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们就是来刷人头的,这些人虽然不堪一战,但也有八万人,就算是八万头猪没三四个时辰也杀不完,更何况是人。
所以,想要像包饺子一样将他们一口气吞下还是很有难度的,士兵们拿出了打一场歼灭战的决心。
果然,当四周喊杀声骤起、左玉钤卫士兵冲出来的时候,叛军完全失了阵脚,或者说他们压根儿没什么阵脚,除了一开始他们还能象征性的抵抗、勉强维持住一支军队该有的队形以外,接下来他们一看不是对手,这些草寇流氓就发挥了他们的看家本领——逃跑!
这一招在以前可是百试百灵,他们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逃过死劫,但是这次,他们碰上的可不是以往那样的对手,夏朝的中央禁军是精锐、更是杀人专家中的杀人专家。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对手,他们都能找到对方的致命要害,然后一刀插进去,几乎不需要第二刀。
军事上,即便要撤退也是要讲究队形的,队形一乱,进攻吃亏、逃跑更是只有挨打的份,左玉钤卫士兵始终保持着紧密的队形,进行着高效的扫荡,而叛军士兵却只知道一味逃跑,其他什么也管不了,这落在冷静的士兵眼中就是必死无疑。
叛军很快就惊恐的发现,他们已经无处可逃了,左玉钤卫完全将他们包围了,这时候,被逼到绝路的他们终于拿出了血性和勇气,为了生存拼死一搏,而士兵们也不想跟他们硬碰硬增添无谓的伤亡,所以就顺势打开了一个口子将一部分叛军放出去,再派出士兵去追。
其他陷入绝望中的叛军试图通过投降来换取生存,哪知士兵们看到叛军就杀,根本不给他们投降的机会,死伤的人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激增。
一个时辰之后,叛军迎来了彻底崩溃并逐渐瓦解,这样的一场战斗对左玉钤卫士兵来说,实在轻松愉快地很!
因为对手太过弱小,以上将军长孙翰为首的高级将领们,在最初亲临战场之后一会儿就回到了军营,这样的战斗根本没有亲自参与甚至是看下去的价值,就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而已。
“够了。”长孙翰抬手打断了前来汇报战事战果的将领,面无表情道:“我都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将领看得出长孙翰似乎有些不高兴,可原因他不太清楚,也不敢问,只能默默退了下去。
“上将军,”一旁的将领上前一步,道:“打了这么一场胜仗,您怎么看起来不太满意?”
长孙翰望了那将领一眼,冷冷道:“你把这说成是一场胜仗?是啊,这确实是胜仗。”他有些阴阳怪气的哼哼。
“上将军是对此战的对手不满意?”那将领继续问道。
长孙翰轻叹了一声,道:“同样是中央禁军,我们却只能在这里拿这群乌合之众撒气,白白浪费了左玉钤卫这么强的战力!好钢都用不到刀刃上,放着只能生锈。”
“上将军说的是啊!”那将领也有同感,他道:“末将听说,南方驱魔战争就要开打了,年前,长城军已经奉命南下,不如上将军也上书陛下争取这次机会?”
长孙翰看了他一眼,道:“你以为我不想么?我早就上书过了,可陛下的意思,还是说燕地未稳、不得擅动,我有什么办法?”
那将领沉默了片刻之后,又展露出一丝笑容,道:“上将军不必灰心,末将感觉,此次驱魔战争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也许我军还有机会。”
“嗯?”长孙翰看了那将领一眼,随即微笑道:“要真像你说的就好了……”
://。。//45/45569/451296467
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集结……()
元历1329年一月二日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燕州城墙上时,在历史上被称为“燕州兵变”的叛乱事件正式宣告平息。
半个月之后,消息传到洛京,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嘉奖了姬职和长孙翰等人,又将处置逆党的事情全权交给了姬职。
于是,姬职顺理成章的将高怀等人的罪行公诸于众,引来民间一片哗然,在那个晚上,他们都曾经经历过生离死别、痛哭流涕,都不止一次的在心里问道:“究竟是为什么?究竟是谁让他们遭受这些痛苦的?”
现在,这个人的名字已经出现在他们眼前了,他就是高怀!
燕州军民大多都知道这个姬职身边的得力干将,他们也未曾想到他会是十恶不赦的逆贼,但是过去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做过些什么,他率领叛军残杀百姓足以让人恨之入骨,处置他是大快人心之举。
姬职顺应民意,在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进行案件的整理和审核之后,于二月二日下令,将高怀当众斩首,行刑那日,刑场前聚集了无数百姓,他们中很多人都悲愤的声讨着高怀,骂声连绵不绝,要不是有士兵们挡着,他们早就已经冲上刑场,一人一刀将高怀活剐了。
令箭落地,手起刀落,百姓中爆出了一连串的“好!”,甚至还有人放鞭炮庆贺高怀之死,至此,燕州的局势才真正获得了安定。
只是,当燕州百姓的生活回到正轨之时,一封来自洛京的急信递到了姬职手上,与其说这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声召唤,是京城里的那个人向他发出的召唤。天大地大,即便是皇帝也没有那个能力,只有那个人,他的召唤可以让姬职放下手中的一切。
二月十二日,姬职秘密离开了燕州,带着一队亲兵南下洛京,为的是什么就连青儿都不知道……
二月初的洛京刚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十分寒冷,一到这种时候,洛京的街上随处可见裹着棉衣的百姓,去年棉花丰收,棉衣的成本也降低了不少,所以一些低收入家庭也有钱购买新棉衣。
与寒冷的天气相反的,是距离洛京不远的左卫军营,这里从半个月前开始就热闹了起来,一队一队的兵马进入,原本的军营扩大了一倍的规模不止,兵力更是达到了十二万人。有些知晓的内情的人都纷纷猜测,难道龙骧军的大旗又要重新竖起来?
