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穆问道:“父亲,刘修找您去做什么?”
贾访也道:“莫非刘修刁难父亲了?”
贾玑也是脸上带着关切的神色,心中颇为紧张。贾诩的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这一次全都南下了,可谓是被刘修一锅端了。
贾诩说道:“主公请我前往,说了两件事。”
贾穆问道:“那两件事?”
贾诩道:“第一件事,是曹丞相已经公布了消息,是老夫勾结主公,才导致了曹仁的兵败。”
刷!
贾穆、贾访和贾玑闻言,都变了脸色。
贾穆气哼哼的道:“曹丞相怎么能这样呢?父亲之所以到了襄阳,也是迫于无奈的,都是曹仁逼迫造成的,怎么是父亲勾结刘修的。”
贾访也道:“曹丞相这么做,太不地道了。”
贾玑问道:“父亲,第二件事呢?”
贾诩回答道:“主公任命我为右军师,这是第二件事。”
此话一出,贾穆三兄弟又惊呼出生。
一家人南下后,在襄阳住下,贾穆三兄弟都已经为贾诩接下来会在刘修的麾下,担任什么职务而讨论了许久,都一致的认为,贾诩暂时恐怕难以接近刘修的中枢核心。
没想到,刘修竟然真的是放权,直接任命右军师。
贾穆哼了声,沉声道:“父亲,既然曹操仁,那就不能怪父亲不义。之前,父亲归顺刘修,是迫于我们被带来了。如今,曹操对父亲不仁,而刘修能够接纳父亲,那么,父亲替刘修效力便是,也没有什么顾忌的。”
“等日后刘修挥师北上,击败了曹操。父亲一定要当着曹操的面,亲口质问曹操一番,为什么这样对待父亲。”
贾穆说道:“正所谓贤臣择主而事,既然曹操不贤明,那么父亲替刘修效力,也是理所应当的。而且刘修虽然只是占据荆州,但能够击败曹操的大军,组建是有潜力北上的。父亲,您的心中就不要再犹豫了。”
贾诩哼了声,道:“为父还需要你来教导吗?”
贾访道:“父亲,我赞同大哥的说法,父亲现在是右军师,如果刘修继续扩大势力。父亲以后,必定可以位极人臣的。”
贾玑说道:“按照现在的情况,刘修对父亲应当是放心了。父亲,刘修能够直接任命您担任右军师,也是有胆量的人。您替他效力,也是可以的。”
贾诩笑道:“怎么,现在你们三个兔崽子,都来劝说老夫为刘修效力了?”
三人闻言,都是相视一笑。
贾诩道:“老夫一贯的观点,都是在其位,谋其政。既然现在替刘修效力,自然会全力以赴。你们放心,老夫知道该怎么做。”
三兄弟听了后,脸上都流露出了笑容。
贾诩想了想,道:“老夫现在初入主公麾下,也不好安排你们三人的事情。等站稳脚跟后,再为你们谋划一番。”
贾穆道:“父亲不必费心,儿子已经考虑好了。等明年,刘修开科取士的时候,儿子会参加,到时候,一样能够进入荆州官场。所以,不用父亲费心了。”
贾访说道:“我和大哥考虑的一样,也想要试一试。在刘修的麾下,开科取士的人才,才算是他的心腹。所以,儿子也走这一条路。”
贾玑说道:“儿子也自当如此。”
三个儿子的眼中,都有着强大的自信。
贾诩看到三人的表情后,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容,他捋着颌下的胡须,满意的说道:“你们三人能够有这样的志向,老夫非常满意。很好,老夫期待着,明年的开科取士,老夫膝下三子,都可以入围。”
贾穆轻笑道:“父亲太小看儿子了,不是入围,是要高中榜首。”
贾访和贾玑,也是斗志昂扬。
贾诩道:“你们三人倒是好志向,好,老夫就看一看,你们三人能否高中榜首。我贾氏一门,能否名震荆州。”
“必定!”
贾穆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贾访和贾玑两人,也是满怀着信心。
贾诩看着膝下儿子的状态,心中也是老怀大慰。从北方南下,贾诩虽然得到了刘修的重用,可是膝下的三个儿子,至今都还没有着落。见到三个儿子的状态非常好,他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此时,贾诩才算是真正的归心,真正的归顺刘修。
第423章 宣纸()
匠作坊,一张张篾席立在地上。
在蔑席上,有着一张洁白如玉的纸,随着纸的成形,周围的匠人脸上流露出狂喜神色。这些匠人,都是经验丰富,从外观一看,便能够大体看出纸张的好坏。
外观柔滑,摸起来,必定犹如绸缎一般。
“快让开,我取下来看看。”
一名匠人取下了蔑席上的白纸,仔细抚摸了一下,脸上竟是流露出陶醉的神态。这样的纸张,触手滑腻,仿佛是少女的肌肤一般。
“快,大家都来看看。”
匠人吩咐了一声,周围的工匠也纷纷上前。
一个个抚摸后,脸上神色都欣喜不已。
“成功了,没想到用麦杆、稻杆、竹子都可以成功,而且不论是质量,还是晒纸的速度,以及数量,都大大的提升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人工和成本,也大大的下降了下来。”
“是啊,原以为州牧大人只是心血来潮,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既然成功了,还愣着干什么,快,我们立即裁剪纸张,然后送给主母,让主母转交给州牧大人。”
“对,对,快行动。”
匠作坊中的匠人行动起来,快速的将晒干的纸张进行裁剪,然后整齐的放好。
一摞洁白如玉的纸,很快堆积了起来。
领头的匠人将纸送到了黄月英的手中,黄月英看到了成果后,也是无比的高兴。眼下的左伯纸,也相当的不错,但造价昂贵,所以家中有藏书的人,那都是非富即贵。
如今能够大批量的造纸,意味着刘修治下,必然会学风鼎盛。
黄月英让侍从抱着新制造出来的纸,来到刘修的书房中。
刘修问道:“月英,有什么事情吗?”
