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掉链子。
沃尔德、李奇微、克拉克他们在一旁看得兴致勃勃,还不时地小声交流几句。一旁的约翰却有些心不在焉,心思早就飞出了训练场。
昨天晚上,他前后接到了好几个电话,分别来自艾森豪威尔、杰罗、威廉…李以及陆军航空队斯帕茨将军。
虽然这些人打电话来的初衷各有相同,但都是为了告诉约翰一个“内幕消息”,他很可能又要被调回华盛顿了。
作为约翰的老上司,杰罗对马歇尔打算把约翰调回华盛顿主管后勤运输这件事明显是乐观其成的。在杰罗看来,约翰这后勤专家在下面“镀金”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借机“杀”回华盛顿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威廉…李则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有些忧心忡忡。“空中步兵”计划他搞了好几年了,能在短短半年内从步兵局下面根本不受重视的一个小试验项目,变成备受华盛顿高层重视的大卡司,除了欧洲战势的发展,约翰这个颇有能量的幕后推手功不可没。
这半年多来,约翰一直在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空降部队在高层张目,威廉…李则为约翰大开绿灯,帮助其在空降部队逐步建立和扩大影响力。两人在“合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默契。
如今,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约翰如果这时候突然被调走,威廉…李担心这势必会影响到接下来组建空降师的工作产。
至于刚刚上任的陆军航空队装备处处长的斯帕茨,他则单纯是想祝贺一下约翰,与他这个当初在伦敦有过一些交情的飞机制造大亨加深一下感情。
唯有艾森豪威尔,对约翰的心思最为了解,和约翰的交流也更加深入、透彻。
当你面临重大选择时,能有一个朋友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帮你冷静分析局势,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这此次,在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一番电话长谈后,约翰的内心反而更加纠结了。
艾森豪威尔在电话里直言不讳地告诉约翰:他能够理解约翰想要成为一名杰出指挥官的决定,也对其的学习能力和成长速度抱有信心。但是,在没有经历过实战检验之前,约翰表现出来的也仅仅是潜力而已。从整个陆军的大局来看,约翰重回后勤系统才最有利的选择。
约翰心里也很清楚,空降兵这一新兵种在实战中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陆军高层现在心里都没有底。82师就算被改编成空降师,很长一段时间里也都带有试验性质,在陆军高层眼中属于一招无关大局的闲棋。
而现在后勤补给系统,尤其是运输系统的混乱才是马歇尔他们的心头大患。解决不好,势必会对陆军的整体作战能力造成巨大的影响。
别说约翰目前只有一个“稍具潜力”的新星,就是声名鹊起的一代战将,陆军高层也会毫不犹豫的做出选择。毕竟,一个师级部队作战能力再卓越也远远比不上陆军整体能力的任何一个微小提升。
可是,让约翰重回后勤系统,他又如何甘心呢?这一年多来的努力白费了不说,关键是他心里的那个“名将梦”很可能就此成为泡影。
虽然约翰嘴上从来没承认过,但自从穿上了这身军装,他心底就滋生了成为一代名将,在二战中留名青史的想法。别说他前世多少还算是一个“伪军迷”了,就算是普通人来到了波澜壮阔的二战时期,怎么可能不想利用“先知先觉”的优势大显身手一番呢。
重回后勤系统工作,很可能整个二战时期他都要坐在办公室里,和战场彻底无缘了。就算这更能发挥他的能力,甚至他的个人事业也可能因此更上一层楼,但约翰还是不甘心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后世提到二战,艾森豪威尔、布莱德利、巴顿、蒙哥马利、朱可夫这些名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就算是莱因哈特、古德里安、山本五十六这些战败国的“败军之将”后人也耳熟能详。反过来,又有哪个后勤军官的名字能被后人记住呢。
就算萨默维尔上将这个美军后勤系统的老大,后世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功绩。更讽刺的是,人们提到他,更多的只是因为他主持修建了五角大楼而已。
可是,约翰就算再不甘心,他的这点“小心思”也不足以向外人道,他要想要继续留在作战部队,还必须拿出有足够说服力的理由来说服陆军高层,至少要说服史汀生叔叔才行。
这可愁怀了约翰。要知道,史汀生对约翰去空降部队、甚至去一线作战部队一直都是不太支持的。只不过现在美国还没有参战,他才放任约翰自己“瞎折腾”。马歇尔要是正式提出要将约翰调回华盛顿,约翰估计史汀生十有八九会顺水推舟,笑纳对方的“好意”。
幸好当时,马歇尔在会上没有直接表态。也许他还需要私下和其他大佬进行沟通吧,毕竟调动一个将军,尤其是他这种有深厚背景的将军的职务也,并不是一件小事。这同时也给了约翰一丝希望,让他觉得此事还有操作的余地。
不过很快,约翰就意识到自己想多了。在陆军高层眼中,他个人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马歇尔之所以在会上欲言又止,是因为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他约翰只不过是这个棋局中一枚小小的棋子而已。
第一百九十章 结束和新的开始()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我赢了!”在众人的读秒声中,二等兵穆克率先干完了满满一大杯啤酒,用嘴叼起了放在杯底的士兵铭牌,得意地向手下败将,一个A连的二等兵炫耀着。
“穆克!穆克!穆克!”一旁已经微醺的B连大兵们都兴奋地大声欢呼着!
