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虽然不愿,可有刘奇首肯,再加上朝中公卿附和,天子心中纵然不愿,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大汉十三州变成了大汉十四州,若是再加上一个等同于州级编制的平夷庲降都督府,那就是大汉十五州。
虽说如今雍州刺史不过还没有提名,可朝野上下都清楚,等到年节过去,刘奇率领大军入关,靖扫雍州治下羌乱叛逆之后,这雍州刺史妥妥的归刘巴没什么疑问,倒是天子,心中越想越气不过,好好一个大汉,祖宗讨论了不知道多久才定下来的大汉十三州,可刘奇不过嘴唇翕动就变成了大汉十五州,偏生那些最喜欢搬动祖宗家法的老学究,此番不仅没有反对,反而一个劲的举着双手赞成,这就更让天子气闷了!
想到自己拿下西凉几郡没什么问题,可偏偏这西凉百姓的安置才是难题,自己当时想着将西凉百姓安置到汝南,可等到贾诩等人齐声反对,刘奇才骤然醒悟,西凉边野之地,将士浴血,民风彪悍,才能阻挡住胡虏异族的侵犯!
自己将西凉百姓内迁,到时候那大片土地岂不是全都便宜了胡虏,就是将中原百姓迁去,形势不明之下,恐怕也有不少人要遭受异族胡虏的屠戮践踏,到时候民怨更甚,自己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置西凉问题,若是天下太平,朝廷兵马大肆北奔草原,重创异族胡虏,那西凉定然能安定不少年头,可如今局势复杂,自己完全没办法大肆剿杀胡虏,到时候如何面对西凉纷繁复杂的局势,才是最大的问题!
正月廿日刚过,刘奇的正房妻子蔡琰就给刘奇诞下了一名麟儿,刘奇和父亲岳丈等人商议之后,因为是正月出生,便取名为嘉,其意选自诗经东山篇中的一句: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加上周礼又言:嘉,善也!一时间朝野上下震动,刘奇明显感觉到,自己手下这一帮子人,似乎更有干劲了!
同时刘奇也明白过来,为何自家父亲岳丈等人要暗中提点蔡琰,要让自己早些有个一二半女,自己先前没什么感觉,可此刻却能感觉到,自己帐下那些人,是真正的归心了。
刘奇犹豫片刻,还是将西征西凉的计划推迟了些许时日,毕竟,如今正好借着这股风头稳定内部,攘外必先安内,若是连自己帐下文武都安抚不下来,那还干个什么劲儿!
刘奇没有动,曹操挥师兖州之后也没有动,只是听传来的消息说,曹操命人占据了北海,可青州牧程昱是曹操心腹,这番动兵不算过火,刘奇也没有说什么,可想到曹操那种枭雄,此番吃了这么大一个闷亏,却不声不响的潜藏起来,刘奇心中更加疑惑。
刘奇没打算奖赏曹操,本来还打算下诏斥责曹操,可曹操早已经将一封思过书送到朝廷,思过书的内容也传的沸沸扬扬,暗中矛头直指戏志才,若是刘奇真将此事翻起来,到时候自己的功劳也要减上大半,如此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蠢事,刘奇自然不会干!
可想到自己已经占了这么大便宜,最少说汝南、庐江两郡到了自己掌控之中,曹操劳苦奔波,却什么都没有捞到,刘奇心中当下已经平定了下来!
至于被刘奇坑蒙拐骗回京都的王烈,更是在局势的变幻下,成了南中的平夷庲降都督府长史,虽说手中权柄在南中之地只能排第三,可也不容小觑,王烈心中愤懑归愤懑,可在刘奇一番好言相劝治之下,还是乖乖前往南中赴任了。
天子垂涎已久左中郎将和鹰扬校尉两个职位,也没有落进天子的手中,等到南中捷报传来的第一时间,刘奇就力排众议,迁步兵校尉张任任鹰扬校尉,擢降将桥蕤为步兵校尉,开始时候朝中对刘奇提拔桥蕤不以为然,可等到知道桥蕤是当年的东郡太守桥瑁的族弟,太尉桥玄的族子,更是刘奇左右那一对双胞胎美妾的族人的时候,反对声音几乎没有了。
至于张勋,有献城投降的功劳在,刘奇削左中郎将为左校尉,以张勋为左校尉的时候,群臣倒也不好表态,可明白过来左校尉降级之后,那右中郎将董承就是南军八校之手,天子当下也是欣欣然的同意了!
