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船队继续出发,虽然同样为八艘大船,但总人数已经少了很多,八艘大船总人数只有三百人左右。

    有了之前遇袭的教训,这次行船吕布明显比之前谨慎了许多,吕布和甘宁将船队分成两部分,一前一后,两者相距三里左右,以备出现紧急情况不至于全军覆没或者无法及时援助。

    不知为,处于前船的甘宁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不安,这种感觉很玄妙,之前快要遭到伏击时,甘宁心中一点感应也没有,所以甘宁不知自己该不该重视这种不安的预感。

    越往前走,甘宁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实在是稳定不下自己的心神了,甘宁连忙让船队放慢速度,等吕布带领的船队靠近。

    两支船队相遇,甘宁来到吕布所在的大船,找到吕布,甘宁将心中的不安告诉了他。由于之前吃了大亏,吕布对甘宁的这种不安的预感非常重视,吕布安排近卫军将大船上备用的小船放下,安排几队近卫四散开来探查情况。

    奇怪的是,接下来的两个时辰内,一切相安无事,并没有发现异样。吕布心中奇怪,难道这种预感是错的?

    虽然如此,吕布依旧不敢放松警惕,小心驶得万年船,刚刚遭到大损失的他根本承受不起类似的打击。

    又继续向前行驶了一个多时辰,近卫回报说,前方一段区域内有孙策军水军在驱赶行船,所有船只不准进入这一区域。

    听了近卫的回报,吕布心中一惊,难道自己又成了瓮中之鳖?!尼玛的,自己这么小心,还是着了他们的道,现在情况危险了,该如何是好呢?

    硬性往前闯似乎行不通,因为近卫回报说,前方拦截的水军人数至少在三千以上。

    该怎么办呢?吕布心中没了主意,想到身旁的甘宁历史上是东吴的水军大将之一,吕布不由向他投去求助的眼神。

    甘宁其实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摆脱困境,看到吕布期盼的眼神,甘宁开始静下心神来思考应对之策。

    前方有堵截,按常理来说,后方应该还有追兵,如果设伏的人精明一点,或许其他方向还埋伏了精兵,等着自己等人自投罗网。

    近卫军不同于锦帆军,锦帆军几乎天天与江水打交道,潜水离开,困难不是很大,但近卫军却不同,近卫军不擅长水战,硬碰硬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该怎么办呢?甘宁一遍,一遍的在心中问着自己。

    突然,吕布的一句骂语让甘宁心中有了主意,这句骂语是:“那个率队伏击的军官真是个王八蛋,抛下手足逃命也就罢了,如今却又卷土重来,小人还真是不好惹!”

    “率队伏击的军官”这七个字让甘宁想到了经典智计“擒贼先擒王”,如今自己方面一点依仗也没有,只有擒住这伙人的首领,让敌军投鼠忌器,才有一线生机。

    甘宁将心中的想法告诉吕布,吕布也觉得这个计策可行,便同意下来。

    随后吕布从近卫军中挑选出了二十个熟悉水性的战士,让甘宁带着前去执行擒贼先擒王的计划。

    此时,杨帆和他的哥哥正一脸阴笑的关注着局势变化,原来,校尉回到军营后,向上级回报说,探查到江夏的锦帆军要潜入江东执行秘密计划,自己率队前往伏击,竟然奈何不了他们,于是回来请求更多的援兵前往剿灭锦帆军。

    虽然校尉因为擅自出击挨了训斥,但却请到了五千兵马用来执行围杀锦帆军的计划。同时在杨帆这个江上地头蛇的帮助下,这个合围计划新鲜出炉。

    甘宁带着二十个近卫军战士划着小船偷偷靠近校尉所在的大船,在距大船还有一千米左右的距离的时候,甘宁等人跳入江中,开始小心翼翼的潜向大船下方。

    一千米的距离并不算太远,熟悉水性的甘宁等人不一会儿就到达了大船下方。

    此时,杨帆和他的哥哥正一脸享受的哼着小曲,等候着斥侯将最新的战况报告给他们,在他们看来有五千大军布下天罗地网,锦帆军一定逃脱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他们丝毫不知道,一张大手正无声无息的笼罩向他们。

