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奇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奇公子-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戏志才看着刘奇的目光,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之意,“最重要的一点,是主公得将文、武分开,学宫面对的是天下士子,要有海纳百川之心,包容天下之度,可主公若要培养军中将校,那最好是在军中择优而选,学宫中有合适的人才,择优推荐进去,弹头一点主公要牢记,学宫中出来的人才可以流逝,可主公培养出来的将校,就要对主公忠心耿耿,若是有所背叛,那主公定然不能轻饶。”

    “轰……”

    戏志才的一番话,才惊醒了刘奇,刘奇原本还想着,要打造一座超级学宫出来,容纳百家,可经过戏志才这么一说刘奇才明白过来,是自己钻了牛角尖,心中多多少少有些自负了,一心想着建造学宫,却忘了这学宫的性质,既然学宫广开大门,招徕士子,那军事人才,就不适合在学宫中传授,要不然,有人学了打仗手段,为了建功立业,跑到他人麾下去,刘奇不敢深思,这简直就是灾难。

    戏志才告诉刘奇这点,刘奇才明白过来,军事人才,就要专门培养,培养出来就要为自己所用,要不然,那自己就该惩处这些人了,想到戏志才所说,刘奇忽然想到,后世很知名的黄埔军校,当年蒋校长一番教育,最后麾下多少人都是蒋校长的学生,就连红党的朱某、叶某某、林某、彭某某、刘某某、陈某、聂某某等人,也都是从黄埔出来的学生,就连留学归来的周某,也都和黄埔军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刘奇心中隐隐已经有了打算,他准备,提前两千年,建立中华史上第一座,或许也是这世界上第一座——军事学院,为天下,开创一个先河,也许,自此以后,文人、武人,就已经到了一个平衡的台阶,自己,或许已经握住了这个平衡文武权利的脉络。

    刘奇眯着眼睛,思索了片刻说道,“既然你等都这么说,那本侯就在关中建立一所学宫,专职为本侯培养军中人才,本侯觉得,这学宫,就放在南山吧,既能保持学宫的隐秘性,让一般人探测不到,二来要是发生了什么突变,也不至于扰民,最重要的是,倘若将来长安有变,可以及时策应。”

    “大善!”贾诩率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刘奇的想法。

    郭嘉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说道,“主公,这些都不是问题,有这两位老将震慑,关中的事情明面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可主公是否想好了,让何人替主公牧守关中?”

    刘奇嘴角微微挑了挑,“奉孝,你以为何人最为合适?”

    郭嘉稍稍凝神思索片刻,缓缓开口说道,“主公,荀公达杀伐果断,文武兼备,乃是不可多得的良才,主公不妨另派人手去蜀中,让荀公达替主公镇守关中,想必有荀公达在关中,主公的谋划都能实现。”

    戏志才斜眼瞪了郭嘉一眼,“奉孝,住口。”

    随后戏志才才朝着刘奇缓缓说道,“主公,奉孝目光还是差了些许,不知道蜀中的重要性,主公在蜀中布局,万万不可朝令夕改,若是让荀公达离了蜀中,另派人手前去,恐怕之前主公的谋划就付之一炬了。”

    刘奇轻轻点了点,将目光投向了贾诩,“文和,依你之见,何人才是合适的人选?”

    贾诩稍稍皱了皱眉,缓缓说道,“主公,豫章太守徐元直,文武兼备,又有任侠之风,若让他来替主公统摄关中,定然不会出了纰漏。”

    刘奇又将目光投向了戏志才,“志才,你怎么看?”

