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算不上什么妙计,我打听到,那檀石槐原本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奎头早两年已经病故了,留下三个年幼的子嗣;次子便是和连。”
“檀石槐对他的长子奎头极为喜爱,爱屋及乌之下,对奎头留下的三个子嗣也非常喜爱。”
“而次子和连却贪财好色,残暴不法,檀石槐对他极为不喜,甚至有一次,因为一点小过错就差点将其处死。总之,他们父子俩的关系非常的差。”
“我在想,能不能设法挑拨他与檀石槐的关系,借和连之手除掉檀石槐!你觉得我这个想法能不能行?”
段增听了眼前一亮,脱口便道:“能,当然能行!”
自古以来权利总是会让人迷失自我,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来。
更何况鲜卑人可没有汉人的各种道德约束,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的例子在历史上多了去了。
这和连的性格一看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他因为一点小过错,就差点被其父亲处死,要说他心中没有怨气,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檀石槐如今也才四十岁,若是正常情况下,他至少还能当十年首领,那时候奎头的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了。以檀石槐对奎头的喜爱,难保他不会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奎头的儿子。”
荀攸点头道:“不错,只要咱们派人放出流言,大肆渲染此事,必能让和连感到不安;若是咱们再派人去游说和连,让他配合咱们的刺客,到时候若是行刺成功了,他就能顺势坐上首领的位置;即便是失败了,他也可以把黑锅甩给我们。”
“就是这个道理!”段增点头道:“这件事对和连来说只有好处,却不需要承担太大风险。以和连此人自私自利的性子,我觉得他答应此事的可能性非常高。”
荀攸笑道:“这么说你也同意这个想法了?”
“不错,这个办法可以一试。”段增点了点头,随即又道:“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细节上,咱们还要多多商议才行。”
“这是自然!”
接下来,两人就细节上的问题展开讨论,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与和连接上头的问题,毕竟和连再怎么说也是檀石槐次子,是鲜卑首领的继承人,要接近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觉得苏双此人如何?”荀攸问道。
“苏双?看来公达你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也正想提此人。”段增笑道。
那天在被一阵风追赶时,苏双为了不连累段增等人,主动提出自己留下,为其他人争取逃命时间,这一点给段增等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再加上这些天荀攸也派人对苏双以及他背后的中山苏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此人当初所说的情况基本属实,既没有刻意捏造事实,也没有隐瞒什么。
这样一来,段增等人对此人的印象就更好了,对他也多了一点信任。
“只是不知此人有没有办法与和连联系上,若是不行的话,那还要寻找其他途径。”
段增笑道:“将此人叫过来问一问不就知道了?顺便也可以把韩广、王越二人叫来一同商议。”
这些天苏双因为伤势未愈,所以一直留在高柳养伤,段增派了个人,很快就将其他和王越、韩广都叫了过来。
“苏兄,你们苏家经常与鲜卑人有贸易往来,那你是否能联系上和连?”
“和连?你说的是鲜卑首领檀石槐的次子和连吗?”苏双惊讶道。
“不错,正是此人!”
苏双沉吟道:“若是此人的话,在下以前并没有与他打过交道,不过在下听说此人贪财好色,顽劣不堪,只要多献上一些财物,想见到此人应该不难。”
段增点了点头:“如此看来,最难的是之后该如何取得他的信任了。”
苏双询问道:“段公子,不知你为何要与此人联系,可是有什么重要事情吗?”
段增听了后与荀攸对视一眼,见其摇了摇头,于是隐晦道:“是有一笔重要的交易想和和连谈一谈,不过此事非常重要,所以还请苏兄不要对其他人提起。”
“原来如此,在下明白了,定不会向其他人透露此事的。”苏双保证道。
“我有两个人,就是他们二人。”段增指了指韩广和王越二人,对苏双道:“想请你帮忙,将他们送到和连身边,最好是创造机会,让他们与和连单独谈一谈,可以做到吗?”
苏双没有急着回答,反而问道:“不知段公子,这时间上可有什么限制吗?”
“最好是尽快,最多不能超过三个月的时间,不能再迟了!”
苏双这次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这才郑重道:“若是如此的话,在下有办法可以做到,而且我会尽可能的让他们与和连有单独交谈的机会。”
段增这才松了口气,随即迟疑了一下,接着问道:“苏兄,不是我信不过你,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慎之又慎。所以我想问一下,你具体打算怎么做?”
苏双苦笑道:“左不过是临机应变罢了,又哪里来的具体计划?段公子此问,在下暂时却是没法回答。”
段增叹了口气道:“却是在下强人所难了!”
他站起来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要多多麻烦苏兄了。待事成之后,在下必有重礼相谢!”
