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颜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6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将的目光,一下子从地图上的本州岛,转移到了西面的九州岛上。

    “此计虽妙,可以打刘备一个出奇不意,但若要打长崎,咱们直接从扬长发兵便可,路途还近一些,转运军需也不必经过几千里的勃海道,又何苦大军万里迢迢的在元山城集结呢?”凌统表示了质疑。

    “此番集结,却有数百艘补给船,被留在了扬州,有这几百艘船,从扬州运输粮草极其便利,臣想,陛下恐怕早有此意吧。”吕蒙将目光望向了颜良。

    众将的目光,也望向了颜良。

    颜良哈哈大笑起来,感叹道:“知朕者,子明也,不错,其实早在朕出征之前,就与丞相定下了这出声东西击之计,大军集结于元山,只是蒙骗刘备,让他以为朕要攻打岛根,实际上,朕真正的意图,却是攻取长崎,就近从扬州获得补给。”

    此刻也没必要再隐瞒,颜良遂将自己的战略,公布给了众将。

    这一刻,众将方才恍然大悟,一个个惊叹于颜良的深谋远虑,任谁都没有料到,颜良如此声势浩大的一场军事集结,竟然是在施展一出惑敌之计。

    众将明白了颜良的战略,皆是斗志昂扬起来,无不跃跃欲试。

    颜良大手一指,昂然喝道:“计议已定,再没什么好商量的,传朕旨意,明日大军出船,给朕直取长崎,扫平倭岛。”(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征服者降临

    大阪城。

    曾经的大将军府,如今已改为了皇宫。

    金銮大殿上,那一位帝王高坐于上,俯视着阶下群臣,何时等的得意。

    那帝王,便是大汉皇帝、倭人创世天父伊邪那岐的化身,伟大的领袖刘备。

    他高高在上,张飞、张苞、田豫、孙乾,乃至“天照大神”卑弥乎,无不肃立阶下,恭敬的深望着他们伟大的天父,伟大的皇帝。

    “启禀陛下,近来有细作回报,楚军水军正集结于元山港,分明意图入侵我瀛州,臣请陛下早作定度。”田豫出班道。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群臣一片议论。

    尤其是那些倭人臣子,听闻中原楚朝将要大举前来征伐地,这可是自古以来,闻所未闻之事,无不惊诧万分。

    刘备却冷哼一声:“颜贼虽然纵横中原,但这大海茫茫,又岂是轻易可渡,朕只要集中兵力防御,不使其兵马登陆,颜贼纵有雄兵百万,又能如何。”

    刘备很是自信,他的自信也是有来源的,因为他接管了倭岛后,看到了张飞辛苦为他集攒起来的家业。

    那是近六十艘海船,两百余条其他船只,以及经过恢复扩充,多达四万多的倭兵军团。

    这点家业,比之楚国的整体实力,当然是相差甚远,但在刘备看来,守住瀛州四岛,却是足矣。

    “陛下说得是,瀛州虽有海岸千里。但北部可作登陆之所的,唯有岛根郡,颜贼集结舰船于元山城。分明是想从岛根登陆,由北面进攻大阪城,臣以为,只要我们集中兵力,固守住岛根,则颜贼必将无计可施。”孙乾洋洋洒洒的分析道。

    刘备微微点头,颇以为然。将目光转向了张飞,转向了他这位“重情重义”的义弟。

    “翼德呀,岛根郡的地形。你最了解,今你身为我大汉第一虎将,固守岛根的重任,非你莫属啊。”刘备满怀期许道。

    张飞也没多犹豫。当即出班。拱手道:“国家有难,臣理当为国分忧,臣愿领兵往岛根驻守,必将那颜贼不能踏上瀛州一步。”

