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攻打益州()
书房中,刘修坐在上首。
庞统、贾诩、蒯良等人坐在下方,邓展也位列其中。
这一次,刘修面容肃然。
众人见状后,脸上的表情都有了凝重神色,因为刘修这摆出的姿态,怕是要大干一场了。
刘修说道:“请诸位前来,是商议接下来用兵的事情。”
众人听了这话,脸上一副了然神色。
刘修继续道:“荆州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这一年多,不论是曹操亦或是孙权,各自的实力都有所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再局限于荆州,那是坐以待毙。要想进一步扩张,那么就只能开启战端,否则越是往后,对我们反而愈发的不利。”
曹操毕竟掌控北方,底蕴更强,一旦给了曹操足够的时间,他就可能再一次南下。
对刘修来说,他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伊籍作为老臣,他对于江东这个邻居也是相当看重的。伊籍沉声道:“主公,江东的存在,始终掣肘荆州,在下建议夺取江东,把江南之地连成一片。然后,主公便可以趁势北上,一鼓作气,和曹操决战。”
对于伊籍来说,曹操是最后的贼子,最后肯定是要拿下的。
而孙权盘踞江东,也是必须拿下。
要拿下,自然是先拿下江东。
刘修微微颔首,却是看向其他的人。
蒯良开口道:“主公,卑职认为江东不过是肌肤之患,不足为虑。江东对我们的威胁,是不大的。但是江东对我们的帮助,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诚然,江东和荆州对立,但是江东和荆州同时面对曹操。”
“只要江东存在,那么扬州、徐州一线,就会牵制曹操的军队,令曹操不敢放松。”
“一旦我们攻打江东,那么这些都要我们来抵御曹操。”
“凭荆州目前的根基,要维持如此之广的展现,要抵挡如此强势的曹操,这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所以在曹操势大的情况下,江东只能打压,不能彻底消灭。”
蒯良神色笃定,道:“在下建议,和江东联盟,共抗曹操。不管江东是否出兵,我们都可以北上南阳郡,先夺取整个南阳郡,再直逼许昌。”
对于这一安排,刘修想了想,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刘修曾经和庞德公讨论过,他对于这局势是有一定看法的。
现在攻打曹操,如果全面开战,刘修却是处于弱势。不论是粮食,亦或是人才,还是根基,都远远不足,还是比不上曹操。
刘修也只是点了点头,并不开口。
蒯良的建议比伊籍稍好,但也不符合他的心意。
刘修看向了庞统和贾诩,只听庞统正色道:“主公,在下认为子柔先生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攻打曹操,而是联合江东抵御曹操。目前,我们只需要守住已经占据的南阳郡地界就足够了。现在的重点,应该是拿下一个大后方。”
刘修眼中一亮,道:“士元计将安出?”
庞统缓缓道:“交州虽然地处偏远,但土地肥沃,在主公治理下,交州已经可以为主公提供一定的粮食和兵源,但交州毕竟开发不足,难以成为真正的后方。”
“所以在下建议,是时候夺取益州了。”
“只要益州在主公控制中,益州、荆州和交州连成一片,主公便掌控了半壁江山,不属于曹操掌控的北方。”
庞统眼中闪烁着精光,道:“高皇帝刘邦北出汉中,最后和项羽一决雌雄。主公夺取了益州之地,同样有了和曹操决战的基础。”
刘修脸上有了笑容,庞统的分析,正中他的下怀。
目前的情况,拿下益州是最合适的。
其余人听了后,也是恍然大悟。
荆州西面的益州刘璋,向来是昏聩无能,这样的地方摆在刘修的面前,如果不取,那真是天于不取反受其咎。
蒯良改口道:“士元的分析的确合理,卑职也赞同。”
伊籍说道:“荆州四战之地,虽然目前守住了,但毕竟没有后退的战略纵深。卑职也赞同庞军师的分析,先夺取益州,再攻打曹操。”
贾诩捋着颌下的胡须,缓缓道:“主公,老夫也赞同庞军师的分析。但在此之前,老夫认为应该和汉中张鲁结盟。”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一阵议论。
刘修也是眉头有了一丝的抖动,这一事情,是他没有考虑到的。
结盟张鲁!
刘修心思转动,问道:“理由呢?”
贾诩说道:“主公攻打益州,犹如猛虎出山,别说是张鲁,就算是曹操也会有多震惊。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鲁心中肯定万分惊恐,担心主公收拾了刘璋后,就会把兵锋指向他。”
“所以,主公夺下益州之前,必须稳住张鲁。”
“否则张鲁直接攻打主公,或者是张鲁投向曹操,那就会给主公夺取益州增添无数的变数,使得局面愈发复杂。”
贾诩说道:“现在稳住张鲁,和张鲁结盟后,一方面可以坚定张鲁抵抗曹操的决心,另一方面则是同意和张鲁瓜分益州。”
“张鲁和刘璋本身就有矛盾,主公攻打刘璋,在主公允诺的情况下,张鲁就会全力的抵挡曹操,又会帮助主公攻打刘璋。”
贾诩嘴角噙着一抹笑容,道:“等主公灭掉了刘璋后,那么灭掉张鲁,那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吗?”
