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策-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伟人曾经说过,枪杆子底下出政权,有了地盘就要有自己的部队,作为百总,韩岳麾下兵员定额是一百人,当然明末吃空饷情况严重,很多百总手下可能就三四十个老弱病残,只有当上级巡查点卯时候才会随便拉一些百姓充数蒙混过关。但韩岳绝不会这么做,自己的兵越多越好,自己也就越安全,也能做更大的事情,其实有些遗憾的是这次扳倒崔祖耀不能将自己起到的作用公之于众,因为他不想被毛承禄盯上,不然以他的功劳说不定会升一个副千总,如果袁崇焕继续恩宠的话千总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欲速则不达,短短半旬由亲卫升为百总,再由百总升为千总,指不定会引得多少人眼红,以后会有几百双眼睛盯着自己,很多事情就不能秘密进行了。

    不过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养100人也是极限了,毕竟除了上头发放克扣的军饷外,韩岳还没有其他赚钱的途径,自己身上的银子除了袁崇焕赏赐的1000两外其他的暂时都不能动,按照东江镇普通士兵军饷1两算,养一个兵一年就是要12两左右,100人就是1200两一年,加上武器、军服等杂七杂八的开销少说得2500两左右,自己身上1000两撑不到四个月。而且最重要的是粮食问题,韩岳要练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最基本的吃饱饭是要保证的,现在物价腾贵,一石粮食要七八两之多,虽然萧思琪送了自己100石粮食,按照明朝的度量衡1石等于188斤算大概是18800斤,韩岳打算送给徐祖民50石粮食,也就是自己能用的只有9400斤,按照一个士兵一天2斤粮食计算,100人一天需要200斤粮食差不多1石左右,50石仅能维持一个半月。所以,离开旅顺之前,韩岳与萧思琪、萧义山有一番商量,希望丰隆商号每月能运送一些粮食到王家岛与他交易,粮价按照平时的物价来定,对于韩岳的请求,萧思琪没有任何犹豫就应了下来,表示丰隆商行每月会有一艘运粮船到韩岳的驻地交易,至于价格,她表示以江南的成本价格卖给韩岳,但是交情归交情,买卖归买卖,韩岳不会让萧思琪一分不赚,最后大家互相推辞一番定为以江南买进的成本价再加上0。5倍的利润,也就是说目前江南粮食成本价2两1石左右,萧思琪卖给韩岳3两1石,如果是正常年景或者丰收时节,江南粮价为1两1石左右,卖给韩岳的价格是1。5两1石。韩岳知道萧思琪不会差那点银子,以自己短期内的消化能力,一个月也只会购买100石到150石左右的粮食,利润撑死了也就150两,作为萧家二掌柜,这点钱还不够她平时零花,都是万恶的大男子主义在作祟,韩岳可不喜欢背上吃软饭的名声。

    有了粮食渠道,韩岳就要想办法赚钱了,这是他近期计划中的重中之重,至于怎么赚钱,韩岳有很多想法,必须等有了地盘后再一一去实现,毕竟是后世穿越来的灵魂,不管是知识面还是创造能力都可以完爆这个时代99。9%人,至于那0。1%就是宋应星、徐光启之流,韩岳再自大也不敢与这些科技巨擘拍板子。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人才,薛虎薛延基本可以确定,王二奎别看他有些街油子感觉,但是贵在机灵,而且这次旅顺之行也让韩岳发现了他身上一些特别的潜力,比如说经商。在旅顺城的时候就存有考察一下有没有合适铺子的想法,除了经商赚钱以外也是打探消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作为后世灵魂知晓历史大势,但是一些历史细节还必须下功夫去收集与梳理,但是由于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去布置,今后肯定会有一番动作,王二奎作为这方面管事的基本可以确定,只要稍微对他进行培训一番,相信他能够胜任。其实这个位置最佳人选韩岳中意温文尔雅、性格谦顺的萧义山,但是显然现在挖墙脚是行不通的,自己这根小树枝招徕不来金凤凰,还得自己以后慢慢壮大了再说。

    至于普通的士兵,现在王家岛应该与其他地方一样难民遍地,有饷有粮想招募他们并不会费事。

    正当韩岳思索今后发展规划的时候,商船前方几十丈距离外的徐祖民座船打来旗语,王家岛快到了。

第五十六章 王家岛() 
(第二卷正式开始,求点击一阅、收藏、推荐票!)

