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毅脸色阴沉,缓缓说道:“首先,中堂大人通过海陆运送援军一事,必须要再三谨慎,我国如今布有大量的日本密探,情报随时都会传到日本军方,难于防范,提醒中堂大人下令水师,随时保持战备状态,以便可以随时应对日军在海上偷袭。第二,让中堂大人抓紧时间调整海军人员配置,对于那些贪生怕死,毫无斗志的军官尽量调走,选贤任能,保证我们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战力,类似叶志超这样的尸位素餐之辈,只会影响战局进展,没有丝毫益处。我闻听海军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皆是一代豪杰,忠勇报国之辈,切切要善用人才,裁汰庸才reads;。第三,立足决战于境外,日军凶残无道,比之西洋各国尤甚十倍,一旦入境,将给关外三省带来巨大灾难。第四、可以派出精锐水师在日本海与黄海游弋,伺机袭击日军的运兵船,扰乱其战争部署。第五、在旅顺、烟台、天津等海防要塞,加紧部署,加强戒备,以应对日军从海上发起的进攻。第六、朝鲜战局贵在事权专一,请中堂大人选一名望素重的宿将统领朝鲜战事,众志成城,方有希望击溃日军,如果政令不畅,各部拥兵自重,那即便兵力倍于日本,只怕也难以取胜。第七、日本海军实力强横,建议将大清北洋、福建、广东、南洋四大水师主力全部调入黄海,以期与日军决一上下,增加我军胜算;……

    张毅滔滔不绝,一口气说出了十几条建议,身边的书记官笔不点顿,快速的记录着。聂士成听完,心中大喜,说道:“好,好,张毅,你果真大材,中堂大人看过电文,肯定会对你另眼相看,以后你的道路将是一片坦途!”

    张毅连番逊谢,说道:“大人,您一定要多多提醒中堂大人,千万注意海军的整备,如今海军荒废日久,士兵素质下降,士气低下,如果不严加整顿,恐怕,我北洋海军在海上与日交锋,将会一战而墨,切切在意,海军不比陆军,稍有时日就可称军,训练一支海军,可是非朝夕之功。”

    聂士成连连点头。

    张毅接着说道:“一旦我军能够在海上给予日军痛击,则会有力的遏制日军向朝鲜增兵的速度,也会为我军拖延战机,从容布置,带来便利,这个一定要时刻谨慎,要么不战,要战,就必须有必胜的信心与把握,给予日军重创。同时,也请中堂大人加紧调度援军,十月之前,第二批援军必须要赶到朝鲜才行。这样,我们才有把握,守住朝鲜,不然的话,仅仅凭借着未来的一万多人,与日本交战,我军属无胜算。”

    聂士成连连点头称是,一一应允。随即,叫书记官整理成公文,下去致电给李鸿章。

    张毅看到聂士成安排完毕,心中稍稍出了口气,心里有了些底气,只要中堂大人肯鼎力相助,还有些许胜算。

    天津,李鸿章手里拿着聂士成的电报,新高彩烈,这个张毅还当真是了得,以聂士成的水平,肯定看不到者诸多问题,更不要说提出如此多的方略来了,看来都是那个张毅的功劳了。不错,这份电文,分析的头头是道,每一条都鞭辟入里,真知灼见,很有水平,真想不到,这人小小年纪,怎么有如此高的大材,比之他这个经年的老手,都不遑多让。

    。。。

    。。。

第三十七章 六神无主的翁同龢() 
c_t;盛宣怀看到李鸿章如此高兴,知道电文内容肯定甚合他的心意,问道:“大人,怎么样,电文怎么说?”