黄月英笑道:“夫君,你看这是什么?”她一招手,随行的侍从就把一摞洁白如玉的纸放在刘修的案桌上。
刘修看到后,哪里还不明白,惊喜道:“终于成功了吗?”
黄月英道:“成功了,夫君改进了的造纸术,已经成功了。我仔细询问了匠人,新的造纸术,可以大规模的造纸,而且取材便宜,制作方便,现在的成本已经大大的下降,可以批量制作纸张了。”
“好,这就好。”
刘修的眼神,闪烁着流光溢彩。
革新后的造纸术诞生,再加上鹿门书院的成功,这必定会掀起一阵狂潮。
这样一来,刘修更是能够有发展的机会。
刘修道:“月英,你辛苦了。”
黄月英柔声道:“不辛苦,这都是夫君安排的,我只是看着他们制作而已,而且我也不是经常都去,只是偶尔去看看。”
刘修握住黄月英的手,两人说了一会儿情-话后,黄月英道:“如今,新的白纸已经出来了,夫君肯定有大用,要议事了,妾身就不打扰了。”
“嗯!”
刘修起身送黄月英离开,然后就吩咐邓艾,请伊籍、蒯良、贾诩、庞统和庞德公来州牧府书房中议事。
半个时辰后,五人抵达了书房。
只是,贾诩坐在书房中,虽然他已经是和其余人见面了,但现在终究还是初来乍到,所以贾诩落座后,便静坐着。
刘修目光扫过几人,沉声道:“诸位,我荆州,又有一件大喜事了。”
“什么事?”
伊籍眼中疑惑,一脸不解之色。
蒯良问道:“主公,莫非是又打了胜仗吗?”
其余人看向刘修,眼中也流露出好奇的神色。
刘修拿出了五张纸,一一递给了蒯良、伊籍等人,然后道:“我所说的喜事,不是战事,而是这个,都仔细的看看。”
伊籍摩挲着洁白如玉的纸,道:“主公,这样的纸?是我们制造的吗?”
庞德公的鹿门书院正在修建中,需要大量的藏书,也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纸张,这样的纸张,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庞德公呼吸略微急促,道:“刘荆州,这纸张很好,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刘修说道:“这是匠作坊改进了造纸术后,制造出来的纸,可以大批量的制作,而且制作的成本也很低廉。”
庞德公、伊籍等人闻言,都发出惊呼声音。
伊籍称赞道:“荆州能够改良造纸术,能够大批量造纸,真是太好了。”
蒯良道:“这一纸张的出现,荆州文风必定灿然,天下士子,必定云集荆州。甚至,天下的商人也会闻风而动,争相购买贩卖。”
庞统道:“这一张纸,可以抵得上十万兵。”
庞德公听了庞统的话,呵斥道:“什么十万兵,在老夫的眼中,就算是百万士兵,也比不上这样的纸。”
庞统道:“是,您老言之有理。”
贾诩开口问道:“主公制作出了这样的纸,打算如何命名呢?又怎么安排呢?”
