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破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破三国-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回黄县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44章 太史慈认主() 
苏辰为部下庆功,太史慈也在邀请之列,至于武安国,则没有接到请帖,于是一气之下带着大军回黄县去了。

    太史慈得知后,心中十分愤怒,不管怎么说他都是都尉,是武安国名义上的上官,武安国竟然如此不给他这个上官面子,这都尉一职岂不是形同虚设?

    这却是怨不得他,太史慈本就出生贫寒,年少时拜了东海异人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出师之后,没过几年就在东莱闯下了诺大的名声,隐隐有青州第一猛将之称。

    武安国起初不忿,找上门去比武,未曾想败在了他手上,太史慈名声更上层楼,按理说他应该世家大族的座上宾,可青州最大的世家便是孔家,因为武安国的缘故,孔融并不怎么待见太史慈,所以他纵然名声在外,却也不得赏识。

    听到太史慈竟然拜师东海一名异人,苏辰不禁感叹,天下奇人异士何其多也,那四百年前的一场巨变,不知造就了多少散修,这些散修逍遥世外,所以不为人知,有的已经变成了一抔黄土,而有的则留下了衣钵传承。

    无疑,那东海异人能看上太史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资质非凡,试问原本就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武将,其资质说一声逆天也不为过,要知道当时的大汉几千万人,最终名传后世者不过寥寥数人,由此可见,但凡能雁过留名之人,都不是一般人。

    “子义,本侯从平原到东莱,这一路上可没少听人提起你的威名,谁都知道东来有个太史子义,事母至孝,武艺不凡,乃是天下少有的青年俊杰,本侯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子义弱冠之年就能杀得纵横青州的管亥狼狈逃窜,有古之名将之风,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听到苏辰的话,太史慈谦虚地答道:“当不得侯爷如此夸赞,慈这点微末伎俩放在东莱,或许还能一看,今日来到侯爷的军营,见识了诸位将军的武艺,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想起以前自己还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今日方知不过是坐井观天而已。”

    太史慈这话乃是肺腑之言,他不过是刚刚突破真武境的修为,换言之也就和高顺的修为差不多,进入苏辰军营之后,看到鞠义,徐晃,张飞,张郃等人清一色的一流中期武将,还有一大堆练气境的强者,这让他如何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哈哈哈哈,子义莫要过谦,须知你如今不过弱冠之年,普天之下,能在不到双十年华就突破真武境的武者,简直是屈指可数,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说道这里,苏辰真是对他羡慕不已,想他拥有高深的武学,高级的丹药,如今却依旧不过是气海境的修为,一个二流中期武将,这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和太史慈这一比起来,实在是让他汗颜。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对太史慈那个异人师父十分好奇,究竟是何等样的人物才能培养出这等俊杰,按照他的猜想,此人至少也是神武境的强者,否则不足以让太史慈如此年级就能突破一流境界。

    想到他如今在东莱不受重用,苏辰趁机邀请道:“子义,如今黄巾叛乱,天下不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本侯不日便要北上巨鹿,协助左中郎将董仲颖将军对付张角,那张角拥兵数百万,实力雄厚,数十倍于官军,本侯虽然不惧,可也着实头疼,不知子义可否助本侯一臂之力?”

    “这”坦白说,他没有拒绝的理由,不说苏辰能给他更高的发挥平台,就说对方身居高位,仍然对他一个小小都尉礼敬有加,求贤若渴之心,礼贤下士之态,放眼古今,也不过如此。

    但是他却是有苦衷,若非如此,又岂会蜗居在小小的东莱郡?他一身武艺,也渴望卖给一个识货的人,以前他觉得孔融是个识货的人,没想到孔融名声虽大,却也是个耳根子浅的人,所以才让他报国无门。

    “不瞒侯爷,侯爷待慈之心,慈铭感五内,只是家有老母卧床,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慈实在是无法答应侯爷的请求,只能忍心拒绝。”说出这句话,太史慈感觉浑身都不得劲,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离他而起了。

    苏辰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听到对方有苦衷,还是因为家里老母卧床,当即问道:“不知伯母患的是什么病?子义有所不知,本侯治下有个清凉寺的药师,此人能生白骨,活死人,救人无数,或许本侯能为伯母尽一份心意。”

    “当真有这样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太史慈欣喜若狂,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本侯何必欺骗子义,此人公明,先登二人都知道,不信你可以问问他们?”

    尽管知道对方不会骗他,但是太史慈还是下意识地把目光瞥向了二人,徐晃鞠义双双点头,苏辰也没有对太史慈的举动有任何不满,换了他自己也会同样如此。

    “若真是有这样的人,家母就有救了。”说罢太史慈便将母亲的痼疾一一道来。

    苏辰还道是什么疑难杂症,没成想就是后世的风湿病,想来太史慈的老母长期生活在海边,受了湿气,所以才会如此。

    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说道:“子义,如果本侯没猜错,伯母应该是经年累月积劳成疾,由于东莱郡临海,湿气甚重,伯母本来身子弱,被湿毒侵入骨髓,所以才会得了这风湿病,若要根治,非一日之功,还需平时做好保养,而且最好选择一干燥的地方居住,如此对伯母得身体会有好处。”

    被苏辰这么一提醒,太史慈也恍然大悟,只是他本就家境贫寒,这些年靠着打猎为生,勉强给母亲治病,哪里有什么余钱,要说干燥的地方,非往北不可,想到这里,太史慈忽然看了苏辰一眼,心说莫非对方是故意这么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去北方?