“段公子客气了,公子的救命之恩,在下尚未报答,又岂能贪图谢礼?”苏双连忙起身说道,接着便告辞离去。
等苏双离开后,王越和韩广二人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你们打算说服和连与咱们合作行刺檀石槐吗?此人不是檀石槐的儿子吗?他会帮助咱们吗?”
第九十二章演练()
段增笑道:“谁能说的准呢?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王越急忙道:“这种事情怎么能随便尝试呢?至少也要有一定的把握,才去做吧?”
倒是韩广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似乎并不在意这个问题。
荀攸笑道:“放心吧,我和叔益仔细商量过,此事至少有七成把握能成,最关键的就是看你们能不能够说服他,所以这就要考验你们的口才了。”
说着,他把和连的具体情况对二人介绍了一下。
王越这才放心下来,接着又迟疑道:“若是和连与他父亲檀石槐的关系真的这么差的话,倒的确是有机会。不过,若是万一此人不答应与我等合作,那我二人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的确如此,不过在鲜卑人已经有了防备的情况下,若不借助鲜卑人自身的矛盾,靠其他的方法更加不可能做到。”
说到这里,众人对那些将消息透露给鲜卑人的人都恨得咬牙切齿,不过在不能确定究竟是谁泄露消息情况下,众人也只能坐在这里咒骂一通,却什么都做不了。
王越问道:“那涿郡王家的人,他们就与鲜卑人有往来,苏双不是说王家很有可能与鲜卑人有勾结吗?别的家族不好说,那为什么不先将这涿郡王家给查办了?”
段增苦笑道:“说的容易,但是证据呢?要是没有证据,想要查办一个大家族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别说王家在涿郡,咱们根本影响不到那里。”
荀攸也补充说道:“至于说他们与鲜卑人有贸易往来的事情,这就更不好用来对付他们了,毕竟法不责众,当今天下与鲜卑人有贸易往来的家族多得很,咱们又对付得谁来?”
法度松弛,这个问题从汉章帝时代起就有了,之后更是越来越严重,如今各大世家都骄纵不法,便是朝廷也奈何不了他们,更何况段增他们这些无权之辈。
叹息了一阵后,韩广问道:“那涿郡王家既然对付不了,那么一阵风呢?这个咱们总能对付吧?”
“这个倒是可以放心,我姐夫已经派人去对付他们了,听说已经攻破了一阵风的老巢,斩杀大量马匪,如今那些残部正在四散而逃。”段增笑着说道。
“这倒是个令人高兴的好消息。”王越等人脸上都露出笑意。
“至于说那都尉邢举,此人在军中根基较深,我姐夫也不好随便对付他。”
众人都理解的点了点头。
东汉时期的将军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一般情况下并不设立,只有在战时才会任命。
而寻常情况下,中郎将就是最高级别的将领,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等也属于这个层次。
像段颎当初平定羌乱时,最初领的军职就是护羌校尉;而皇甫嵩、卢植等人平定黄巾军时的官职也不过是中郎将;这都能说明“将军”头衔在这个时代的珍贵。
而都尉则是仅随其后的军职,同样是位高权重,即便是夏育也不好随意与之翻脸,更何况段增等人与邢举也没什么仇怨,就更不会与他闹翻了。
闲扯了一通后,荀攸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在鲜卑人有防备的情况下,而我等又要赶时间,不能拖得太久,所以唯一的机会就是通过与和连合作来达成目的。至于该如何说服和连,你们两个回去后都要好好想想。”
“放心,事关我二人的小命,我二人自然不会掉以轻心。”王越点头道。
段增补充了一句:“过两天我会进行一次模拟测试,有我来扮做和连,你二人来负责说服我,到时候就要看你们的口才了。”
荀攸闻言眼神一亮道:“这个主意不错,是得提前演练一下!”