此话一出,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明白,这样的纸出现后,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而且作用极大。所以,必定是有着作用的。
刘修道:“纸张的名字,命名为宣纸,宣有广而告之的意思,正好合适。”
事实上,刘修所谓的解释,也是随意解释,只是为了和上一世的选址挂钩,而上一世,之所以称之为宣纸,那是因为所在的地点在宣州府。
现在,刘修直接引用了。
庞德公道:“宣纸,宣纸,这个名字不错。荆州的宣纸,必定闻名天下。”
蒯良道:“宣纸的出现,必定再一次加重主公的地位。”
贾诩看了刘修一眼,他也是聪明之辈,知道宣纸的出现,必定会引发大波动。这样的情况,必定是有利于刘修的。
事实上,刘修相比于曹操,存在太多的弱势。
然而,宣纸的出现,令贾诩心中多出了信心,或许刘修还真的可以能反攻曹操。
刘修轻咳两声,众人都安静了下来,然后刘修说道:“宣纸的消息,暂时我会控制,命令匠作坊的人不准外泄。你们五个人知道,也暂时不能泄漏消息。接下来,我会开始大批量的制作藏书,等鹿门书院开办的那一天,将会把宣纸转化为鹿门书院的藏书。”
庞德公一听,心中便激动了起来,呼吸都更加急促了。
有了宣纸制作藏书,庞德公更加有底气了。
伊籍说道:“主公,虽然宣纸现在是取之不尽,可以大批量的生产。但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制作藏书,必然需要无数的人进行抄誊,这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啊。”
刘修笑了笑,道:“机伯先生放心,这一点,我早已经有了准备。”
要大规模的印制书籍,光是人力誊抄,显然是相当困难的。
活字印刷术,便有了出现的必要。
刘修说得满满当当的,众人也都没有提出意义,也没有追问。商讨了宣纸的情况后,便各自散去,忙碌各自的事情。
刘修却是直接到了匠作坊,吩咐了不准外泄的命令,然后招来了匠作坊的负责人,吩咐制作活字,进行活字印刷。
匠作坊的负责人,仔细的听着,越是听闻,越是震惊。
听完后,已经是彻底心服口服,对刘修敬若天人。
刘修把事情安排了下去,就当起了甩手掌柜,然后回了书房。三天时间,匠作坊就制作出来了一批活字出来,然后找了一本书论语进行印制。
相比于手工誊抄,这样的速度,自然是更加的快捷,而且更加的工整。一个个匠作坊的匠人,看着最终印制出来的书籍,心中都油然而出的生出自豪感。
当刘修拿到了第一本样书后,便下令拿出州牧府的藏书进行印制。鹿门书院的完工已经快了,书籍的准备必须抓紧时间完成。
第424章 三万册藏书()
十二月十日,襄阳城。
城中心,学院大街。
这条街道,是鹿门书院外单独划出来的一条街道。
这一日,一辆辆马车缓缓朝鹿门书院行去。
经过不懈努力,鹿门书院已经于昨天落成,今天就要真正的祭拜天地,然后正式招募学子。鹿门书院的落成典礼,自然邀请了无数人来观礼。
以至于,学院大街人满为患。
持有请柬的人,都纷纷进入了学院内,然后在士兵的引领下,往祭祀的地点行去。
祭祀的地点,是学院内的一座文庙。
庙宇中,树立的并非孔子一人,而是老子、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等诸子百家的代表,都位列其中。
在文庙外,竖立着一尊大鼎。
大鼎上,香雾缭绕,使得文庙多了一丝的神圣气息。
荆州各大家族的家主,以及荆州的显贵要员,都已经按照各自的座次站在院子中。
刘修坐在第一排中心位置,静静等待。
“吉时到!”
上午巳时,忽然间,文庙外,想起了一名老者洪亮的声音。
这名老者赫然是司马徽,他是今日祭拜天地的司仪。
随着司马徽一声呐喊,就见庞德公头戴进贤冠,一身黑色长袍,面色严肃站起身。他走到大鼎的正前方,昂首站立,眼神中透着期待和兴奋。
“祭天!”
司马徽的声音,在文庙中回荡。
他的声音刻意做出洪亮浑厚之态,令人听到后,产生一种浩荡宏大的感觉。
只见侍从抬着准备好的祭品,摆放在大鼎前方。
庞德公端起酒樽遥敬苍天,然后翻手将酒樽中的酒水倒在地上,又恭敬的躬身三鞠躬,然后才又重新站起身。
“拜地!”
司马徽早已熟悉了流程,再次高声呐喊。
庞德公转过身,背对着大鼎,跪地叩头,然后才站起身,转身又正对着大鼎。
“敬先贤!”
司马徽身为司仪,面色肃穆,但此刻喊出了这番话,眼中都流露出一丝兴奋。鹿门书院的建立,那绝对是天下士子的福音。
庞德公从侍从手中接过足足有三尺长,已经点燃的香,一丝不苟的行了礼,然后将手中的三支大香插在了大鼎当中,然后又退回自己的位置。
“礼成!”
司马徽高贺一声,脸上流露出了笑容。
庞德公转身看向来观礼的人,朗声道:“诸公,老夫已经在书院会客厅设宴,请随老夫来。”
众人分开一条路,庞德公先行一步,往会客厅行去。刘修、蒯良、伊籍等重要官员紧随其后,其余各大家族的家主,也一一跟在后面前往。
会客厅,是鹿门书院专门会客的地方。
这一处大厅,是刘修专门设计的,地势宽阔,轻松可以容纳百余人。
宾主落座,庞德公高坐在上方。
刘修坐在左侧首位,其余的人依次落座。
庞德公道:“诸公,鹿门书院建成,今日多谢诸公前来观礼,老夫在此,代替鹿门书院,向诸公道谢了。”
商誉道:“庞公客气了,鹿门书院的建立,对我荆州来说,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这可是造福天下士子的事情,而庞公费尽心力,应当是庞公辛苦了。”
马奇正色道:“庞公为鹿门书院,为天下士子之心,令我等佩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