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狙击南宋-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刻一看宗泽这副模样,已是大限将至,当下宽心大放。也不再提交接之事,反正宗老头也没几天好活了,还是少生枝节,安心等着人去印收吧。

    代天子致问候之语,又聊了一会东京防御事宜,杜充便以贵体欠安,不敢多做打扰为由,与郭仲荀一道告退。

    快出府时,杜充拂袖冷笑:“聚贼成兵,百里布防。这就是东京的守御之术吗?贼兵十万,不过乌合之众;层层布防,亦是挨打之相。如此糜烂之局,竟还屡屡上疏,请求天子回銮哼!天子回京,他宗汝霖(宗泽字)岂非集将相于一身?而且东京防御外强中干,天子若当真听信其言而归,金人一旦大军渡河,再围东京,那岂非又是一个‘靖康之变’?”

    郭仲荀也深以为然:“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天子耶?宗相此奏疏着实欠妥,无怪天子龙颜不悦。”

    杜充冷笑不绝:“宗汝霖才不笨,他是自知命不久矣,才以此看似铮臣之举,博取生前身后名。至于帝心悦否,他一个风烛残年之人,还在乎什么?”

    两名东京城未来的一、二把手,低低窃语着渐行渐远,而他们的谈话,也昭示着东京城未来的命运。

    当杜充与郭仲荀在近百护卫的簇拥下,刚刚离去,宗颖与呼延次升,正匆匆跨入新曹门,向朱雀门外的留守司衙门疾奔而来。

    “阿翁”看到老父的枯槁模样,宗颖鼻子一酸,哽咽难言。

    宗泽刚接待了两位话不投机的同僚,心力交猝,气色很差,不过看到儿子回来,还是颇为欢喜,点头示意,同时招呼呼延次知入座。但呼延次升却在探望了老上司之后,未敢多做打扰,加上还要安排那天枢城来使一行,当下诺诺告退。

    “此行如何?”这是老宗泽第一句话。

    “大有所获!”宗颖眼睛闪闪发亮。

    “好坐下说说。”宗泽神情一振,让儿子将自己扶靠在床头,伸出干枯的手指,虚点示意。

    “太原的确已被天诛军夺下!”这是宗颖的第一句话。

    “渊圣皇后现在天枢城中!”这是宗颖的第二句话。

    此行千言万语,汇聚起来,最关键的,就是这两句。

    宗泽听到第一句时,枯槁的容色为之一亮,神色激动。但听到第二句时,浑身一震,先喜后惊——渊圣后在天枢城?那这支天诛军岂非

    父子二人在厢房内隅隅而语,良久良久

    宗氏父子在汴梁城内秘密商议之时,狄烈一行,也在城外西水门旧栈桥处停泊雌蜂帝国。战船内外布置警戒,水陆两处安排哨卡,不光要防金人,对宋人,也不可掉以轻心。

    “不管是否签订盟约,我们都要当这里是敌境,警戒放到二级,切不可掉以轻心。”这是狄烈对下属的告戒。

    婉言谢绝呼延次升的入城邀请,狄烈谨慎地表示,在合盟达成以前,暂不考虑入汴梁城。呼延次升心下也明白,这里是东京,可比不得太原。在太原,这位狄城主是一言九鼎,有无上权威,只要他开口,留守司一行,可以安全稳定入驻其间,自由行动。但东京可就不一样了,形式错综复杂,宗相身体堪忧,一切都在未定之数。天枢城一行,若当真进入汴梁城,他还真不敢保证人家的安全呢。

    呼延次升当下命人用船只从汴河出水门,运送来一些米面果蔬——没法请入城中,在城外也得招待好啊,可不能失了礼数。

    呼延次升招待安排好后,向狄烈告罪离去,返回城中。他却没注意到,那些运送米面果蔬的民夫中,少了一人少了的这人,也不是一个普通脚夫,而是汴梁城一家米店的账房先生。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天枢城第二情报司东京区情报员。