    就当甘宁等人打算在船侧露头换好气时,大船甲板上却传来一阵阵嬉笑声,甘宁一行人猜测,一定是有人正靠在船舷上看着水面聊天,为了安全起见,众人只好再在水中再潜一会。

    等了一会儿也不见甲板上的人有离开的动静,甘宁只好在船的其他方位寻找露头点,黄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安全所在,但那里只能支持两人同时换气。

    没办法,甘宁等人只好排队露头换气,待全部换好气并稍作休息后,甘宁等人开始行动起来。

    只是他们刚打算上船发动突袭,船却突然间提速往前行驶起来,事发突然,甘宁不知道战场上发生了意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好?

    网

    。。。

第三十五章 擒贼先擒王() 
甘宁和二十名近卫军精锐躲在水下正准备发动突袭,突然大船极速向前开去,甘宁一时间懵了,怎么回事?难道是主公那儿出事了,想不通其中的缘由,甘宁干脆就不去想,他知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的道理。

    一咬牙,甘宁决定立刻发动突袭。朝近卫军打了几下手势,甘宁率先浮出水面,将背上的铁钩扔上大船,然后以极其迅捷的速度爬上了大船。

    因为大船在行驶,其他近卫军战士只有八人勉强跟在了甘宁的身后,剩下的十二人只能紧紧拉着绳子,被大船拖着前进。

    此时,甲板上的军士并不多,甘宁从身上取出短刃,一个滚地,起身,回刃,就将最近的敌人的脖子抹断。

    那军士狂喷的鲜血溅在甘宁脸上,甘宁用舌头舔了舔溢到嘴角的鲜血,然后给了旁边的敌人们一个极其诡异的微笑。

    还没等到众人反应过来,船舷外又飞出八个黑影,八个孙策军军士只感觉身上要害部位一痛,然后直直倒下。

    这一刻,来自死亡的恐惧压的剩下的孙策军军士喘不过气来,不知谁喊了声敌袭,众人才反应过来。

    众人握紧手中的兵器,打算一拥而上,将近卫军战士们围攻致死。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还没等他们动手,甘宁和近卫军战士们又开始出招了,利刃的刀影闪动,迅捷而犀利的招式,加上甲板上并不是十分宽敞的空间,让敌军有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甲板上的打斗,明显惊动了杨帆和他的哥哥,两人在亲卫的簇拥下,来到甲板外围。

    起初,兄弟俩看到甘宁和八个近卫军战士被围在甲板上,两人兴奋的拍手叫好,这可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可是很快他们脸色的笑就被恐惧给取代,这几人实在是太暴力,太血腥,太厉害了,上百名军士围攻他们,他们竟然依旧游刃有余。

    害怕殃及自身的兄弟俩,忙大声命令军士围杀甘宁等人,而他们自己则在一众亲卫的护卫下,退回船舱,口中还喋喋不休的直骂“晦气!”

    人力终将有限,甘宁知道再这样被围攻下去,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甘宁在打斗之余用眼角扫了一下桅杆,他发现,桅杆下面竟然有几个**绳没有捆紧,直接垂落到离地面两米处。

    甘宁在心中估算如何才能顺利到达桅杆下方?到达那里大概要多久?以及借助桅杆上的麻绳,他可以荡多远?