第574章 狂生祢衡骂袁绍()
在京中几乎沦为笑柄的祢衡骤然翻身,官居侍中,没两日,就被拜为天子特使,持节出使河北,这骤变的画风,让京都之中一众文人士子差点亮瞎了眼,一时间,无事买醉,口出狂言,尖酸刻薄的针砭时弊,对天下名士高官品头论足,似乎成为了一种风尚。
祢衡点评刘奇的那八字:公子如玉,盖世无双!更是不胫而走,一时间让祢衡成为了京都之中的传奇,谁能想到刘奇门下一名名不见经传的们哭,终日无事买醉,先前口出狂言被众人奚落,还不等众人落井下石踩上一脚,就骤然翻身!
同时众人一个个也都暗自庆幸,还好自己等人还没来得及对祢衡踩上一脚,要是真踩下去,那今后的日子可真就不好过了。
同时,针对祢衡的问题,名震京都的通天公子钱多多府上也传来了一句让京都士子各个精神振奋的话语: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几日时间就成为了京中士子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不说京都变化如何,侍中祢衡一行人,已经进入河内,浩浩荡荡的向着邺城进发,想到临行前饯别宴上,杨修同自己暗中说的那些话,再想到听到自己官居侍中,连个面都没露的孔融,祢衡心中就已经明白过来,恐怕孔融接近自己,多半是别有用心!
再想到刘奇言语间对孔融的不满,祢衡心中已然释然,既然孔融和自己不是一路人,那自己也无需去刻意讨好孔融,若是太过刻意,恐怕还被世人小觑了哩!
想到杨修的话语,借势,祢衡心中顿时就明白过来,此番自己的谋划没错,拉着虎皮扯大旗,再加上有袁术的事情在前,袁绍哪怕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也得认了,同时祢衡也明白,自己万万不能露怯,要是露怯,到时候丢了朝廷的颜面,不说袁绍如何对待自己,恐怕事后就连大司马都饶不了自己!
就这样,带着患得患失的心情,没几日功夫已经进入河北境内,感受着河北大地不同于南阳温润的那股凌冽,祢衡不由得理了理衣衫,缩了缩脖子,将肩头不知哪位士子送的兔皮坎肩拉的更紧了些,这才偏着头问道,“本官的衣袍没有不妥的地方吧?此行重大,万万不可失了我大汉朝廷的体面!”
面对祢衡这番有些神经质的表现,左右跟随的郎官虽然有心想发笑,可想到这家伙不过二十多岁,就已经是侍中,算是自己的上官,此番更是代表着朝廷,当下那被询问的郎官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大人丰神俊朗,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真乃浊世佳公子也!”
那郎官言语虽然有几分拍马屁的嫌疑,祢衡心中清楚,却也乐的接受,毕竟谁不想听一些悦耳之言呢!当下祢衡带着几分严肃轻轻点了点头,“这般轻浮的话语以后就不要说了,免得河北士子嗤嘲我大汉朝中无人,徒惹他人发笑!”
几名郎官听到祢衡的话,一个个当下松了一口气,自己这上官为人不算坏,但言语尖酸刻薄,让人难以忍受,此番这般说辞,说明自己上司心情不错,当下几名郎官纷纷道,“侍中大人放心,我等定然不会坠了朝廷威严!”
在京中几乎沦为笑柄的祢衡骤然翻身,官居侍中,没两日,就被拜为天子特使,持节出使河北,这骤变的画风,让京都之中一众文人士子差点亮瞎了眼,一时间,无事买醉,口出狂言,尖酸刻薄的针砭时弊,对天下名士高官品头论足,似乎成为了一种风尚。
祢衡点评刘奇的那八字:公子如玉,盖世无双!更是不胫而走,一时间让祢衡成为了京都之中的传奇,谁能想到刘奇门下一名名不见经传的们哭,终日无事买醉,先前口出狂言被众人奚落,还不等众人落井下石踩上一脚,就骤然翻身!