庞统抚掌道:“妙哉,妙哉!”
蒯良眼中也闪烁着精光,道:“这才是最大限度的节省我们的兵力。”
伊籍说道:“贾军师之谋,果然是老谋深算。”
众人听了之后,脸上的表情都是颇为惊喜。
一个个也认为这是最合适的计策,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荆州的兵力,能够最大限度的攻打益州,还能抵挡来自曹操的袭扰。
刘修点头道:“贾军师之言,的确是老成之谋。”
“攻打益州,先和张鲁结盟。”
“此战,便开始准备了。”
刘修的目光落在了蒯良和伊籍身上,道:“蒯良、伊籍听令。”
“卑职在!”
两人同时坐直身体,静听刘修开口。
刘修吩咐道:“着你们两人立即为大军准备粮草,同时,你们两人依旧坐镇后防。”
“诺!”
蒯良和伊籍应下,两人留下来坐镇都已经是惯例了。
“邓展听令!”
刘修再一次下令。
“卑职在!”
邓展站出来,抱拳行礼。
刘修吩咐道:“你调动锦衣卫的士兵,前往汉中郡拜会张鲁,向他阐述本官和他结盟的意愿。如果他愿意,本官亲自在汉中和南阳郡交界的地点会面。”
“诺!”
邓展得了命令,便答应了下来。
刘修目光又看向了贾诩,道:“贾军师,你马上调动人员,联系在成都的法正、张松等人,说明我们即将动兵的事情,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听令。”
“诺!”
贾诩也拱手应下。
刘修最后看向庞统,说道:“庞军师,你调动士兵,联系驻扎在武陵郡的第三军军师鲁肃,让他们准备出兵,兵近益州。”
“诺!”
庞公也是拱手应下。
刘修要动益州,就不可能是一支军队出兵。
赵云和鲁肃率领的第三军驻扎在武陵郡多年,本身就一直为谋划益州做准备。这么多年了,是该动一动的时候了。
不论是赵云,亦或是鲁肃,都是上上之才。
两人联合起来出兵,一文一武,刘修相信能够在极短的事件,就杀入益州境内。
第516章 汉中张鲁()
汉中郡,南郑县。
在大汉治下,对汉中的称呼是汉中郡,但张鲁割据汉中后,却该汉中为汉宁郡。
城内,府衙。
大厅中,张鲁召集了麾下文臣武将。
张鲁麾下,文臣有功曹阎圃、谋士杨松,以及武将杨柏、杨昂、杨任等人。
张鲁素来和善,御下也相对的宽松。他看向了麾下的文武官员,道:“本师君刚得到了消息,刘修派人来传信,想和本师君结盟,共同攻打益州刘璋。”
师君,是张鲁的自称。
张鲁是西汉张良的十世孙,更是张陵的孙子。
张鲁坐镇汉中后,就在汉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相较于其他的教派的严苛,张鲁的五斗米道相对宽松,只需要缴纳五斗米即可入道。
张鲁以宗教治理汉中,刑法不严苛,赋税不重,所以汉中相对来说,百姓安宁,无数的百姓都拥戴张鲁。
杨柏听了张鲁的话,立即道:“主公,在下认为结盟是好事。”
结盟后就要攻打刘璋,有了战事才有功劳。
故此,杨柏头一个同意。
杨昂、杨任等武将,也纷纷附合。
一个个武将都是赞同结盟,而且都打算和刘璋开战。
张鲁看向阎圃,问道:“阎功曹,你怎么看?”
阎圃说道:“可以结盟。一方面,主公仅仅是掌控汉中之地,的确是力量不足。如果能再夺取一部分疆土,主公的根基就更稳当了。另一方面,主公和刘修结盟,关键时候,也能让刘修出兵帮助抵御曹操,因为曹操也是刘修的敌人。”
张鲁微微颔首,点了点头。
杨松正色道:“主公,当初刘璋断情绝义,杀死了老夫人等众人。如此大仇,不能不报。今日刘修主动提出结盟,正式报仇雪恨的好机会啊。”
此话一出,张鲁骤然握紧了拳头。
当初刘璋在汉中,得到了刘璋的命令,可刘璋的命令在张鲁看来,完全是瞎指挥,根本是外行指挥内行,所以张鲁就没有执行刘璋的命令。
哪知道,刘璋竟是杀掉了张鲁的母亲、弟弟和家人。
一家人尽数死在刘璋手中,这一仇恨,刘璋至今都还没有忘记。
张鲁眼中充斥着血丝,沉声道:“好,本官就和刘修结盟。”
“来人!”
张鲁喊了一声,见一名士兵走了进来,便吩咐道:“请刘修的使节进来。”
士兵下去,不多时,就见一个青年走了进来。这名青年是锦衣卫中的一员校尉,他拱手向张鲁揖了一礼,道:“见过张太守!”
张鲁说道:“本官同意和刘荆州结盟,至于刘荆州所说的要会盟一事,在本官看来,也没有什么必要。”
忽然,杨松站了出来道:“主公,应当会盟。”
“嗯!”