    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方乃是朝廷付以重任的中郎将,岂会在这种小事上欺骗他,实在是不合情理,所以赶紧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抛掉。

    可要北去,他人生地不熟的,去哪里呢?何况,要治好母亲的病,非得名医不可,若那个叫药师的僧人真有这等本事,只怕舍了自己这一身本事,也要把母亲的病治好。

    看到太史慈沉默不语,苏辰以为他是在怀疑自己的话,又说道:“子义,你若不信,不妨带着伯母去归化城走一遭,正好本侯要命人押送黄巾俘虏回上谷郡宁城,你若是有意,且骑快马回去把伯母接来,而后再将伯母送往归化城,至于方才邀请之言,子义不用放在心上,本侯虽然爱才,也不会强人所难,只是本侯今日放下一句话,无论何时,本侯这里的大门随时都对子义敞开。”

    “侯爷,我”听到这一番话,太史慈眼中含泪,从小到大,还没人如此对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事到如今,他还有什么话说,当即单膝跪地,拜道:“太史慈拜见主公。”

    “什么?子义,你方才叫我什么?”苏辰似乎有些不敢置信,没想到太史慈竟然

    “太史慈拜见主公,主公待慈如此,慈若不知感恩图报,那也就枉为男儿了。”太史慈语带悲戚地说道。

    “哈哈哈哈,好,好,好!”苏辰也顾不得失态,赶紧上前将他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子义,不瞒你说,本侯从小就没了母亲,乃是父亲一手带大,从今以后,伯母便是苏辰的母亲,你便是本侯的兄弟,今后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主公,我”这时候,太史慈已经泪流满面了,在座的众将也都被太史慈的忠孝之情感动不已。

    “好兄弟,什么都不必说了,咱们一起去接母亲。”

    苏辰说道做到,当晚就亲自骑乘快马,带着祝公道以及随行的虎卫和太史慈前往黄县,当然典韦肯定也跟在身边,只不过他就像是影子一般的存在,苏辰在哪里,他就在那里,只要没有危险,一般人是发现不了他的。

    快马三日便赶到了黄县,他没有去拜访东莱太守又或者孔融,接了太史慈的老母之后,一行人又用了十日才赶回挺县。

    黄巾俘虏肯定不能就这么干养着,苏辰走之前就让华歆派人押送俘虏,送回归化城,等他回到挺县的时候,正好这些俘虏也该上路了,为了慎重起见,他让张郃亲自出马,务必要把太史慈的老母安全送到归化城安置。

    有重兵护卫,太史慈也没什么担忧了,值得一说的是太史慈老母听闻苏辰亲自前来接他,老泪横流,尤其是他一进屋就跪在地上叫了一声娘,可把老母的心都融化了,为此临别之际,老母亲口嘱咐太史慈,今后一定要忠于苏辰,把他当成亲大哥一般守护。

    太史慈自然听从母亲的话,当着母亲的面跪下磕了三个响头,保证今后一心一意侍奉苏辰,绝不会有二心,老母这才放心上路。

    太史慈到来后,苏辰总算是给他的狼骑暂时找到一个合适的骑兵将领,把两千狼骑的指挥权交给了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45章 张飞练兵() 
张飞自从效忠苏辰之后,率领五百家丁从涿郡跟随他开始,这一路上,每逢战事,身先士卒,屡立战功,虽然小错不断,但大错未犯,所以苏辰最终决定,让他从青州黄巾俘虏中选出五万人,归他统领,号称青州兵。

    不仅如此,黄巾降将周仓,司马俱,唐周,管承四人以及此战中投降的黄巾将领都编入他麾下,协助他掌管五万青州兵。

    黄巾降卒数十万,能被选出来加入官军的,都是身上没有什么大恶,双手并未沾满血腥之人,这等人,早就被苏辰发去矿场挖矿了。

    不过,尽管如此,但这些人毕竟曾经是贼寇,身上沾满了诸多坏习性,尤其是不服管教,有组织无纪律,非常难以驯服。

    把这这一支青州兵交给张飞,也算是苏辰的一个考验,若是张飞能够将这一支青州兵练成,那说明他这些日子读的兵书没有白读,今后便能独挑大梁,若是不能,那他也就是个冲锋陷阵的猛将了。

    张飞得到命令后,没有急于去军营见这几万满身坏习惯的青州兵,而是找到了华歆,请求道:“军师,俺老张可是来找你救命来了。”

    见到张飞不请自入,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华歆并没生气,打趣地问道:“哦?你张翼德还要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救命?那还真是稀奇,什么事儿,说来听听?”

