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壮年的状况,起码未来十几年内,不用再担心海军的高层能力了。( )

    张毅如今算是真的放下了所有的心事,开始考虑李鸿章的问题,这个老家伙,脾气不是一般的倔强,想要改变他的想法,太难了。

    张毅将张佩伦请了过来,说道:“幼樵兄,如今老中堂在安徽养老,一则如今正值政局混乱的时候,恐怕老中堂难以脱身事外;二则袁世凯可是已经吞并了盛宣怀与杨士骧,两个人都已经投靠了老袁,我怕接下来袁世凯会对老中堂不利。”

    张佩伦一愣,答道:“坚之,不会吧,再怎么说,袁世凯也是出身北洋,他没少得了老中堂的恩惠,可以说,老中堂原来最看好的北洋一系,就是你跟他袁项城了,他怎么会恩将仇报?”

    张毅苦笑道:“那你说,幼樵兄,我与袁项城有仇吗,我去天津邀请严复出山,被袁世凯派出了三个营的人马,一心想要置我于死地啊,当初山东一战,我可是把他从日军手中给解救了出来的,没有我出手相助,只怕他早就被日军给灭了,他不也是恩将仇报吗?”

    张佩伦笑道:“坚之啊,我说句不好听的话,你跑到人家天津的地盘上去挖他老袁的墙角,难怪人家不愿意,要收拾你呢,严复啊,还是当今的海军第一人,袁世凯礼贤下士,用尽了手段方才将严复笼络到了身边,被你三言两语就给挖跑了,即便是我,也要记恨你!”

    张毅脸色一红,嘿嘿笑了两声,答道:“幼樵兄,现在可不是揭我老底的时候,严复在天津,什么也做不了,看看来到我奉天,立即就有了事情可干,一个海军大学,就这样扔给他了。 '。 '还有袁世凯野心勃勃,只怕不会久居于人下的,只要老中堂在一天,他在关内就折腾不起来,你想想如今老中堂告老还乡,袁世凯能够放过这样的机会吗?”

    张佩伦脸色一僵,缓缓答道:“坚之,你说的可是真的?“

    张毅笑道:“幼樵兄,你也知道,我可是老中堂一手提拔起来的,难道我还能害他不成?那可是你的老丈人,你难道就不记挂他的安危吗?“

    张佩伦凝声答道:“坚之,那你打算怎么办?”

    张毅正色道:“我写一封书信,劳烦您亲自跑一趟,去一趟安徽,亲自接老中堂奉天,只要将它接到奉天,那他就真正安全了,没有人能够奈何的了他。”

    张佩伦盯了张毅一会儿,方才缓缓说道:“好,坚之,我去,我相信坚之你不会害好中堂的。”

    张毅说道:“好,幼樵,你坐船从海路出发,直奔上海,抵达上海后,直接转道安徽,这样的话,估计用不了半个月的时间,你就可以到达了。这次出去,我给你派上一个排的人,在左右保护你,毕竟现在关内很不太平,不要出了危险才是。”

    张佩伦点点头。

    张佩伦一切准备妥当了,第二天就坐上了去营口的火车,从营口坐上轮船,直奔上海。

    仅仅十天的时间,张佩伦就带领着十几个张毅麾下的精锐,赶到了安徽,李鸿章的老家。

    李鸿章世代簪缨,虽然比不得翁同龢,三代帝师的威名,但是他与李翰章哥俩,亦自不弱,李鸿章入主军机,掌舵北洋,李翰章则是坐镇两广,成为两广总督,大权在握。

    是以李氏家族在安徽合肥,开枝散叶,俨然成为了合肥的第一大家族reads;。

    李鸿章对于张佩伦的到来,没有丝毫的惊讶,待到李鸿章将张佩伦请进家中后,笑道:“幼樵,这一次,是坚之派你来的吧?”

    张佩伦一愣,说道:“老中堂,您已经想到了?”