张鲁眉头微皱,眼中有着一丝的不喜。
他正在说话,杨松就站出来打断,实在是胆大妄为。
杨松神色却是平静,缓缓道:“主公既然要和刘修会盟,还是见一见为好。毕竟,双方也应该洽谈一下该如何出兵,以及划分益州的疆土。否则,总不能谁打到哪里就占据哪里。这样做,实在是不妥当。”
张鲁想了想,也赞同杨松的提议。
略作思考,张鲁就道:“你回去告诉刘修,本官和他在房陵县和中卢县交界的区域会盟。”
“诺!”
锦衣校尉得令,转身离开了。
张鲁看向麾下的人,道:“张卫何在?”
“末将在!”
张卫一步站出来,抱拳行礼。张卫的年龄比张鲁小一点,他是张鲁的亲弟弟。当初也就张鲁和张卫在汉中才幸免于难,其余的家人都死在刘璋的刀下。
张鲁吩咐道:“你留守南郑县,本官带着阎圃、杨松和杨柏前往会盟。”
“诺!”
张卫应下,他是张鲁的弟弟。他在南郑,张鲁才能放心。张鲁吩咐人下去准备,第二天上午,张鲁就带着一营五百士兵离开了南郑县,往房陵县赶去。
荆州,襄阳。
锦衣校尉的消息传回后,刘修带上了庞统、贾诩、黄虎和邓展,就往中卢县行去。
中卢县距离襄阳,距离并不远。
不到一天时间,刘修一行人已经抵达了中卢县。
在县城休整了一晚上,刘修就带着一行人朝着中卢县和房陵县的边界行去。
刘修更早抵达,在刘修抵达的第三天,张鲁带着队伍到了。
交界处,双方见面。
刘修见到了张鲁,微微一笑,道:“耳闻不如见面,今日一见师君,当真是宽厚仁德之人。本官在荆州时,就听闻师君治理汉中,以五斗米道治理,可谓是政通人和,百姓安宁。今日和师君见面,师君定要好好的传授一下经验才是。”
张鲁听了后,脸上马上就涌现出荣光。
一抹欢喜,在心中滋生。
张鲁以五斗米道的方式治理汉中,是他的一大创新。同时,张鲁更是对没想到刘修竟然对他有所了解,实在是荣幸。
张鲁微笑道:“刘荆州少年英才,本师君才是钦佩之至。曹操如此凶残的人,都败在了刘荆州的手中,令人钦佩。如果刘荆州要了解五斗米道,本官自当倾囊相授。”
刘修说道:“如此真是在下的荣幸。”
说完之后,刘修摆手道:“师君,请坐!”
在交界的地点,早已经铺上了地毯和案桌等。
双方落座,刘修便开门见山的道:“这一次和师君会盟,第一是因为师君执掌汉中以来,政通人和,和师君这样的仁德君子结盟,不至于被人背后捅刀子。”
“想当初,刘璋眼巴巴的求着和我结盟,最后却翻脸不认人,直接发兵攻打荆州。”
“想想,都是心寒呐。”
刘修说道:“但是和师君会盟,我便放心了。”
“第二,本官和师君对刘璋都有恨,本官恨刘璋反复无常,翻脸不认人。师君也是如此,更和刘璋是国仇家恨。你我联手,是最合适的盟友。”
“第三,刘璋无德,窃据益州,闹得天怒人怨。如此之人,不配留在益州。”
刘修眼中闪烁着光芒,道:“本官和师君结盟,便是一举拿下益州,解救益州的百姓于水火,让百姓能过上安宁太平的日子。”
张鲁听了后,暗道刘修好会说。
明明是要夺取益州,竟是扒拉扒拉说了一大堆大道理。
不愧是能抵挡曹操的人。
张鲁也不绕圈子,也是开门见山的道:“本官自然是愿意和刘荆州结盟,共同讨伐刘璋的。只是关于出兵一事,又该如何出兵呢?你我双方各出兵多少,而益州又该如何划分呢?”
出兵攻打刘璋,自然是为了夺取利益。
所以,最根本的还是利益。
这一点,就必须实现划分清楚,避免事后起冲突。
刘修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师君真是高瞻远瞩,正所谓亲兄弟明算帐,我们事先决定好,避免后续出现争执,也是理所应当的。”
张鲁笑了笑,便挥手道:“来人,拿地图来。”
话音落下,就见士兵拿着一张地图上来了,然后铺在了刘修和张鲁的案桌之间。这一仗地图,不是小地图,仅是益州范围内的地图,竟然有两丈长宽,地图上的山川地貌也颇为详细。
刘修看到了地图,眉头一挑。
张鲁竟然有益州如此详细的地图,看来对益州也是早有绸缪。
否则,张鲁也不会提早准备。
不过张鲁越是有贪欲,越是要谋夺益州,刘修反而越高兴,因为只有这样,刘修才能对张鲁放心,而张鲁也会竭尽全力。
刘修指着地图,道:“师君既然准备了地图,肯定有了腹稿。师君便说说,打算怎么划分以后的益州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