    张飞不知道华歆是明知故问,听到这话,当即大倒苦水,说道:“军师有所不知啊,主公让俺去训练那五万青州兵,为期一月,还说要是训不出个样子来,今后俺就别想再喝酒了。”

    “军师又不是不知道,那群青州兵是什么人?说好听点是兵,说不好听点,就是一群流寇,要在一个月内把一群流寇训练成精兵,俺老张实在是力有未逮啊,主公别的都好,就是限制俺饮酒这点,真是要了俺老张的命了,这不,俺只能来求军师救命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华歆听了笑笑,说道:“你张翼德熟读兵法,要训练一支青州兵想来不是什么难事儿吧?我可是听说当初鞠将军有意把你现今的差事接过来,结果被你截胡了,怎么着?你现在还没把握了?”

    听到这话,张飞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嘿嘿,那什么,军师,你也知道的,那鞠蛮子跟俺老张不对付,每次打仗都要跟俺抢攻,这一次好不容易捞到了练兵的差事,俺老张怎么会拱手送人呢,那什么,军师,您老就帮帮忙吧,给俺出个主意,大不了,俺把私藏的一坛五原仙酿送给军师如何?”

    “一言为定!”华歆毫不客气地手下,而后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张飞一看,却是“军纪,荣誉,希望”六个字。

    “这”拆开来看每一个字他都认得,可合在一起,却是有些弄不明白了,于是问道:“军师,你说的军纪俺老张大概知道点,一支军队,要想有战斗力,必须做到进退有序,而这军纪首当其冲,可是后面这四个字,荣誉和希望该怎么理解?”

    事实上,这六个字可不是华歆原创的,而是苏辰告诉他的,为的就是让他传授给张飞。

    “你附耳过来。”华歆对着张飞耳语一阵,听得张飞频频点头,最后恍然大悟般笑道:“俺知道了,军师,多谢您了,稍后俺就命人把一坛仙酿送过来。”

    “那老夫就承情了,不送!”

    “军师留步!”

    出了华歆的军帐,张飞又给了亲兵一个清单,让他们去采办一些物资,当晚,他通宵达旦地在帐中写写画画,军帐里的烛火一夜都没有熄灭,看得巡逻的士兵都啧啧称奇。

    第二日,顶着两只熊猫眼,张飞来到了军营,刚刚走进,就听到这里一阵喧哗,什么声音都有,待进去一看,竟然有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赌钱,一个个衣服松松垮垮,不成体统。

    “哼!”冷哼一声,张飞并没有惊动任何人,绕着军营巡视了一圈,而后招来周仓四人命令道:“击鼓点兵!”

    “诺!”张飞的命令就是军令,不一会儿,营中就响起了鼓声,可是三通鼓后,仍然没多少人前来点卯,这把张飞本来一张雷公脸都气成了包公脸。

    “继续击鼓!”

    鼓声大作,终于,黄巾士兵们也觉察到了部队,赶紧收拾衣甲,随便套在身上,慢悠悠地开始聚集在校场上。

    五万人自然不可能全部住在一个大营,否则要是发生啸营,那才真是麻烦了,张飞今日视察的这个营帐只有一万人,类似的营帐还有四个,专门关押这些筛选出来的黄巾降卒,至于其它的,都陆续往北送走了。

    看到终于来得差不多了,张飞这才说道:“鼓声完毕后,依旧未来点卯之人,全部杖责三十,逐出军营。”

    张飞嗓门本来就很大,加上他现在盛怒之下,每说一个字都恍若九霄惊雷,校场上所有人都听到了他的话,一瞬间原本喧哗的校场变得落针可闻。

    果然,就在张飞话音刚落,依旧有一堆人姗姗来迟,张飞二话没说,直接命令亲卫抓人。

    那一堆人大约有两三百人,被张飞的亲卫抓到台下,脱下了衣裳,直接用长枪杆杖责。

    啪,啪,啪,啪啪啪啪!!!!

    “嘶!!!!”

    看到面前这几百只被杀的鸡,再看看场下终于不再喧哗的军队,张飞大手一挥,将这些人像赶苍蝇一般,逐出了军营,至于他们的后路,除了死,似乎别无生路,只是死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这些被打成重伤的士兵被扔到军营之外,自生自灭,军营之中也会给他们一些吃食,每日那些训练的士兵看到这幅惨象,想必心中会暗自庆幸吧。

    惩治了一群鸡,张飞这才说道:“告诉我,你们是什么?”

    没等下面人回答,张飞自己答道:“垃圾,不错,你们就是一群垃圾,一群没人要的垃圾,一群毫无军纪的垃圾!告诉我,你们是垃圾吗?”

    张飞一连反问了三次,终于有人受不住了,哭着答道:“将军,我们不是垃圾,不是垃圾。”

    “不是?瞧瞧你们的样子,你们不是垃圾是什么?啊?告诉我,你们是什么?你们是兵吗?是老子的兵吗?你们这群垃圾,不配!”

    垃圾!

    一群垃圾!

    你们不配当老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