    李鸿章摆摆手,说道:“幼樵,如今不是在衙门,乃是在府中,你我翁婿就不要那么见外了reads;。”

    张佩伦脸色微微一红,说道:“岳丈大人,你已经知道我的来意了。”

    李鸿章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管是张坚之,还是袁世凯,都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袁世凯城府深沉,手段高明,往往不经意间,就给人准备好了刀子,权谋高手啊;张坚之则是心思缜密,步步为营,每有行动,都是出人意料,当时又偏偏正大光明,叫人无可抵挡。如今我退下来了,朝中已经是荣禄当家,外面则是袁世凯为首,袁世凯统领武卫三军,又在天津训练了北洋六镇,野心不小啊,如果他有什么异动,我就是他的第一块绊脚石,肯定是坚之想到了,所以要请我暂避了,是不是?”

    张佩伦心中震动,如今李鸿章虽然已经年届七旬,思维还是如此的缜密,不愧是大清的扛鼎人物啊,自己却是没有想象的如此深远。

    李鸿章接着说道:“幼樵,你回去告诉坚之,就说我哪里也不去,就留在安徽老家,只要大清没有覆亡,这大清朝野就没有人能够动的了老夫,即便是袁世凯,他也没有这样的胆量,就让我好好的在这几年里,颐养天年吧。”

    张佩伦犹疑道:“岳丈,真的没有问题吗?一旦未来真的袁世凯要搞什么小动作,只怕你真的是会危机重重啊。”李鸿章淡然一笑,说道:“幼樵,你放心,我说袁世凯不敢动我,他就不敢动我,量他也没有那个魄力!你回去,只管全力协助坚之稳定局势,全力发展,记住,只有华夏民国国富民请,国防强盛了,关内才会真的太平一些,如果关外也有动荡的话,那列强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忌了。告诉坚之,让他小心在意,我已经得到了消息,沙俄有意于明年年初抽调波罗的海舰队与黑海舰队中的精锐重新组建太平洋舰队,看样子,这是要报海参崴之仇啊,一定要叫他千万小心了!”张佩伦狠狠吃了一惊,沙俄的动作这么快,民国的海军如今可只是刚刚开始建设,一旦太平洋舰队来了,那民国海军的压力可就大了!

    。。。

    。。。

第五百六十五章 李鸿章的倔强() 
c_t;李鸿章接着说道:“如今义和团闹得越来越凶了,朝堂上的斗争也是愈演愈烈,我此时抽身不过是明哲保身的权宜之计,不管是哪一个占了上风,终究还是离不开我的助力,只是如果我一去奉天,那就不一样了,幼樵啊,那可是叛国投敌了,世人将会如何看我李鸿章?我终究还是大清的臣子……”

    张佩伦心头一黯,老中堂这些年来虽然也曾党同伐异,也曾耍进了手段,但是一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候,他的心还是在大清的身上啊。

    李鸿章看着张佩伦淡淡一笑,说道:“幼樵,你跟我不一样,数十年来,我一直在大清的荫蔽下,从一介书生,得到恩师的提拔,坎坎坷坷,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对于大清,虽然我已经没有了念想,但是我总也不能弃之不顾啊。”

    张佩伦低声道:“岳丈大人,大清朝已经完了,但是不等于中国完了啊,咱们归根结底都是汉人啊,满清到了,正好我们汉人也可以重新做回这神州的主人了,大人,您与我不同,我到了坚之的麾下,也仅仅只能成为他的总参议,但是你如果过去的话,以您的威望资历,即便是坚之跟少川都要将您奉若至宝啊,坚之可是早就盼望着这一天呢。”

