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首地赔礼,只求韩岳放下顶在喉咙上的长矛,以免这位小爷一不注意真就要了自己的命。
“好像小娘子包裹里还有些碎银子”韩岳可不是郑小娘子,自然不会惧怕赵阎王。
“是是是,这就还回去”赵阎王忙不迭地答应着,从怀里掏出三钱碎银子递给韩岳。
韩岳怒目而视,手中长矛作势要往前推进一分。
“哦,不对,不对,是三两银子”赵阎王心中大骇,连忙改口并又从怀里掏出几两碎银。
“嗯!”韩岳手中长矛偏了一分,赵阎王脖子上顿时出现了一道血槽。
“啊,不对,是三十两,不不,是三百两,三百两”赵阎王这下慌了神,被韩岳如此敲诈自己却毫无还手之力,只好忍痛掏出怀里全部的碎银子,稍微一清点才发现只有六十多两银子,都是从进出城门商旅百姓那里盘剥来的,有些碎银子上还沾染了血迹。
“大人,您看,我这只有这么多了,真的只有这么多了,要是欺骗您,天打五雷轰”赵阎王苦笑着脸哀求着。
韩岳并不领情,手中长矛依旧没有放下,眼睛只是向其他守丁扫了一眼,那些守丁畏惧地望着韩岳,当韩岳眼神扫过自己的时候,一个个都不敢直视地低着头,仿佛这个持矛魁梧的少年浑身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压。
赵阎王立马心邻神会,对着那群守丁大骂着“你们这群废物,还不快快把身上的银两都拿出来孝敬百总大人,哦,不不,是还给郑小娘子”
守丁听到头目的骂喊声,一个个都慌忙掏出身上的碎银子,最后汇集在一起又凑足了十来两,还有一些银钗子、银手链、玉镯等饰品,想来也是从难民手中抢夺而来的。
“大人,这回全部在这儿了”赵阎王几乎都要哭出来了。
“以后要是再见你欺男霸女,我定不轻饶,哪怕你家游击大人出面,闹到督师大人那里,我也自有说法”韩岳见差不多了,狠狠地瞪着赵阎王,话中之意就是:你别耍花样,你有游击大人做后台,我也有督师大人替我主持公道。
“是,是,小人也是一时猪油闷了心,这不是断饷断粮几个月给闹的,小人家里上有八十老母,下有”
“行了,别耍嘴皮子了,快滚吧”韩岳收回长矛,打断赵阎王的话,一脸嫌弃地让他滚蛋。
“多谢大人手下留情,不知大人如何称呼,驻守何地,小人得空一定备足厚礼亲自登门拜访,以谢大人不杀之恩”赵阎王如蒙大赦,点头哈腰询问道。
“怎么,打听我家大人情况,准备事后报复吗”王二奎戳穿了赵阎王那点小伎俩。
“不敢,不敢小人这就滚蛋”赵阎王忙不迭跪下来磕头,随即在其他守丁搀扶下狼狈地逃到城门前的小凉棚中,快速远离了韩岳这一群人,这个点上他们也不敢擅自逃回城中,毕竟旅顺离后金统治区太近,经常会有鞑子游骑斥候在周围出没,城门若是每人守卫,被上头巡查发现免不得是一顿板子,只不过他们这样的一群货色,守城门和不守城门有什么区别呢?