    经过推算,甘宁发现,只要逼退左边的敌人两米左右,他就可以踩着甲板上的一个木墩子,一跃而起跳到桅杆下,整个过程只需要十个呼吸左右的时间。

    而借助麻绳,他完全可以荡到离船舱门口三米处,那个地方守卫并不多,只有四个人,甘宁有把握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将他们一击必杀。

    甘宁在脑海中反复模拟了整个流程几次后,开始行动起来。

    只见甘宁将短刃插入身上的刀鞘,一脚从地下踢起一把宽背大刀,然后用两个横扫千军的招式,霸气的将左边的敌人逼退近十步远。

    随后甘宁将大刀咬在嘴里,一个助跑,蹬上木墩,凭空一跃,像刚出炮筒的炮弹般,弹射到桅杆下方。

    甘宁双脚刚一着地,又用力一蹬木板,借助双脚的弹跳力,升到空中一米半左右,而双手则紧紧抓住了麻绳。

    静止的麻绳被突然受力,开始向左右摇摆起来,起初这个幅度并不大,并不能满足甘宁要荡到船舱门口处的要求。

    无奈之下,甘宁只得使劲扭动腰肢,尽量让麻绳荡的幅度大一些,这个过程对于甘宁来说有点小困难,因为这个动作实在是太不雅观了,不过现在大事要紧,甘宁也只好将耻辱之心踩在心底。

    当麻绳荡的幅度到达最大限度时,甘宁双手一松,借助着惯性,一鼓作气荡到了船舱门前三米处。

    船舱门口站立的四名军士显然被甘宁的从天而降,吓得不轻,一时间竟楞在当场,而甘宁则借助这个机会,将口中的大刀取下,几下挥舞,就将他们斩杀当场。

    船舱内的兄弟俩还以为甘宁等人应该差不多要支撑不住了,只要将甘宁等人耗死,那就是大功一件,说不准还能升个水军偏将当当。

    这个梦很美,可惜这不是黑夜,而是白天。就在他们幻想时,外面突然出现了打斗声,这下两人坐不住了。

    校尉忙安排亲兵出去查看情况,可是亲兵刚出去没多久,外面又陷入了平静。

    起初,他们以为亲兵已经迅速将甘宁等人斩杀,亲兵很快就会向他们禀报好消息,可是他们等了许久,都不见亲卫进来。

    这下两人慌了,“怎么办?怎么办?”两人口中喃喃自语道。

    实在受不了这样的高压环境,校尉给弟弟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出去查看查看,杨帆虽然极其不愿意出去,但他不敢忤逆大哥的意思,于是小心翼翼的出去了。

    刚出去那会,杨帆还不时大声的给哥哥回复,校尉见弟弟安然无恙一颗心顿时放了下来,同时口中大骂亲卫们不懂做事。

    可是很快外面又再次陷入寂静,这回校尉吓得冷汗直流。外面到底发生了事情?他心中疑惑,越是想不通,心中越是害怕,越是害怕,越是想出去了解了解情况。

    抓起旁边的一把锋利大刀,校尉一步,一步的挪向船舱门口,走的途中,突然身后想起“砰”的一声,校尉的心顿时差点被吓的跳了出来。

    校尉心情紧张,闭着眼睛,极速一个转身,挥起大刀就向身后砍去,见后方没了声响,校尉小心翼翼的睁开眼睛,见眼前空无一人,只有自己通过时不小心碰倒的一个物事,校尉大松了一口气,暗道自己吓唬自己。

    努力平复下内心的波涛汹涌,校尉慢慢转过身,打算继续往前走,可是当他转过身来时,一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如果仅仅是架着,校尉还能接受,关键是那双握着大刀的手竟然一抖一抖的。

    校尉的心绷的紧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尉感到下部一阵尿意袭来。此时的他多么希望大刀能好好的摆在那里,不要随意抖动,可是他越是害怕,尿意却越是急切。

    终于忍不住了,房间内一时间被一股怪味笼罩,而地板则滴滴答答的作响。

    甘宁看到校尉如此窝囊的表现,眉头不觉皱起,心中暗道:“幸好自己没有投奔孙氏,如果日后与这种人为伍,这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想到吕布那边情况还不明了,甘宁将校尉赶出船舱,并命令他止住甲板上的军士对近卫军的进攻,同时让他叫人传令船夫先将船只停顿一下,让下方的其他近卫军战士能够上船。