    薛虎、薛延走出了船舱,韩岳收回了思绪。

    “薛叔,王家岛总算到了。”韩岳向薛虎微笑拱手。

    “少恒莫非有些近乡情却?”薛虎破天荒地打趣着韩岳,也许是因为韩岳的招揽打开了他多年积郁的心情,自从答应韩岳入伙以后,薛虎明显有些变化,整个人再也不是那种深沉的感觉,当然大部分时候他还是谨慎严肃一如以前,特别是在薛延面前的时候。

    一看耸拉着脑袋的站在一旁的薛延,韩岳就知道方才在船舱里肯定被薛虎好好教训了一番。

    “薛兄弟莫非晕船了?”韩岳开玩笑地问着。

    “哼,你才晕船。”薛延下意识地反驳,不过很快看了一眼薛虎,马上又如同斗败的公鸡一样低下头。

    刚才在船舱里,薛虎的话仍在耳畔回荡,不知道叔叔为什么突然这么看重这个纨绔子弟,好吧,必须承认自从他昏迷苏醒以后确实有些变化,特别是旅顺之行既刺激又爽快,干下那件大事后,更是让在王家岛有些郁郁不得志的自己找到了发泄口,可是如果真如叔叔要求那样以后都对他恭敬一些,自己又觉得怪怪的,何况妹妹的帐还没跟他算呢。

    见薛延有些气馁,韩岳心中好笑,真是一物降一物,平时嚣张莽撞的薛延对上叔叔薛虎总是这样一幅小孩子受委屈的神情。

    “薛叔,靠岸之后我就会向徐叔提出把你调到我的队伍,少恒目前官威言轻,只能先委屈薛叔暂时担任副百总之职,等今后立下功劳,少恒一定帮薛叔申请封赏,至于薛兄弟可暂时充任旗官之职。”

    “当真?”不等薛虎回话,听到自己当官了的薛延立马来了精神,一扫刚才的颓废,眼中冒着精光看着韩岳。

    韩岳对这个时代的边防军队编制有些陌生,但对流传千古的戚家军有一些了解,所以在确定自己准备招募100士兵的计划后,他决定效仿戚家军的编制,12人为1队、4队为1旗、2旗为1局,他准备让薛虎、薛延各领1旗,而自己负责总控。

    其实他更愿意用后世的军队编制,但是显然班、排、连、营、团、旅、师、军的编制名词在这个时代有些奇怪,在大家没被自己‘洗脑’之前他决定入乡随俗,等火候到了他再进行改制。

    “当然是真的,以薛兄弟的身手当一个旗官绰绰有余了。”韩岳赞赏地看着薛延,除了性子莽撞了一些,薛延各方面素质都具有勇将潜质。

    “我书读得少,你可不能骗我,否则”薛虎扬了扬拳头,即是激动也是威胁,生怕韩岳反悔,可是他却忘了薛虎站在一旁。

    “休得无礼!”薛虎大声呵斥。

    “哈哈,薛兄弟果真是性情中人。”韩岳适时替薛延解围,薛延被薛虎这么一喝吓得立马低头,不过咧着嘴显然心中十分高兴。

    “少恒准备向守备大人请求去哪个岛驻守?”薛虎看着薛延摇了摇头,转头问韩岳。

    “小王家岛或者寿龙岛比较合适,不过还是需要薛叔陪我上岛考察一番才好决定。”

    薛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韩岳的安排。

    “薛叔可否给我介绍一下目前王家岛上的情况,我这次昏迷之后脑中有些东西记不太清了。”韩岳确实有些东西记不得了,毕竟是两具灵魂的融合,后世灵魂的记忆占据了绝大部分,只有这个时代印象特别深刻与亲近的人他才有些记忆。