    李鸿章听得盛宣怀询问,呵呵笑道:“杏荪啊,这个张毅确实有些本事,仅仅在这么短时间里,就给出了一篇上等的方略,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棉花糖)不错,调理清晰,分析鞭辟入里,振聋发聩。尤其是最后一条,可谓是真知灼见。可惜啊,毕竟年轻,想要长久作战,耗尽日本国力,谈何容易。一旦前方战事失利,以老佛爷的性情,如何肯倾尽国力,死战到底。肯定会割地求和,以全性命的。”

    盛宣怀从李鸿章手里接过电报,也浏览了一遍,附和道:“大人,这个张毅,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识,却也少见。”

    李鸿章摇摇头道:“少见,起码老夫在他这般年纪时,绝对没有这样高深的见识。杏荪,给丁汝昌发电,告诉他,全力整顿海军军备,检查舰船的火炮,弹药,做好应战准备。对于尸位素餐的一众将官,该拿下的拿下,一定要保证每艘舰船的战力。另外,务必要选派得力的将领运输援军,多加警惕日本的偷袭。此战能免最好,一旦不可避免,也只有倾力一战了,毕竟日本不是英法,我们还不至于怕他们。”

    盛宣怀点头称是,问道:“中堂大人,那一旦中日真的大战全面爆发,关外及朝鲜战局,大人属意哪位统领全局?”

    李鸿章苦笑道:“本来,功亭就是最好的人选,有勇有谋,忠心为国。( 棉花糖)只是他毕竟只是一镇总兵,资历有所欠缺,张毅在电报中分析的也颇有道理。没有有一名威望素重的沙场宿将坐镇朝鲜,恐怕各镇总兵各行其是,不听调度,到时候可是要误事的。”

    两人正商议间,厅外有人急匆匆闯了进来,报道:“中堂大人,前方传来驿报,说是大学士翁同龢大人,奉太后懿旨,前来津门询问中日战事,人已经进了天津城了!”

    李鸿章闻言大喜,向着盛宣怀哈哈笑道:“杏荪,事情好办了,既然太后派翁老头亲自来询问对策,说明老佛爷心中也是已经没了主张,正好我们可以为聂世成请旨请功了reads;。请太后下旨,接叶志超直隶提督之职,全权负责朝鲜中日战事,可以便宜行事,如此,朝鲜以功亭为主,左宝贵辅之,又有张毅这样的年轻俊杰,想必可以挡住日军!”

    盛宣怀亦是微笑着点点头。

    李鸿章与盛宣怀计议已定,吩咐列出队伍,迎接翁同龢到来。

    盛宣怀如何来的?丰岛海战之后,中日随即宣战,但是宣战之后,如何迎战?选派何处精锐援朝,选派何处精锐拱卫京畿?哪位宿将赴前沿统领全军?哪位大臣统筹钱粮?朝堂之上,已经吵成了一片,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定计,慈禧太后急得团团转,一力主战光绪帝也是没有了主张。最后,慈禧太后看着众朝臣也拿不出什么好的计议,勃然大怒,把一力主战的清流领袖翁同龢一顿痛骂,最后责令他即刻赴津门向李鸿章请教对日方略。被慈禧训斥的颜面扫地的翁同龢虽然极不愿意与李鸿章打交道,却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赴天津来见李鸿章。

    待众人迎接翁同龢到了李鸿章的府邸,翁同龢不顾一路风尘,急切问道:“少荃兄,如今中日开战,老夫奉老佛爷懿旨特地前来问策,事态紧急,还望少荃兄教我,也请兄台念及朝廷恩泽,速速应对才是?”

    李鸿章一脸淡然,答道:“翁师傅,您乃是军机大臣,国之擎天梁柱,如此客气,老夫如何敢当?老佛爷英明一世,翁师傅已有经天纬地之才,至于鸿章之言,不听也罢。”

    翁同龢脸色微红,知道李鸿章依然在为自己在军费上处处刁难而生气。翁同龢无奈道:“老中堂,如今朝中文正、文襄二公已逝,精通洋务,精擅军事者,非老中堂莫属,如今朝廷急难,还望老中堂不计前嫌,以国事为重。”

    翁同龢在出京之前便已被慈禧怒骂一通,中日之战皆是尔等好战分子引起,如今大战一起,生灵涂炭,江山动摇,如何处置?翁同龢乃是一介书生,如何懂得战事,登时被训得无地自容。慈禧暴怒之余,责令他立刻起身向李鸿章问计,如果自己在李鸿章这里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拿自己回到朝中,可就没有好果子吃了。万般无奈,翁同龢也只有低声下气,恳求李鸿章能够建言献策,助自己先渡过眼前难关了。

    李鸿章看到翁同龢已经低头,心中稍稍舒服一些,无奈道:“翁师傅,如今朝廷不管旗兵还是绿营兵,尽皆腐化,毫无战力,仅仅淮湘子弟还可堪一战,却又兵力不足;北洋海军更是多年未经整顿,军备松弛,海战一开,我们殊无胜算啊reads;。”

    翁同龢一愣,疑问道:“我们的战舰呢?北洋海军历经十年才建成,不是号称亚洲第一吗?”