众人见赵阎王如此狼狈,心中都是大骂活该,但是嘴上还是不敢直接骂出来怕遭到事后报复,不过望向韩岳几人的眼神中都多是敬佩,小声议论着不知是哪家小哥生得如此勇武又具侠义之心,望向郑小娘子时眼中更是多了一丝羡慕嫉妒,一下子因祸得福得到了六十几两银子和首饰,也不知是走了什么运气,但谁也不会去想如果刚才没有韩岳等人出手相救,郑小娘子一家会遭遇什么样的悲惨命运。
但当韩岳把那些六十几两碎银给郑小娘子的时候,她却称谢不收,只拿走了守丁从包裹里搜走的三钱碎银,并拉着两个小孩子跪在地上给韩岳磕了几个响头,直到韩岳和王二奎将她们搀扶起来才停住。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十七章 让更多的人吃上大米饭()
人群中众人见此刻守丁门都畏缩在凉棚里不敢出来连忙收拾行李一个个开始入城,天晓得万一韩岳等人一离开,这些守丁保不齐又会出来盘剥他们,而且一定会加倍盘剥,将他们从韩岳身上受的气从他们头上讨回来,欺软怕硬是他们一贯的操守。
“郑小娘子可有去处?”韩岳见众人都开始入城,而郑周氏却站在原地拉着两个孩子犹豫不定,出口问道。
“回公子,民妇本来是准备进城投靠远房叔父,只怕,只怕现在不成了,民妇准备往南走,坐船去登州”郑小娘子搅着衣角,支支吾吾地回答道。
听着这话,韩岳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缘由,虽然今天他救了母子三人,可是韩岳并不能保她们一辈子,她们若是进旅顺城投靠亲戚,事后赵阎王肯定会寻过去报复,说不定还会连累亲戚一家人。
“那怎么办,你们去哪里找船渡海,而且听人说山东那边白莲教闹得厉害,怕是也不安生”王二奎也不免替郑周氏担忧起来。
“多谢公子挂心,民妇省得呢,就算世道再艰难,我也要把大栓小栓拉扯大,不然对不起他们死去的爹”说到伤心处,郑周氏眼泪开始打转,握紧了拉着两个小孩子的手,语气中充满了坚定果决。
“那怎么成,头儿你看”王二奎似乎比郑周氏还担忧,连忙充满希意向韩岳求助。
韩岳自是希望这一家三口能有个好的归宿,重生到这个时代十来天了,认识的人并不多,能够与郑周氏一家相遇也是上天安排的缘分,而且从王二奎态度上也发现了一些端倪。
王二奎和郑小娘子?韩岳眼神在他们两人之间来回转动,看来也不是不可能的,郑周氏虽然面容清瘦,但也不失有几分姿色,王二奎是自己的铁杆跟班,算是这个世界除了徐祖民外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如果他们能走到一起,也算是自己结下的一桩善缘。
自己几天前曾经下来决心,这一世一定要活得自在,要努力保护自己,也要改变身边人的命运,那么就从这一家三口开始吧!
“韩某有一个想法,不知郑小娘子意下如何”打定注意的韩岳郑重地向郑周氏问道。
“公子但说无妨”郑小娘子作了个万福。
“实不相瞒,我乃王家岛百户,家叔乃王家岛守备,如果郑小娘子没有更好的去处话,可以和韩某一道去王家岛落户,一路上也可以互相照拂一二”
“这这真的可以吗,只不过只不过”
听到韩岳的话,郑周氏一阵欣喜,但随即却有些为难,主要是因为怕给韩岳带去负担。
“这感情最好不过了,去王家岛比去什么登州靠谱多了”郑周氏还在犹豫,王二奎却是高兴地抢过了话。
一旁的薛延向王二奎投去疑惑的目光,心想你倒是高兴个什么劲啊?薛虎则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似乎对这些事情不上心,时不时向周围警戒着,这一点也让韩岳心理颇为赞赏,不愧是沙场宿将。
“郑小娘子不必担忧今后生活着落,家父家母俱亡,韩某家中只有一个侍女,如果郑小娘子不嫌弃的话,到王家岛后可以在韩某家中做一些杂物,别的不敢说,一天三餐饱饭韩某还是担得起的”韩岳一口一个‘韩某’听起来像个老大人一样,配合他那年少的面孔,倒是显得有些奇怪。
不过郑周氏却不觉得奇怪,反而内心尤为感激。
“不嫌弃,怎么会嫌弃能,韩公子救了民妇一家三口,又给了我们一条活路,民妇感激都来不及”郑周氏又是准备跪下磕头感谢,不过却被韩岳阻止。