    将大船全部控制好后,甘宁让船夫将船只开向吕布船队所在的方向。

    没过多久,吕布所在的船队映入甘宁的眼帘,让他愤怒的是,吕布所在的船队正在遭受数倍于己的敌人的强攻。

    直到此刻,甘宁才明白,为之前校尉所在的船只要加速前往此处。

    想到吕布的安危和近卫军可能遭受到的损失,甘宁真想一刀剁了校尉的狗头,但考虑到还要借助校尉的威信逃出包围圈,甘宁才强行忍住杀戮的念头。

    虽然不能杀了校尉,但暴打校尉一顿还是可以的。一阵拳打脚踢,直打的校尉哇哇大叫,哭着求饶。

    甘宁继续狠狠踹了校尉几脚,然后命令校尉下令停止进攻。

    校尉见甘宁要自己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心里不是很乐意,但考虑到小命要紧,校尉最后还是答应下来。

    命令很快传达到每一个进攻的孙策军耳中,虽然许多孙策军军士对这个决策感到质疑,但想到校尉平时狐假虎威的作风,众人于是齐齐停了下来。

    正在厮杀的吕布见围攻自己的孙策军突然停了下来,心下惊奇,但想到很可能是甘宁的擒贼先擒王计划成功了,吕布心下坦然。

    吕布让近卫军们迅速检查了一下伤亡,然后跟着甘宁所在的船只向包围圈外驶去。

    整个包围圈由近百艘大小船只组成,它们密密麻麻的围成了三层。每一层上都站着数量众多的弓箭手,吕布知道,如果不是甘宁的擒贼先擒王计划成功,今日他和身边的近三百近卫军将难逃一劫。

    出了包围圈,越过前方的阻隔线,吕布一行人终于脱离了危险区域,想到刚才的险境,吕布一行人不禁一阵后怕。

    越过阻隔线,甘宁还是没有选择立刻放了校尉,直到远离阻隔线近五十里,甘宁才让校尉的船只离去。

    之所以没有杀死校尉,是因为甘宁觉得一个愚蠢,软弱的敌人,要比一个敌友不明的聪明人要安全一些,好对付一些。

    对于甘宁的决策,吕布表示赞成。

    过了此地,再走两天的路程就可以进入荆州的势力范围,想到群星璀璨的荆州人才库,吕布不禁心下有些小激动。

    到达荆州,吕布一行人又将有样的际遇呢?

    网

    。。。

第三十六章 初至荆州() 
荆州为古九州之一,其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

    在《三国演义》中,荆州被提到的非常频繁,据时人统计,一部《三国演义》中就有七十二回提到荆州。

    三国前中期,荆州远离中原战场,战乱较少,是难得的避难隐居之地。当时荆州掌舵人刘表虽然在对外征伐方面不够热心,但其对内政治理,对荆州的休养生息,却有着巨大的功劳。

    荆襄九郡,带甲数十万,刘备夺得荆州后,实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后刘备能迅速攻占西川,与来自荆州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刚踏上荆州的土地,吕布就被一股祥和之气笼罩,此时的荆州尚在刘表的掌控中,内部安定,物富民丰。

    想到不久之后,刘备刘大耳就要来荆州拐骗一大群人才,吕布心中就有些不爽,作为现代人,吕布其实并不喜欢被正统鼓吹的刘备这个角色,一是觉得刘大耳太过虚伪,二是因为历史上的吕布就是在刘大耳的劝说下,才被曹操下令处死的。

    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吕布不禁很无耻的下定决心要好好拆拆刘大耳的台,将他今后的核心手下收走,看他如何在荆州玩的风生水起?

    荆州之行的第一站是黄祖掌控的江夏郡,此时的鲁肃还在江东联合山越各族出兵事宜,吕布虽然先行一步到了江夏郡,但也没有越俎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