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光绪帝悚然一惊,整个大清能够让李鸿章低头的除了已经故去的恭亲王外,就只剩下太后与自己这个皇上了,难道是太后他老人家?

    不可能啊,在颐和园里,他老人家可是信誓旦旦的跟自己说支持自己变法维新的!

    光绪的脸色开始阴晴不定起来,这件事情可是完全关乎着未来维新变法的成败,轻忽不得。

    光绪问道:“暾谷,你还与张坚之聊了什么内容?”

    林旭沉声答道:“启奏皇上,微臣听完张坚之的话,十分震惊,曾经想张坚之提出建议,如果一旦京城有变,请他率师勤王,成就不世之功,但是张坚之推脱关外乃是祖宗陵寝之地。沙俄日本日夜窥伺,不敢稍有怠慢,且奉天一旅之师再强也难抗衡天下百万雄师,话语间颇多顾虑,最后他只是答应了,如果出了变故,他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我们。他还请我劝谏皇上,新政一事。不许戒急用忍,不能操之过急,不然的话,后果难料。”

    光绪目光闪烁,心中登时明白了张毅话语中的意思,如今的张毅比之李鸿章的势力都犹有过之,他都顾虑重重,看来他与李鸿章都是在担心老佛爷那里的变数啊。

    一旁的康有为听到戒急用忍四字,心中登时急躁起来。插言道:“陛下,微臣还是那句话,维新变法宜快不宜缓,咱们必须要用雷霆手段将顽固势力打压下去,为咱们推行新政做足准备,张坚之之言,好生没有道理。臣在奉天之日,对奉天的新政多有考察,张毅新政期间,推行新政的力度之大,推进之速,手段之多。尤令微臣震惊,如今朝廷变法在即,却让咱们君臣戒急用忍,这是哪番道理?”

    一旁的梁启超也附和道:“皇上,如今咱们新政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要做。那就要大刀阔斧的推进维新变法,如果清风细雨,那最后的结果就与李鸿章大人推行的洋务运动一样,最终无疾而终,时不我待啊。”

    光绪叹口气,说道:“南海,卓如,我知道你们的心思,也是为了咱们大清好,只是如果真的大刀阔斧的进行维新变法,顽固派的势力在朝中太大了,即便是朕也难以完全压制啊,张坚之与李鸿章两个人的担心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林旭说道:“皇上,臣也曾与南海先生一样想张坚之大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为何奉天新政可以以雷霆之势,而朝廷变法,切勿操之过急。张坚之大人说,奉天新政大刀阔斧,乃是因为他手握奉天军政大权,背后有老佛爷与皇上的信任与支持,同时有数万精锐大军在手,任何一个人、一个势力胆敢阻拦,直接拿下,方才能够得以推进如此之速,然则新政推行照样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中间还被免去将军一职,调任他用reads;。朝廷推进新政,面临的阻力更大,想想满朝文武,有六成是守旧势力,维新一派,力量太过薄弱了,一旦矛盾激化,后果堪忧……”

    光绪叹口气,口中喃喃道:“张坚之,张坚之,好个张坚之啊,如果张坚之可以一心助我,何愁大事不成,可惜啊……”

    张毅如今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只是因为出身北洋的缘故,与李鸿章走的稍稍近些,其他的都是若即若离,想要他完全的对自己俯首帖耳,着实难了些。

    康有为目光闪烁,说道:“皇上,如今咱们马上也要边练新军,不如您下一道旨意,直接将张坚之调任兵部,让他直接负责全**事维新事宜,这样您身边不就有了一个强大的助力了吗,以张坚之之能,训练十万效忠皇上的新军,那是手到擒来之事,您看……”

    光绪帝眼睛一亮,旋即黯淡了下来,一个盛京将军,九大总督之列的人物,调任京师,起码要给他安排一个尚书的位子,或者大学士的位子,这么重要的人事调动,没有慈禧太后的点头,恐怕绝难成行,而如今,慈禧太后听了恭亲王的谏言,只怕不可能在让张坚之负责大清全国的新军编练了,甚至张坚之自己都不愿意来京城任职,没有事情谁愿意趟这个浑水?在奉天,张毅那就是皇帝般的存在,无拘无束,何等逍遥自在,跑到京城来劳神费力,最后还不一定能不能落得下好处,还说不定呢。

    光绪脸色疲惫,说道:“此事再议吧,老佛爷那里,只怕难以通得过,而且张坚之在东北,乃是大清藩障所在,没有他的坐镇,只怕沙俄与日本绝对不会那么老实,此刻调离,却是不是上策……”

    梁启超说道:“皇上,那不如我们先行改革体制,裁汰冗员与无用的机构,以及裁撤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这些事情进行了之后,我们就可以节省下一大笔国库开支,其后咱们启动其他的新政,也就有了布置的空间了。”

    光绪点点头,说道:“那好,就以卓如之言,先行裁撤臃肿,精兵简政,是为上策。”

