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全球速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37全球速递-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德沃夏克还要继续哀求,他干脆把锅甩给了雷利:“我一会儿跟雷利打声招呼的,让德拉科防务技术公司那边派两个人去你朋友那看看总行了吧。”

    “行,太行了!谢谢你,BOSS!”德沃夏克开心地一把抱住了约翰。他其实压根就没指望约翰真帮他把专利推销出去。只要德拉科防务技术公司的人能出面,证明他德沃夏克不是个光说不练的骗子就行。

    拥抱过后,德沃夏克就主动提出了告辞。

    “你不留下来吃完饭了?阿黛尔都安排了。”约翰笑着再次“挽留”道。

    德沃夏克也笑了:“下次吧。我现在出发还能赶上到巴吞鲁日吃晚饭。”

    “那你路上小心点。”约翰拍了拍这个老伙计的胳膊。

    “好的。我就不上去了,替我跟阿黛尔夫人说声抱歉。艾拉小公主,再见!”说完,德沃夏克又对小艾拉行了一个夸张的“脱帽礼”,转身走出了花园。

第七十九章 阿黛尔从政?() 
送走了德沃夏克这个讨厌鬼,约翰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陪妻子散步、给儿子洗澡、给女儿讲睡前故事,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如今却给约翰带来了莫大的幸福感。

    虽然只有短暂的半天时间,但约翰的精神却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尤其是晚上,与阿黛尔共赴巫山云雨,尽享春风一度的快感后,约翰更是感觉通体舒畅。第二天早上,与阿黛尔吻别后,约翰几乎是哼着歌出门“上班”的。

    接下来的日子,约翰虽然没法像在作战计划处时那样,每天都回家。但只要有机会,他还是会尽可能抽时间多陪陪家人。这么做看似折腾了一点,但却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动力,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就连李奇微都开玩笑说,看到他现在的工作劲头,自己都动心是不是把家人也接过来了。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从阿黛尔他们搬过来后,约翰就一直好事不断。先是在5月初,陆军参谋部正式颁布的新版部队建制标准。师一级不再设置副参谋长职务,约翰顺理成章地转正,成为了82师参谋长。

    然后,后勤改革二期项目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史蒂夫少校率队奋战一个月,搭配出的多项后勤补给“套餐”一经推出就大受基层后勤军官的欢迎。至此,约翰对82师后勤系统的改造也宣告初步完成,下一步就该是不断积累经验,针对未来战场的情况进行调整改进了。

    尽管这套新的后勤补给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但其初步显现出来的优势已经引起了陆军高层的关注。沃尔德军长几次亲临82师考察,并听取了约翰和史蒂夫的报告。极力推动陆军标准化建设的麦克奈尔也对这套改革方案颇为关注。据说,他已经建议马歇尔参谋长在第三、第四集团军中进行推广,并将其列为明年5月在西部大平原举行的集团军级演习的考核科目之一。

    作为这项重大改革的发起和推动者,约翰再一次巩固了自己陆军后勤专家的地位。而他也言出必行,正式将82师后勤参谋的职务交到了史蒂夫手上。

    约翰这边忙得不亦乐乎,阿黛尔可就没那么舒坦了。由“豪华专用车厢事件”产生的余波,打了阿黛尔一个措手不及。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整个亚历山大上流社会,都因为这对美国顶级豪门家族成员的到来而沸腾了起来。那些所谓的当地名流,纷纷打着各种旗号登门,并以能邀请阿黛尔参加活动为荣。

    最近这段时间,约翰一家都是当地人议论的焦点。约翰倒是可以往克莱博军营一躲,可阿黛尔还要带着孩子们在这里生活,总不能将自己完全隔绝于本地人的圈子之外吧。最后阿黛尔只能在玛丽大姐的陪同下,有选择地出席了几场活动,并在自己家里举办了几场沙龙,以表示善意。