而韩广则皱眉道:“些许小事,还要搞得这么麻烦。”不过他嘴上虽然在嘀咕着,但实际上他也觉得提前演练一下更好。
接着,众人又开始商议行刺的具体手段,因为还不能确定行刺时到底会在何种场合,所以最后确定,由韩广主要负责用弓弩进行远程狙杀,而王越则主要负责近距离行刺,到时候视具体情况选择行刺的方式。
同样的,为了尽可能的提高行刺的把握,段增又提出对二人进行专门的训练,不仅要提高他们的远程狙杀能力,同时要训练他们的近身行刺能力。
总之,在行刺之前,段增会尽可能的做好一切准备,将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尽可能的提前考虑好,如此才能更有把握。
商议完之后,一行人开始按照分工各自去做准备。
首先是韩广、王越二人要演练该如何说服和连。
为了尽可能的贴近真实,荀攸又派出大量人手去打探所有关于和连的情报,以尽可能的做到知己知彼。
而收到的消息越多,荀攸的信心反而越强,因为有足够多的消息表明和连此人性格有多么的自私自利,而且他与其父亲檀石槐的关系之恶劣,这在鲜卑人中几乎都是公开的秘密了。
更重要的是,鲜卑人还处在部落联盟的阶段,檀石槐作为部落首领,固然拥有极大的权力,但其他鲜卑头领同样拥有众多的部属。
奎头作为檀石槐最喜爱的长子,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他的部属实力可比现在的和连要强得多,而且在整个鲜卑各部中也拥有广泛的支持。
这些部属和来自其他部族的支持,如今自然是被奎头的三个儿子所继承,只是因为他们现在年纪还小,所以在鲜卑人中的影响力还不够大。
相比之下,和连不管是拥有的势力,还是在鲜卑人中的影响力,都远远无法与其兄奎头相比;他唯一的优势就在于他已经成年了,而他的三个侄儿如今却还年幼。
若是再过上几年,等他三个侄儿成长起来,那他继承人的位置也就坐不稳了。
所以只要和连不是太傻的话,说服此人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除了演练游说和连外,段增也没忘记去请夏育找来军中巧匠,专门为这次行刺设计兵器。
在近身行刺方面,为二人设计的是一把可以拆卸组装的短剑,如此更加利于隐藏。
而在远程狙击方面,专门为二人设计的手弩就更加复杂一些,不仅要求能快速拆卸和组装,而且还要求有较高的精准度和足够的射程以及威力。
光是这些要求,就让众多工匠感到头痛了,好在这些人不愧是军中最优秀的工匠,再加上段增在一旁时不时的给他们出一两个主意,所以最终他们还是拿出了合格的手弩。
拿到专门的行刺利器后,段增和荀攸立即就开始对王越二人进行专门训练。
为了尽可能的模拟演练,段增还让人收集了弹汗山鲜卑王庭的具体情报,并专门布置了一个类似的训练场。
这一手便是荀攸也大感惊奇,夸赞段增想的周到。
而这之后,段增让一个侍卫扮做檀石槐,让典韦带着其他侍卫负责“保护”,而王越和韩广二人则分别演练近距离行刺和远距离狙杀。
考虑到实际行刺过程中,行刺时机往往是稍纵即逝,所以行刺一旦发起,就必须一击中的,不能过多的纠缠。
为此,在近身行刺时,他们的攻击就要尽可能的凌厉一些;而在远程狙击方面,也要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瞄准、击发,并且一发即中。
为了提高杀伤力,二人所用的兵器和箭矢也要进行粹毒处理,到时候只要能击伤檀石槐,即便不能让其当场毙命,以鲜卑人落后的医疗条件,也能在随后不久让其送命。
第九十三章风起()
“蹇公公,陛下那边就拜托给你了,行刺之事,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再发动,切不可急切。所以还请公公多劝一劝陛下。”高柳县城外的小道上,段增热情的拍着一个年轻宦官的肩膀。
“段侍郎放心,如此大事的确要慎重行事。咱家来之前,张常侍和吕常侍都给咱家打过招呼的,便是朝中诸位大人对此事也极为重视。所以段侍郎你大可放心,不会有谁在陛下那边胡言乱语的。”说话之人满脸堆笑,正是蹇硕。
自从段增提出行刺计划以来,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天子刘宏自然也不会完全放任不管,除了段增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上书报告进程外,刘宏也会时不时的派个人过来询问一下进度。
而蹇硕就是在不久前被派来巡查高柳驻军的,同时顺便来过问一下行刺计划的进展。
从蹇硕的话里,段增能够感受到,天子的耐心正在逐渐消失,好在朝中大臣都是老成持重之人,在他们劝说下,天子总算没有过多催促段增。
当然,吕强和张让这两个中常侍在天子面前也为段增说了不少好话,所以刘宏对段增等人还算宽容。
将蹇硕送走后,典韦走过来,一脸厌恶的道:“公子,与那阉货有什么好说的,而且你还……”
“你是想说,我还对他这么的热情,给他那么多贿赂,对不对?”段增似笑非笑的看了典韦一眼。
对于宦官,可以说只要是正常人就会本能产生排斥心理,更何况东汉的宦官名声早就臭不可闻了。
这一次蹇硕代表天子前来巡视,荀攸就借口自己并非主事之人,所以不出面;韩广、王越两人同样不想与宦官有太多接触,所以借口要训练,躲了起来。
对此段增就只好硬着头皮出来,不仅热情招待他,而且在他临行前还送上了一大笔财物,所以蹇硕刚才脸上才会有那么多的笑容。
“你以为我想如此吗?但行刺之事如此重要,不能出半点意外。那蹇硕乃是天子宠幸的小黄门,若是他在天子面前进几句谗言,就有可能坏了咱们的大事;相比之下,送点贿赂,再说几句奉承话,又不会损失什么,何乐而不为呢?”
“这不是还有吕常侍以及伯喈先生等人吗?单凭一个蹇硕,又能坏什么大事?”典韦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