    康有为看看光绪着实有些累了,便带领众人向光绪辞行,离开乾清宫。(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成就斐然() 
c_t;京城之中,因为推行新政的事情搞得热火朝天,不可开交之时。

    奉天,却是出现另外一种场景。

    将军府,唐绍仪如今如今去了黑龙江,短时间内难以回到盛京,如今的布政司基本上是杨度在挑大梁,杨度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进步之速,领张毅都有一些瞠目结舌,有一些手段、想法,即便是唐绍仪都难以做到,在梁敦彦等一干才能之士的协助下,将奉天打理的井井有条。

    如今年关已过,杨度、梁敦彦、蔡元培、吴佩孚、谭峰、莫如、厉刚、唐克强等人济济一堂,全部来到将军府,总结一年来的收获。

    杨度将一年的奉天省的收支情况列了条陈报了上来,张毅看罢,喜上眉梢,虽然自己中途离职,离开奉天半年之久,但是奉天的经济发展却是丝毫没有落下,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预估。

    奉天一省的各项税赋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两,接近一千二百万两,今年将是众多企业税负减免的最后一年,今年奉天的税负肯定将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增长,即便是保守估计,税负加上将军府控制的企业上缴的部分利润也将突破两千五百万两,这将是一笔巨资,明年甚至还将实现翻番,因为去年来奉天投资设厂的商人增加的更多,虽然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不过,这根本挡不住商人来奉天投资的热情。不过,这一年的支出,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去年一年,奉天将军府投入了两千五百多万两白银,赤字直接超过收入一倍,其中,仅仅铁路一项就投入了三百万两白银,如今盛京到哈尔滨的铁路已经修到了吉林境内,后年年初就可以竣工。奉天大学投入了两百万两白银。如今的奉天大学的硬件与软件都已经是国内最好的了,即便是放在欧美来说,也可以跻身于一流之列;对于张謇的纱厂建设以及张謇赴美国采购,张毅则是一下子拿出了三百万两白银,不光是购买纱锭,建设厂房,还让他去收集关于汽车、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专利。仅仅这几项下来。就已经花去了近千万两白银。

    其他的各方面还有着不少的投入,特别是奉天初等与中等学堂的建设。张毅将其作为重中之重,未来的三到五年,这些学校提供的毕业生,将会是奉天大学以及武备学堂生源的主力军,这件事即便是依克唐阿在时,都没有松懈下来,甚至人才难得的依克唐阿在这件事情上大力支持,这也是奉天事务中唯一没有收到影响的。

    徐怀瑾不在奉天,吴佩孚代替徐怀瑾将奉天军务做了总结性的汇报。如今奉天四个师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万人,经过两年多的训练,成为张毅麾下最精锐的力量,武装警察部队如今也有着八千人,分布在奉天的各个州府,仅仅盛京,就集结了两千五百多人。谭峰对于武装警察部队的控制愈加的得心应手,如今张一虎的第一师奉命驻扎黑龙江,为徐怀瑾与唐绍仪压阵,协助两人整顿黑龙江军政事务。

    对于徕民政策,张毅做出了大幅调整,张毅调离的**都挡不住关内农民来奉天垦荒的热情。如今奉天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七百万人,逼近一千八百万了,在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基本上达到了饱和,再加上未来的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数据还要进一步增加,张毅下令暂停奉天的徕民政策reads;。转向吉林与黑龙江两省,张毅打算利用未来三年的时间,将吉林与黑龙江的人口分别提升至一千二百万与八百万,这样计算下来,东三省的所有人口加在一起,将会逼近四千万人,张毅隐约记得前一世直到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东三省方才达到了三千万,这将是提前了整整三十多年。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再有就是教育,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奉天的各级学校,一共容纳了近百万的儿童、少年入学,为其提供中学、西学教育,这些人将未来一部分将进入奉天大学或是留学深造,另一部分直接进入社会,成为奉天乃至东三省开发的主力,教育乃是百年之本,在未来的十几年时间里,教育巨大的威力将会进一步的显现出来。

    还有一件让张毅得意的事情,就是甲午年被他资助出国的所有学子全部归来,连同乔映霞等人,也一同归来了,特别是乔映霞的归来,完全可以将奉天银行交给乔映霞以及一齐归来的乔家嫡系子弟打理,他们不但拥有着最前沿的理论,同时也很富有银行经营的经验,绝对能够将奉天银行带到更辉煌的阶段,这样,梁敦彦就可以抽出身来将布政司的事情给担起来,毕竟杨度一个人,力量太过单薄。

    现在的张毅得意洋洋,奉天的发展都在他的计划之中,还没有出现任何纰漏,奉天的经济未来肯定将会在快车道上运行,甚至可以带动吉林跟黑龙江的开发与发展,只要东北三省发展起来,那就是自己未来一展拳脚最大的基础。

    不过,张毅看着京师愈演愈烈的维新变法,心中的忧虑也是越来越多,一个搞不好,这就是一场大灾难,自己出现在这个时代,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自己坐镇东北,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难以实现了,但是同时也加剧了日俄侵略东北的迫切程度,他们清楚,一旦东北真的发展起来,他们将更加难以敲开中国的北大门。