    戏志才也不犹豫,当下含笑说道,“徐元直文武兼备,主公既然将徐元直放到了豫章,那定然自有筹谋,徐元直不宜轻动。属下倒是觉得,主公可以将关中事务交给刘子初打理。”

    戏志才稍稍顿了顿说道,“刘子初打理地方有一套,虽说没有显露过多的军事才能,可跟在主公身旁也没有少为主公出谋划策,更何况,刘子初在襄阳军中也有一定威望,更是主公心腹,加上操持我荆州屯田事务,对屯田之事也是极为熟练,如今关中残破,士族破败,正是刘子初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那荆州屯田事务该交由何人打理?”刘奇含笑问道。

    戏志才胸有成竹的对答道,“绵竹秦宓秦子敕,不是早就为主公所用了么?此人在益州虽说是隐士,可其才能也非泛泛之辈,主公不妨将荆州屯田事务交由秦子敕打理,反正有刘子初所定律令在前,秦子敕也只需萧规曹随便可,断然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统帅关中的人选已经定下来,戏志才信誓旦旦的对答,刘奇没有反驳,反而一味追问,就足以说明,戏志才所对,基本上说道刘奇的心坎里去了。

    刘奇点了点头,朝着郭嘉说道,“奉孝,往益州发一份文书,就说本侯征调秦子敕往荆州待命,同时给刘子初写上一封书信,让他准备前往长安待命。”

    刘奇说完之后,这才开口问道,“我荆州根基浅薄,如今良将亦有不足,诸位觉得,派谁为刘子初副手,协助镇守长安为上?”

    戏志才含笑说道,“主公,不妨让文仲业移师长安,黄汉升老将军镇守南阳,文仲业行事沉稳,定能让关中稳步前行,至于南阳,注定会是主公进军中原的桥头堡,黄老将军性烈如火,加上武艺高强,当是为主公披荆斩棘的不二人选。”

    戏志才这一举荐,等同于将跟随刘奇起家的黄忠、文聘、刘巴等人全部推上高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文聘这年轻人压了黄忠这老将一头,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日后征战,黄忠所驻的南阳,才是大军主力征讨之所,而文聘所在的长安,不过是偏师行军之地,同时戏志才的此举,也是向天下人昭告,这关中这片地方,已经是刘奇的后花园了,那些世家大族就没必要将手伸那么长了。

    戏志才这么一说,刘奇倒有几分意动,可想到西凉锦马超那武艺绝伦的英姿,更何况,马家军还有马腾、马岱这些良将,更有悍将庞德,韩遂麾下亦有悍将阎行,这些人除却马超,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多么浓重的笔墨,可想在悍勇的西凉留下名声,定然都是悍将,文聘能力不差,可武力,却差了几分火候,刘奇打心底明白,若是将文聘安置到长安,那自己,随时都会有心腹殒命的危险。

    刘奇带着几分叹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倒是贾诩,似乎猜出了刘奇的心思,捻了捻胡须说道,“主公,西凉、关中百姓尚勇,主公倒不妨将黄将军放到陈仓,定然能震慑得住西凉百姓,另外,主公不妨将蒯越、徐荣二将抽调到关中,蒯越放到左冯翊,定然能为主公守住关中北境,徐荣武艺虽然算不得一流,可却是个实打实的帅才,到时候关中刘子初主兵,徐荣掌军,定然能够作为主公羽翼。”

    看到刘奇眼中满意的神色,贾诩继续开口说道,“至于文仲业,也是难得的人才,主公不妨将其放到江夏,到时候,江左有豫章,江右有江夏,主公在此亦是进可攻退可守,断然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南阳,主公就需要一些别的人才来,以老朽看来,主公不妨将甘兴霸放到南阳,此人既有豪侠之气,又有儒生之义,主公用好了,定然没有人胆敢说什么不是。”

    刘奇含笑看着贾诩,“哦?文和如此看重甘兴霸,不知道文和看来,此人担任何职为妙啊?”