    李鸿章怒道:“翁师傅,你掌管户部,平时在下请求你拨付经费,整顿军备,你总是避而不谈。如今出事了,你来问军舰,难道仅仅就凭着军舰就能打胜仗吗?士兵久不训练,技能生疏,如何操炮迎敌?没有弹药储备,军舰那就是放在海上的靶子,我们军舰再多,又有何用?”

    翁同龢讪讪一笑,说道:“少荃兄,过去的事情嘛?朝廷钱粮颇为紧张,您也知晓,我们做臣子的自当节流为上,是老夫有所疏忽。如今大战在即,只要能够战而胜之,少荃兄但有所请,我们一起上书太后与皇上,必然照准,国家急难,万望少荃兄不要推辞。”

    李鸿章无奈,说道:“翁师傅,老夫也是刚刚得到朝鲜电报,数日前,朝鲜日军突袭牙山,叶志超懦弱无能,临阵脱逃,为日军击毙。幸有聂世成忠勇,颇有谋略,提前做出防范,才使南大营在日军围攻中全身而退,从而退守开城。如今日军在朝鲜军队已经超过两万人,后续的援军依然在源源不断的从仁川登陆,向北开进。只怕用不了数日时间,数万大军将在开城一线集结,现在聂世成固守开城,兵力不过三千,情势已经十分危急。”

    翁同龢闻言脸色大变,实在没有想到,朝鲜战局已经恶化到如此地步。翁同龢呐呐问道:“少荃兄,这可如何是好?一旦朝鲜失守,那日军麾军西进,那可就进了关外三省了,那可是我大清祖庭龙脉所在啊。”

    李鸿章心中暗自叹气,这些朝中大佬,平日里只会勾心斗角,真的到了关键时候,屁事都顶不上!李鸿章深吸一口气,说道:“为今之计,只有速速组织援军赶赴关外备战了。请皇上下旨,关外诸营立刻赶赴开城,支援聂世成。如今叶志超战死,直隶提督出缺,正好升迁聂世成为直隶提督,总督朝鲜战局,朝鲜诸营人马,尽皆归聂世成节制,赐他临阵专擅之权,这样朝鲜战局方有回转之机。另外老夫也需要坐镇北洋海军,实在难以脱身。陆上军事,建议太后委任一员能臣干吏,总督朝廷关外诸军,一旦朝鲜有失,我们可以依托鸭绿江,临江不妨,对抗日军。四川提督宋庆精通战事,台湾刘铭传也是文武全才,两江总督刘坤一亦是忠勇之才,皆可委任,请太后老佛爷圣裁。”

    翁同龢小心翼翼的问道:“少荃兄,请问,朝廷须出兵几何,方可在朝鲜对日战而胜之?”

    。。。

    。。。

第三十八章 北洋丁汝昌() 
c_t;李鸿章叹口气道:“我在日本曾潜伏一批情报人员,前些时日传来消息,日本天皇在全国已经发布紧急动员令,陆军大规模扩编,已经有四个集团军扩变成八个集团军,总兵力将达到40万,随着战争扩大,恐怕将会有至少10万人入朝或是通过海路从渤海湾沿海直接进攻大清京畿重地。( )”

    翁同龢脸色苍白,嗫嚅道:“这、这可如何是好?我大清如何抵挡?”

    两个人正在商讨间,一名书记官从外面走了进来,躬身道:“中堂大人,朝鲜聂世成发来急电!”

    李鸿章与翁同龢脸色剧变,这时候聂世成发来急电,恐怕朝鲜战局不妙啊。

    李鸿章急切道:“将电文速速呈上来!”