    薛虎知道韩岳话外之意是让他分析一下目前王家岛上的各方势力情况,对于韩岳所说的失忆他是不怀疑的,毕竟韩岳自清醒后确实与以往是两个人,他沉思了一下后,就开始向韩岳娓娓道来。

    “目前王家岛的势力主要是分为三块,徐大人作为王家岛守备是正印官,统领着一个千总队,算上家丁大概有450人左右,是岛上的最大的一方势力;其次是千总吴横统领着的一个千总队算上家丁大概有320人左右;还有一个千总队由千总钱大拿统领,算上家丁大概有240人左右;除此之外就是岛上的一些普通百姓大概有3000多人,具体的人数可能要问守备府的师爷幕僚才行。”

    这些之前在酒楼的时候韩岳曾有过模糊的记忆,徐祖民自不必说,吴横是个有些阴险的家伙,钱大拿就基本没什么印象了。

    “这钱大拿是个什么人物?”

    “他啊,就是各废物。”一旁的薛延抢着说到,歪着嘴面有不屑。

    “岛上大体来说是分成三个不同的势力,守备大人是陈大帅的亲信,吴横是陈大帅麾下都司李世安的人,而李世安传闻已经投靠了刘兴治,所以在岛上的时候守备大人与吴横面和心不和,各自为营,平日里也相安无事。至于钱大拿,他不属于任何一个派别,平日里对谁都和和气气的,不曾听过他有什么背景。”薛虎对王家岛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

    “那钱大拿对兵事狗屁不懂,平日里尽干一些捞钱的勾当,咱们岛上的商铺有一半都是他开的。”薛延语气轻视。

    薛虎瞪了他一眼,吓得他赶紧关紧嘴巴。

    “不知岛上百姓平日里靠什么维持活计,我的印象里咱们王家岛耕地很少,而且肥力不足产量不高。”

    韩岳站累了,直接就坐到船头的台阶上,薛虎也面对韩岳盘膝而坐,薛延则大大咧咧地一屁股坐下,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根细小木屑当做牙签叼在嘴上,中午的那顿腊肉蒸饭让他回味无穷。

    “岛上百姓基本都是打渔、煮盐、帮佣以及在吴横的铁器坊里做帮工,剩下的都是在岛上开垦一些贫瘠的土地靠着微薄的收成度日。”薛虎回忆岛上的清苦,心中有些戚戚然。

    看来岛上的日子确实难过,打渔?这个时代的捕鱼技术确实有限,加上小渔船只能近海作业,收获想必也不理想;帮佣无非就是在岛上一些军官商人家中做苦力,也只能维持一个半饱;种田更不用说,这种面积不大的岛屿根本不适合农业发展,不说土壤成分就是水源也是一个大问题。

    “薛叔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下煮盐以及吴横的铁器作坊。”想到以后的赚钱渠道,韩岳迫切想知道更多有用的信息。

第五十七章 火器() 
薛虎见韩岳如此上心,知道他必有打算:“煮盐是各岛普遍的情况,因为物资紧缺,东江镇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的也就食盐这块,大部分普通百姓都是在海边架着铁锅煮粗盐维持活计,一部分是岛上自销自用,多余的部分就会被钱大拿名下的盐行收购,然后卖到东江镇以外的地方,有些门路甚至可以外销到朝鲜和后金区域。”

    “那一般一斤盐能卖到什么价格?”

    “钱大拿的盐行收购价是五文一斤,至于他转手卖到别的地方是多少银钱一斤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据说好的盐在朝鲜和登州、江南等地可以卖到一百文一斤以上。”

    20倍的暴利啊,韩岳心里大惊,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之所以岛上居民的盐卖得便宜是因为技术粗陋,煮出来的盐都是粗盐。而真正卖得出高价的都是经过反复处理提纯的精盐。

    卖盐不失为一条赚钱的门路,韩岳心里这么想着,岛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海水,而且还是免费的资源,只要有渠道销路,利润是可以翻倍的。想到渠道自然就想到了丰隆商行,也就自然想到了萧思琪,不知为何就有些想念那个美艳绝伦的女子。