    虽然婉拒了大部分的邀约,但阿黛尔还是以自己的魅力迅速征服了亚历山大的社交界。当然了,她的法国血统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路易斯安纳州是法国裔移民的大本营,深受法国文化影响)。

    原本约翰和阿黛尔都以为事情也就这样了,不过一周后,从东海岸传过来的消息让他们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一天中午,约翰突然收到了哈罗德让专人给他捎来的一份纽约当地报纸。里面用了大半版,刊登了阿黛尔在华盛顿联合车站乘坐家族专用车厢出行的照片和消息。

    如果只是普通八卦新闻的话,约翰和哈罗德都不会太在意。关键是那个记者的脑洞实在太吓人了。他把阿黛尔登车的照片和当年三伯母阿尔瓦…贝尔蒙乘坐专用车厢的照片放在一起刊登了出来,还煞有介事地介绍了阿黛尔近期在慈善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并给她冠上了“阿尔瓦第二”的名头。

    阿尔瓦是何许人也,她可不光是上世纪末美国最负盛名的贵妇名媛,纽约上流社会当之无愧的“舞会女王”,也不仅是美国女权运动的开拓者、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神”、第一批投身政界,竞选议员的美国女性,她还是三伯父威廉…萨基姆…范德比尔特的前妻,威廉、哈罗德和孔苏埃洛堂姐的亲妈!

    对于经历过黄金时代的美国普通民众来说,阿尔瓦…贝尔蒙这个经常伴随着豪华别墅、稀世珠宝、奢靡舞会一起出现在报端的名字,是那个年代上流社会生活的代名词。对于那些女权主义者来说,阿尔瓦是为了展现女性独立地位,不惜与亿万富翁老公离婚(其实她也没少分老范家的财产)的英雄,是他们心中女性独立的象征。

    但是对范德比尔特家族来说,阿尔瓦…贝尔蒙则代表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她与三伯的离婚,不仅使范德比尔特家族沦为了美国上流社会的笑柄,更直接造成了三伯这个家族三代最后一位领军人物的退隐。

    这也就难怪哈罗德会对这则二流小报的八卦新闻如此紧张了。他可是亲眼见证过父亲是怎么被流言蜚语打击得一蹶不振的。虽然他心里也知道,阿黛尔不是自己那个绝情的老妈,不至于做出为了名利抛弃家庭的事来。但是关心则乱的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第一时间就通知了约翰。

    约翰在看到报纸后,第一反应就是找小科尼利尔斯封杀这则消息。但是一看报纸上的日期,这都是四天前的旧闻了,万一没什么人注意呢。他这么大动干戈,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约翰选择了静观其变,甚至连阿黛尔都没告诉。

    很快,约翰就开始对自己的决定后悔了。范德比尔特家族出了第二个“阿尔瓦”的传闻,迅速就在东海岸里流传开了。不少上流阶层人士都幸灾乐祸地等着看老范家再度上演“婚变”闹剧(当初三伯和阿尔瓦的离婚案可是闹得全美沸沸扬扬)。而一些激进的女权人士,则将阿黛尔视为了她们“伟大事业”的新一代旗手。

    让约翰更哭笑不得的事,还真有些不知所谓的女权主义者,开始公开呼吁,请求阿黛尔站出来,代表女性参加明年的州议会中期选举。一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媒体,也开始纷纷炒作此事。最后就连威廉都专门打电话来,询问阿黛尔是否真有从政的想法。

    事情进展到这一地步,肯定是不能再瞒着阿黛尔了。要想平息此事,少不了还要她出面。可是怎么跟阿黛尔说呢?这真是个让约翰头疼的问题。

第八十章 重返华盛顿() 
“格兰特,我明天一早去华盛顿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今晚要加班准备材料就不回去了。你去帮我取几件换洗衣服回来,我已经给阿黛尔打电话说过了。”约翰一边埋头奋笔疾书,一边对自己的勤务兵格兰特吩咐道。