    这位情报员姓邓,的确是东京本地人,也的确曾在汴梁城的米店里当过账房先生,有妻儿老小。不过,这一切,都在靖康二年那个春天戛然而止。他们一家,全都成了十多万北上俘奴中的一员。途中妻儿相继受辱而死,就只剩他一人活到易水岸边接下来,他的人生发生重大逆转:被营救、上太行、选入情报司、短期培训、利用其本地身份的便利潜回东京,开始发挥出耳目之效。

    此刻,邓账房正将这段时间收集到的情报,一一向踞坐在船舱居室中的军主汇报。

    “宗相公的病情,已有风声传出,每日到府上探望之将官百姓,络绎不绝。”

    “副留守郭仲荀,这几日频繁出入军营,招见军将,似有所图”

    “扬州行在派来了一名代留守,名唤杜充。此人原为大名府留守,手下颇有家兵。从南熏门入城时,曾见其有兵丁近百随行,俱披甲持刃。”

    “杜充来不过数日,却每日宴请,文官武将,无不上座。据闻,与王彦部下桑仲、李忠等来往甚密。此外,因同乡之故,与前军统制岳飞部下徐庆与王贵,也多有往来。”

    狄烈一边倾听,一边不断发问,听到这里时,不禁笑道:“哦,又一个相州人。你的封邑还真是人杰地灵啊!”

    狄烈后一句话,是对侍立在其身后的赵梃说的,赵梃封号“相国公”,这相州,就是他的食邑。

    通过邓账房的情报,狄烈大致对东京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且比较幸运,宗泽还活着。这也就意味着,可以执行方案一。

    但是,黄昏时分,带着美食佳酿,泛舟而来的宗颖,给出的结果,却大出意料。

    “家父病重,不能视事,合盟之事暂缓,待家父身体稍有好转,一定会尽快与狄城主会晤商谈。”宗颖一脸歉然地如是说。

    宗颖走后,狄烈立于船首,摇头叹道:“宗泽的病,怕是好不了,看来这合盟”

    “军主勿忧,依属下想来,宗泽定是有所顾忌,咱们天枢城里的那一位怕落人口实。因此,暂时未能做出决定。”

    听龙旭这么一说,狄烈深以为然,长长呼出一口气:“现在汴梁城内外,到处拉帮结伙,暗流汹涌,前景莫测啊。咱们既然来了,也不能闲着。傅旅长,明日你就去拜访那伙昔日同道。必要时,本军主也可亲自出面。”(。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二百九十二章 弃 子() 
宗泽病入膏肓,杜充与郭仲荀蠢蠢欲动,到处拉帮结伙。请记住本站的网址:。但奇怪的是,他们的目标只放在正牌官军身上,对那些被收编不久的河北义军,基本上是不鸟的。郭仲荀还虚以委蛇,假惺惺一番,而杜充甚至连基本表态都没有,他这几日宴请的客人中,除了一个义军总代表王善之外,其余各路义军首领,连拜访都是拒见。

    狄烈得到这个情报时,还颇感奇怪。自己大老远从太原跑过来,为的就是这股义军;这杜、郭二人可好,放在眼皮子底下、送上门来都不要,这伙义军就这么不招待见?

    当七月初九这一天,狄烈应邀前往汴梁城西二十里外的王善寨,一路所见,震惊之余,也就明白了为何杜、郭二人,宁要官军,不要义军的缘故。

    宗泽所设二十四连环寨,河北义军就占了大半,足足有十四个堡寨属义军。与徐庆、王贵所辖官兵不同,这些义军非但是拖家带口,更有大批逃难的老弱妇孺,有如明末的流寇。说是自愿跟随也好,裹胁也罢,反正乱世之中,人命如狗,随波逐流苟活,总好过孤零零死在荒野,就是这么回事。如此现实,可想而知,义军虽然丁口巨量,但这些人在堡寨中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只有洗洗涮涮、喂养牲口打打杂,每日耗费巨量米粮,却对战事无半点帮助。杜充与郭仲荀又不是瞎子,更不是善人,这样的所谓军队,谁要谁亏死,他们才不想沾手。