    李鸿章笑道:“幼樵,坚之的心思,我完全清楚,他是想在有事的时候,利用我的手段,加上华夏民国的实力,足以与世界列强其中的任何一个相抗衡了。但是,我终究还是大清的臣子,唉,三十年前,我恩师曾文正公文治武功都已经达到了巅峰的程度,手下精兵强将无数,当时甚至就有人撺掇他老人家直接自立门户,以当年湘军的实力,再加上我们这些门生相助,只怕整个大清都难寻抗手,但是结果呢,天津教案,使得恩师蒙尘,国内骂声一片,你们以为他老人家糊涂了,怎么搬出这样的事情来,其实这也不过是他的退身之计而已,高处不胜寒啊,你们也不想想,他老人家英明一世,又怎么会犯下如此明显的错误,他这么做,就是为了保住自己大清忠臣孝子的名声。如今也轮到我了,十几年前,我们北洋一系已经占据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是文襄公一殁,我也开始收敛行迹,任凭朝廷削我的兵权,如果我不让朝廷削我的兵权,你认为,朝廷能动的了我吗。你们不懂得这些,回去告诉坚之,只要有用得到老夫的地方,老夫自然会出面相助,但是,让我去国,还是算了吧。”

    张佩伦一阵默然,不再说话,如果依着老爷子的脾气,只怕早就应该跟自己急眼了,现在他依旧不紧不慢的跟自己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张佩伦沉默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岳丈大人,此次小婿前来,还带来了坚之的一队精锐,这支精锐,就是当初去天津接应严复的苍狼,坚之的意思是国内政局混乱,想要将这只小队留在您的身边,以防万一,您看?”

    李鸿章大笑道:“苍狼?好啊,坚之有心了,虽然我不认为除了老佛爷之外,没有人还对付我,但是坚之既然想要保护我,那就让他们留下吧,苍狼,苍狼,就是从有了苍狼之后,咱们大清才开始有了转机啊,我正好在这些日子里,也多了解了解苍狼,见识一下坚之训练出来的精锐,到底如何了不起reads;!”

    张佩伦长舒了一口气,还好,李鸿章没有一直倔强下去,如果老爷子连这二十多人的苍狼都不留下的话,只怕自己还真的难以向张毅交差了。

    李鸿章接着说道:“幼樵,既然你来了,就在我这里呆上两天吧,正好咱们也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一家子人也该好着聚聚了。”

    张佩伦犹豫了一下,没有作声,李鸿章不悦道:“怎么,幼樵,难道你还有其他事情要办,这么两天的时间,总会能够腾出来吧。”

    张佩伦一声苦笑,说道:“岳丈既然吩咐下来了,那小婿照办就是,只是心里有些担心坚之那里的事情。”

    李鸿章晒然一笑,说道:“幼樵,你才到了坚之身边几天?你没有去的时候,坚之不照样将所有的事情处理的好好的吗,这个世界之上,没有离开一个人就办不了的事情!我知道坚之那个人,他总是举重若轻,自己的手下,他从来没有不让他们放手施为的,每一件事情都会有一个能力极强的人在办,他自己从来是不问过程,只要结果,这就是一个统帅要做的事情,也是一个统帅必须具备的个性!”

    张佩伦苦笑道:“岳丈大人,您都已经将坚之捧上天了,他真的有那么厉害?”

    李鸿章答道:“当年曾有人说先师文正公将将则胜,将兵则败,那是说他有统领群雄的能力,但是自己的军事才能有限,不过因为他举重若轻,同时慧眼识才,方才能够扭转太平天国的局势,一举歼灭太平天国,这就是统帅,可以自己不行,但是自己却是永远懂得信任与使用有能力的人!看看张坚之,他就是这样的个性,对于有能力的人他百般信任,同时放手使用,想想当年山东一战,哪个徐怀瑾,有谁认识他,名不见经传,就径直被他推上了总指挥的位子,一战成名啊。而且与文正公不同的是,文正公不善于军事,而坚之却是一个军事奇才啊,有文正公所能,又有文正公之所不能,你说他是不是当得起我的百般赞誉?”张佩伦点点头,说道:“岳丈大人,我也深有同感啊,他身上有着那种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使所有的人才都不自觉的就聚集到了他的身边,一举一动,都能够成为中心,幼樵也不得不服气。”“哈哈!”李鸿章得意的大笑起来,说道:“既生瑜,何生亮啊,袁项城本来就是我北洋一系最佳的后继人选,却不料中途杀出一个张坚之,时也命也!时也命也,项城啊,只怕你的算盘打得再精,也难以如意了。”