    “好的,长官!”格兰特答应了一声,兴高采烈地转身出了门。这会儿才下午五点多,这趟差事说不定能让他在参谋长家混一顿不错的晚饭。一想到前几天在长官家里享用的那顿法式大餐,格兰特就忍不住流口水。

    虽然上个月在训练中不小心磕掉了门牙,但这丝毫不影响“吃货”格兰特对美食的追求。在这个胖胖的二等兵心中,自己能够被阿黛尔夫人选中,成为参谋长的勤务兵,简直就是上帝对他痛失门牙的最好补偿。

    正在埋头工作的约翰,当然不可能觉察到格兰特的那点小心思。对于他来说,勤务兵只要背景干净、手脚勤快就行了,其他的都无所谓。

    考虑到勤务兵需要经常与自己的家人打交道,约翰干脆就把给自己挑选勤务兵的工作交给了阿黛尔。除了吩咐米勒在营区布告栏上贴了一封招聘启事外,就再没有关心过。

    唯一让他略感差异的是,阿黛尔最后从上百个应聘者中挑中的居然是与他有过两面之缘的格兰特。这个小胖子和他还真有点缘分。

    听阿黛尔说,她之所以挑中了格兰特,是因为他们家是开旅馆的,其实就是那种从老板到杂工一共不超过10个人的乡村小旅社。格兰特从小就在自家旅馆里帮忙,洗衣、做饭、跑腿、算账、收拾房间都是把好手。

    适用了一段时间,约翰一家对格兰特都还挺满意,就把他留下了。这孩子虽然嘴馋了一点,一说到吃就两眼放光,但手脚还是挺勤快的,很多事情不用约翰吩咐就能料理地妥妥帖帖。

    一直到格兰特打着饱嗝从约翰家回来,约翰都还在办公室里研究材料。他这次去华盛顿大概要待三天左右的时间,除了参加两个会议外,还要处理一件私事,时间非常紧张。

    “长官,衣服给你取回来了。”格兰特拎着一包衣服和一个保温筒走了进来。“您还没吃晚饭了吧,阿黛尔夫人让我给您捎了点吃的。”

    “先放那吧。”约翰头也没抬地回答道。

    “长官,法式小羊排和奶油龙虾汤凉了就不好吃了。”犹豫了一下,格兰特还是“好心”地提醒了约翰。在他看来,这么好吃的东西“糟蹋”了实在太可惜了。

    “我知道了。”约翰终于抬起头,看了格兰特一眼。然后放下了手中的材料,接过了格兰特递过来的晚饭。

    “家里现在怎么样?艾瑞克的咳嗽好了吗?”约翰一边吃晚饭,一边问格兰特。他已经三天没回家了,上次走之前,小艾瑞克有点感冒发烧,晚上还咳嗽得厉害。

    现在小家伙已经7个多月了,从母体里带出来免疫力已经基本消退,正是最容易生病的时候。再加上亚历山大的气候又与华盛顿区别很大,小家伙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个头疼脑热的。好在苏珊奶奶经验丰富,阿黛尔也不是第一次当妈了,才不至于慌了手脚。

    “已经好多了,今天已经能让玛丽抱着下楼玩了。”格兰特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晚饭的时候,艾拉小姐也老是咳嗽。不过阿黛尔夫人说她是装的,为的是不去上法语课。”

    约翰听了不由地笑出声来。自从她们搬到了亚历山大,小艾拉的“美好生活”就一去不复返了。为了纠正女儿身上的种种“不良习惯”,让其回到名媛小姐的正确成长轨道上来,阿黛尔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除了自己时刻留意纠正小艾拉的种种不当行为外,阿黛尔还专门给女儿找了一个非常严厉的女家庭教师。据说这个叫菲洛米娜的女家庭教师,还有法国贵族血统。祖上曾有人在法王路易十四身边做过宫廷女官。

    更让阿黛尔满意的是,菲洛米娜不仅能教授音乐、绘画、礼仪、算数,还能教拉丁语、法语和骑术。虽然40美元的周薪相当不菲(差不多相当于1940年美国人均收入的两倍),但阿黛尔依然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

