚,甘愿受之!”

    诸葛亮听了,灿然一笑,遂与张飞说道如此如此,张飞一听,顿时甚喜,于是,到了夜间,张飞竟罔顾诸葛亮的禁酒令,放纵痛饮。

    饮得大醉后,张飞剥开衣裳,竟就在寨中痛骂诸葛亮,言他不知好歹。身无才学。延误战事。

    骂毕。张飞又忽然高声大哭,原来却是想起其结义兄弟关羽,捶胸大哭,口道大仇难报,无颜而见。

    张飞又骂又哭,一时狰狞无比,一时又是凄凉痛哭,寨内兵士听闻。无不动容。

    诸葛亮素来治军严明,岂容张飞这般放肆,立马出帐痛斥,张飞哭得正是伤心,一见诸葛亮,顿时张嘴就骂。

    诸葛亮气得怒发冲冠,却又看在张飞丧兄之痛,强忍怒火,只教左右将其推回帐内。

    张飞哪里肯去,猛然发作。撞翻兵士,醉性大作。一边哭着,一边对诸葛亮骂不绝口。

    诸葛亮气得浑身发颤,急令军士将其擒住,这时,赵云等将纷纷赶来,见张飞一边大哭,一边怒骂诸葛亮,连忙来劝。

    诸葛亮气得满脸通红,欲要重罚张飞,赵云等将一边拉开张飞,一边来劝,这才告免。

    此时在蜀军寨外,数骑晋军斥候,将此景一一看在眼里,原来这数个斥候,本在蜀军寨外数里处探寻,忽然听闻寨内骂声大作,不禁好奇前来看望。

    兼之诸葛亮早前已有命令,将寨外巡逻军士撤走,这数个斥候渐渐靠近,正见张飞喝酒大醉,在怒骂诸葛亮之光景。

    众人看得,脸色大喜,连忙勒马赶回南郑城内报之庞德,庞德听闻,眉头一皱,不知是真是诈,又见天色已晚,直到次日一早,方才召成公英、张辽前来商议。

    成公英听得前事,不由沉吟下来,张辽眼光锐利,冷声哼道:“这定又是诸葛亮的诡计也,诸葛亮见南郑城难以攻取,又欲保存兵力,其前番离间计不成,战事难举,无计可施,不得已便又使这奸计,诱我军出城!”

    张辽话音刚落,成公英却摇头而道:“非也,张飞急切复仇,兼之脾性火爆,眼下见战事延误,心中烦闷,纵酒发作,怒骂诸葛亮,亦属正常!”

    “不过前番我军已中过彼军奸计,此下可谨慎而行,且先静观其变,再做定夺!”

    成公英甚是谨慎,张辽闻言亦是认同,庞德遂命斥候,每夜前去蜀军大寨打探,一连数日,张飞每日皆喝得大醉,醉了便大哭大闹,怒骂诸葛亮。

    诸葛亮屡屡忍让,可张飞不但不知悔改,反而愈加放纵,第三日,张飞酒后失言,冲撞诸葛亮。

    诸葛亮忍无可忍,众将劝阻不住,张飞终被杖打三十,那一棒棒打得如同雷鸣爆响,就连在寨外打探的晋军斥候,都听得面色大变,各个皆是心有余悸,就好似这棒子打在自己的身上。

    晋军斥候探得连忙赶回城内回报,庞德、成公英等人听闻,又惊又疑,在成公英看来,若是此中有诈,彼军必有下一步举动,其中或者会派张飞引军前来搦战,故意急攻城池,以作诱饵。

    亦或者是故意使得寨内守备松懈,制造军心不稳的假象,来引诱己军前往袭击。

    成公英将自己的分析说出,庞德略一沉思,凝声问道:“倘若此中并非是诈,诸葛亮又当如何?”

    成公英听言,沉吟一阵,眼神炯炯,徐徐而道:“晋、魏两国齐伐于蜀,如今荆州已失,西川虽能保存,但连番恶战,蜀国兵力已剩无多,若我所料无误,如今诸葛亮麾下三万兵马,几乎已是蜀国全部移动之兵!”

    “张飞乃是蜀军上将,兼之又是刘备结义兄弟,在军中威望极高,倘若诸葛亮与张飞果真不和,蜀军军心定乱,况且眼下彼军攻打南郑已久,战事延误,彼军锐气已

    “而马超不过是无谋匹夫,岂能抵挡军师亲率的六万大军,想必不出二月,军师定能拨以援军,以诸葛亮才智自然能够料得,依他那谨慎性子,定然当机立断下令撤军,保存兵力!”

    此言一出,众将皆是意动,不过诸葛亮多谋智高,众人不敢大意,经过商议后,仍旧决定按兵不动。

    毕竟,对于庞德等人来说,眼下保证南郑无失,抵住蜀军,使彼不得深入腹地,才是重中之重。(未完待续……)

    PS:晚安!

    。。。

第五百零九章 一念之差() 
ps:  昨天不小心上传了一章重复章节,小弟给各位书友道歉!!!