    张飞的慨然与决毅,令刘备大为欣喜,不禁连连赞叹张飞的忠勇,当即下令拨与他两万兵马,命他固守岛根。

    两万兵马虽不多。但那岛根城却是张飞经营多年的要塞,防御工事极其坚固。只有两万兵马守住海岸登陆点,想来已足够了。

    “陛下,臣请苞儿随臣往岛根驻防,协助臣守御。”张飞向刘备提出带张苞一起走。

    刘备本欲答应,这时,那田豫却向他暗使眼神,微微摇头示意不准。

    刘备眼珠子一转,干咳了几声,笑道:“贤侄他武艺不凡,确可辅佐翼德你,只是朕身边也需一个得力的心腹之将,助臣镇守大阪,朕还是想把贤侄他留在身边啊。”

    刘备并没有直接拒绝,却委婉的不肯让张飞带走了自己的儿子

    如今张飞看似心甘情愿的将军权交出,但刘备却依然不放心,不敢让刘备父子一同出镇,以防不测。

    毕竟,张飞在倭岛中还是有相当的号召力,一旦他心有不满,公然反叛,刘备还真不知如何应付。

    刘备所能做的,就是将张苞,这个张飞唯一的儿子留在身边,有了张苞做人质,相信张飞也不敢有非份之想,只能乖乖的替他卖命。

    张苞眉头暗暗一皱,眼皮中闪过一丝不满。

    “既是如此,那就留苞儿在大阪,为陛下分忧吧。”张飞却是毫无怨言,刘备说什么就是什么。

    刘备这才满意,当即发下虎符,命张飞领兵而去。

    接着,刘备又命田豫去巡视其余诸郡,代他安抚倭人之心,同时征敛钱粮,以充实军需。

    张飞领旨而出,一路径出皇宫。

    当走出宫门的那一刹那,张飞回看一眼,不禁摇头一叹。

    皇宫中,诸臣一一退下,卑弥乎也退了下去,刘备看着卑弥乎那窈窕的背影,看着她那丰腴的肥臀,不由自信的舔了舔干瘪的嘴唇,瞄起的小眼之中,挤出了一丝邪光。

    ……

    茫茫大海,百舸急流,千帆齐起。

    大楚的战旗,在水天之间,昂然的飘扬飞舞,彰显着威霸风范。

    两百余艘海船,三百艘辅助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承风破浪,向着疾行。

    颜良手扶倚天宝剑,傲立于船头,深邃的目光审视着天水茫茫的景色。

    此刻,颜良的心胸是无比的壮阔,他的眼界也深远的许多,诸多的奇思妙想,在他的脑海中翻滚如潮。

    大海的广阔,让他再度涌现了许多灵感。

    那些灵感,班师还往大陆之后,颜良一定要一一实施,造福大楚万民。

    神思时,正前方的战舰上,打出了改向西南的旗语。

    那是先锋舰上,甘宁发出的领航信号。

    “传令下去,舰队改航西南。”颜良喝道。

    巨大的御舰之上,信号旗升起,数百艘海船组成的舰队,缓缓的转向,从南下,变为航向西南。

    庞大的舰队,并没杀向岛根郡,而是改向西南,穿越韩半岛与瀛州间的海峡,一路向着长崎港杀奔而去。

    天佑大楚,这几天的时间里,海上风平浪尽,并未遇到致命的大风暴,大楚的舰队得以顺利的穿过海峡。

    是日清晨,大楚的远征舰队,终于出现在了长崎海域。

    立于船头的颜良,目睹了旭日从海岸线上升起,那壮丽的一刻。

    万道金光从东方射来,为所有舰队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衣。

    那海岸线越来越粗,大片的陆地。逐渐的进入到了颜良的视野之中。

    长崎,那座后世挨了一颗灭世之弹轰击的城市,如今。却将成为颜良征服倭国的起点。

    颜良的脸上,猎猎的杀机,朝阳似火般狂燃起来。