“好样的,穆克!三连胜了,再赢两局明天去城里的花销就全有了。”杰夫一边麻利地替穆克清点着赢来的赌注,一边嚷嚷道,“接下来,还有谁想挑战?”
“立正!”突然间,营区军人服务社的这间小酒吧里传来了一声口令。刚才还热闹非凡的小酒吧顿时就安静了下来。紧接着,随着一阵桌椅碰撞的声音,所有人都已经原地立正站好。
顷刻之间,整个酒吧里就变得鸦雀无声,只剩下几枚25美分的硬币掉落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几枚硬币是杰夫在慌乱中掉落的,但是这会儿没有人会去看它一眼,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直视着自己的正前方,即便那里什么也没有。
这段时间的魔鬼训练,已经让这帮82师的新兵们对自己的军人身份有了足够“深刻”的认识。别说是在酒吧,就算是在澡堂脱光了,听到口令也会立刻照做不误。
“晚上好,诸位,请稍息。”走进酒吧的赫然正是师长李奇微少将。
经过一周多的考核,82师终于顺利通过了验收,成为了陆军所有重建师中第一个完成全部训练科目的师。
今天下午,参谋部考核组走后,各团就接到了师部的通知:从明天起放假三天,可以以营为单位轮流离开克莱博军营,去亚历山大市里休假。
不过,终于从魔鬼训练中熬出了头的新兵们可根本等不到明天早上。现在,整个军营里就像是过节一样热闹,大家都在肆意庆祝自己“活着走出了地狱”。
“很好!”李奇微显然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在他看来,只有时刻牢记保持军人应有的姿态,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令行禁止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在关心考核的最终结果。我可以和明确地告诉大家,我们全美师已经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了这次验收考核。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诸位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从一个平民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这让我很为你们高兴。”
“万岁!”这还是李奇微首次向基层官兵公布考核的最终结果,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李奇微微笑着从副官手中接过了一杯酒,“今天,你们有足够的理由去庆祝!去享受你们的假期,这是你们应得的。”
“但是有一点,你们要记住。这次考核只是你们军旅生涯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全美师,将是美国、甚至是全世界陆军中最优秀的师,而你们也将是全美国、全世界最优秀的陆军士兵。”李奇微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有些事情希望你们能做到,不仅是在训练中、休假时也一样要做到……”
其实李奇微接下来的嘱咐也没什么新鲜的,无非是注意军人仪表、遵守军纪、外出不要犯法、按时返回营地之类的。
去年圣诞节休假的时候,师里就出过乱子,一帮醉鬼给师宪兵队找了不少麻烦。不先给他们打好预防针,天知道这帮压抑了好几个月的大小伙子会惹出多少事。
不过,看到刚才士兵们的表现,李奇微还是比较放心的。能在已经喝得醉醺醺的情况下立刻服从口令站好,说明这帮新兵一年的训练还是有效果的。
所以,李奇微在叮嘱了几句后也就没有再过多强调,而是在敬了大家一杯酒后,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
“我想你们中的很多人都多少听说过一些。陆军将正式组建一个新的兵种——空降兵。而我们全美师就第一支空降部队的候选之一。”李奇微信心满满地说道:“就在下个月,我们将和其他集团军的三个师一道,去竞争唯一的改编名额。”
“将军,到底什么是空降兵?”有胆大的忍不住开口问道。
“空降兵是通过空中运输投放到敌人战线后方作战的部队。是陆军的菁华、最精锐的部队、每一个成员都是陆军当之无愧的精英、王牌!”
“如果全美师能成为陆军第一个空降师,那在场的诸位都将是这个新的王牌兵种的开创者。”李奇微继续“蛊惑”道:“所以,我希望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大家不要放松。我们这次的对手都不简单,包括红魔师这样的老牌劲旅。但是我们有信心战胜他们。事成之后,感恩节假期,全师所有服役满一年的士兵都将获得10天的探亲假。”
“万岁!”“干掉红魔师!”没有什么是比探亲假更能激发战士斗志的了。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子在经过三个月的新兵集训和一整年的漫长服役后,谁不想念自己的家乡的亲人、恋人和美食。
“所以,小伙子们,好好干吧。”李奇微又端起了一杯酒,“祝愿一个月后,你们能够以空降兵的身份回家与家人团聚。干杯!”