    哎,自己这是在干吗呢,人家说不定早就有对象了。

    “至于吴横的铁器作坊,主要是生产一些枪矛刀箭和锅、锄头、剪刀等生活、农用用具,规模有一百来人左右。”

    “薛叔可知道吴横的铁器作坊能不能生产鸟铳?”这才是韩岳最关心的,作为后世灵魂,他对刀枪棍棒并不太热心,17世纪以后就是热兵器的时代,冷兵器的优势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逐渐丧失,要是自己能造出飞机大炮坦克航母,那基本上可以统治全宇宙了。当然他知道这是不可能,虽然后世有些穿越小说里这么意淫,但他知道技术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是漫长的,不可能你今天造出鸟铳,明天就捣鼓出了加特林。

    “那玩意能用吗,还没伤到敌人就把自己给炸了。”薛延时不时插一句嘴,不过他说的也不无道理,大明朝的火器水平实在是有限,主要是冶炼水平达不到要求,往往造出来的鸟铳、火炮容易炸膛,所以不管是卫所兵还是边军亦或是戍卫京师的神机营都很少愿意用鸟铳,射程短、易炸膛、造价高、操作复杂是它的短板。

    但是韩岳不会因为这个而放弃,后世喜欢逛铁血论坛的他知道这个时代的西方已经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火器,甚至是与大明一衣带水的日本火器发展也是非常的快。

    如果自己想在这个时代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热武器绝对是不能少的工具,虽然整体技术水平差,但韩岳相信只要自己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招徕一些专业人才进行攻关,总有技术突破的一天,归根结底还是缺少人才啊,不知道这个时候徐光启、宋应星去世没有,如果没有倒是可以将他们绑票来岛上。

    “岛上就没有用鸟铳的吗?”韩岳知道大明火器虽然质量差,但也是制式武器,是常规的配置。

    “有是有,三眼铳、斑鸠铳、火铳、鸟铳都有一些配置,不过这些玩意真不如弓箭好使,对上这样的士兵,不等他点火我就可以一刀将他劈成两段。”薛延对武器、武艺最是热衷,见叔叔没有瞪他自然积极发言,不过从小习惯刀枪棍棒的他对火器很是不屑。

    “不过听说迅雷铳和鲁密铳倒是比一般的鸟铳要强不少,但会制造的人很少,王家岛的铁匠做不出来。”薛虎补充道。

    迅雷铳和鲁密铳?韩岳心里记了下来,他本来还想问一下关于火炮的一些信息,但是听到薛延口中火器的不堪之后,他对这个基本就不抱希望了。

    一步一步来,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韩岳与薛虎就这么聊着王家岛上的情况,到后面基本上由薛延接过了话语权,薛虎也乐得两个年轻能聊到一块去,只是时不时补充一下。

    半个时辰以后,听到了一阵欢呼声,韩岳停止了与薛延的讨论,走到船头一看,只见一个岛屿模样的轮廓慢慢开始浮现。

    王家岛,我回来了。

    王家岛属于长山列岛,呈东西走向,长4。4公里,平均宽1。11公里,海岸线16。1公里,陆地面积4。88平方公里,为长山群岛第八大岛,距离海岸直线距离12。5海里,距离旅顺城95海里,形似马鞍,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丘陵起伏,北部较平坦。

    目前岛上除了驻扎了千余名官兵外,主要是从辽东、辽南地区逃到岛上的辽民,因为离石城岛较近而且面积在辽海海域算是比较大的岛屿,淡水充沛,所以作为副总兵官陈继盛的亲信,守备徐祖民被派遣驻扎于此。

    韩岳的商船跟随徐祖民的座船缓缓驶入码头,站在船头上的韩岳看到岸边不远处那些矮小稠密村落,仅有几个比较大的院子想必是岛上将领的房子。

    码头上早已聚集了很多迎接徐祖民的人,毕竟是岛上的正印官,不管王家岛内部是否铁桶一块,面子上的功夫大家还是要做足的。

    徐祖民的座船稍微比韩岳的商船大些,大概是150料(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