    “传朕旨意,大军登陆,把长崎城给朕夷为平地!”长剑一指,帝王奋下战令。

    进攻的信号旗,高高的升起。方圆十数里的舰队各船,都看得是清清楚楚。

    先锋大舰上,甘宁看到了令旗的一刹那。积聚于胸多年的战意,瞬间被点爆。

    沉寂了多少年,如今的甘宁,终于又有了用武之地。他如何能不兴奋不火。

    “擂鼓。全军进攻,杀上岸去!”甘宁双戟一指,厉声高喝。

    咚咚咚——

    震天的鼓声,轰然而起,瞬间撕碎了这平静的大海。

    百余艘先锋海船,载着三万名先锋登陆大军,破浪御风,狂着长崎岸滩狂驶而去。

    百余战船。平铺在大海上,浩浩荡荡。声势冲天。

    长崎港之中,那些倭人士兵,都还刚刚起来,自拖着睡意惺忪的身体,开赴各自己的岗位。

    天父伊邪那岐的旨意,已经下达到了长崎,驻扎在这里的七千兵马,其中有五千都被调走,去往本州岛的岛根城防御。

    余下的倭兵都以为,战争将在本州岛打响,长崎将远离战场。

    正是这种心思,使得长崎的驻军们都精神松懈,并没有往常那样戒备森严。

    只是,这份悠闲,却被那蓦响起的战鼓声,转眼击碎。

    惊醒过来的倭兵,纷纷向着大海望去,惊见数不清的战船,正向着他们袭卷而来。

    那些战船上高高飘扬的,竟是大楚的战船。

    “楚国人,是楚国人!”

    “楚军杀来啦,楚军杀来啦!”

    惊呼四起,长崎水营中,瞬间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当年张飞征伐长崎时,只二十艘战船,就吓破了倭人的胆,如今大楚十倍的战船,铺天盖地而来,这滔天的声势,足以令倭人肝胆俱裂。

    一片的慌乱中,那些汉兵骨干军官们,最先恢复了镇定,拔剑镇压混乱,逼迫倭兵们拿起武器,迎击楚军的进攻。

    倭兵们只能强抑惊慌,勉强作战,零零散散的箭矢,开始向着疾驶而至的楚舰覆射而来。

    两千倭兵,仓促之下,又能射出多少箭,那丁点的反击能力,根本不足以对楚军造成实质性伤害。

    战舰上,那些大楚的海军将士们,甚至连盾牌也不用举,就那么昂然前进。

    百余艘战船,很快就冲入了水港中,大大小小的走舸,如四散的鱼虾,向着各处栈桥涌去。

    成千上万的楚军士卒,喊杀着涌上了栈桥,刀剑如风,狂斩向那些惊惶的倭人。

    面对着数十倍的敌人,面对着神兵降一般杀到的楚军,几千倭人的斗志,转眼就土崩瓦解,四散而逃。

    甘宁登临岸头,双戟舞动如风,肆意斩杀着惊惶而逃的敌人,杀得何其过瘾,杀得双眼腥红。

    三万楚军,几乎未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轻轻松松的就杀上了长崎港。

    不到半个时辰,岸边一线的倭军,就被尽数歼灭,大楚的战旗,高高飘扬在港口上空,这座瀛州西部的重要港口要塞,就此落入大楚的版图。

    巨大的御舰缓缓的驶入了港口,靠入了水营栈桥中,颜良坐胯赤兔,昂扬步入了栈桥,踏上了倭国的土地。

    水营的岸边,一座高大的雕像,印入了颜良的眼帘。

    驱马驰近,询问向导,颜良才得知,那石像正是徐福之相。

    当年的徐福,为倭人送来了文明,让倭人脱离了野蛮愚蠢,逐渐的开化。

    今日的颜良,带来的却是征服。

    审视那石像片刻,颜良扬鞭喝道:“把这石像推倒吧,时代已经变了,朕来这里,不是给倭国滋养文明,朕是来灭亡他们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长崎城头楚旗扬