    现在,唯一苦了的,就是可怜的小艾拉了。虽然约翰对生活在两个“女魔头”阴影下的女儿深表同情,但他也无能为力。

    一来在这种事关女儿前途的大事上,阿黛尔是很固执的,很难让她接受后世所谓的“先进”教育理念。二来么,“家族专用车厢”的事给阿黛尔惹了这么大麻烦,作为始作俑者,约翰也觉得有些对不住妻子。实在硬不下心来,再跟阿黛尔发生争执。反正最近部队里事情不少,他就干脆眼不见为净了。

    吃完晚饭,打发走了格兰特。约翰又把注意力转回到了之后几天在华盛顿的行程安排上。

    这次回华盛顿,他主要有三项任务。一个是参加明天下午由麦克奈尔将军主持的在第三、第四集团军推行新后勤补给系统试点的会议。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82师的这套后勤补给系统早就以其优越性获得了陆军大部分高层的认可,在军内推广只是早晚的事。

    据约翰所知,沃尔德将军早就要求第四集团军下辖的几个师学习借鉴82师的做法了。所以,后天的会议,更像是一个经验交流会。到时候,他作为方案的设计者,只要负责答疑解惑就行了。

    而另外一件,也不是什么大事。他要跟小科尼利尔斯见上一面,请他帮忙调查一下前段时间媒体关于阿黛尔的报道是否有幕后推手。

    自从阿黛尔发表声明,明确表示无意参与政治后,关于“阿尔瓦第二”的传闻就已经逐渐失去了热度。除了极个别女权主义者还在不断给阿黛尔写信外,大部分人都以不再关注此事。约翰只是出于一贯地小心谨慎,才会想弄清楚当初的那篇报道是否是有别有用心人在背后指使。

    而真正让约翰感觉比较棘手的,是最后一件事。应威廉…李将军的邀请,后天他将以空降作战“专家”的身份,参与一个参谋部内部的研讨会。而这个研讨会,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决定未来美国空降部队的命运。

    因为就在十来天前,也就是5月20号,德国人在克里特岛发动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空降作战行动。而这也是空降兵第一次独立执行大规模作战任务。

    结果,根据参谋部得到些情报,德国伞兵在克里特岛受到了重挫。虽然最后德国人成功占领了克里特岛,但损失非常惨重。德军唯一的空降师——第7空降师伤亡将近四分之三,连师长萨斯曼少将都阵亡了。以至于德军彻底失去了进一步夺取马耳他岛的能力。

    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后,军内有人对是否应该组建大规模空降部队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空降部队充其量只是个战场刺客,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时愚蠢和没有必要的。

    为此,参谋部专门召开了一场关于克里特岛战役的研讨会。为了不让自己多年的努力沦为泡影,威廉…李这才紧急向约翰求助,希望他能在后天会议上,力挺“空中步兵”计划。

第八十一章 克拉克的狗屎运() 
“上午好,约翰!”坎普…斯普林斯陆军航空兵基地(后世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约翰刚下飞机,一身中校制服的克劳福德就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

    “你好,罗伯特!”约翰热情地上前与老朋友拥抱问好:“随便派辆车过来接我就好了,你这个大忙人怎么还亲自跑来了?”

    “看你这话说的,这次处里沾了你的光,露了大脸。要不是杰罗副处长忙着准备下午的会走不开,这差事哪里轮得到我。”说着,克劳福德就抢着接过了约翰手里的小手提箱:“内文斯处长让我问问你今晚有没有安排,没有的话晚上就去他那里,他要好好跟你这个大功臣喝两杯。处里的几个老人都去。”

    克劳福德说作战计划处沾了约翰的光,是因为他们也从这次82师的后勤改革试点中分到了一份不小的功劳。当然了,这份功劳他们也不是白得的。

    当初,约翰之所以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