薛延扫了韩岳一眼,又扫了郑周氏一眼,心想这个韩岳话说得道貌岸然,果然装不了几天又露出了狐狸尾巴,八成是看这郑周氏有几分姿色就上了心,果然还是以往那个纨绔货色,不免心里又对韩岳大加鄙夷一番。
王二奎则在一旁傻笑着。
“去王家岛能吃上大米饭吗”说话的正是大栓,他对眼前这个救他的大哥哥充满感激和好奇,而他刚才勇敢地站出来反抗并救他娘亲的举动也让韩岳刮目相看,也正是这种感动让他最终选择出手相救。
“当然能,保证餐餐都能吃上大米饭”韩岳弯着腰轻轻捏着比他低两个头的大栓的脸蛋。
“哦,有大米饭吃咯,有大米饭吃咯”大栓拉着娘亲的手和小栓的手高兴地跳起来了,仿佛一顿大米饭就让他忘却了刚才的悲惨遭遇抑或是无形中他已经把韩岳当成了心目中的偶像,有他的庇护再也没人能欺负自己和娘亲了。
而小栓眨巴着眼睛,手指含在嘴中,不停地念叨着吃大米饭吃大米饭,口水顺着手指都流了出来。郑周氏一边帮着小栓擦口水,一边流着泪,既有对大栓小栓的愧疚,也有雨过天晴的欣喜。
见到这一幕,王二奎傻笑着,薛虎面容严肃地若有所思,薛延滑动着喉咙似乎有些触动,韩岳心中有些感慨也有些发堵:乱世中能吃上大米饭是多少人的梦想,可又有多少人能走到梦想实现的一天,就像道路旁那些饿死的难民一样,他们死前是否也期待着能吃上大米饭的一天?他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在寒冬里畏缩在街角,只能靠着一根根火柴点燃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而就算是憧憬,也只能维系几秒就熄灭了。
这个世道,他能保证身边的人一直都有大米饭吃吗,他能让更多的人吃上大米饭吗?
韩岳不知道,但这一刻,他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与责任似乎多了一些。
第十八章 神秘的帷幔女子()
城门边的凉棚里,看着韩岳一行人雀跃欢呼,然后进城,赵阎王气得牙齿打颤,今天算是栽在了韩岳手里,内心的狠意与仇恨积蓄着。
“头儿,那帮子人进城了,要不要现在去请游击营出面,抓住他们,然后”一个守丁低声汇报着,手刀作势在脖子上一划。
碰的一声,汇报的守丁顿时被赵阎王一脚踹出了凉棚。
“你们这群废物,一个个不顶事,连脑子都没有吗,明着捉拿他们,若是真出了事,傻子都知道是我赵爷爷报复他们”赵阎王狠骂着唯唯诺诺的守丁,心中大气不出。
“难道,难道就这么放过他们?”另外一个守丁有些不甘地小心翼翼问道。
“放过他们?哼,先派人盯住他们我会让他们记住我赵阎王绝不是那么好欺辱的”
赵阎王望着消失在城门洞里韩岳一行人的身影,眼中阴狠,但他却没有注意到进城的人群中,有两双眼睛也在盯着他。
“二掌柜,就是那个赵阎王”进城的人群中,一个青衫打扮的年轻男子恭敬地向身边头戴着帷帽人指认着,那人隔着黑色的纱帷在人群望着凉棚方向。
“义山,你认为我们的货是赵阎王扣的吗”竟是一个女子的声音,而且那种糯糯的嗓音表明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子,甚至可能是个少女。
“回二掌柜的话,赵阎王也许只是幕前之人,想必幕后必有人指使,我已经查到,南城游击将军崔祖耀有最大的嫌疑,如今毛文龙刚刚被杀,旅顺城表面平静,暗地里并不太平,二掌柜此次亲自前来,义山认为风险太大,要不要请山东那边的人带句话”青衫男子说话慢条斯理,有读书人风范,但话语中掩饰不了对这个女子的恭敬和担忧。
“义山,你认为我们萧家有如今的势力,靠的是什么”
对于女子的问话,青衫男子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思索片刻后开口道“义山认为萧家能有如今的家业,靠的是诚信和眼光”
“诚信和眼光?这当然不能缺少,但我认为我们萧家能在江南诸多世家豪族中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勇气”
“勇气?”青衫男子重复着,有些疑惑。
“不错,就是勇气,无论是当年萧家先祖随三宝爷下西洋还是后来倭寇之乱时倾尽家财资助戚少保肃清浙海倭乱,萧家人从不失勇气”女子的话充满了追忆,也隐隐有着自豪。