    贾诩缓缓说道,“此人可为我大汉执金吾。”

    “执金吾。”刘奇轻吟一声,却将贾诩的话放在了心上,执金吾负责京城内外的巡查、禁暴、督奸等任务,说得简单一点,整个京城的安危都是由执金吾负责的,虽然没有九卿之名,却实实在在的和九卿是一个等级的存在,就连当年光武皇帝也曾说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刘奇稍稍一思忖,就明白了过来贾诩的打算,甘宁这家伙,经过自己调。教,已经对自己是死心塌地,更何况,这家伙,当过寇匪,也在地方上任过职,说是文武全才,却偏偏性情豪爽,不吃文人士大夫的那一套,自己要是将这家伙放到执金吾的位置上,那到时候还怕有人在这新都之中闹什么幺蛾子么?更何况,甘宁是自己一手捧起来的,根基不稳,若是没了自己,这家伙也站不住脚。

    戏志才稍稍顿了顿,也就明白了贾诩的意思,当下含笑道,“主公,文和公之谋,值得三思,这甘兴霸做执金吾,果真是一招妙棋。另外主公身边高顺性情沉稳,为人厚实,又素有威严,主公不妨命其为五官中郎将。”

    戏志才所说的五官中郎将,是负责掌控内廷禁卫的光禄勋所属的三大中郎将之首,最为关键的是,五官中郎将是自己人,就能有效的贴身保护皇帝,这一招,等同于抓了刘协的命脉,刘协就是想要干些什么,也远远有心无力。

    郭嘉也含笑说道,“主公,如今既然关中在手,我军也不妨培养一批骑兵,主公帐下张辽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更兼是并州出生,骑射乃是一绝,主公不妨命其为北军中侯,替主公训练骑兵,这北军中侯看似官秩不大,可主公要用好了,未必比这执金吾的作用小。”

    郭嘉的话,很好的点醒了刘奇,果真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虽然,现在诸葛亮还是个小屁孩,可这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自己苦恼的问题,经过三个心腹谋士的分析,刘奇已经将这难题捋清了思路,麾下兵马镇守各地,有的是不敢动,剩下的是不能动,可经过这么一划拉,最少在刘奇看来,这事情,没有什么大问题了,自己麾下的内忧外患,瞬间消弭掉了大半。

第345章 叔父,我怕了() 
长安,李傕屯兵霸陵,郭汜屯兵阳陵,二人隔着渭水对峙,虽然剑拔弩张,可双方,谁也不敢轻易动手,毕竟,被对方半渡而击,立刻就会折损了优势。

    一道圣旨快马加鞭送到华阴,李傕让天子下的旨意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让段煨迅速率人助战,助自己平定了郭汜的叛乱。

    李傕本来觉着段煨定然会以自己马首是瞻,可谁想,李傕派了自己的兄弟李桓亲自带着圣旨往华阴走了一趟,段煨假意应付,随后说自己要和镇东将军张济共同进退,暗示李桓自己害怕张机偷袭华阴,侵扰自己的地盘。

    李桓本来就有往弘农跑上一趟,请动镇东将军张济的心思,当下就满口答应段煨,定然说服张机襄助自家兄长李傕一臂之力,看着李桓满是欣喜的往弘农而去,段煨毫不犹豫的命人封锁了要道,断绝了关中和弘农的通道。

    李桓找到张济之后,刚一开口表明自己来意,张济就欣然同意,偕同侄儿张绣,全力奔赴关中,助李傕一臂之力,谁料想这边刚刚行动,弘农就传来最新的讯息,宁辑将军段煨遇刺,下令封锁华阴要道,在事情查清之前,华***路上,严禁任何人往来,如有胆敢强闯者,以刺客同党论处,宁辑将军与之,不死不休!

    听到传来的消息,李桓当着张济的面就破口大破,“好你个段煨,竟敢如此行事,看我家兄长日后不治你的罪。”

    张济心中乐呵不已,可面上还是带着几分大度说道,“李兄,不要在这置气,我和段忠明相交莫逆,此人断然不会无事生非,也不是此等谲诈之徒,现在华阴传来这等消息,怕是段忠明遇刺此事不假,我等也无需太过为难。”

    随后张济的嘴角传来一抹阴冷的笑容,喝退了左右,厅中只剩下李桓和张济叔侄二人,张济这才从怀中掏出一副舆图,意气风发的指点着说道,“我等自弘农出发,沿着烛水直上,顺着故道直行,翻越衙岭下谷,就能到达卢氏,沿着卢氏向西,翻越熊耳故道,就能进入商山,沿着武关道直奔长安,到时候再隐匿痕迹,岂不美哉!”