    这也就是为何在历史上,杜充只派出了岳飞率几千人,就将东京数十万义军各个击破,尽收其中能战之兵,最终整合大军十万。成为杜充后来屡任高官的资本。这并不是说岳飞那点远远没形成岳家军的军队有多强,实在是义军太弱、太杂、太没战斗力了。

    这些丁口当真是累赘吗?狄烈却不这样看。战争时期,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粮食?钱财?甲胄?兵器?土地?是的,这些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有人,以上一切都会有;没人,就算有了以上一切。最终都会失去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用之人,而要看怎么用。你把一群本该在后方荷锄耕田、种桑织锦,用源源不断地产出,支援前线部队的后勤力量,全拉到第一线去。让扶犁握锄之手。抓杀人之刀枪;让操劳桑麻之躯,供精力过剩的军兵泄火这是十足的本末倒置,自掘坟墓之举。

    当然,河北义军被金军逼离故土,数十万人,成为无根漂萍,这也是无奈之举。而宗泽之所以咬牙接收这个沉重负担。也是希望在驱逐京畿与河南的金虏之后,这个负担,能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天堂ol最新章节。再没见识的人,都会明白,一旦东京之局稳定下来,这些现在看似无用的负担,就会迸发出巨大能量。

    杜充与郭仲荀之流也明白这一点,但他们与宗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对东京战局的未来走向上,观点大相径庭。宗泽坚信东京可以守住,宋军渡河收复失地可期,所以,他收拢了这几十万流民;杜、郭二人则相反,他们一致认为,以宋军的战斗力。再加上一伙乌合之众,真正对上金军精锐,那就是一个崩坏之局。东京宋军打不赢、更守不住。这群流民一丁点用都没有,徒耗米粮而已。所以,他们掌握东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解散驱逐这些光吃不能打的流民大军。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有根据地,还是没根据地的问题。有,流民大军就是宝;没有,那连草都不如。草割下来还可以饲马,流民无产出反而要倒贴这就是杜、郭二人的想法。

    但这对狄烈而言,却完全不是问题。地盘他有的是,根据地更是一大片。所以,杜、郭弃若敝履的流民大军,对狄烈与天枢城而言,就是宝!

    狄烈在昨日派出傅选这位昔日太行大当家,前往义军各寨拉关系,应当说效果不错。事实上,宗泽病重之后,继任者对义军态度暧昧难明,这使得本就很敏感的河北义军,心下开始慌乱起来。

    那日王善从杜充府上回来之后,各路义军首领便纷纷聚集到王善寨中,探听口风。结果,从王善的脸上,他们看到了一丝不妙。散会之后,众义军首领开始往留守府跑动,尤其在得知宗颖回来后,更是请出王善与李贵为义军代表,前去探问宗颖的口风。

    按义军首领们的想法,最好就是由宗颖接棒。老宗走了不要紧,只要小宗按既定方针办,大伙可以继续留在这京畿之地,混食卖命就行了。

    傅选来到王善寨时,正碰到众首领齐聚王善寨等消息。这下好了,不用一个个堡寨奔波,分头拜访了。傅选在河北义军中的名气,还真不是盖的,至少不在王善之下,当即受到义军首领们盛情款待。

    等傅选将来意一倒,众义军首领们惊喜交集,又不敢相信。就像一群穷困潦倒、前途渺茫、四处碰壁的救职者,突然有个大公司老总上门,表示愿意接收他们一样。天上掉馅饼,实在太意外、太惊讶,以至难以置信。

    正议论纷纷之际,王善与李贵回来了,一个满面凝重,一个一脸沮丧。不用问,事没成。想也不奇怪,无论从声望、官秩、天子心目中份量等各方面,宗颖与杜充都没有可比性。挟兵自重,向天子索要官位,这种事宗颖怎么干得出来?任由王善、李贵如何劝说,宗颖硬是不松口。二人只得怏怏而返。