    现在的张毅就是担心,沙俄与日本借着维新变法的乱局火中取栗,沉水摸鱼,那样的话,还真的会很麻烦,起码会拖住东北三省振兴的时间,但是这样的事情,目前还不是他一个盛京将军就能够控制的了的,即便真的如林旭所言,自己到时候起兵勤王,也只会让中国陷入更混乱的境地,只会便宜了虎视眈眈的小日本与沙俄,现在自己最大的任务就是将东北的局势稳住,这里稳如泰山,那京城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自己才懒得管呢,搞不好捞不到好处,还弄得一身骚。

    实在非明智之举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张毅的应对() 
c_t;从目前的情况看,想要完全置身事外,又谈何容易!前两日李鸿章致电给自己,介绍京里的情况,就说了他自己被光绪硬架着绑上了维新变法的战车上,虽然老李手段了得,自有保身之道,但是自己呢,说不得,这些天就会被光绪也绑上去,倒时候,也是一件麻烦事。

    张毅眼中精光闪烁,静静的思索着,嗯,看来自己也只有金蝉脱壳了,离开这个是非窝,越远越好,等到安静下来了,或者大局将定的时候,在看看局势发展。

    张毅想到做到,向着身边的吴佩孚说道:“子玉、谭峰、敦彦、皙子。”

    吴佩孚几个人连忙躬身道:“教官(大人),您有什么吩咐?”

    张毅静静的答道:“过短时间,我将出国一趟,去美国转转,这一去,只怕半年之内难以回转。”

    吴佩孚心中一惊,疑惑道:“教官,您在奉天带的好好的,干嘛要去美国?而且一去还要那么长时间?现在的奉天乃至东北正需要您坐镇的时候呢。”

    张毅苦笑一声,答道:“子玉,这件事情说起来太复杂,以后你就知道了,你们惟一的要务就是要把家守好了。给张一虎发电报,让他返回奉天,第一师暂时移交给徐怀瑾负责,奉天的所有军务由他主持,你要做好协助的工作。另外,我们的兵力还是有些薄弱,加快军队招兵的进度,咱们的四个师要全部满编,扩充骑兵旅与炮兵旅为骑兵师与炮兵师,两个月内必须完成扩编任务,再给你半年的训练时间,让新招的部队能够形成初步的战斗力reads;。同时给我从四个师里抽调最精锐的一个团,组成混成旅,这个旅有你直接控制,把他给我放在鸭绿江边上去。”

    吴佩孚吃了一惊,说道:“教官。您这是怎么了,难道咱们又要有大仗打了?”

    张毅冷哼一声道:“但愿没有大仗打,但是未来一年的局势,变数太大,谁也说不好,我们要未雨绸缪了,如果我不在的情况下。奉天发生战事,将军府所属所有的部队。均需服从徐怀瑾的调遣,如果有违逆命令者,军法从事!”

    吴佩孚若有所悟,点点头,说道:“好,教官,我明白了,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处理好。”

    张毅接着说道:“敦彦。如今奉天银行的担子,你可以移交给乔映霞了,将精力转移到奉天的政务上来,如今少川不在,也只有你能够完全将这幅担子担下来了,皙子,毕竟年纪还太轻。让他在你身边,多学习,多历练,未来他的成就还不一定会在你们下面。”

    梁敦彦连忙答道:“是,坚之,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将奉天打理好。”

    张毅笑道:“嗯,有你在,我心里就踏实多了,幸亏乔映霞回来了,不然的的话,我就只能出面去请复生大哥过来了。”

    张毅又转过来向着杨度说道:“皙子,我离开奉天之后。你的任务就更加重了,遇到问题,多多向少川和敦彦请教,那是你的长辈,同时也是你的上司,遇到事情,不要耍小聪明,你的手段虽然不少,但是大局观跟少川和敦彦比起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明白吗?”

    杨度脸色一红,说道:“将军大人,学生记下了。”

    张毅一笑,接着说道:“皙子,你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抓紧了解西方的政党制度,未来咱们想要有更大的发展,有更强大的力量,政党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等到我从美国归来之时,就是建立政党的开始,你可以从刚返回奉天的留学生中,挑选几个人帮助你,不要太多,这件事情暂时保密,不要对外泄露出去。“

    杨度心中一震,西洋的政党,他也有所耳闻,近两年来,他一直在关注西方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是终究不如从西方归来的学子们更加清楚,张毅却是将筹建政党这样的事情,交到了自己的身上!

    杨度疑虑道:“大人,您为什么不直接交给留学生在筹备政党,却让我来做?这个,毕竟我还没有实际接触过西洋的政党?”

    张毅答道:“没有关系,刚刚回来的留学生,毕竟我们接触的还很少,对他们的底细不是完全清楚,筹建政党乃是重中之重,岂能交给外人,必须要掌握在咱们自己人的手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