    徐福的石像,被轰然推倒,消失在了漫天的尘雾中。

    颜良纵马上岸,挥督着他的大军,向着长崎城杀奔而去。

    甘宁率领着先锋军团,一路向长崎城杀去。

    后绪的大军,陆续登上了倭土,成千上万的士卒登陆,加入到征伐的行列。

    兵马上岸,随舰队的上百万斛粮草,则也随后被运往岸来。

    与此同时,颜良又传下令去,速度斥候舰向东去往扬州,督传当地海军,将更多的粮草,由东海运往长崎。

    除此之外,颜良又派人往元山城,命凌统率后绪的五万海军,赶来长崎会合。

    颜良要以十万大军,扫平倭岛。

    ……

    长崎城。

    城池大街上,田豫正坐着高头大马,徐行在大街上,视察着长崎民情。

    左右那些长崎的地方官,都点头哈腰的陪着笑,阿谀奉承,讨好了田豫。

    作为仅存的谋臣之一,田豫现在俨然已成了刘备的左膀右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些地方官不取悦于他,那才怪了。

    “本官此番前来长崎,乃是奉天子之命,前来征筹粮草,你们长崎乃九州岛的大城,可以积极一点。”田豫道。

    左右地方官们一听说又要征粮,个个面露难色,却又不敢反对,只能陪笑着问天子要多少粮。

    “长崎乃富庶大城,当然要为朝廷多出点力。这样吧,你们就贡献三十万斛粮草吧。”田豫轻描淡写的说道。

    三十万斛!

    左右的那些地方官一听,个个咋舌。无不面露难色。

    那可是三十万斛粮草啊,长崎虽说近些年来,被张飞开发了不少,但到底比不上中原的那些州郡,区区一地就要供献于三十万斛粮草来,对他们来说着实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田豫见地方官们为难,便脸色一沉。教训道:“如今楚军来袭,天子要全力以赴抗击敌寇,尔等身为天子子民。又不用你们上战场,只是为了天子筹粮草而已,你们竟还敢拒三阻四不成?”

    田豫这般一教训,那些地方官们顿时就怕了。赶紧连忙应诺。保证会筹到粮草,不会给天子的抗楚大计拖后腿。

    田豫这下才眉头松展,表示满意

    那些左右官们却暗中慨叹,暗想这三十万斛的粮草,只能强行加征在那些倭人身上了。

    田豫骑着高头大马,一路耀武扬威,侃侃而谈,甚是高高在上的样子。

    正自训导着这些地方官时。忽有一骑倭兵飞奔而至,用不太流利的汉话。大叫道:“不好了,楚国的军队杀来了!”

    楚军杀至!

    长崎的这些地方官们,顿时大惊失色,震惊无比。

    田豫也是大吃一惊,惊喝道:“你胡说八道什么,楚贼明明在攻岛根城,焉能出现在长崎,就算出现在长崎,必也是小股兵马,慌什么慌!”

    “楚军不是小股兵马,是成千上万啊,他们都已经攻下水寨,都已经要攻入长崎里了啊。”倭兵斥候大叫道。

    这一下,田豫彻底被震住了,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不及多想,田豫急是纵马狂奔,率领一众地方官,奔往了城头上去。

    尚未登城时,田豫就听到震耳欲袭的喊杀声,正如雷声般由远及近,隆隆的传来。

    登临城头,田豫向外一张望,顿时赫得倒吸一口凉气。

    放眼望去时,却见长崎西面的旷野上,数不清的楚军士兵,正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那滔天的军势,几令天地变色。

    铺天盖地的战旗,抽打空气的猎猎风声,更如暴雷一般震人耳膜。

    粗粗一扫,光是眼前所见的楚军,至少就有三万之多,而更远的海岸方向,还有更多的楚兵,源源不断的向着长崎城这边杀来。

    楚军果然大举来袭,绝不是小股部队,这是一支蓄谋已久,大举征伐的军团。

    田豫惊得目瞪口呆,思绪急转,猛然间恍然惊悟。

    “难道说,楚军攻打岛根城只是虚晃一枪,真正的攻击目标,竟是长崎城不成?”

    是了,一定是如此!

    眼前茫茫多的楚军,铁证如山,由不得田豫不信。

    “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颜贼声东击西,陛下和我又中了他的诡计了。”田豫又是惊恐,又是羞愧。

    就在他惊诧懊悔的时间里,成千上万的楚军,已逼迫了长崎城,眼看就要大举攻城。

    长崎城中,现在只有不过一千兵马,城池又不坚厚,又焉能挡得住几十倍兵马的进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