朝堂上不少人都知道,洛京城外的左右卫,尤其是左卫,那本就是以当年的龙骧军为主构成的,龙骧军的编制被撤销后,其部属大多被打散,只有在左卫中是最集中的,而现在,不仅仅是轩辕纪、雷枭等人各自带着一队人马进入左卫军营会合,就连沈孚、李扩等也各自带着精锐的部下离开原来的职位,重新归属到左卫的序列中,谁都知道左卫的上将军是霍云,这些调动皇帝一定知道,现在的左卫简直就是当年的龙骧军。
所以,官员们都猜测,皇帝是不是已经默许了龙骧军的再现?虽然徐阶、李泰等都与霍云熟识的官员都找过他,得到的答案却都是:“龙骧军的编制已经被撤销了,它不可能以任何形式复活,请不要以讹传讹。”
尽管霍云这么说,皇帝也没有公开表态,但在官员们看来,只要霍云为主帅,轩辕纪、雷枭为部下的军队,无论旗号怎么变,它都是当年的那支龙骧军。
这么多军队的集结,显然是有大动作,想一想除了驱魔战争以外还能有什么大事?如果是这样,那么霍云很可能带领现在的左卫参加驱魔战争,而李泰又多次明示暗示自己已经老迈,是时候将重任交到后生晚辈的手中了。
只要知道霍云和李泰私交的人都会知道,李泰口中的后生晚辈只能是霍云,他对他的两个儿子甚至是邝王项英都没有对霍云的评价高。
这么看来,此次驱魔战争的主帅就是霍云了,那他集结起这么多军队无疑是在告诉所有人,这场仗他要认真起来。
虽然,外面的人对霍云将成为天门山抗魔统帅的事情已经深信不疑,但实际上真正的人选还没有正式定下来,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二月六日,皇帝传召徐阶、李泰、轩辕纪、司马韬和霍云觐见,前四人都是朝廷重臣,只有霍云的身份还只是一个上将军,但是其他人都明白,皇帝有意让霍云担负起主帅重任,那么晋升他为正一品天策上将也只是时间问题。
皇帝召五人觐见的原因是最后决定抗魔主帅的人选,这件事已经在御前会议上耽搁了很长时间,目前御前会议已经结束,所有的议题都已讨论完毕,却只有主帅人选一事没有人提到过,或许大家都心知肚明。
距离天门山开战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所有要调动的军队都已先后启程,那么主帅人选也不宜再拖,今日必要有所决定。
“今日召你们前来,众卿都知道原因吧?”皇帝淡淡的扫视面前五人,其中四人都齐齐的把眼睛瞄向最后那人。
看到他们都看着自己,霍云眨了眨眼睛,“你们都看着我干什么?”
“咳……”皇帝轻咳了一声,有些不满的看了霍云一眼,都这种时候还要装疯卖傻?他道:“天门山即将开战,各项事宜已经准备完毕,只有统兵主帅一职……诸位有什么看法?”他首先望向了霍云。
四人也都看向同一个方向,他们以为只要他们把眼睛集中在霍云身上,就能让这个家伙认真起来,可他们还是小看霍云装傻的本事了。
霍云看了看旁边的四双眼睛,惊讶道:“四位大人怎么都这么看着下官?莫非是要下官向陛下提意见?这不是折煞下官了么?各位大人还没有说话,下官怎么好意思说呢?还是你们先请吧。”
听到这话,四人和皇帝也是不约而同的闭上眼睛,这个混账东西!
“呃……”见其他人都不说话,霍云“勉为其难”的道:“既然诸位大人如此看得起下官,那下官就斗胆一言。”说着,他转向皇帝,行了一礼,道:“陛下,微臣之意,以为……”他朝一旁抬起了手,“……太傅大人,可当此任。”
他话音未落,皇帝睁开了眼睛,被点到名的轩辕纪更是双目一瞪,霍云装傻也就算了,还把这事儿推到他身上,怎么会有这么无耻的人?!
://。。//45/45569/451294848
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疑惑的推脱()
“咳咳!”轩辕纪轻咳了两声,瞪着霍云,低喝道:“你不要胡说!”
“我没有啊!”霍云无辜的摊开了手,“我从来不胡说。在几位大人当中,太傅大人最为合适,难道还要让老太师去跑这一趟么?下官想,太傅大人和陛下不至于这么不近人情吧?”