    当夜,晋蜀两军又在相安无事中度过,只是成公英总觉得有一丝不安萦绕心头,这种感觉很微妙,成公英想尽办法探寻其源头,却毫无所得。

    次日一早,忽然风云色变,骤雨突来,雷霆滚滚,漫天大雨似乎将天地都给遮掩,如此突变,对于晋军来说,却是天大的喜讯。

    这般大雨,举步难行,纵是百万兵马杀至城下,晋军据城而守,亦是不惧,如此一来,晋军便可松下紧绷的神经,好好歇息数日,只要这大雨不停,南郑便能安然无恙!

    大雨吹刮不止,雷霆暴落,仿佛苍天之怒,这一场滂沱大雨,一下便是接连三日,巨量的雨水,把南郑城方圆十里外,淹得一片狼藉,走在地上,水位高的起码能淹到膝盖上,水位低的亦能遮过脚腕。

    成公英与庞德、张辽等将一同登城而望,成公英见城下光景,沉吟一阵,忽然脸色一变,速教一队斥候前往打探。

    到了晌午时分,前往去探的斥候,忽然来报,言蜀军忽然拔寨去了,各部大军纷纷撤去。

    成公英一听,惊呼而道:“果然如此!!!”

    庞德见成公英似乎早有所料,连忙问道:“成公此言怎讲?莫非你早有所料?”

    成公英沉了沉脸色,凝声而道:“连日大雨,南郑城方圆十里内皆被所淹,虽然水位不高。但若要引兵攻城。无疑难于登天。待水位褪去,起码需五、六日!”

    “前番诸葛亮又与张飞生出不和,而至军心不稳,兼之战事难举,诸葛亮不欲再在此延误时日,因而收军撤去,早作准备,提备我军反攻!”

    庞德闻言。虎目眯着,一时间陷入沉思,依照成公英的分析,此事却是毫无可疑之处。

    此下张辽伤势已经痊愈,听罢战意昂然,凝声急呼道:“竟然成公已察觉彼军动机,何不速速调军前往追袭,杀其个措手不及?”

    庞德一听,顿时面色大变,招手喝道:“不可。彼军撤去,南郑城危机已解。我等当把守城池,以待军师兵马,再图后事!”

    庞德却是极为冷静,张辽听言,神色一急,疾言而道:“眼下正是重创彼军的大好时机,倘若趁势擒下诸葛村夫,待军师大军一至,攻略西川,无疑囊中探物!”

    庞德眉头一皱,张辽所言亦是大有道理,晋、蜀两国战事持续已久,时下曹魏已取得荆州,倘若西川战事能尽早结束,对北晋来说,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庞德正在踌躇,此时成公英双目猝然迸发璀璨精光,慨然而道:“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是一统天下之宏图大业,自晋、蜀开战起,大大小小恶战近有百场,此下正是一举重创于彼的大好良机!”

    “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西川战事能早日结束,实乃晋、蜀两国百姓之幸也,还望庞将军三思!”

    庞德听成公英亦如此而说,不觉涌起几分惊色,成公英面色坦然,此战之关键,他已与庞德一一细说,如何抉择,但凭庞德做主,毕竟庞德才是三军之首。

    庞德缓缓闭起双眸,忽然叹声而道:“眼下正是关键时候,我为三军统将,确是不应这般瞻前顾后,延误战机,既然文远、成公皆有出军之意,便就此作定!”

    庞德此言一落,张辽、成公英皆露出喜色,三人商议一阵,庞德遂派张辽引三千精兵先往追袭,又命张虎引二千兵马从后接应,文翔则引二千兵马走小路前往截杀,众人得令,纷纷慨然而出,点齐兵马气势汹涌地冲出南郑。

    却说张辽引兵先往,一路催军速行,忽然间林口处一彪人马涌出,为首之将正是赵云,赵云手提龙胆亮银枪,英目一瞪,扯声喝道:“赵子龙在此,何人敢前?”

    张辽见状,目光寒澈,心知赵云在此必是断后,以争取时间,让蜀军得以撤走。

    张辽想毕,一提手上秋水雁翎刀,纵马飙飞而出,高声而道:“蜀贼休得张狂,看我张文远取你项上人头!”

    赵云听得,心中冷然一笑,连忙策马相迎,两马须臾相交,张辽一来便是狂猛暴攻,只见雁翎刀如若惊鸿掣电,飞刺疾搠,招招迅猛。

    赵云拧枪抵挡,两柄兵器飞速抨击,‘铛铛铛’的暴响不绝,忽然间,张辽气势迸发,雁翎刀如电迅出,劈、扫、搠、挑、砍,变化无穷,威凛异常。

    眼看赵云险象环生,突兀之际,赵云暴露凶光,骤然发作,龙胆亮银枪如有万钧之势,赫然荡开张辽劈来的雁翎刀。

    赵云忽然转守为攻,迅疾击向张辽,张辽抖数精神,稳住阵脚,雁翎刀舞得密不透风,俨然抵住赵云的攻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