    。。。

    。。。

第五百六十六章 野心勃勃的载漪() 
c_t;至于现在袁世凯,也已经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之中。

    戊戌政变结束之后,老迈的的慈禧担心未来在自己百年之后,年轻的光绪上位,会对自己秋后算账,那可就惨了。

    于是慈禧召集了朝廷的所有重臣商议废黜光绪帝,另立新君的大事。最后,在荣禄等人的支持下,慈禧决定册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大阿哥,企图将溥儁立为新帝,但是这件事情,不在在朝中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即便是各国公使都不支持,各国公使只承认光绪为大清国的正统,是合法的国君,其他人概不接受。

    这下子,不但急坏了慈禧,同时也急坏了心急火燎的端亲王载漪。

    本来嘛,自己的儿子成为大阿哥,被立为新君,这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未来甚至自己都要沾光,甚至可以因为溥儁的登基,使自己得到庙号,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是就这样被洋人给搅黄了,那还不得后悔死,现在的载漪看到洋人,就眼里冒火!

    只是,如今因为洋人的阻扰,慈禧已经有了反悔之意,没有老佛爷牵头,即便是他再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皇上,也无可奈何啊,这样的事情必须得有慈禧的允准才行。' '

    于是,端郡王载漪开始了在朝野之间的大串联,如今他的儿子溥儁已经成为了大阿哥,父凭子贵,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连带着他的几个弟兄都开始趾高气扬起来。两个月来,载漪不断游走于各个王公大臣的中间,企图联合有影响力的大臣们支持溥儁在未来的一天登基成为九五至尊,如今李鸿章已经致仕,地方大员自然以袁世凯为首的八大总督威望最高,而袁世凯近在天津,更是成为了载漪拉拢的对象。

    只是载漪那些小算盘又怎么能够瞒得住人精似得袁世凯,袁世凯被这个二杆子似的端郡王搞得不胜其烦,但是如今这个家伙,地位崇高也不是袁世凯能够惹得起的。

    惹不起,那就只能躲着了,载漪连续三次来府上拜会,都被袁世凯找各种借口,推脱了过去,硬是没有让载漪见到他。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566

    但是这一次不同了,载漪如今成为了总理事务衙门的总办大臣,所有的洋务都要经过他的手来办理,袁世凯这个北洋大臣,有什么洋务上的事情,绝对绕不开载漪的,即便是他不想露面都不行,这不,载漪竟然以视察北方洋务的名义,赶到了天津,这下子,想不见都不行了,长官巡察,如果北洋的最高长官都不在的话,这绝对会授人以柄的。

    袁世凯硬着头皮,在自己的直隶总督衙门接待了笑容满面的载漪。

    载漪看到了袁世凯,笑道:“慰亭老弟啊,你可是大忙人啊,我这短短的不到两个月里,来了天津三趟,竟然都见不到你的人影,呵呵。”

    袁世凯连忙陪笑道:“老王爷,您说的哪里话,在您面前,我哪里还敢说自己忙碌啊,都是一些琐事缠身罢了,一个直隶,一个北洋,牵涉了太多的精力,您也知道,前些时,那个中过虎来我的天津大闹了一番,丢人啊,我的三个警备营,竟然连人家一根毛都没有留下,实在让我气恼的要命,这不,最近这一个多月,我天天去小站训练那些大头兵,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咱们拿什么来保护咱们的老佛爷跟大清的江山社稷?”

    载漪笑笑,说道:“慰亭老弟,果然是忧国忧民啊,大清向您这样的重臣良将不多了啊,比之那个老朽不堪的李少荃,可是要强上不少了。”

    袁世凯脸色一正,答道:“老王爷,你这样说话,可就是在嘲笑我了,像我袁世凯出身草莽,当年没有任何功名在身,还不是老中堂将我从草莽之中提拔起来,没有他老人家,那里有我袁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