同时众人一个个也都暗自庆幸,还好自己等人还没来得及对祢衡踩上一脚,要是真踩下去,那今后的日子可真就不好过了。
同时,针对祢衡的问题,名震京都的通天公子钱多多府上也传来了一句让京都士子各个精神振奋的话语: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几日时间就成为了京中士子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不说京都变化如何,侍中祢衡一行人,已经进入河内,浩浩荡荡的向着邺城进发,想到临行前饯别宴上,杨修同自己暗中说的那些话,再想到听到自己官居侍中,连个面都没露的孔融,祢衡心中就已经明白过来,恐怕孔融接近自己,多半是别有用心!
再想到刘奇言语间对孔融的不满,祢衡心中已然释然,既然孔融和自己不是一路人,那自己也无需去刻意讨好孔融,若是太过刻意,恐怕还被世人小觑了哩!
想到杨修的话语,借势,祢衡心中顿时就明白过来,此番自己的谋划没错,拉着虎皮扯大旗,再加上有袁术的事情在前,袁绍哪怕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也得认了,同时祢衡也明白,自己万万不能露怯,要是露怯,到时候丢了朝廷的颜面,不说袁绍如何对待自己,恐怕事后就连大司马都饶不了自己!
就这样,带着患得患失的心情,没几日功夫已经进入河北境内,感受着河北大地不同于南阳温润的那股凌冽,祢衡不由得理了理衣衫,缩了缩脖子,将肩头不知哪位士子送的兔皮坎肩拉的更紧了些,这才偏着头问道,“本官的衣袍没有不妥的地方吧?此行重大,万万不可失了我大汉朝廷的体面!”
面对祢衡这番有些神经质的表现,左右跟随的郎官虽然有心想发笑,可想到这家伙不过二十多岁,就已经是侍中,算是自己的上官,此番更是代表着朝廷,当下那被询问的郎官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大人丰神俊朗,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真乃浊世佳公子也!”
那郎官言语虽然有几分拍马屁的嫌疑,祢衡心中清楚,却也乐的接受,毕竟谁不想听一些悦耳之言呢!当下祢衡带着几分严肃轻轻点了点头,“这般轻浮的话语以后就不要说了,免得河北士子嗤嘲我大汉朝中无人,徒惹他人发笑!”
几名郎官听到祢衡的话,一个个当下松了一口气,自己这上官为人不算坏,但言语尖酸刻薄,让人难以忍受,此番这般说辞,说明自己上司心情不错,当下几名郎官纷纷道,“侍中大人放心,我等定然不会坠了朝廷威严!”
在京中几乎沦为笑柄的祢衡骤然翻身,官居侍中,没两日,就被拜为天子特使,持节出使河北,这骤变的画风,让京都之中一众文人士子差点亮瞎了眼,一时间,无事买醉,口出狂言,尖酸刻薄的针砭时弊,对天下名士高官品头论足,似乎成为了一种风尚。
祢衡点评刘奇的那八字:公子如玉,盖世无双!更是不胫而走,一时间让祢衡成为了京都之中的传奇,谁能想到刘奇门下一名名不见经传的们哭,终日无事买醉,先前口出狂言被众人奚落,还不等众人落井下石踩上一脚,就骤然翻身!
同时众人一个个也都暗自庆幸,还好自己等人还没来得及对祢衡踩上一脚,要是真踩下去,那今后的日子可真就不好过了。
同时,针对祢衡的问题,名震京都的通天公子钱多多府上也传来了一句让京都士子各个精神振奋的话语: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几日时间就成为了京中士子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不说京都变化如何,侍中祢衡一行人,已经进入河内,浩浩荡荡的向着邺城进发,想到临行前饯别宴上,杨修同自己暗中说的那些话,再想到听到自己官居侍中,连个面都没露的孔融,祢衡心中就已经明白过来,恐怕孔融接近自己,多半是别有用心!