看着霍云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皇帝和轩辕纪不约而同的在心里骂道:卑鄙!
“陛下,”李泰开口道:“老臣以为,这等大任需要的是一位能够统筹全局的统帅,太傅大人年轻有才,却还不足以驾驭这等大战。太傅大人,老夫实事求是,若有冒犯,太傅大人见谅。”说着,他朝轩辕纪拱手行礼。
“不,哪里,老太师客气了!”轩辕纪连忙回礼。
皇帝刚要说话,霍云却抢先道:“哎!太师大人言重了,现在朝中,论地位、才干,除了您以外,无人能出太傅大人之右,太傅大人还未尝试,老太师何以断定他就不行?”
李泰虎目一瞪,道:“老夫从军征战多年,这双眼睛看人从未出错。当今朝堂上,可以统帅天门山大军抵抗魔族入侵之人,只有一个。徐太保,可知此人是谁否?”他望向了徐阶。
徐阶呵呵一笑,看似无意的扫了霍云一眼,答道:“当然。太师,若不然我们一起向陛下说出那人的名字?”
李泰微笑点头:“老夫也正有此意。”
霍云眼见不好,正要说话,一旁的司马韬冷冷的道:“两位大人,也算下官一个。”
他话音未落,轩辕纪就急急的说道:“还有我!我等一起向陛下举荐,陛下,”他转头看向皇帝,“不知可否?”
“哎等等等等!”霍云终于找到机会插进话来,他连连摆手,“四位大人,你们这样……”他才刚开口,皇帝的声音就响起了:“可以。”
四人没有犹豫,齐声道:“臣等以为,左卫上将军霍云天门山抗魔的不二人选!”
最终,这句话还是落地了,霍云只能无奈的闭上眼睛、摇头晃脑,而皇帝却好似得逞般一笑,转向霍云,问:“不知霍卿有何意见?”
霍云抬起眼,扫过了那明显站在同一阵线的四个人,看着他们每个人脸上挂起的得意笑容,看来他们今天是要合起伙来逼他就范了,尤其是徐阶那个老家伙,他的表情好像在说“霍小兄,没法子,你就从了吧”。
既然要问意见,那霍云就索性哼道:“回陛下,臣以为,臣资历尚浅,不能担此重任。”
他会这么说显然在其他人的意料之中,徐阶说道:“霍大人何必过谦?昔年率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灭亡了唐、秦、燕三国,举世震惊!”
“是啊,”李泰附和道:“霍大人军略才干可谓百年罕见,一年灭三国更是从未有过的壮举,若说霍大人资历浅,那我大夏恐怕再也找不出一个资历深的人来了,霍大人就不必再推辞了!”
“两位大人,”霍云道:“下官只是一个左卫上将军,在场的四位大人哪一个不比下官职位高?能耐大?何必一定要将下官推到台前呢?”
“职位高低与能力大小并无关系。”轩辕纪趁机对皇帝道:“陛下爱才,相信也不吝赐予官职,既然霍大人自觉位卑,那便请陛下赐霍大人以天策上将之职,来日也方便他以此来统领天门山大军。”
这话要是还有别人在这里,轩辕纪是说不出来的,天策上将是夏朝武将的最高品级,正一品,职位还在亲王和三公之上,与文官之首三师平起平坐、地位非凡。自创立以来还没有多少人能够得到这个职位,至少近百年来夏朝没有一个武将可以坐上这个位子。
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一旦成为天策上将,将拥有一座“天策府”,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许自置官属”的权力,也就是自行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组成天策上将私人的政治班底,对于皇权是一种威胁。
历代朝臣,对皇帝授予天策上将之事都是讳莫如深,从来没有臣子敢在皇帝的面前请封这个职位。只是,目前朝廷官员中,地位最高的三师位置已经没有了,而三公地位要低一等,天门山将集结超过百万大军,统领这样一支军队非得地位极高才行,那就只剩下天策上将了。
皇帝并没有正式表态,只是询问霍云:“不知霍卿可愿意当此重任?”
轩辕纪四人都觉得,都到现在了还有什么必要再推脱,这没有什么好让的。但霍云却斩钉截铁的把眼睛一闭,道:“回陛下,臣不愿意。”
见他态度坚决,轩辕纪等人都吃了一惊,李泰和徐阶的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下来,而皇帝却表情淡淡,道:“哦?霍卿到底是有什么因由这么不愿担当此任呢?”
“是啊,”徐阶道:“霍大人,此并非我等有意非要推举霍大人不可,实是此中责任非同小可,只有你才能担当。”
李泰更是直言不讳道:“明人之前不说暗话,霍大人,那些资历、地位什么的空话就不必再说了,我们想听实话。”
轩辕纪和司马韬没有说话,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在霍云身上,他们自认为了解他,这次却看不懂了,他们不相信霍云不知道其中利害,到了现在还有什么可推脱的?
“陛下,”霍云没有理会其他人,而是看着皇帝,严肃道:“微臣还是那句话,太傅轩辕纪可当此任,若陛下需要臣也去,那臣便去,为抗魔之战尽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