“干杯!”大家都端起自己的酒杯,兴奋地一饮而尽。
“对了,还有一个好消息。”李奇微擦了擦嘴角的啤酒沫,“之前范德比尔特副师长向大家承诺的,邀请明星劳军慰问团的事已经有进展了。范德比尔特副师长明天就启程去华盛顿商洽此事。我可以先透露一点给大家,这次会有不只一位好莱坞女明星来我们师,和大家一起过万圣节。”
“82师万岁!”“李奇微将军万岁!”“范德比尔特将军万岁!”这下,酒吧里的气氛更热烈了,大家激动地把巴掌都拍红了。
当初为了消除基层官兵对加大训练量的抵触情绪,约翰给大家许诺了不少好处。邀请女明星来劳军慰问也是其中之一。平日里,大家私底下都在猜测会有哪位女明星回来。现在听说期盼已久的事终于要变成现实了,这帮小伙子们怎么能不兴奋。
而此时此刻,约翰位于亚历山大的家里,阿黛尔正在为他准备行装。明天一大早,约翰就要赶往华盛顿。
当然了,他并不是像李奇微所说,是去商洽劳军慰问团事宜的。这种小事,约翰打几个电话就搞定了,完全没有必要亲自跑一趟。
他这次回华盛顿,是因为接到了史汀生叔叔的一个电话。电话里,史汀生让他立刻回华盛顿一趟,并且透露给了他一个重大消息:陆军将要重建运输局,并将运输部队和职能部门独立出来,组建继军需兵、工程兵之后,后勤司令部下辖的第三大兵种——运输兵。
第一章 陆军运输局局长()
冬日的早晨,华盛顿宪法大街,军需大楼五层把角,一间门上挂着陆军运输局局长铭牌的办公里,约翰正心不在焉地喝着咖啡。
在正对着办公室大门的一张写字台后面,副官米勒上尉正埋头整理着今天早上需要约翰签阅的各种文件。
一转眼,约翰已经调回华盛顿一个多月了。说起来,史汀生和马歇尔还真是雷厉风行。从跟约翰谈完话,到他接到调令,奉命组建陆军运输局只不过用了短短的三天时间。
现在,约翰已经不再是第82师的范德比尔特副师长,而是陆军运输局范德比尔特局长了。虽然此刻他的军衔仍然是准将,但是一个普通步兵师的副师长和一个陆军二级职能部门(运输局隶属于军需部)一把手的分量孰轻孰重,是显然意见的事。至少在大部分人眼中,约翰现在也算是一号人物,在军内的地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更何况,参谋部里很多明眼人都早已看出来了,陆军运输兵司令部少将司令这个位置已经非约翰莫属了。只等他完成对陆军运输部队和职能部门的整合工作,肩膀上再添一对星星不过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不过在外人眼中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了的约翰,此刻心里并不轻松。计划了一年多,一心想成为空降部队开朝元老的他,猛地被安排去组建另外一个新兵种——运输兵,搁谁心里都要适应一段时间。
更何况,运输兵和空降兵这种可以说是完全新生的兵种不同。自打独立战争时期起,军事运输就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职能一直存在于美国陆军当中。
虽然一直没有成为独立的兵种,但该有的功能一样没少。公路、铁路、内河、港口、装卸、配送、仓储……各种相关职能机构多如牛毛。
更加糟糕的是,这些部门、机构、部队又长时间隶属于军需兵、工程兵部队,各种利益纠葛缠绕在一起,短时间里很难分割干净。上任一个多月来,约翰都快被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弄疯了。
最后还是多亏有史汀生叔叔指点,约翰才勉强搞清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搞了半天,约翰并不是陆军首任运输局局长。早在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陆军就意识到了由军需部队负责管理轮式车辆、码头装卸人员和陆军的深海船队,由工程兵部队负责铁路和港口运输船的简单分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规模日益庞大而又复杂的运输需求。
于是,当时的陆军部部长就下令要筹建陆军运输局,并任命弗兰克…T…海因斯(Frank…T…Hines)准将为首任运输局局长。
这个海因斯准将为此忙前忙后,努力了一年多。终于,1920年6月4日通过的《美国国防法案》正式将铁路之外的所有军事运输归入陆军运输局管理,陆军运输局从此成为了总军需部下属的一个独立的局。
谁料,海因斯还没高兴几天呢,国会里的孤立主义势力就抬头了。《美国国防法案》生效几个月后,国会就又通过了缩减军队规模的决议。刚组建的运输局又被精简成为了军需兵总司令部办公厅下辖的运输处,成了一个纯粹管理交通和运输计划的职能部门。海因斯好容易划拉到手的那点实权,又都被军需兵和工程兵瓜分走了。
作为新任的陆军运输局局长,将来运输兵的当家人,约翰当然不原因把应该属于自己的权力交给别人。只不过在到底哪些权力应该属于运输兵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