    李桓嘴角微翘,含笑说道,“张镇东的意思是,效仿太师当年的疑兵之计,明面上被段煨所阻,对关中之事无能为力,实际上偷偷到长安,和家兄合兵一处,一举剿灭郭汜。”

    张济朗声大笑起来,“李兄大才,果真和张某想到一处去了,车骑将军不让你独自开府,招募属官,助他一臂之力,还真是委屈李兄了。”

    李桓被张济说的心动不已,可还是忌惮自家那位兄长,当下含蓄一笑说道,“张镇东过奖了,能够助我家兄长一臂之力,李桓已经很满意了,哪里还敢奢求高位。”

    李桓顿了顿看向张济,“张镇东,不知我等何时可以出发?”

    张济含笑说道,“李兄莫急,我等明日一早就出发。”

    李桓却在心中盘算着,如今自家兄长和郭汜大战,安西将军杨定竟然跟从郭汜那狗贼造反,等到张济等人从武关道到了蓝田,自己不放让张济反手平了杨定的眷属,到时候,自己在求一求兄长,坐镇蓝田,虽然算不得显赫,可这一地生杀大权尽在自己掌握之中,更何况,这地儿,还不用自己费力操练军队,想到这里,李桓嘴角不由露出一抹笑容。

    “李兄,想什么呢!”张济一把拍在李桓的肩头,惊得李桓猛地打了个颤。

    李桓轻轻说道,“有张镇东义助,家兄在长安面对叛军也没有那么大压力了,李桓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啊!”

    张济含笑看着李桓,“李兄,明日还要长途跋涉,还是早些下去休息吧!”

    等到李桓离去,张济这才低声说道,“绣儿,你怎么看?”

    张绣眉头微皱,看着李桓离去的背影,缓缓说道,“叔父,李桓这家伙,心中有鬼啊!”

    张济轻轻点了点头说道,“若是李维来了,为父还要谦让三分,可李桓这草包嘛,就没必要放在心上了,他那点心思我还看不透?不过是看到我等绕道武关道了,想借着为父的手拔除了杨定的势力,好让自己能够在蓝田活动活动。”

    张绣脸上带着几分不悦说道,“叔父,就是有贾文和的书信,我等也没必要沦为刘奇那小儿的走狗,像如今一般,割据一方,岂不乐哉?叔父既然能够看透这一切,为何不好生经营弘农,有你我父子在,还怕在这弘农站不住脚?”

    张济没有接张绣的话茬,反而缓缓开口问道,“绣儿,你如今也到了建功立业的年纪了,为父且问你,不说比襄阳侯,你自认为比当年董太师,比之吕奉先,比之徐荣,比之襄阳侯麾下军师祭酒戏志才等人若何?”

    “太师所为,乃是我辈西凉男儿景仰之际,孩儿自知,比不得太师矣!”张绣语气中多了一抹感慨,“吕奉先英姿绝伦,可谓是世之虓虎,孩儿远不及矣。”

    张绣顿了顿说道,“至于徐荣,不过是一小将,有何值得孩儿高看一眼。”

    说着说着,张绣的语气中多了一抹不屑和傲然之色,“颍川戏志才,不过欺世盗名之辈,孩儿未曾听闻此人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何值得孩儿学习?”

    张济叹了一口气说道,“绣儿,你的眼界,还是浅了些,这四人之中,在为父看来,最弱的不过是吕奉先,其次就是董太师,为父当年久在西凉军中,徐荣此人,有多大的能耐,为父心中清楚的很,当年关东群雄讨伐西凉,在如此情景之下,徐荣指挥兵马先后挫败孙坚、曹操,打的这二人几乎是溃不成军。”

    看到张绣眼中不服的神色,张济长吁一口气说道,“但徐荣此人出生辽东,更兼是平民出身,骤然立此大功,遭到太师麾下众将眼红,众人群起而攻之,太师为了平衡军中纷争,只得将徐荣弃之不用,若是当年太师重用徐荣,当年也不至于被迫迁都长安。”

    张济目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