    书记官将电报递给李鸿章,李鸿章与翁同龢急忙观瞧,显示浏览了一遍,方才长舒了一口气。原来聂世成心中写道:属下已经在开城布置好防御,一部前突至开城西南高地,主力全力守城,互成犄角呼应,将全力备战,必会重创来犯之日军前部。令属下张毅侦查营部适才探听道重要情报,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亭得到我军部署情报,拟于大东沟派出日本海军主力附近袭击我北洋海军,闻听中堂大人将派出主力舰队运送援兵至朝,心忧如焚,急请大人措置,此乃良机,可以密令丁汝昌以奇谋应对,一举重创日军舰队,使其不得再肆意游弋沿海,输送援军。另日本海军舰队船速迅捷,炮速远在我军之上,望大人转告丁提督,务必小心应对。如何行止,请中堂大人定夺。

    李鸿章与翁同龢倒吸了一口冷气,派遣日军主力偷袭北洋舰队,这个伊东佑亨胃口可是真够大的。幸亏被远在朝鲜的聂世成与张毅侦听到了情报,如果稍不留神,主动进入了日军的圈套,那北洋舰队可就真的危险了。

    李鸿章转身向着盛宣怀说道:“杏荪,立刻将此电报转给丁汝昌,另外再电令丁汝昌千万小心行事,运输援军是务必小心谨慎,对于大东海偷袭之事,务必做出积极应对,一定不要给日本可乘之机,保存实力为上,如有良机,亦可伺机歼灭之!”

    盛宣怀看到两位大人神色凝重,问道:“两位大人,到底出了何事,怎么聂世成来电,确实关于北洋海军的?”

    李鸿章深吸一口气,说道:“杏荪,功亭来电讲,他们侦知日本海军中将伊东佑亨,部署了主力舰队,将要在大东沟附近,趁我军运输援兵时,袭击北洋海军。如果我们一旦不察,进入日军伏击圈,那海军可就危险了!”

    盛宣怀也被震惊的目瞪口呆,半晌才反应过来,急急说道:“属下这就去办理!”说罢,接过电报转身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翁同龢问道:“少荃兄,少荃兄,这、这如何是好,少荃兄可有良谋?”

    李鸿章转头向翁同龢摇摇头,叹口气说道:“事情急矣。' '翁师傅,如今天色一晚,我们一边用膳,一边商议。待明晨,莫要嫌舟车劳顿,我们即刻起身回京,我要进京见驾!”

    烟台,刘公岛。

    丁汝昌在提督府内正在生闷气,自己真的想不到,北洋水师竟然已经靡费到了如此地步。如果不是这次中堂大人,要自己眼力整顿军备,裁汰冗员,自己真的不知道,这些弹药竟然有四分之一是不能用的,要么是废弹,要么是实心教练弹,还有的工艺粗烂,根本就不能使用。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更是聚众赌博,贪墨军饷,更是连娼妓都带上了济远舰淫乐!无耻之尤!这样的海军如何能够作战!

    丁汝昌一气之下,调整了四支军舰的管带官,整肃军纪,但是弹药怎么办?这可不是急切间能够补充好的!而且,支援朝鲜的4000铭军都已经到了烟台了,不日就要开拔前往朝鲜,没有充足的弹药,怎么跟日军作战?

    丁汝昌正在气闷之间,书记官从外面走了进来,说道:“提督大人,李中堂发来急电,请您过目。”

    丁汝昌精神一振,从书记官手里拿过电报,详细看了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丁汝昌眉头紧紧皱起,半晌,方才喝道:“命令,各舰管带火速前来提督府议事!”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各营的管带陆续到齐,丁汝昌环视众人一圈,沉声说道:“前日,中堂大人致电本督整顿北洋军备,经过这几日整治,一批害群之马已经被逐出各舰,大军士气也逐步回升,大战将至,这是好事。刚刚中堂大人又转来朝鲜聂功亭的电文,说是他们成功侦查到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已经筹备完毕,并且准备在我军运输援军去朝鲜的途中袭击我军reads;。时间就在近日,地点他们选在了大东沟附近。中堂大人在电报中命令,我等务须小心谨慎,不要给日军留下丝毫可乘之机。一旦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