“二掌柜的从小聪慧,比我们都看得透”青衫男子由衷的佩服身边这位女子。
“就像那位年轻的百总一样,也是有勇气的人”帷幔女子收回望向凉棚的视线,转向旅顺城的方向,视线可及的地方正好是韩岳一行人停留在一家酒楼门前。
韩岳之所以刚刚伤愈就出现在旅顺,除了散心的官方说法外,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来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真正的社会百态,对于一个个刚刚穿越而来的后世灵魂,韩岳必须快速融入到这个社会里面,虽然呆在双岛有七八天时间,但是双岛毕竟孤悬海外与大陆隔绝,只有真正踏上陆地,走进旅顺城见到这个时代的街道、铺面、酒楼、三教九流的人物,韩岳才觉得这果然不是一场梦。
旅顺城曾经是非常繁华的,它不同于东江镇各个岛屿和其他沿岸据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成为东江镇连接辽东、山东、辽海等地的关键,特别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辽东走私贸易的中转站。
辽东地区本就物产丰盈,而且与蒙古、建州等少数民族部落接壤,这些部落生产力低下,需要与汉族互通贸易才能通过马匹、皮货、人参、东珠等获取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茶、盐、铁器等,辽东与中原腹地的贸易也一直是明朝重要的贸易线路,永乐年间明成祖就在辽东广宁、开原设立了马市,被称为辽东马市,万历年间进一步扩大,这也是女真能快速崛起的一个原因。
据史料记载,明初建州女真主要以狩猎、畜牧和采集等传统经济为主,农业经济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种种不利因素的限制,始终处在较低水平,粮食严重不足,必须用当地的土特产到外区交换而来。辽东马市的出现,为女真与汉民族的商品交换提供了场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明永乐初年辽东马市开市后,女真人用马匹换取粮食,最好的马一匹可换米15石,最次的马可换米8石。明天顺二年(1458年),鉴于建州女真人要到马市交易必须长途跋涉到开原或广宁,很不方便,明朝在今抚顺城东官岭一带开设了抚顺马市。抚顺开市初,一日不过数十人,及万历年间,入市者动辄数千人,基本上是三日一市,每次开市都生意兴隆,非常热闹,四面八方商贾云集。女真以自己的人参、貂皮、松籽、木耳、马匹等土特产,换回粮食、布、盐、铁器等生产、生活资料。据档案记载,仅在万历十二年(1584)三月的17次马市交易中,女真人就买进铁铧4848件;同月的29次买牛交易中,买进耕牛430头。1
通过经济交流,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特别是耕牛和铁制农器的大批输入,女真人不仅获得了生活的必需品,也使农业水平迅速得以发展,“户知稼穑,不专以射猎为生”。后人严从简在殊域周咨录中曾说:“非抚顺马市则建州不得发达。”2,可见辽东贸易的重要性,可以说,后金是大明朝通过贸易而养的一只‘幼虎’,只不过这次幼虎在天启年间‘猛虎出山’,将日渐没落的大明朝最终赶出了辽东之地。
辽东成为沦陷区后,马市不复成在,朝廷也下旨严厉禁止后金与大明朝的贸易,但是,巨大的利益下,这道旨意完全成为了一道废纸,官方贸易不能进行,民间的走私却日益猖狂,并逐渐形成了一条利益链条,就连毛文龙也是这条利益链的一部分,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十二条中可是有一条‘资敌’的罪状,所以毛文龙时期旅顺城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