    没想到,失落而返,家中居然有大喜等着。

    关于天枢城,关于天诛军,河北其实早就传闻。尽管金军方面严密封锁消息,对接连失败闭口不谈,而且对进出太行,尤其是井陉道,封锁极严。有不少河北义军曾想与天枢城联络,但基本上都如之前宗泽派呼延次升出使太行一样,为金兵所阻,无法前往。

    万没料到,这个被金人晦莫如深。在百姓口中神秘莫测的天枢城首,竟然会出现在东京城下,而且对他们这一群即将被抛弃的流民大军,如此上心。

    王善等众当即决定,请傅选回去转告,翌日请天枢城主狄烈,前来本寨与众首领会晤。详加细谈。

    于是,狄烈来了。

    王善寨在二十四寨中,属最大一寨,人数之多,占到河北义军总数的一半,超过了二十万人。以至于一个堡寨都塞不下。一连给了五个堡寨,才算勉强塞满。所以王善的寨子,其实是呈五朵梅状的连环寨。王善总寨就位于梅寨的“蕊”中心,无论从哪个方向过来,都至少要经过一个外围寨子。

    狄烈经过王善寨的外围寨子时,亲身体验了什么叫做流民流寇:杂乱无章的营区、遍地垃圾污水、臭哄哄的环境、衣不蔽体的妇孺、干瘪枯槁的老人、面黄肌瘦、光着屁股撒欢的孩童但凡还有那么一点体格的男子,甭管是老朽还是少年首席缠爱小女佣。全持着一把带铁矛头的估且算是枪,或且干脆连枪头都没有的哨棍,在营内及周边,有气无力,散漫无章地逡巡——是的,最多只能说是逡巡,就这些义军那模样,说巡逻是抬举他们了。

    跟在狄烈身后的赵梃撇撇嘴:“这算什么士兵?纯属乌合之众!我只须带一什猎兵。就能在一刻时内,攻破这个拥众万人的堡寨。”

    引路的傅选也摇头道:“昔日我白马山寨的寨兵,与天诛军相较,那是十足的乌合之众;但与这王善寨兵一比,嘿嘿,却是精锐了”

    看到这一队衣甲精良、气势昂扬的军兵自寨中经过,许多孩童好奇欢快地围拢过来。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军爷,你们是哪里的军兵啊?这铠甲的铁片真亮啊,比俺三哥的刀片子都亮。”

    “他们才不是军兵,衣服与那些官兵都不同呢”

    “啊。那鞋真光亮啊,俺三叔可是副统领,可那鞋子也没那么好看”

    “嗤,你知道什么!那不叫鞋子,叫马靴,瞧那上面还有马刺呢。”

    “嗨!干什么!”

    这后面一声吼,是一名猎兵发出的。被他的吼声骇得跌坐在地的,是一个八、九岁的男童。其余孩童也吓得一哄而散,远远跑开。

    狄烈皱眉扭头,那猎兵讪讪道:“这小子碰了我的火枪。”

    身为护卫队正的张锐,大步上前,伸手将那男童拉起,看着眼前这双因瘦弱而显得格外大的黑亮眼珠,想说什么,终说不出口。最后只是摩挲了一下男童的大脑袋,从衣兜里翻出一张裹着油布的夹肉烧饼,递了过去。

    男童大

第二百九十三章 群 英 会() 
狄烈一行刚刚走出寨子,就见二里之外的那个大堡寨寨门处,密密麻麻一大群人。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一望见他们出现,呼啦啦就迎了上来。

    傅选做为牵线搭桥人,当即满面笑容上前,拱手做礼,高声谈笑,似乎在场的全是多年知交。其实这些人中,真正与傅选有旧交情的,只有一个李贵。不过如傅选这样的江湖豪杰就有这一点好,一旦气味相投,很快就会把臂论交,甚至性命相托。

    “这位是王善王大当家;这位是杨进杨兄弟;这位张用兄,可是相州豪杰;这位丁进寨主,亦是两河响当当的好汉;还有这位,李贵,老傅的多年老相识”

    傅选一一为狄烈介绍,而狄烈则面带微笑,拱手致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