再想到刘奇言语间对孔融的不满,祢衡心中已然释然,既然孔融和自己不是一路人,那自己也无需去刻意讨好孔融,若是太过刻意,恐怕还被世人小觑了哩!
想到杨修的话语,借势,祢衡心中顿时就明白过来,此番自己的谋划没错,拉着虎皮扯大旗,再加上有袁术的事情在前,袁绍哪怕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也得认了,同时祢衡也明白,自己万万不能露怯,要是露怯,到时候丢了朝廷的颜面,不说袁绍如何对待自己,恐怕事后就连大司马都饶不了自己!
就这样,带着患得患失的心情,没几日功夫已经进入河北境内,感受着河北大地不同于南阳温润的那股凌冽,祢衡不由得理了理衣衫,缩了缩脖子,将肩头不知哪位士子送的兔皮坎肩拉的更紧了些,这才偏着头问道,“本官的衣袍没有不妥的地方吧?此行重大,万万不可失了我大汉朝廷的体面!”
面对祢衡这番有些神经质的表现,左右跟随的郎官虽然有心想发笑,可想到这家伙不过二十多岁,就已经是侍中,算是自己的上官,此番更是代表着朝廷,当下那被询问的郎官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大人丰神俊朗,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真乃浊世佳公子也!”
那郎官言语虽然有几分拍马屁的嫌疑,祢衡心中清楚,却也乐的接受,毕竟谁不想听一些悦耳之言呢!当下祢衡带着几分严肃轻轻点了点头,“这般轻浮的话语以后就不要说了,免得河北士子嗤嘲我大汉朝中无人,徒惹他人发笑!”
第575章 未拒外敌,先乱阵脚()
袁绍府中议事厅之中,一众谋士依次而坐,田丰虽然坐在首位,可众人早已经听说了朝廷征田丰为尚书左丞的事情,一个个自然对田丰有几分吃味的同时抱着几分敌视的态度。
虽说同为冀州名士,可田丰性格刚直,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就连袁绍都敢硬怼,更不要说本就是冀州大族的广平沮氏和魏郡审氏了。
面对如此局面,审配和沮授二人心中五味陈杂,若是没了田丰在袁绍左右,自家的威势自然更加显赫,可要是没了田丰,冀州本土士人在袁绍帐下就少了一大支柱,势力锐减,如果说矛盾最为尖锐,那自然是冀州本土士族和袁绍的矛盾最为尖锐,现在有田丰弹压,冀州士族敬田丰刚直,还不会说什么,可要是没了田丰,自己二人能不能掌控住局势,还是另外一回事。
至于最为高兴的,那就是颍川派的几人了,毕竟如今颍川派被打压,若是能让田丰这冀州别驾走了,那颍川派斡旋的余地就大了三分!
袁绍面色阴沉的坐在主位上,带着几分愤愤说道,“如今朝廷征召元皓入尚书台,不知此事诸位如何看待?”
听到袁绍的询问,哪怕田丰刚直,心中却也清楚什么时候该自己表现,什么时候该是自己低头,当下毫不犹豫的抱拳道,“袁公,属下不欲入朝为官,还请袁公明鉴!”
听到田丰那斩钉截铁的声音,郭图心中一个突突,旋即带着几分阴阳怪气说道,“袁公,田别驾,此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朝廷天使胆敢如此跋扈,无疑就是想要看看袁公的态度,毕竟公路公所做的事情,已经让袁氏蒙羞,此番袁公能够安然无恙,一方面是袁公声望使然,另一方面却是朝中官吏顾及袁氏旧情!
若是袁公太过强硬,到时候惹怒了朝廷天使,到时候朝野上下别有议论,袁公的处境恐怕就不妙了!还请袁公三思……”
郭图话中的意思很明白,朝廷派人来征召田丰入朝为官,为的就是试探你袁绍的口风表现,要是你现在不表现的乖一点,到时候朝廷大义的帽子扣下来,到时候河北这点地方恐怕就要四面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